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兵接】相接。《楚辭·九歌·國殤》:“車錯轂兮短兵接。”
王逸註:“言戎車相迫,輪轂交錯,長兵不施,故用刀劎以相接擊也。”《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季布母弟
丁公為楚將,丁公為
項羽逐窘高祖
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唐劉長卿《
雜曲歌辭·太行苦熱行》:“何勞短兵接,自有長纓縛。”參見“
短兵相接”。【
介子推】見“
介之推”。漢
蘇轍(公元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 ),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號
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北宋時期官員、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
推官。
宋神宗時,因反對
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此後隨
張方平、
文彥博等人歷職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入朝歷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位列執政。哲宗親政后,因上書諫事而被貶知
汝州,連謫數處。宰相
蔡京掌權時,再降朝請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築室於許州。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
宋高宗時累贈太師、
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
蘇轍與父親
蘇洵、兄長
蘇軾齊名,合稱“三蘇” 。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
政論和
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
欒城集》等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