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赫舒爾
代赫舒爾
代赫舒爾(阿拉伯語:دهشور;英語:Dashur;又譯達哈舒)是距離開羅南部約40公里,位於尼羅河西岸沙漠上的一個埃及王室大型墓地(necropoleis)。該處坐落著數座金字塔,其中兩座是埃及最古老、最大及保存得最好的金字塔。
其中較南斯尼夫魯的金字塔是已知著名的彎曲金字塔(Bent Pyramid),一般認為它是唯一僅存的幾個表面幾乎平滑的金字塔之一,它成功的保留了金字塔原始的石灰岩外殼,明亮的外觀表現了所有金字塔最原始光亮的一面。
而較北的金字塔則是斯尼夫魯的第二座金字塔紅金字塔(Red Pyramid),選定接近彎曲金字塔的建造地點,雖較彎曲金字塔晚建造,但卻成功的成為世界最早的真金字塔,其也是埃及第三大金字塔,僅次于吉薩的胡夫金字塔以及卡夫拉金字塔。另外,代赫舒爾附近還有一座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黑金字塔(Black Pyramid)。
埃及第四王朝第一位國王聖法魯登基(約於公元前2680年)后,他在代赫舒爾南部建立一座金字塔,塔底呈正方形,底邊長188.6米,高度為101.15米,底角為54031'。當塔的高度達到49.07米時,角度銳減至43021'。可能是建到近一半高度時,人們發現如果按底角的度數往上砌,塔的高度將超過200米,於是不得不往裡收縮,使這座塔成為獨一無二的“長菱塔”。此塔尚未竣工,聖法魯又在代赫舒爾興建北塔。北塔的底邊長220米,高度有99米,按43040'的角度由地面一直砌上去,形成“金”字狀。它被公認為埃及第一座真正的金字塔。聖法魯去世后,其子胡夫便在吉薩高地上建造了一座空前絕後的大金字塔,把金字塔的建築藝術推向了最高峰。此後歷代法老都建造自己的金字塔,規模大小不一。直至第十三王朝,三角洲東部遭外來的喜克索斯人入侵,法老中央政權岌岌可危,作為國王陵墓的金字塔才無人再建。
埃及第四王朝出現的折角金字塔
這座金字塔也由於上面那個塗鴉的原因,傳統上被歸於聖法魯。它和折角金字塔挨得很近,它們是埃及少見的姐妹金字塔。它之所以叫紅金字塔,是由於它的建材現在看來通體成紅色,就像在火種燃燒一樣。它的坡度自始至終沒有變,但是相比折角金字塔要緩和很多。一般認為,聖法魯在修建這座金字塔的時候,已經是垂暮之人了。他很關心自己的陵墓,他認為折角金字塔看起來比較懸,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倒,把它作為自己最後的安息地不放心。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建築師們不能再進行大膽的嘗試,只有保守一點,用比較有把握的角度來建成這座紅金字塔作為聖法魯王的陵墓。這一說法也受到質疑,因為在紅金字塔裡面根本沒有發現聖法魯的任何遺物。聖法魯也許根本就沒有葬在這裡,或者這座金字塔根本就不是陵墓而是別有用途,有待進一步研究。
金字塔基座
金字塔內部結構
金字塔群
不過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建造的大金字塔,的確在建築和力學方面,給當代人留下了許多不可思議的謎底。比如,怎樣搬運大量巨大的石塊?現在通常的說法是古埃及人採取修築上坡道,靠人力和畜力往上拽石塊的辦法。坡道以尼羅河岸船隻停泊的地方為起點,筆直通往金字塔的一個側面,以便於從船上卸石和搬運。隨著金字塔一級級往上壘,坡道逐漸延長升高。直到金字塔建成,清除四周作為坡道的土石,金字塔才顯出其本來面貌。據希羅多德的記載,胡夫上台後強迫百姓從東沙漠採石場把石塊運到尼羅河岸,由另一部分人再拽到高地。這項運輸工作由每批10萬民工輪番進行,每三個月輪換一批。全部工程費時30年之久,胡夫大金字塔才告竣工。
地址:代赫舒爾位於尼羅河西岸,薩加拉(Saqqarah)正南。
注意事項:可在遊覽Giza前後順便前往。請注意準備充足的飲水,與簡易食物,因附近人跡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