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坎兒

相聲術語

吊坎兒又叫做春典,實際上是江湖人的第二語言系統。其內容豐富,應有盡有,囊括了從身體部位到社會職業,以及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禮儀、交往等各種元素,如果兩個江湖人在使用春典交談的時候,不懂的春典的第三者即使完全聽到,也會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兩個人在說什麼。亦有一種說法:最早的江湖行話分南北兩派,南方江湖行話叫“春”,北方叫“典”。“南春”和“北典”各不相同,所以南北兩派之間沒法溝通。後來經過幾輩江湖首領的努力,才將“南春”和“北典”統一起來,現在江湖行話統稱為“春典”。

簡介


吊坎兒非常簡練,那麼春典當中總共的辭彙也就兩百多個,這兩百多個可以說是把吃喝拉撒睡所有的全都包括了。比如說在生活中的語言很豐富,說吃飯不好呢叫"差勁",人長得不好看叫"醜陋",產品質量不好叫"不咋地"。那麼用春典來說的話,總共兩個字就全包括了,叫"念嘬"。這詞兒有點兒怪怪的,不過挺好記的,好記也不能用,當著相聲演員你要說誰念嘬的話,人家肯定跟你急了。
吊坎兒分為以下三種:
1、節目內容需要的吊坎兒
比如:《批行話》、《大保鏢》、《抬轎子》等節目為了內容需要或塑造人物,故在節目中出現了吊坎兒的行為,本人不善訓詁,故不多細說,倘有時間,再開文章進行分析。
2、演員刻意為之或臨時起意
這一種往往為觀眾或相聲愛好者津津樂道,因為這種吊坎兒凸顯了演員的個人風格(犯狗),也不失為一種和觀眾交流的高級方式(比那個耍賤的高多了)。
3、令人討厭的或不合時宜的
這種行為無論是相聲從業者抑或相聲愛好者都不應當模仿。

部分術語大全


1.“撲盲子”——就是沒準詞兒,表演起來有很大的隨意性。馬三爺曾經說:"撲盲子"是一種手法,讓人聽著東一頭,西一頭,自個兒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好像是沒準詞兒,其實那都是演員表演出來的,不過得讓人家看不出破綻罷了。
2.“吊坎兒”——又叫春典,其實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術語,吊坎兒就是那些過去吃江湖飯的人的一種術語。這種術語兩個目的:一個方便,另外一個是保密。幹嘛要保密?比如說有兩位相聲演員,要跟一個老闆去講價錢,又不能明著說,兩個人用幾句吊坎兒,說幾句春典,自己明白了,那個老闆沒聽明白。三言五語呢,把這個價錢就談成了。
3.“空碼兒”——指沒有師承的相聲演員或者外行。
4.“皮兒薄”——老舍曾經說:"說相聲第一要沉得住氣,放出一副冷麵孔,永遠不許笑,而且要控制住觀眾的注意力,用乾淨利落的口齒,在說到緊要處,使出全副氣力,斬釘截鐵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話,則全場必定爆出一片彩聲,哄堂大笑,用句術語來說,這叫做'皮兒薄',言其一戳即破。"
5.“擺知”——指拜師收徒儀式。
6.“一頭沉”——甲台詞較多,以甲的敘述,介紹,評論,講解,摹擬為主。乙聽見敘述的同時,有時與甲議論發表看法,有時提出問題請甲解釋,更多的是為甲的論點作補充。通過乙嚴絲合縫的襯托,點出問題,加深矛盾,揭示主題,抖響"包袱"。
7.“刨底”——意思就是把懸念或是包袱等注入作者強大智慧含量的東西提前告訴觀眾或者聽眾,從而大大削弱的作品的感染力或是搞笑效果。
8.“貫口”——就是麻利的,用有節奏的語言進行表演。經典段子很多,如《報菜名》,《地理圖》,《八扇屏》,《開粥場》等。
9.“柳活兒”——分歌柳兒和戲柳兒,簡單說就是學唱。
10.“怯口活兒”——又作“切口”。傳統相聲以北京話為語言核心,運用其他方言,即"怯口".相聲的"怯口活兒",是找尋不同方言之間因誤說,誤聽而製造的誤解,從中調笑,或可從諷刺里反省。“先掛”——與“抓哏”同。即相聲演出時,演員往往現場抓取可笑的插話題材,在節目中穿插進去,用以引起觀眾發笑。並能很好地結合節目內容,以取得良好結果。
11.“墊話”——相聲演員登場表演正式節目前的開場白,有時也是一個小節目,吸引觀眾注意或點明正式節目的內容。
12.“入活”——相聲演出時,用以將墊話引入正題的一段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13.“硬入活”——說相聲,一上場,開口就點題,稱之為“硬入活”。
14.“開門柳”——即“墊話”,舊時也起著招攬觀眾作用。
15.“葷口”——陳舊卑*庸俗的語言。
16.“發託賣像”——雙簧術語。背後的說唱,前臉的學其動作口型。
17.“正唱”和“歪唱”——相聲中柳活(學唱)的兩種形式。“歪唱”是依靠曲解諧音產生包袱,“正唱”則靠學得逼真,唱的很象而產生“正尖”。
18.“倒口”——相聲術語,是指相聲里模擬方言,也稱“怯口”。
19.“撂地”——解放前表演相聲時,設在廟會、集市、街頭空地上的演出場所。演員在平地上演出,另有人向觀眾租賃桌、凳,供觀眾坐席。撂地”賣藝按場地分可以分為三等:上等的設有遮涼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麼設施都沒有。又稱:“明地兒”。
20.“畫鍋”——舊時北方有些撂地演出的相聲演員,先以白砂土在地上划圈、寫字,以吸引觀眾,稱為“畫鍋”。意為畫一個飯鍋,使演出有收入,得以糊口。
21.“打哏”——為舊相聲中的特有名詞,即逗哏用扇子打捧哏的光頭,以博得觀眾一笑。
22.“鋪網”——即後來發展的“墊話”。
23.“唱哏”——即”柳活”。
24.“臟哏”——即“葷口”。舊相聲中陳舊卑*庸俗的語言。
25.“相聲雙簧”——相聲雙簧是雙簧的標準形式,雙簧附屬於相聲,正式的雙簧都是由相聲演員演出,故在雙簧之前加上相聲二字。後背不論蹲著坐著,都是相聲雙簧。相聲來源於八角鼓的逗哏,八角鼓演員過去都是自彈自唱。彈弦必須坐著,蹲著沒法彈。因此,兩把椅子,後背坐著的雙簧應是雙簧的原始形式。後來形式曲種獨立,後背大都不能彈弦了,所以改為蹲著,隱蔽遮臉。
26.“曲藝雙簧”——所謂曲藝雙簧,其本身是曲藝相聲,其表演則是雙簧。電視播放導航《曲苑雜談》中有電視相聲,這是將對口相聲的老唱片、錄音配像。相聲中提到的人物,由多人扮演,按電視劇場景拍攝,將相聲中所學的語言對口型,合成電視片。聽聲是相聲,看像是故事劇,實際是雙簧。這種雙簧後背錄音中是二人,前臉化妝扮演很多人。電視相聲就是曲藝雙簧,因為它在曲藝範疇之內,其扮演超過了相聲雙簧,其相聲台詞又不夠戲劇雙簧的條件,只能叫曲藝雙簧。這種雙簧,遠有常寶(小蘑菇)、常連安的《相面》,近有侯寶林的《三棒鼓》、《空城計》等,再近的有馬志明的《夜來麻將聲》、《糾紛》等。侯寶林的《空城計》正好與雙簧創始人黃輔臣相反,是他兒子侯躍文前臉配像。
27.“檔”——有一些名氣的相聲演員組合搭檔,用相聲界的行話說,叫做幾個“檔”,如張壽臣一檔,常寶堃一檔,戴少甫就一檔,侯寶林一檔,我馬三立也算是一檔。
“挑籠子”——與唱戲的角兒的“跟包”有些相象,但又不完全一樣。“跟包”背著角兒的行頭靴包,拿著包頭用具的提盒子、飲場的壺碗等等,是專門侍候角兒的,後台扮戲,台上飲場,都是“跟包”的活。“挑籠子”的雖然也提一個提盒,裡面放上說相聲的道具摺扇、手絹,唱太平歌詞的竹板,還有拍案的醒木,也有喝水的壺碗等等,但是無須侍候扮裝及飲場。“挑籠子”的既要干演出的一切雜活,如打掃場地、擺凳子、打水、斂錢等,還要為師父“使活”,或捧或逗,或在師父說累了的時候“墊場”,說個笑話,來個單口,或者唱段太平歌詞。
28.“刨著使”——意思是預先把事物的矛盾完全揭穿,觀眾能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看著矛盾的發展和衝突,在敘述中反覆地把矛盾渲染得更鮮明,而達到進一步展示矛盾的作用。
29.“群口相聲”——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的相聲,過去只叫“三人活”。“群口相聲”、“多人相聲”都是解放后出現的名稱。從前有這樣的說法:“一個人為說,二人為逗,仨人為湊,四人為哄,五個人就亂了。”
30.“泥(ni四音)縫兒”——群口相聲中的捧哏者,站位多名逗哏演員的中間。“泥(ni)縫兒”,取其填補磚牆縫隙之意,顧名思義,來往於甲乙之間,起著連接作用。
31.“掌旋”——舊時相聲場子掌權的那種人叫“掌旋”,這是行話。跑江湖的人到處轉,叫做“旋”,北京話音念做“學”。
32.“摳溜”——即數來寶
33.“酥年兒”——相聲說的乏味,把聽眾說走了。
34.“念年兒”——指沒有聽眾或者很少。
35.“火年兒”——指聽眾很多。
36.“門長”——相聲界里每一輩的大師兄叫“門長”。
37.“活”——段子
38.一塊"活"——一個段子
39."使活兒的"——相聲行話,即逗哏者。
40."量活兒的"——相聲行話,即捧哏者。
41。"子母哏"——捧逗二人便成了等重關係.
42."包袱"——笑料
43.“下掛”——重新整理
44.“皮厚”——不容易懂
45.“皮薄”——容易懂
46.“碼前”——快一點
47.“碼后”——慢一點
48.“格念”——別說了
49.“杵頭”——錢
50.“拋杵”——給錢
51.“杵門子”——要錢
52.“對托”——正合適
53.“黃調”——不搭調
54.“念嘬”——不好
55.“使相”——面部表情
56.“夯頭”——嗓子
57.“圓粘”——招徠觀眾
58."包袱"點——愛笑的觀眾
59.“泥啦”——效果不好
60.“出蠱”——發生問題
61.“抽籤”——少數觀眾退場
62.“開閘”——大批觀眾退場
63.“攢兒亮”——心裡明白
64.“對兒春”——對口相聲
65.“單春”——單口相聲
66.“海”——大,多
67.“蹶”——小,少
68.“硬買賣”——掙錢多
69.“冊子”——台詞本子
70.“醒攢兒”——覺悟了
71.“稀溜綱”——逗趣的話
72.“疃春”——相聲
73.“咧瓢”——笑啦
74.“瘟”——平淡,效果不好
75.“起堂”——觀眾走了
76.“盤兒尖”——面孔漂亮
77.“撇蘇兒”——哭
78.“瓤”——餓
79.“念啃”——沒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