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市鎮的結果 展開
- 重慶市合川區轄鎮
- 四川省隆昌市轄鎮
- 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下轄鎮
龍市鎮
重慶市合川區轄鎮
龍市鎮位於合川區東北部,由原龍市、佛門、碼頭、孫家、古城五個鄉鎮合併而成。距城區32公里,幅員面積121.02平方公里,地處淺丘,耕地面積74505畝(田56578畝、土17927畝),總人口80613人,其中農業人口74914人,非農業人口5699人。轄28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360個農業合作社,村居幹部110人,是合川通往岳池、武勝、廣安等地的重要交通要道,是合川東北邊陲重要的商品物資集散中心,素有“龍市鴨鄉”、合川“糧倉”和合川“北大門”之稱。
全鎮有基層黨委1個,總支部3個,基層支部53個(其中:農村支部28個,流動支部2個,社區及單位黨支部23個)。現有黨員2023人,其中農村黨員1528人,單位及社區黨員495人,外出農民工流動黨員236人。2006年來,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1.95億元,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達到195萬元;糧食總產量達41164噸,生豬年出欄7.2萬餘頭,實施訂單蔬菜種植7000畝,蔬菜產量達到25886噸,小家禽以養鴨業為主全年養殖出欄200萬餘只;優質水果種植達到1578畝;退耕還林達到4995畝;蠶桑生產發種4200張;產繭167噸;年內轉移剩餘勞動力1.4萬餘人;接納安置移民607人;招商引資和吸納社會閑散資金1480萬元;2006年農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921元。
結合龍市實際,投資180萬元建成高灘小水利發電站,現已併網投入生產。韓國一企業家投資近1000萬元興辦室內裝飾牆紙廠,現產銷兩旺。引進龍勝天然氣公司落戶龍市,工程總投資300萬元現已投產。
緊緊抓住龍市鎮被納入重慶市100個中心鎮的有利契機,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步伐,吸納社會閑散資金1000萬餘元,投入場鎮舊房改造和新建居民商住樓建設,進一步完善了龍興街、龍眾街、飛龍街、文星街等道路設施及街道兩旁的綠化,場鎮新建房屋4萬餘平方米,場鎮總體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自來水廠日產達2000噸。
合川區屬中學龍市中學,教師近300餘人,在校生近6000人;中心完小1所、完全小學7所,在職教師266人,在校學生近7000餘人。
龍市鎮2001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文化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計劃生育科技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級文明單位”等,2008年常年性開展文體活動隊伍有野馬籃球隊等籃球隊7個,老年健身隊8個,龍獅隊1個,管樂隊1個等群眾文體隊伍。工作思路和目標按照“實施“項目立鎮,科教興鎮,產業強鎮,建管靚鎮”戰略,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現政治、經濟、文化協調發展。
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置合州隆市鎮(場)。
清雍正六年(1728年),屬明月里;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名龍市鎮,屬龍淶鎮。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第三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第三區署駐地。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龍市鎮與佛門鄉合併為佛龍鎮。民國三十年(1941年),佛龍鎮改為龍市鄉,區公所遷駐雲門鎮。
1949年12月,分為龍市鄉、佛門鄉,屬第九區(后改名龍市區),區公所駐龍市。
1953年3月,龍市鄉析置龍市鎮;同年9月,析龍市鎮部分村設三星鄉。
1956年1月,三星鄉併入龍市鄉。
1958年9月,龍市鎮併入龍市鄉,成立龍市公社。
1983年12月,改龍市公社為龍市鄉。
1993年12月,龍市鄉、孫家鄉合併建立龍市鎮。
2001年,佛門鄉併入龍市鎮。
2005年4月,碼頭鎮併入龍市鎮。
2011年末,龍市鎮下轄龍市1個社區,龍頭、海惠、雙河、飛龍、中心、九井、涼岩、新場、生龍、缽耳、古城、義和、四碑、山青、青壩15個行政村;下設10個居民小組、36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龍市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龍市社區、山青村、義和村、雙河村、海慧村、龍頭村、中心村、飛龍村、涼岩村、九井村、新場村、生龍村、四碑村、青壩村、缽耳村、古城村,鎮人民政府駐花市街46號。
龍市鎮地處合川區東北部,東與香龍鎮、雙槐鎮接壤,南與淶灘鎮為鄰,西臨錢塘鎮、沙魚鎮,西北連四川省武勝縣龍庭鎮、樂善鎮,北接肖家鎮、四川省岳池縣賽龍鎮,距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地32千米,區域總面積119.93平方千米。
龍市鎮境內地形屬平緩丘陵,丘陵起伏不平,除佛門、碼頭部分村外,其餘村屬淺丘地勢,較為平坦佛門台地為嘉陵江與渠江的分水嶺和境內的最高點,海拔350米;最低點位於涼岩村渠江江岸,海拔201米。
龍市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8℃,極端最低氣溫-3.5℃(1961年1月7日),極端最高氣溫42.6℃(2006年9月1日);平均氣溫年較差25.2℃;生長期年平均356天,無霜期年平均307天,最長達327天,最短為24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865小時,年總輻射11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52天(一般為2月1日至次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038.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46天,最多達178天(1982年),最少為133天(1987年);最大雨量1654.9毫米(2007年),最少雨量803.6毫米(196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8月最多。
龍市鎮境內屬渠江水系。渠江從青壩村北端流入,從北向南,在九井村東部出境后,又在涼岩村南入境與出境,境內流程23.5千米;境內溪河有11條,其中9條注入渠江,2條注入雙龍湖。
龍市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災、暴雨、乾旱、地質滑坡、泥石流等,主要發生在5—9月;洪災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1年7月16日。
2011年,龍市鎮有耕地面積7.5萬畝,人均0.9畝。
2011年末,龍市鎮總人口8.2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萬人,城鎮化率24.4%;另有流動人口1萬人;總人口中,男性43818人,佔53.4%;女性38297人,佔46.6%;14歲以下14091人,佔17.2%;15—64歲53448人,佔65.0%;65歲以上14576人,佔17.8%;2011年,龍市鎮人口出生率6.6‰,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長率0.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84人。
2017年末,龍市鎮常住人口為70754人。
截至2018年末,龍市鎮戶籍人口為81082人。
人口以漢族為主,達81751人,佔99.6%;有滿、回彝、拉祜、白等24個少數民族,共364人,佔0.4%。
一是抓制度建設,促進有制管人。建立了上下班考勤制度,避免機關人員遲到早退的現象;制定了“上班十不準”,有效扼制了部分工作人員上班脫崗、上網打遊戲、炒股、隨意串走等不良行為,完善了群眾接待制度、首問責任制、信訪制度等,使政府部門真正做到服務於民,樹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二是抓學習宣傳,促進思想升華。結合黨的十七大召開之際,龍市鎮組織全體機關人員認真學習了《公務員法》、《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深刻領會,撰寫學習心得,在機關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並組織全體機關幹部集中考試。班子成員在總結自身作風的同時,認真開好了“遵紀守法、廉潔從政”為主題的民主生活會。
三是抓作風建設,促進勤政務實。為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龍市鎮要求機關工作人員在勤政務實上下功夫,紮實做好本職工作,打造服務型政府。2008年,龍市鎮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年終目標任務已完成90%以上,2008年正積極籌備驗收工作,公路推進進度比預期提前了6個月,並在社保、徵兵、土地改革等各項工作中加大服務力度,同時,環境衛生、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有新突破。
四是抓督促評比,促進效率提高。堅持每周一上午召開工作例會,由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在會上通報各部門上一周的工作進度,及時查漏補缺。並對工作完成不及時、作風虛浮的部門責任人進行批評,責令限期整改。
機構職責
龍市鎮
(2)討論決定龍市鎮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需由鎮政權機關或集體經濟組織決定的問題,由鎮政權機關或集體經濟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作出決定。
(3)領導鎮政權機關和群眾組織,支持和保證這此機關和組織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及各章程充分行使職權
(4)加強鎮黨委自身建設和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
(5)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負責對幹部的教育、培養、選拔和監督工作。協助管理上級有關部門駐鎮的幹部。
(6)領導龍市鎮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計劃生育工作。
2、鎮政府主要職責:
(1)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發布決定和命令;
(2)執行本行政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劃、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3)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4)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5)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6)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7)辦理上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2011年,龍市鎮財政總收入0.97億元,比2010年增長4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6萬元,比2010年增長14.5%;人均財政收入1141元,比2010年增長13.9%。2011年,龍市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0023元。
2018年,龍市鎮有工業企業58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9個。
2011年,龍市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比2010年增長21.4%,農業增加值4200萬元,占生產總值的13.5%。龍市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龍市鎮生產糧食4.1萬噸,人均502千克。龍市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2011年,龍市鎮訂單蔬菜種植面積7000畝,產量達2.6萬噸。龍市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鴨為主。2011年,龍市鎮生豬飼養量1.3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鴨飼養量200萬餘只。2011年,龍市鎮生產肉類2827噸;畜牧業總產值452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4.6%;優質水果種植達到1578畝;蠶桑生產發種4200張,產繭167噸。
龍市鎮工業以食品加工、建築材料、機械製造為主。2011年,龍市鎮工業總產值為1.2億元,工業增加值3000萬元,占生產總值的25%。
2011年末,龍市鎮有商業網點142個,職工639人。2011年,龍市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億元,比2010年增長44.04%;有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3.9億元。
金融
2011年末,龍市鎮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為13.3億元,比2010年增長28%;人均儲蓄15647元;各項貸款餘額0.2億元,比2010年增長4%。
地名由來
龍市鎮取尊順天子、市場興隆之意而得名。
2011年末,龍市鎮有過境縣道公路1條,村級公路15條。龍市鎮有S207省道經過境內。
龍市鎮
2011年末,龍市鎮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1900人,專任教師41人;小學8所,在校生3601人,專任教師20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55個班,在校生2781人,專任教師1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龍市鎮有重慶市屬重點中學龍市中學、鎮中心完全小學校、孫家小學校、佛門小學校等。2011年,龍市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700萬元,比2010年增長8.7%;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92%,比2010年增長9.5%。
2011年末,龍市鎮有各類科技人才7人。2011年,龍市鎮榮獲“全國計劃生育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11年末,龍市鎮有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0處,各類文化專業戶15戶,有各類圖書室16個,藏書5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20人;
有老年健身隊8個、龍獅隊1個、管樂隊1個等群眾文體隊伍。2001年末,龍市鎮有學校體育場9個,乒乓球台28張,16個社區、村安裝了健身器材,有野馬籃球隊等7個常年開展文體活動的隊伍,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6%。2011年末,龍市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2萬戶,入戶率43%。
2011年末,龍市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有中心衛生院1個,門診部2個;有床位600張,固定資產總值10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8名,其中執業醫師29人,執業助理醫師29人,註冊護士20人。2011年,龍市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萬人次。2011年,龍市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4.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9萬人,參合率92.7%;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2011年,龍市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318戶,人數2272人,支出130萬元,比2010年增長0.5%,月人均186元,比2010年增長60%;城市醫療救助9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00人次,共支出102萬元,比2010年增長3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284戶,人數2353人,支出378萬元,比2010年增長17%,月人均124元,比2010年增長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5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74萬元,比2010年增長14%;社會福利費79萬元,比2010年增長21%;有敬老院1家,床位27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62人,發放五保供養金218萬元;有社區服務設施1個,其中社區服務站1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50萬元,比2010年增長23%;基金支出合計1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7.8萬人,參保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