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譜

詞譜

徠每一詞牌的格式,叫做詞譜。依照詞譜所規定的字數、平仄以及其它格式來寫詞,叫做“填詞”。“填”,就是依譜填寫的意思。古人所謂詞譜,乃是擺出一件樣品,讓大家照樣去填。下面是萬 樹《詞律》所列《菩薩蠻》的詞譜原來的樣子:菩薩蠻(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重疊金)李白 平可仄林漠可平漠煙如織韻寒可仄山一可平帶傷心碧葉瞑可平色 入高樓換平有可平人樓可仄上愁葉平玉可平階空竚立三換仄宿可平鳥 歸飛急三葉仄何可仄處是歸程四換平長可仄亭連可仄短亭四葉平

常用書籍


欽定詞譜》 【清】陳廷敬、王奕清 纂 詞譜標準,然亦有疏漏和錯誤
白香詞譜》 【清】舒夢蘭 編 入門級詞譜
《詞律》 【清】萬樹 編
《中華詞律》 謝映先 編
《中華詞律辭典》 潘慎、秋楓編

《詞律》


在詞牌下面註明規定的字數,詞牌的別名;在詞中註明 平仄和葉韻。凡平仄均可的地方,註明“可平”、“可仄”(於平聲 字下面註明“可仄”,於仄聲字下面註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註,例如林字下面沒有注,這就表明必須依照林字的 平仄,林字平聲,就應照填一個平聲字。“織”字下面注個韻字,表示這裡該用韻:“碧”字下面注個葉字,表示這裡該葉韻(即與“織”字押韻)。當然並不規定押哪一上韻,但是要求一個仄聲韻。“樓”字下面注“換平”,是說換平聲韻。“愁”字下面注“葉平”,是說葉平聲韻。“立”字下面注“三換仄”,是說在第三個韻又換了仄聲 韻:“急”字下面注“三葉仄”,是說葉仄聲韻:“程”字下面注“四換平”,是說在第四個韻又換了平聲韻:“亭”字下面注“四葉平”,是說葉平聲韻。萬樹是清初時代的人;在萬樹以前,詞人們早已填詞,那又依照誰人所定的詞譜呢?古人並不需要詞譜,只要有了樣品,就可以照填。試看辛棄疾所填的一首《菩薩蠻》

詩詞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詞共四十四個字,共四個韻,其中兩個仄聲韻,兩個平聲 韻,並且平仄韻交替,完全和李白原詞相同。平仄也完全模仿李白原 詞,甚至原詞前闋末句用“仄平平仄平”,后闋用“平平平仄平”,都完全模仿了。
這裡有一個問題:拿誰的詞來做樣品呢?如果說寫《菩薩蠻》要 拿李白原詞做樣品,李白又拿誰的詞做樣品呢?其實《菩薩蠻》的最早的作者是李白,並不需要任何樣品,因為《菩薩蠻》是按曲譜而作出的。民間作品多數是入樂演唱的,所以只須按曲作詞,而不需要 照樣填詞. 至於後世某些詞調,那又是另一種情況。詞人創造一種詞調,後人跟著填詞。詞牌是越來越多的。有些詞牌是後起的,那隻能拿較晚的作品作為樣品。
本來,唐宋人填詞就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一個詞牌往往有幾種別體。詞中本來就是律句佔優勢;有些詞的拗句又常常被後代詞人改為律句。例如《菩薩蠻》前後闋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為“平平仄仄平”。有些詞,如《念奴嬌》、《水調歌頭》等,在開始的時 期就有相當大的靈活性,所以後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說來,小令的格 律最嚴,中調較寬,長調更寬。我們研究詞律的時候,既要仔細考究 它的規則,又要知道它的變化。不求甚解和膠柱鼓瑟都是不對的。

常見舉例


這裡我們將列舉一些詞譜,作為示例。為了便於了解,我們改變 了前人的做法,不再錄樣品,而是依照第二章講詩律時的辦法,列舉一些平仄格式,然後再舉兩三首詞為例。

憶江南

(廿七字,又作望江南,江南好)
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憶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唐]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嚬。
夢江南[唐]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浣溪沙

(四十二字,沙或作紗,或作浣紗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闋頭兩句往往用對仗。)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 [宋]張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
鳴鞘聲里綉旗紅。
淡煙衰草有無中。
萬里中原烽火北,
一樽濁酒戍樓東。
酒闌揮淚向悲風。
浣溪沙(1950年國慶觀劇,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步其韻奉和。)毛澤東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於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菩薩蠻

(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共享四個韻。前闋后二句與后闋后二句字數平仄相同。前後闋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菩薩蠻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竚立,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菩薩蠻(大柏地)毛澤東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採桑子

(四十四字,又名醜奴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採桑子[宋]歐陽修
羣芳過後西湖好,
狼藉殘紅,
飛絮蒙蒙,
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歇盡遊人去,
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雨中。
採桑子(醜奴兒)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詩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採桑子(重陽)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卜運算元

(四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卜運算元(詠梅) [宋]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減字木蘭花

(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每兩句一換韻。)
減字木蘭花[宋]秦觀
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
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
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毛澤東
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
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憶秦娥

(四十六字)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迭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迭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調多用入聲韻。前闋后三句與后闋后三句字數平仄相同。)
憶秦娥[ 唐]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憶秦娥[宋]范成大
樓陰缺,闌干影卧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羅幃黯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清平樂

(四十六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后闋換平聲韻。)
清平樂(晚春)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徠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清平樂(六盤山)毛澤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峯,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西江月

(五十字)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前後闋同。第一句無韻,第二、第三句押平聲韻,第四句押原韻的仄聲韻。這種平仄通押的調子,在詞調中是很少見的。但是,《西江月》卻是最流行的曲調. 前後闋頭兩句要用對仗。)
西江月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 [宋]劉過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
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台鼎鼐,明年帶礪山河。
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浪淘沙

(五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後闋同。)
浪淘沙[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北戴河)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蝶戀花

(六十字,又名鵲踏枝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前後闋同。)
蝶戀花[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杳。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毛澤東
六月天兵征腐惡,
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
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百萬工農齊踴躍,席捲江西直搗湘和鄂。
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
蝶戀花(答李淑一)毛澤東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漁家傲

(六十二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漁家傲(秋常)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漁家傲(記夢) [宋]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彷彿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毛澤東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滿江紅

(九十三字)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調常用入聲韻,而且往往用一些對仗。)
滿江紅[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金陵懷古) [元]薩都剌
六代豪華,春去也、更無消息。
空悵望、山川形勢,已非疇昔。
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
聽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織;懷故國,空陳跡.
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
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
到如今、只有蔣山青,秦淮碧。

水調歌頭

(九十五字)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又或作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闋后七句與后闋后七句字數平仄相同。)
水調歌頭(中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宋]陳亮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羣空。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
且復穹廬拜,會向藳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
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水調歌頭(游泳)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念奴嬌

(一百字,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這調一般用入聲韻。前闋后七句與后闋后七句字數平仄相同。)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念奴嬌(登多景樓)陳亮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
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
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膻腥無際。
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依語法結構,“渾認作”應連下讀;這和蘇軾《念奴嬌》“故壘西邊人道是”一樣,“人道是”也本該連下讀的。“管”字未拘平仄。)
念奴嬌(石頭城,用東坡原韻)薩都剌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連雲檣櫓,白骨紛如雪。
大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
落日無人松徑冷,鬼火高低明滅。
歌舞樽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沁園春

(一百十四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
(前闋后九句與后闋后九句字數平仄相同。此調一般都用較多的對仗。)
沁園春(夢方孚苕) [宋]劉克莊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
喚廚人斵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
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
車千乘,載燕南代北,劍客奇材。飲酣鼻息如雷。
誰信被晨雞催喚回?
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凄涼回顧,慷慨生哀!
("銅"字未拘平仄。)

毛澤東作品

沁園春(雪)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是根據《類編草堂詩餘》所分小令、中調、長調而得出來的結論。
萬樹《詞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個“體”。徐本立《詞律拾遺》增加四百九十五個"體"。清代的《欽定詞譜》共有二千三百零六個“體”。
大中,是唐宣宗年號。
這是依照一般的說法。
原名《漁父》。
曲終叫做闋(que )。一闋,表示曲子到此已告終了。下面再來一闋,那是表示依照原曲再唱一首歌。當然前後闋的意思還是連 貫的。
字數不同如《菩薩蠻》,平仄不同如《浣溪沙》,詳下節。
舊法,前後闋中間空一格。現在分行寫,中間空一行。
但是改為橫排。
其所以不止舉一首,是要顯示詞人依譜填詞的嚴格。
字下加小圓點的都是入聲字。不要按現代普通話的聲調去了 解。下同。
這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減去第三、第七兩句。
“興”,去聲。
這句第一字可平,第三字可仄,但是不能犯孤平。這就是說,如果第三字用仄,則第一字必須用平。后闋末句同。
“看”,平聲。
“漫”,平聲。
"昨"字未拘平仄。
雙調用‖號表示前後闋同。下同。
依語法結構,應該標點為:“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這裡是按詞譜斷句。
這個詞調的平仄相當靈活。前闋第三句、后闋第四句為一個十一字句,中間稍有停頓,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但是近代詞人 常常把它分成兩句,並且是上六下五(參看張惠言《詞選》所錄他自己的五首《水調歌頭》)。毛主席的詞也是按上六下五填寫的。這調常用一些拗句,如毛主席詞中的“子在川上曰”,“一橋飛南北”,蘇軾詞中的“不知天上宮闕”,“起舞弄清影”等。
跟《水調歌頭》一樣,這個詞調的平仄相當靈活,而且用拗句。
依語法結構,應該是“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裡是按詞譜斷句。
依語法結構,應該標點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這裡是按詞譜斷句。
第一句可以用韻。
調中有四句“仄平平仄仄”,都應該了解為上一下四,即仄 + 平平仄仄。
這一句,依《詞律》應分兩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但是,一般都作六字句。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名,不拘平仄。
戈載《詞林正韻》的韻目依照《集韻》,現在改為“平水韻”(即第二章第二、六兩節所講的詩韻),以歸一律。
具體的字見於附錄《詩韻舉要》。下同。
十字句罕見,不討論。
豆,就是讀(d òu )。句稍有停頓叫豆。一字豆不須點斷,只須把五字句看成“上一下四”就是了。
關於詞的平仄,還有許多講究。如有些地方該用去聲,有的地方該用上聲,又有人以為入聲、上聲可以代替平聲。這只是技巧的事或變通的辦法,不必認為格律,所以略而不講。
詩也有扇面對,但不如詞的扇面對那樣常見。
1.
這是根據《類編草堂詩餘》所分小令、中調、長調而得出來的結論。
2.
萬樹《詞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個“體”。徐本立《詞律拾遺》增加四百九十五個"體"。清代的《欽定詞譜》共有二千三百零六個“體”。
3.
大中,是唐宣宗年號。
4.
這是依照一般的說法。
5.
原名《漁父》。
6.
曲終叫做闋(que )。一闋,表示曲子到此已告終了。下面再來一闋,那是表示依照原曲再唱一首歌。當然前後闋的意思還是連 貫的。
7.
字數不同如《菩薩蠻》,平仄不同如《浣溪沙》,詳下節。
8.
舊法,前後闋中間空一格。現在分行寫,中間空一行。
9.
但是改為橫排。
10.
其所以不止舉一首,是要顯示詞人依譜填詞的嚴格。
11.
字下加小圓點的都是入聲字。不要按現代普通話的聲調去了 解。下同。
12.
這很像一首不粘的七律減去第三、第七兩句。
13.
“興”,去聲。
14.
這句第一字可平,第三字可仄,但是不能犯孤平。這就是說,如果第三字用仄,則第一字必須用平。后闋末句同。
15.
“看”,平聲。
16.
“漫”,平聲。
17.
"昨"字未拘平仄。
18.
雙調用‖號表示前後闋同。下同。
19.
依語法結構,應該標點為:“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這裡是按詞譜斷句。
20.
這個詞調的平仄相當靈活。前闋第三句、后闋第四句為一個十一字句,中間稍有停頓,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但是近代詞人 常常把它分成兩句,並且是上六下五(參看張惠言《詞選》所錄他自己的五首《水調歌頭》)。毛主席的詞也是按上六下五填寫的。這調常用一些拗句,如毛主席詞中的“子在川上曰”,“一橋飛南北”,蘇軾詞中的“不知天上宮闕”,“起舞弄清影”等。
21.
跟《水調歌頭》一樣,這個詞調的平仄相當靈活,而且用拗句。
22.
依語法結構,應該是“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裡是按詞譜斷句。
23.
依語法結構,應該標點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這裡是按詞譜斷句。
24.
第一句可以用韻。
25.
調中有四句“仄平平仄仄”,都應該了解為上一下四,即仄 + 平平仄仄。
26.
這一句,依《詞律》應分兩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但是,一般都作六字句。
27.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名,不拘平仄。
28.
戈載《詞林正韻》的韻目依照《集韻》,現在改為“平水韻”(即第二章第二、六兩節所講的詩韻),以歸一律。
29.
具體的字見於附錄《詩韻舉要》。下同。
30.
十字句罕見,不討論。
31.
豆,就是讀(d òu )。句稍有停頓叫豆。一字豆不須點斷,只須把五字句看成“上一下四”就是了。
32.
關於詞的平仄,還有許多講究。如有些地方該用去聲,有的地方該用上聲,又有人以為入聲、上聲可以代替平聲。這只是技巧的事或變通的辦法,不必認為格律,所以略而不講。
33.
詩也有扇面對,但不如詞的扇面對那樣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