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梅雪松的結果 展開
-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 黑龍江省科學院技術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 邢台市民宗局駐威縣西魚台村工作隊員
梅雪松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梅雪松,男,漢族,天津人,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時間 | 院校 | 學位 |
xx-1982年7月 | 天津輕工業學院 | 學士 |
xx-1985年7月 | 武漢工學院 | 碩士 |
xx-1991年6月 | 西安交通大學 | 博士 |
1985年至1987年在武漢水運工程學院任助教。
![梅雪松照片](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b/m4b72ddfeaa251148ca94ff12589694be.jpg)
梅雪松照片
1998年10月~1999年10月在日本東京農工大學開展訪問研究。
2000年8月~2000年9月作為訪問教授在日本東京農工大學開展合作交流。
2003年3月~2003年4月在日本京都大學作為訪問教授學術交流(日本JSPS資助)。
科研成就
研究領域
1)高速、高精度機電系統實現方法和控制技術。
2)激光精密加工理論與方法研究。
科研項目
![梅雪松活動](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9/ma9d7c595f61a99ea9814c09676386b83.jpg)
梅雪松活動
發明專利
1)柔性數字式運動控制系統,陶濤、梅雪松、姜歌東等,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510096267.6。
2)諧波齒輪減速器試驗台用扭矩彈簧載入器,陶濤,梅雪松等,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410026393X。
4)一種液晶圖形顯示方法陶濤、梅雪松等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810150234.9。
5)無重鑄層微深孔的激光複合加工及修形方法,發明專利,ZL200810150387.3。
6)一種複合失配的對稱圓弧齒輪及其加工方法,馬振群、梅雪松等發明專利,ZL200810018301.1。
7)磁懸浮平面電機,梅雪松、張東升、姜歌東等,發明專利,ZL200410026370.9。
8)動磁型同步表面電機,梅雪松、郝曉紅、姜歌東等,發明專利,ZL2004。
9)一種測量三維動態磁場的裝置及方法,梅雪松、張東升等,發明專利,ZL200710017397.5。
10)基於機器視覺和平面正交光柵的測量裝置及測量方法,姜歌東、梅雪松等,發明專利,ZL2006101055107.8。
11)切紙機程序控制系統軟體V1.0[簡稱:MT程式控制軟體],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號:2006SR04722,梅雪松、陶濤等。
12)MT型切紙機液晶顯示控制系統管理軟體V1.0[簡稱:MT],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號:2006SR10474,梅雪松、陶濤等。
13)圖形轉換及漢字處理專用開發工具包V1.0[簡稱:圖形轉換及漢字處理工具],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號:2006SR12718,梅雪松、陶濤等。
14)諧波齒輪減速器試驗台專用軟體v1.0,登記號:2008SR01505,梅雪松、陶濤等。
論文
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00餘篇。
兼任《機械工程學報》編委、全國高校機床研究學會秘書長、中國生產工程學會機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自學考試委員會機械類委員兼秘書長等學術職務;長期任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ICFDM)國際會議的分會主席和程序委員會委員。
學術交流
多次組織召開“中國高檔數控裝備前沿技術”行業學術會議;在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Speed Machining、“兩岸三地製造技術學術交流會議”、中國(深圳)國際數控技術論壇等國際會議上作主題報告;應邀在日本京都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等國際著名大學作學術報告。
2011年8月訪問美國Kansas State University。
2011年1月訪問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學並作學術講座。
2010年10月在德國參加FTK學術會議並在斯圖加特大學機床所做學術報告。
2010年在台灣大學參加2岸三地製造技術學術交流會議並作學術報告。
2009年2月在日本京都大學作學術報告。
2008年12月在香港參加先進位造技術國際會議。
2007年8月赴香港科技大學,學術交流。
2003年3月~4月日本京都大學、牧野精機,學術交流(日本JSP資助),訪問教授。
2000年8月~9月日本東京農工大學,合作研究,訪問教授。
1998年10月~1999年10月日本東京農工大學,訪問研究。
組織會議
1.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海內外青年設計與製造科學會議暨吳賢銘製造科學會議。
2.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國高校製造技術及機床研究會學術年會。
3.2007年、2008年中國數控裝備學科前沿技術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