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北站

枝江北站

枝江北站,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三等站,於2012年7月1日 投入使用。

車站介紹


枝江北站廣場
枝江北站廣場
枝江北站
枝江北站
枝江北火車站坐落在仙女工業園,位於(武)漢宜(昌)高速鐵路線上,是沿線中最後一個途中站。原定為“枝江站”,現更名為“枝江北站”。
枝江北站廣場
枝江北站廣場
隨著沿江鐵路的建成,宜昌市將從以往的鐵路終點站變成一個區域性樞紐站,枝江北站也將擔負起宜昌市重要的對外交通樞紐作用。北站的建成將會是枝江市重要的交通中心,對外的重要門戶,也將成為枝江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的象徵。

簡介


漢宜鐵路
漢宜鐵路
【車站名稱】:枝江北站
【車站地址】:枝江市仙女工業區東側,
【郵政編碼】:443200
【站點位置】:距離市區約4公里
【車站隸屬】: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
【車站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
【車站貨運】:辦理整車、零擔、集裝箱貨物發到
【途經線路】:漢宜鐵路 由宜昌東站接宜萬鐵路

公交換乘


8路票價:2元/人(開空調)
起點為麗江花園,止點枝江北站。沿途設枝江北站、仙女村、仙女道口、枝江一中、公安局、市醫院、松懿電子、中央山水、老年公寓、南崗路車站、怡園小區、國稅局、領秀之江、麗江花園等站點。
9路票價:2元/人(開空調)
首站為沿江大道飛鷹碼頭,末站為枝江北站。途徑沿江大道、公園路南段、團結路、民主大道、仙女大道等路段。
10路票價:2元/人(開空調)
該線路起點為丹陽小學,途經團結路、建設路、迎賓大道、金山大道、東湖大道,終點在枝江北站,沿途設私營經濟園、地稅局、職教中心、佳鏡天城、計生局、城南市場、團結路小學、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計生站、實驗小學、省化天橋、汽摩城、帝元醫用、奧美產業園、雙壽橋路口、雙壽橋村委會、新客運站、東湖道口、計劃村委會、民主道口、西灣村等公交站點。
丹陽小學開收班時間為6:40至21:40,枝江北站末班時間為22:45,班次間隔約13分鐘。
枝江公交線路圖

列車時刻表


枝江北站列車時刻表(2019.7調圖)(如稍有變動,以當日車站站內公告為準)
車次出站 - 到站類型開車時間到站時間運行時間里程
D3031/D3034枝江北 上海虹橋動車組06:5414:477小時55分1077
D5802/D5803枝江北 宜昌東動車組07:3307:5322分39
G556枝江北 北京西高速鐵路08:3916:468小時9分1481
D5941枝江北 宜昌東動車組08:4609:0622分44
G1031/G1034枝江北 深圳北高速鐵路08:5816:457小時49分1455
D627枝江北 重慶北動車組09:0614:030分597
D2251枝江北 重慶北動車組09:2914:275小時0分597
G1165/G1168枝江北 廣州南高速鐵路09:3716:387小時3分1353
D5801/D5804枝江北 宜昌東動車組10:2010:4033分44
D5882/D5883枝江北 利川動車組11:0114:033小時4分319
D618/D619枝江北 成都東動車組11:1918:507小時42分901
D5866/D5867枝江北 恩施動車組11:3013:512小時23分258
D5950枝江北 漢口動車組11:5413:542小時14分248
D2373枝江北 成都東動車組12:0019:267小時28分901
D655/D658枝江北 寧波動車組12:0420:398小時37分1175
D5756/D5757枝江北 利川動車組12:1115:022小時53分326
D2215/D2218枝江北 上海虹橋動車組13:1820:297小時13分1075
D2241/D2244枝江北 福州動車組14:0522:458小時42分1175
D2221/D2224枝江北 杭州東動車組14:4321:547小時13分1011
D5957枝江北 宜昌東動車組15:2215:4323分44
D2261/D2264枝江北 杭州東動車組15:5922:210分1011
D2265枝江北 重慶北動車組15:5921:005小時3分597
D5951枝江北 利川動車組16:3019:363小時8分319
D5881/D5884枝江北 黃岡東動車組17:3220:353小時5分349
D626枝江北 漢口動車組18:1219:521小時48分248
D5966枝江北 漢口動車組18:3020:111小時43分248
G555枝江北 宜昌東高速鐵路19:0719:2722分44
D5962枝江北 漢口動車組19:1920:571小時40分248
D3026/D3027枝江北 宜昌東動車組20:3820:5822分
如稍有變動,以當日車站站內公告為準

歷史


7月1日6點20分,D5811次從漢口站緩緩開出,以200公里的時速又一次飛馳在江漢平原——到今天,漢宜線開通已整整一周年,漢宜線共開行客車24000多趟,為1980多萬名旅客帶來了舒適、暢快之旅,給沿線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漢宜鐵路開通后,沿線城市迅速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從武漢乘動車,吃潛江龍蝦、游荊州古城、看三峽大壩成為時尚,風景秀美的宜昌、恩施成了武漢市民閑庭漫步的“後花園”;從宜昌、荊州坐動車到武廣、漢正街等商業圈購物成為新選擇,武漢市各商業區也成了沿線群眾的觸手可及的“超市門店”。一年來,沿線城市經濟伴隨漢宜鐵路開通運營后形成的“同城效應”而迅猛發展,動車的“快旅暢遊”帶來了武漢、宜昌、恩施等地的旅遊熱潮。一年來,武漢鐵路局廣大鐵路職工牢固樹立“平安漢宜”的工作理念拼搏奉獻,確保了漢宜鐵路的安全運營。
三調運行圖“火的”越開越便民
漢宜鐵路開通運營初期,武漢至宜昌間往返開行動車組列車20對,至上海、南京、南昌等地動車組6對,至北京、深圳、成都等地普通列車5對。從武漢出發,始發動車日常最早開車時間為6點20分,最晚開車時間為19點47分,基本滿足大多數旅客出行的需要。在各運營部門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漢宜鐵路通車運營一年來,共發送旅客1980萬人,日均發送旅客5.5萬人。由開通初期日均發送3萬人增長到了近5萬人,去年十一黃金周更是迎來了單日運送旅客10萬人的最高峰。
漢宜動車基本每半小時開一趟,兩趟列車最短髮車間隔僅5分鐘,動車組實現了“公交化”開行。由於動車組間隔短、車次密集,沿線群眾風趣地將漢宜動車稱為“火車的士”。心細的旅客算了一筆賬:以漢口至宜昌東的D5821次動車組為例,1小時44分跑完全程292公里,二等車廂票價是84.5元,每公里不到0.3元。家住仙桃做服裝批發生意的王兵先生說:“現在出門坐動車去武漢、宜昌就一小時左右,和打的沒什麼兩樣。”
為優化動車組開行方案,武漢鐵路部門在開通運營一個月後、2013年春運、運行一周年後3次優化調整運行圖,武漢至宜昌間始發終到開行的動車由20對增加到27對,同時在黃金周、春運等客流高峰期通過加開動車臨客提高運能。針對對荊州南站發送旅客持續走高的實際,將所有動車都在安排在該站停靠,確保運能實現最大化,努力為沿線群眾的出行帶來更多便利。
今年7月1日鐵路實行新的運行圖后,漢宜鐵路開行了漢口—宜昌東—恩施(利川)聯程列車,旅客可在漢口或恩施(利川)購買聯程車票,在宜昌東站同一站台進行“無縫”中轉換乘,武漢至恩施最快只需4小時左右。同時,宜昌東站首發開行了直達北京、杭州東的“子彈頭”高鐵,改寫了沒有直達列車直通杭州的歷史。旅客從北京至宜昌最快僅需7個多小時,比原先開行的宜昌東—北京西的Z4次直達車快了5個半小時;7月2日,宜昌直達杭州的高鐵開行后,從宜昌直達杭州僅需7小時。目前,旅客從漢宜鐵路沿線任何城市出發可方便快捷到達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成都等主要城市,大大縮短了江漢平原與華北華東、華南和西部地區的時空距離,使得武漢地區旅客西行入川更加快捷,江漢平原的人員流、物資流、信息流通往華北、華東、華南、華西及進入中原腹地更加方便,時空距離大大縮短。
安全、平穩、舒適、快捷的漢宜鐵路猶如靚麗的彩虹映照江漢平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來客。武漢地鐵2號線開通到漢口站后,旅客往返武昌、漢口更加便利,漢宜鐵路漢口、漢川、天門南、仙桃西、潛江、荊州、枝江北、宜昌東等站客流不斷上漲。漢宜鐵路兩端的漢口站由開通初期的日均發送3萬人增加到當前的5萬人,最高峰達9.5萬人;宜昌東站由原來日均發送8千人上升到日均2萬人,最高峰高達4萬人。2013年春運期間,漢宜沿線各站客流都比日常成倍增長,屢屢創新高,漢宜沿線各站發送人統計表“爆表”成為了家常便飯。日均發送8000人的荊州站,春運期間連續時間5天超過了2萬人;天門南站連續14天突破了1萬人,高峰日達到1.4萬人,是日常的5倍;潛江、枝江北站日發送高峰都接近萬人。漢口車站客運科長冀海剛風趣地說:“春運日報表的折線圖天天都畫到了天花板。”
安全大於天打造一條“放心路”
為給旅客打造安全舒適之旅,武漢鐵路部門為此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們恪守“安全責任大如天、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安全理念,任何時候都始終把安全放在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
漢宜鐵路實行“公交化”運營,白天開行動車,夜晚養護維修,每日凌晨都要開行一趟檢測動車,檢查施工后的線路、信號、供電等設備,確認無異常情況后,方可正常運行後續動車。荊門橋工段段檢查監控車間程凱堂就是其中一名的“偵查”員。程凱堂每天凌晨2時45分動身到檢測車上添乘檢測線路,工作辛苦而又單調,“這是我的本職工作,不管節假日還是周末,我必須堅守在崗位上。”程凱堂說。
同時,鐵路部門還制定了周密的防控措施,確保漢宜鐵路運營安全絕對穩定。全線建有防災報警監控系統,實現了對異物侵入等各種災害的全面監測,全線實行全立交、全封閉、全程監控,構築了嚴密的安全防控保障體系;漢宜線開通以來,武漢鐵路局會同鐵路公安部門大力開展鐵路安全法制教育,積極做好平安鐵路、和諧鐵路建設。在沿線學生、村民集中出行和列車通過等時段,實行24小時徒步巡查線路做好治安防控;採取在車站醒目位置揭掛橫幅、張貼通告,面對面宣傳等方式,提高周邊群眾守法意識;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公告、標語、走訪等形式,加強愛路護路教育,不斷提高沿線居民護路防傷意識;加強與地方教育部門的聯繫協調,向沿線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下發《關於加強鐵路安全常識教育的緊急通知》,全面開展寒暑假前路外安全宣傳活動,提高路外安全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噴塗1200餘條安全警示標語,安裝安全警示牌,對沿線274個村莊(社區)、113所學校近32萬人廣泛開展路外安全教育,實現了沿線群眾和鐵路運輸的和諧共處。
點滴總關情默默奉獻鐵路人
在漢宜鐵路線上,旅客看得見的是速度,享受到的是舒適,看不到的是鐵路人一點一滴的默默奉獻。
漢宜鐵路漢川、天門南、仙桃西、潛江、荊州、枝江北6個車站歸漢口車站管理,成為“非常6+1”組合。一年來,漢口車站900多名幹部職工用心血和汗水換來了漢宜鐵路安全暢通。“漢宜鐵路開通以來,動車趟趟爆滿,沿線各站售票情況超出預計,職工工作量較以往普遍增長了4倍!”漢口車站黨委副書記饒榮華介紹:“為了維護車站運輸秩序,車站幹部職工經常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客流高峰期乾脆就吃住在站,哪裡需要就隨時上!”
曾有人做過計算,在旅客乘車的兩小時內,列車乘務員平均15分鐘要巡視車廂1趟,隨時為旅客提供幫助和服務,一節車廂的長度是11米左右,一趟乘務工作大約走1.5公里路,乘務員一天擔當四趟車的工作任務要走六公里路。這對於武漢客運段漢口至宜昌東D5833次六組列車長亢亢來說,這都是乘務中最普通、最平常的事了。
漢宜動車開通以來,擔當動車運行系統檢測任務的武漢電務段動車車載設備車間漢口車載設備工區的工作量也由原來的每天12組增至26組,工區是利用動車晚上停運整備的時間作業,夜班作業時間長,辛苦自不必說,動車暑期進行無電作業時車內溫度更是超過40度。這些困難沒有嚇倒幹部職工,大家更沒有因此而懈怠,被譽為“鋼班長”的工長何世宏說,那是因為27名工區職工心中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全力保障漢宜線動車的安全運行!為隨時監測動車組各部件的使用情況,每趟動車都配備了1名隨車機械師,由於每趟動車組每天往返運行多次,武漢動車段的隨車機械師們經常連續跟車作業,遇到檢修間隙調圖培訓或業務培訓,他們甚至連續四、五天都不能回家。
為實現動車開行的最優化,武漢鐵路局客運處每日對漢宜線各趟列車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以旅客需求為“指南針”提出管內動車組列車開行調整建議方案。“哪一趟車需求最高,車站售票有沒有排長隊,售票系統是否穩定,我每天都要自己梳理一遍,否則寢食難安。”武漢鐵路局客運處客票管理所主任陳愛華道出了該局全體鐵路幹部職工心繫漢宜、甘於奉獻的心聲。

地理位置


從宜昌出發,到漢宜高速仙女出口下高速,車子左拐彎進入一條新修的寬闊大道,進入枝江北郊仙女鎮金湖村。在全國鐵路圖中,枝江站在紫荊嶺。漢宜高鐵枝江站準確的稱呼是枝江北站,就坐落在金湖村。枝江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江漢平原西緣,屬三峽之末,荊江之首。

枝江交通


萬里長江貫東而去,焦柳鐵路穿市南下,宜黃高速公路和318國道并行東西,三峽機場距市中心30公里,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全市轄8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共有198個行政村,全市總人口為49.61萬人。
枝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在問安鎮關廟山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境內出土的文物證明,早在6000年前,枝江地域上已有原始的農業、牧業生產,並形成了原始的社會部落。
喜愛自然景觀、休閑娛樂的可以去安福寺萬畝桃園
董市沙浪奇觀可以約上朋友去沙灘上燒烤、打沙灘排球、騎沙灘車,是個聚會的好去處。
喜歡古色古香氣息的,可以去枝江市江口鎮的老街,走走青石板、看看古老的木房子、聆聽歲月緩緩流過的聲音……適合一兩個人去,在這些地方拍照留念,感覺彷彿到了江南小鎮。
魚糕肉糕,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乃民間宴席待客之上品。
燒雞公,枝江人沒有不曉得的,濱江公園一帶有很多店。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坐在河邊,吹著江風,那個涼快勁,別提多舒服。
枝江人很會享受,連早上過早都要豐富的蒸菜來點綴。小缽兒蒸菜,魚塊、五花肉、牛肉、羊肉、珍珠丸子……想吃什麼就點什麼。

改名


“枝江”改“枝江北”
枝江北站站台
枝江北站站台
“枝江火車站,是新站還是老站?”在前往探訪漢宜高鐵枝江站的路上,沿路詢問了幾位路人,對方都反問了我們這樣一個問題。
枝江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江漢平原西緣。枝江交通極為便利,萬里長江貫東而去,焦柳鐵路穿市南下,宜黃高速公路和318 國道并行東西,三峽機場距市中心30公里,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
從路人的口中,我們了解到,漢宜高鐵枝江站被當地人稱為新站,以區別於以前的焦柳鐵路停靠站。
“新站在仙女工業區,離城區就4、5 公里,很近的。”順著路人的指引,我們沒費多少周折就找對了方向。同其他許多新建的滬漢蓉高鐵停靠站一樣,枝江火車站也是建在城郊廣闊的田野中。蜿蜒的鄉間小道走到頭,一條鋪滿枕石的鐵軌如沉睡的巨蟒般橫亘眼前,望不見頭尾。與漢川火車站鐵軌鋪設在土堤上不同的是,枝江站的軌道是往下挖出來的一條路,距離地表有一人高。
翻過鐵軌,便是火車站站房。站房已經封頂,主體結構成型,有三層,看上去方方正正的。許多頭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員在站房各處緊張施工著,不時有人推著小車將各種材料送到樓上樓下,切割聲、電焊聲、吆喝聲不絕於耳,宛如蜂巢里進進出出忙碌的工蜂。
設計原定為“枝江站”
設計原定為“枝江站”
大部分枝江人都是聽著火車汽笛聲長大的。在他們眼裡,安福寺鎮紫荊嶺火車站是枝江的一個驕傲,承載著他們美好的回憶。然而,隨著蒸汽時代結束,電氣時代的到來,紫荊嶺火車站一步步由輝煌走向衰老。一次次的鐵路提速后,飛馳而過的火車,令乘客還來不及欣賞枝江的美麗,便進入了宜昌。“實際上,紫荊嶺這樣的小站從第五次提速起就開始逐漸淡出。”枝江市建設局一位老職工介紹說。如今的紫荊嶺火車站已經停止了客運作業,整個站房破舊不堪。站內的鐵路軌道長滿了野草,僅靠附近的化工廠每天在這裡運輸貨物維持著運行。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漢宜高鐵枝江站的興建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瞬間吸引了枝江市民的目光。在它的身上,枝江人民寄託了拉動地方經濟、便利市民出行的希望,同時也蘊涵著再現昔日鐵路交通繁忙景象的願望。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老一輩枝江人美好回憶的延續。因此,老紫荊嶺火車站為“枝江站”,新站將更名為“枝江北站”。枝江北站在2012年7月開通。

高鐵發展規劃


枝江北站
枝江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