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少年
宋、清時期流行的詞牌名
憶少年,詞牌名,又名“十二時”、“桃花曲”、“隴首山”。以北宋詞人晁補之《憶少年·別歷下》為正體,雙調,四十六字,上片五句兩仄韻,下片四句三仄韻,上下片末后結句均用上一下四句法。有變體雙調,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代表作品有晁補之《憶少年·別歷下》,趙彥端《憶少年·逢春如酒》等。
憶少年,詞牌名,晁補之創調。調見北宋晁補之《晁氏琴趣外編》,題註:“別歷下。”謂詞人謫貶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別歷下(古邑名,在齊地,今指山東濟南)時所作。調名本意即為抒發青春已去、年華易逝的感喟。少年:年輕的男子。喻男子青春時期。唐顧況《登樓望水》詩:“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
清《欽定詞譜》核定晁補之詞為正體,遂照此說定格,惟過片開頭加一個領格字的則可通用。
此調調名由來屢考不虞,始創製者說法不同,難度真偽。初出之處無以檢校。
正體:雙調,四十六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以晁補之《憶少年·別歷下》為代表。若曹詞不過於換頭句添一字也。前段第一、二、三句,万俟詠詞“隴雲溶泄,隴山峻秀,隴泉嗚咽”,三“隴”字俱仄聲。第二句,趙彥端詞“逢花如露”,“如”字平聲。第三句,無名氏詞“盈盈脈脈”,上“脈”字仄聲。第五句,万俟詞“已不勝愁絕”,“不”字仄聲。後段第二句,万俟詞“更一聲、塞雁凄切”,“一”字、“雁”字俱仄聲,謝懋詞“鞦韆外、卧紅堆碧”,“秋”字平聲,“外”字仄聲。第三句,趙詞“與君醉千歲”,“與”字仄聲;万俟詞“征書待寄遠”,“寄”字仄聲。第四句,無名氏詞“忽一聲長笛”,“一”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曹詞。
變體:雙調,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以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為代表。此即晁詞體,惟換頭添一字作八字句異。万俟詠詞“上隴首凝眸天四闊”,孫道絢詞“正雨後梨花幽艷白”,並與此同,《詞律》謂無第二首可訂非也。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憶少年·別歷下》
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中仄!
罨畫園林溪紺碧,重算來、盡成陳跡。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變體
格律對照例詞:《憶少年·年時酒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年時酒伴,年時去處,年時春色。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念過眼光陰難再得。想前歡,盡成陳跡。登臨恨如此,把闌干暗拍。
宋·万俟詠《憶少年·隴雲溶泄》
宋·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宋·朱敦儒《憶少年·連雲衰草》
明末清初·屈大均《憶少年·青青芳草》
清·朱彝尊《憶少年·飛花時節》
清·張友書《憶少年·寄羅耦廉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