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瓮城遺址

鐵瓮城遺址

鐵瓮城遺址又名子城、京城,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北固山的前峰,即青雲門街北面的鼓樓崗上,城周平面近橢圓形。1991年起發掘,清理出六朝夯土及包磚牆遺跡、歷代官衙建築遺跡等。鐵瓮城始建於公元195年三國孫權時期,形成於公元209年,在吳國幾座都城中建城年代最久,保存遺跡最為完整,而文化內涵亦極為豐富,作為地方政治中心的治所,歷經晉、唐直至明、清,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這在古代城市史上也是十分少見。

該遺址保存比較完好,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唐宋、六朝時期的文化遺存豐富,文化遺物種類繁多,使其在研究古代建築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鐵瓮城歷史


鐵瓮城遺址
鐵瓮城遺址
最早的、也是比較權威的記載,是南朝顧野王在《輿地誌》這本書中敘述:“吳大帝孫權所築,周回六百三十步,開南、西二門,內外皆固以磚壁。”雖然簡單,但城的基本要素大致都交待清楚了。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將政權中心從吳(蘇州)遷至京城(今鎮江),是年發生赤壁之戰。雖然其時孫權尚未稱王,但鐵瓮城實際上已具備了王城的地位和格局。清康熙帝詩中就曾以“半面煙嵐雄北固,一方形勢控東吳”來形容鐵瓮城的雄險。
“鐵瓮城”是保存至今的三座三國時期的東吳古都,而鎮江鐵瓮城以建造年代最早、保存的遺跡最完整並唯一建有砌築護城磚牆而獨具特色。許多鎮江人都知道一段佳話,鎮江鬧市區有條萬古路,就是因為鐵瓮城而遲遲未能完工,鐵瓮城遺址作為鎮江市區最早的城池和歷代州署、府署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它能被完整地保存下來,本身就是一個奇迹。

建築年代


文獻記載

關於鐵瓮城的始築年代,從現有的文獻記載來看,大致有三個不同的確切年份,即公元195年、公元204年和公元208年,時間相隔十多年。
(晉)陳壽《三國志。孫韶傳》:公元195年,孫策佔據江東,派將軍孫河“屯京城”;
同書還有公元204年,孫韶“繕治京城、起樓櫓”的記載;
(唐)許嵩《建康實錄》卷一:東漢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孫權“自吳(今蘇州)遷於京口(今鎮江)而鎮之”;
《輿地誌》:鐵瓮城系“吳大帝孫權所築,周逥六百三十步,開南、西二門,內外皆固以磚壁”;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五也載:建安十三年“孫權徙鎮於此築京城”。
由徠以上文獻記載來看,雖然對鐵瓮城的始築年代還有不同的記載,始築該城的分別是孫河、孫韶和孫權。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鐵瓮城始築於東漢末年孫氏佔據江東以後。築城者為江東孫氏,即後來三國時期的東吳。

考古資料

從考古資料來看,也證實了鐵瓮城的始築年代應該在東漢末年,如西垣發現的夯3—夯9、以及與之有關的包磚牆、護坡磚面等遺跡情況來看。

出土文物

再從出土遺物來看,鐵瓮城遺址出土了一批具有六朝以至於漢末、三國時代特徵的遺物,主要有磚、瓦、瓦當、泥質陶、硬陶、釉陶等。磚有文字磚和紋飾磚。

建築特點


漢代在今鎮江一帶設置丹徒縣,縣治大致在今鎮江東郊丹徒鎮一帶,具體方位已經難以確指。孫氏集團經營江東的時候,之所以選擇在北固山前峰築城,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於,北固山具有地理、地形優勢,整個鐵瓮城背靠北固山的中峰和主峰,東、西、北三面是浩瀚的長江天險,向南雄視廣袤的蘇南丘陵、平原,可謂佔盡形勝之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地形優勢;而鐵瓮城北部狹窄,南部教寬,東西之間平均寬約220—250米,南北長約300—350米,如前文所述,這個封閉的單元,本身就就相當於一個小型城址的半成品,鐵瓮城就是在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種自然條件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從城垣的具體建築方式來看,是將自然山體加以平整、加工成台階狀,然後加築夯土,隨彎就斜,如西城垣,在山崗的坡腳處加築夯土,外側包磚加固,以保護夯土城垣,在山崗的中部利用自然條件做出二層台基,作為過渡,同時也便於人員活動、維修城垣等,而在山崗的上部,則夯築斜坡狀夯土,鋪護坡磚,斜坡狀夯土和鋪護坡磚既是城垣的組成部分,也同時起到對下側直立夯土城垣和包磚牆的保護作用,使人工建築和自然山體合為一體,共同構成鐵瓮城的堅固城垣,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城和山契合成有機一體。而後的近1800年來,雖然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曾經對城垣就行加固、修補,但基本沒有改變該城始築時所形成的建築類型、沒有突破該城始築時的建築思想,形成了頗具特色的鐵瓮城建築文化。

鐵瓮城的來歷


該城之所以稱為鐵瓮城,應從兩個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從鐵瓮城所在的地域和地理環境來看,整個北固山由北向南分為後峰、中峰和前峰,前、中、后三峰之間均有長崗相連。鐵瓮城位於北固山前峰,由中峰與前峰相接處向東、西兩個方向分開,並分別向西南、東南方向延伸大約300—400米,與月華山向東延伸的土崗相連接,這樣形成一個北部較狹窄、南部較寬、北部較高、向南逐漸降低、平面大致呈橢圓形、高出周圍地面約20—30米的天然封閉的單元,如從城外觀之,巍然聳立,形似一個巨大的瓮。
其次,(元)俞希魯在《至順鎮江志》中說該“城周逥六百三十步,內外固以磚壁,號鐵瓮城”。該城之所以被稱為鐵瓮城,是因為鐵瓮城四周城垣內外都是以磚包裹,城池堅固如鐵瓮,因而得名。從考古發現來看,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文獻記載,城的東、西、南、北四垣都發現有夯土牆、牆外都有包磚牆,但與文獻記載稍有不同的是,尚未發現有城垣內側“固以磚壁”的情況。

考古勘探


考古發掘
考古發掘
為揭開鐵瓮城之謎,1991年起,國家文物局將此城遺址列為國家文物考古重點項目之一,前後考古歷時15年。依據史料線索,考察北固山南峰的地貌,考古人員發現此處東、西、北三側殘存有埂狀土崗帶,呈U形分佈,北高南低,高出地面約7-20餘米。考古人員首先選擇西北側一段土崗試掘,發現了六朝夯土及包磚牆遺跡,依山而築,單面牆體,直、斜結合。可以推知,與之相連的U形土崗應該是六朝鐵瓮城殘跡。
1994年春,考古人員在預測的南垣所在地點開挖兩條小型探溝,一舉發現了六朝南垣夯土,夯土厚約3-4米。1996年,考古人員又對東垣進行考古勘探,亦發現六朝城垣夯土及包磚牆遺跡。1997年發現歷代官衙建築遺跡。這就清楚地表明,鐵瓮城四周城垣遺跡保存完整,城周平面近橢圓形。以城垣頂部中心線計,南北城垣頂距約430米,東西城垣頂距寬處約280米,周長約1100米,與史載的“周回六百三十步”大致吻合。
2003年夏,考古人員對鐵瓮城南垣具體走向進行勘探。在孔探中,發現了鐵瓮城南門門墩夯土及包磚牆遺跡,並試掘了一口小型探方,揭示出西側門墩西南轉角遺跡。2004年1-10月,發掘面積近300平方米,將西側門墩南部予以揭示,門墩東西寬約17米,門道寬約5米,並設有二層台及磚砌台基牆結構;與門墩相接的城垣寬約20餘米,包磚牆遺跡殘高逾2米。

歷史傳說


志載,鐵瓮城有南、西二門,南門稱鼓角門,宋代亦稱譙門,明代改建鼓樓,今天鼓樓崗的地名即源出於此。而這次發現的鼓角門遺跡,不但是鐵瓮城的重要實證,而且是我國南方六朝城門考古中的首例。而鐵瓮城南門的包磚設施,則顯示出它在古代城垣建築上所具有的先進性。
北固山中、后峰海拔高約50餘米,表層2-3米以下為岩石山體。南朝時期,梁武帝登臨北固山時,山“高數十丈,三面臨水”,儼然是江上的一座天然“石城”。1999-2000年,考古人員對北固山後峰(即著名的甘露寺所在)腰台進行考古試掘,發現在唐代甘露寺殿址地層的下方,還疊壓有六朝及先秦時期的文化堆積:六朝地層出土有早期繩紋面葉脈紋或填線紋里瓦、繩紋磚以及青瓷壺、罐、碗殘片等;先秦地層出土有周代陶鬲及方格紋、席紋、口字紋、雷紋、套菱紋等各式印紋陶片等,說明北固山後峰早在六朝之前,就已經有相當規模的人文活動。

遺址價值


鐵瓮城是孫吳立國之前經營江東的大本營、戰略後方。孫河、孫韶以及孫權本人對京城苦心經營。鐵瓮城當時稱為京、京城,三國鼎立形勢確立之前,孫策派將軍孫河“屯京城”,對今鎮江一帶進行經營,孫河死後,其侄孫韶“繕治京城、起樓櫓”,進一步對該城進行修繕,並加強防禦設施的建設,增強其軍事功能,從鐵瓮城的位置和規模形制來看,也的確具有軍事城堡性質,整個城址面積不到十萬平方米,規模不大,但高牆深池,固若鐵瓮。史載:年僅17歲的孫韶在其叔父孫河被殺之後,招收其餘部,駐守京城,孫權為了檢驗京城的防禦能力,在平定宛陵叛亂以後,率軍返吳,於夜間到達京城,孫權下令軍隊佯攻京城,京城守軍呼聲震天,防守很是嚴密,孫權大喜,第二天接見孫韶,封為承烈校尉。東漢建安16年,孫權“遷都建業,以此為京口鎮”,其政治、軍事地位雖有所下降,但鐵瓮城所在的今鎮江一帶仍然是孫氏爭雄諸侯的重要的後方基地。
鐵瓮城遺址保存比較完好,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與同樣是三國時期的南京石頭城、湖北鄂州吳王城相比,鎮江鐵瓮城始築年代最早,城垣遺址保存的也相對比較完整。從鐵瓮城城垣保存情況來看,北垣除來烈士陵園建設對城垣上部的明清時期城垣堆積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以外,其唐宋、六朝時期的城垣堆積基本保存完好,西垣現地面以上尚有約40%保存比較完好,而東垣地面以上保存完好度大致有80%;從考古發掘情況來看,南垣雖然遭到破壞的程度較大,但唐宋、六朝時期的文化遺存仍然十分豐富;而鐵瓮城內更是有連續1800年的文化堆積,四周城垣、城垣內外基本都發現有六朝至明清時期不同的文化遺跡,地層深厚,文化遺物種類繁多。
鐵瓮城遺址是鎮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內核。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自晉以降,郡治皆據其上”,鐵瓮城在漢末始築以來,至今將近1800年,一直是鎮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城垣在不同的時代都曾進行過修補加築,其城內的文化堆積自漢末三國以來連綿不絕,如前述1994年在鐵瓮城內進行的考古發掘,文化堆積厚達5—6米,從六朝前期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每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都出土了比較豐富的文化遺跡和遺物,這次考古發現的唐代台基牆疊壓在六朝時期的上面,而宋代的台基牆又疊壓在唐代的台基牆上,明代的台基牆壓在宋代的台基牆上,不同時期的建築層層疊壓,反映出承續與因襲的特性。

瓮城


瓮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當敵人攻入瓮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瓮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瓮中捉鱉"之勢。在南京明城牆修築以前,中國傳統瓮城的制式是將其設於主城門外。南京明城牆一反此舊制,將瓮城設於城門內,在城體上革命性的設置了"瓮洞"(藏兵洞),大大加強了城門的防禦能力。京城13門中,除神策門外均為內瓮城,其中三山門、通濟門(現均不存)和聚寶門(今稱中華門)的規模和氣勢都遠超其它諸門。

三國東吳


吳(229年-280年5月1日,史稱孫吳或東吳)是中國三國時期由孫權建立的政權。在三國之中,水軍最強,佔據揚州(古代)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孫權以其地古為吳國,而封為“吳王”,國號以此得名。所統治地區古稱江東,因此又稱為“東吳”,以皇室姓孫,又名“孫吳”。

歷史意義


它體現了南方築城的特點,城北、東、西三面利用北固山逶迤山勢,抱山而築,短直牆和斜面牆結合,這種建築方式在古代十分罕見。同時,夯土牆體內外側又固以護城磚壁,這在古代也是較早的一例。古城還以長江作護城河,“固若金湯”。這一切使得鐵瓮城在古代建築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保護與規劃


鎮江鐵瓮城遺址保護與利用規劃通過國家專家團論證,這座“三國東吳第一城”遺址保護開發工作終於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專家團團長羅哲文將專家團的論證意見總結為兩方面。首先,專家團對鐵瓮城遺址保護與利用的價值表示充分肯定,認為鐵瓮城在城市考古中價值很大,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專家團認為《規劃》基礎工作紮實,原則正確,符合實際情況,在原則上同意“整體保護、全面整治、有序發掘、漸進改造”的保護思路,逐步遷出烈士陵園,疏散居民。其次,專家團建議把考古作為《規劃》中的長期工作,繼續深入開展下去。此外,應給該遺跡找一個更貼切、更能體現其價值和權威性的名稱,並做好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為將來開展申遺工作做基礎。對《規劃》的具體項目,如怎樣與北固山連接等,實施前應多做方案專題論證,保證古遺跡的真實、完整。

鎮江歷史


鎮江,古稱“宜”、“朱方”、“丹徒”、“京口”、“潤州”。其名字來歷有兩種說法:一是因鎮江北部沿江岸—帶地勢比較低洼,在古代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詞,以示祈望而得名。
二是在公元1113年宋代(宋徽宗政和三年)改潤州為鎮江府時才有的。據說,當時統治者認為鎮江的地理位置優越,背山面江,形勢雄險,為鎮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鎮江。
鎮江之名至今已沿用了800多年。鎮江名稱的演變反映了鎮江一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兵家必爭之地。自1985年以來,鎮江已被列為中國沿海開放城市、重點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1987年,鎮江港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具有比較完整的海關、商檢等口岸管理服務機構設施。從此,“鎮江”之名更加聲譽大振,蜚聲四海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