潯埔女

福建三大漁女之—

潯埔女是與惠安女湄洲女齊名的福建三大漁女之—。保留有別具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潯埔女勤勞,美麗,至今還保留母系社會的走婚習俗

簡介


潯埔女
潯埔女
潯浦女生活在福建泉州豐澤區東海鎮的潯埔村,常年裝飾美麗的頭飾,住都獨一無二的特色房子(用牡蠣殼建造的房子),是傳統民俗文化的寶庫。

特點


潯埔女的服飾獨特,別具一格。她們身穿褐色的衣服,下穿黑布褲,頭髮盤到腦後,綰成一個圓髻,用鮮花串成花環,俗稱“簪花圍”,簪戴在綰髻四周,中間插一根象牙筷子。她們挑著海鮮到泉州沿街叫賣。
以鮮花簪首作為一種民俗事象,早在漢代已經出現。四川成都楊子山西漢墓出土的女俑,就在髮髻正中插一朵碩大的菊花,菊花兩旁還依附數朵小花。漢代以後,簪花之俗在婦女中歷久不衰,所簪之花大多為時令鮮花。
除了婦女簪花,唐朝已有男子簪花的現象,到了宋朝已日益普遍,而且還成為某些典禮的儀節。《宋史·輿服志》載:“中興,郊祀,明堂禮畢迴鑾,臣僚及扈從並簪花,恭謝日亦如之。”可見當時參加重要典禮的百官及隨侍人員都要簪花。在民間婚儀中,按照宋朝婚俗,新郎可以“戴花一兩枝,勝一兩枚。”勝即花勝,古代的一種首飾。宋朝朝廷宴會,“嘗以春秋之季仲及聖節、郊祀、籍田禮畢,巡幸還所至設宴,惟從官預,謂之曲宴。”皇帝要給群臣賜花,由中使為之插戴。朋友之間的便宴也可以簪花。如果遇到國家大災之年、瘟疫、忌辰等,則不可以簪花。
簪花除了有審美之外,還有避邪的象徵意義。“茉莉花能驅鬼,戴上菊花能長壽”等。
簪花是中國古代婦女裝飾的遺風,在泉州高甲戲《桃花搭渡》的唱詞中有“四月圍花圈,一頭簪兩頭重。”泉州地區的惠安洛陽、南安豐州、洛江河市、雙陽等地,很多婦女至今還保持“簪花圍”的風俗。
關於潯埔女的服飾,李亦園教授有精闢的論述,他用人類學族群關係來解讀。他說:我這裡所說的結構關係是指族群之間的結構關係。族群關係常因文化特質的強調而形成所謂結構對比,在惠安人族群的結構對比意義上,表現在惠東人與崇武人構成對比,他們各自擁有各自的傳統,他們彼此之間不只合作也同時相對立,崇武人多少看不起惠東人,惠東人多少要和崇武人有分別,這種對立的關係,可能就是導致惠東人保持原有特色的原因。這一點是我從早期經驗得來的,住在泉州城裡,早上一定會遇到從晉江一帶挑賣牡蠣進城來的人,我們以閩南語稱她是“潯埔姨”的漁村女。這些“潯埔姨”大都有特殊的服飾,戴有大笠子,頗有惠東女的特色,她們如果不穿著奇怪的話,我們就以為她是冒充的,她的牡蠣就不好,一定是要穿著那種形式的衣服的人來,我們才會以為她是與我們不同的另外一種人,她的牡蠣才是好的。這種族群識別的觀念,是族群關係結構最明顯的表現。換而言之,這是一種藉服飾的差異,以分別不同群體的做法,不同的服飾用以族群交易關係上是一種判別的“商標”,在族群互動上是一種辨別,在族內則是一種認同。
總之,潯埔女的服飾具有族群的特徵,在交易關係上是一種判別的“商標”,在族內則是一種認同。潯埔女的簪花是中國古代婦女裝飾的遺風。
潯埔婦女與各地顯然不同的特色,這裡從古至今見不到封建社會強加在婦女身上的一道枷鎖——纏足,老少因勞動的需要,都有一雙自然的天足。為了生活,潯埔婦女天天下海抓魚蝦,上灘塗敲蚵,挑海味販賣等與男子一樣的強體力勞動。因此,潯埔女在持家與下海搬運和討海都可說是強人。
潯埔女名稱繁多,主要稱她為“鷓鴣姨”、“潯埔阿姨”。這因潯埔東北有一鷓鴣山,明天啟七年置銃台(即槍城)在鷓鴣山上,到了清康熙從祥芝移遷來的巡檢司在潯埔,又命名為“鷓鴣巡檢司”。因此,所在地的婦女,便稱為“鷓鴣姨”。
潯埔婦女溫柔謙遜,生兒育女后,不是教兒女叫自己“阿母”、“媽媽”,而是要兒女稱自己為“阿姨”(本來兒女稱自己母親同輩姐妹為“姨”,現母親自己降級卻要兒女叫她為“姨”)。早年,年輕潯埔婦女最討厭同齡或年紀比自己大的男子稱自己為“潯埔阿姨”,以為這是有意侮辱她;可是長期以來很多外界不明底蘊的人,普遍認為“阿姨”是尊稱,因此,潯埔婦女不得不改變過去的看法,初期有人稱她“阿姨”只一笑了之,現卻習以為常而成為“尊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