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步鎮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下轄鎮

炭步鎮是廣州市花都區轄鎮,位於花都區的西南部,廣佛交界處。西與佛山三水區相連,南與佛山南海區相鄰,東與白雲區江高鎮接壤,西北面是花都區赤坭鎮。貫穿全鎮的有花都大道、禪炭公路(佛山禪城至花都炭步)、巴江河和廣州西二環高速公路,境內還有省道118線和267線、炭步大橋。該鎮區至市區均為標準一級公路,交通便利。瀋海高速廣清高速公路、北二環毗鄰而過,地緣優勢和交通優勢突出。

炭步鎮是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經濟開發區、三高農業的重要基地,著名的僑鄉,被譽為“巴江明珠”。珠江水泥廠、花都港、越堡水泥廠、花都汽車城在炭步鎮境內。炭步鎮是全國重點鎮,廣東省省級中心鎮和廣州市第二批重點建設的五個中心鎮之一,2019年10月,炭步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炭步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西南部工農業重鎮---炭步
西南部工農業重鎮---炭步
相傳南宋時北方居民南遷至此,以燒炭謀生,在河邊堆炭外運,漸成頭(俗稱步頭),故名為炭步。
明代形成炭步圩,鎮因圩名。
1958年設炭步公社,1984年改區,1986年建鎮。

地理位置


巴江明珠廣場
巴江明珠廣場
炭步鎮廣州市花都區轄鎮,位於花都區境西南部,西與三水區樂平鎮相連,南與獅山鎮官窯地區隔江相望,東與白雲區江高鎮接壤,西北面與赤坭鎮相鄰。地理位置優越。
距廣花高速公路、京廣鐵路8公里,距廣州市區25公里,禪炭公路、花都大道、西二環橫貫全境,到廣州新國際機場是15分鐘車程。
該鎮區至市區均為標準一級公路,交通便利。

行政區劃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鎮總面積113.32平方千米,轄2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1個居委會
炭步社區
炭步社區位於炭步鎮北部,是炭步鎮政府駐地,轄區內有炭步車站、花都區第二中學、炭步中學、炭步二中、炭步鎮中心幼兒園、炭步鎮中心小學、炭步二小、好美華庭、好美嘉園、好又多超市、嘉信購物廣場、炭步批發市場、炭步醫院等居住、交通、教育、商業、醫療配套。炭步鎮政府、炭步交管所、炭步供電所、郵儲銀行炭步支行、農商銀行、建設銀行、炭步移動通信營業廳等一批金融、行政、企事業單位分佈在社區各處。
27個行政村
社崗村民主村水口村平嶺頭村塱頭村東風村步雲村橫崗村唐美村
新太村石南村石湖村紅峰村鴨湖村大坳村文一村文二村鴨一村
茶塘村環山村藏書院村石湖山村華嶺村三聯村大渦村駱村村布溪村
新太村
新太村位於炭步鎮中部,北接朗頭村、橫崗村,南連三聯村,東鄰東風村,西臨華嶺村,面積約3.01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00多人。新太村委會距離花都城區16公里,離炭步城區3公里。花都大道從村域中部東西向穿過,規劃炭西大道從村域西部南北向穿過,與花都大道相交的交叉口為互通式立交,地緣優勢較好。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有皮革生產、食品、生鐵製造、五金加工等。
社崗村
社崗村委會位於炭步鎮東南部,南與南海區相鄰,面積約2.26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170多人。社崗村委會距離花都城區17公里,離炭步城區4公里,有陸仕公路連接鎮區。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陸仕水產有限公司(台資)為廣州市農業龍頭企業,村內有部分小規模的個體私營企業。
民主村
民主村委會位於炭步鎮的東北部,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70多人。民主村委會距離花都城區10公里,離炭步城區3公里,有花都大道和風神大道二條過境公路,地緣優勢較好。農業主要以種植農作物、花卉、水稻和蔬菜以及牲畜、家禽、魚塘養殖等為主;工業主要有五金加工、生鐵鑄造、電子製造、建材等行業,有國際名牌廣州飛達音響專業器材有限公司,廣州花都汽車城一期、二期也在其轄區內。
水口村
水口村位於炭步鎮城區西面,面積約3.86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20多人。水口村委會距離花都城區14公里,離炭步城區1.5公里,位於水口村東北側的巴江河是連接北江通往廣州中心城區的重要航道之一。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有建材、五金加工、塑料製造等10多家。
平嶺頭村
平嶺頭村委會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北部,北臨赤坭鎮,西面、南面接水口村,東臨巴江河,面積約2平方公里,下轄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620多人,是炭步鎮的遠郊村委會。平嶺頭村委會距離花都城區18公里,離炭步城區5公里,有一條過境公路。農業主要以種植農作物、水稻和蔬菜以及水產養殖等為主,工業以建材為主。
塱頭村
塱頭村委會位於炭步鎮城區西部,面積約6.25平方公里,下轄3個村民小組(朗中、朗東、朗西),總人口2330多人。朗頭南宋末年建村,因村莊建在低塱田附近的小山崗上,故名,2006年被花都區人民政府評為最佳歷史古村落,也是省級別的第一批古村落。朗頭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5公里,離炭步城區2公里,依託珠水皮帶廊下公路連接鎮區。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方面以建材為主。該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澤,而村立於湖邊的小崗上,故名塱頭。分塱東、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東社和塱中社相連,與塱西社以一條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村建築坐北朝南,布局比較規整,村面建築保存較好,排列整齊,規模宏大,建築佔地6萬多平方米。現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磚建築有近200座,其中祠堂、書室、書院共有近30座,炮樓、門樓共3座,其餘多為民宅。今民宅大多仍有人居住。村面建築以宗祠及書室為主,大多數建於清代,部分建於明代,一般為三間三進或三間兩進,人字或鑊耳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或龍船脊,石雕、磚雕、木雕及灰塑工藝較好,其中以友蘭公祠和谷詒書室為最。單體建築以寬1.1米~3.3米的巷道相隔,現存古巷20多條。巷門樓石額上陽刻巷名,塱西社有永福里、益善里、仁壽里、泰寧里、福賢里、西華里、琢玉里等;塱中社有參槐里、興仁里、安居里、近光里等;塱東社有善慶里、新園裡、敦仁里、業堂里、光迪里、三園裡、積墨樓巷等。塱頭村東還有昇平人瑞牌坊和青雲橋。
東風村
東風村委會位於炭步鎮城區西面,面積約2.24平方公里,下轄4個村民小組(湯邊、旺邊、坳西、坳東),總人口1280多人。東風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4公里,離炭步城區1公里,花都大道是東風村對外交通運輸的主要通道,連接三水和白雲區,道路設施配套比較齊全。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有電線電纜、生鐵鑄造、機械、五金加工等企業30多家。
步雲村
步雲村委會位於花都區炭步鎮東南部,處珠江流域巴江河南岸,南依炭步工業區、北靠汽車城片區、東臨炭步鎮城區,西接港口工業區,面積約1.33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20多人。步雲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2公里,離炭步城區1公里,禪炭公路從村旁經過,地緣優勢較好。農業以種植水稻、花生、花卉、魚塘養殖為主,綠健農產品加工是該村的農業龍頭企業,工業有五金加工、橡膠製品、皮革製品。步雲村委會是廣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村、廣東省科技示範村、廣東省文明村、廣東省生態環保村。
橫崗村
橫崗村委會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中部,東面與北面與藏書院村相連,南臨新太村,西靠朗頭村,面積約3.05平方公里,由橫東、橫南、橫西、橫北四個自然村組成,下轄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為1190多人,屬炭步鎮的遠郊村。橫崗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8公里,離炭步城區5公里,村級水泥公路連接花都大道。農業主要以種植農作物、水稻和蔬菜以及牲畜及家禽、魚塘養殖等為主;工業以建材為主。
石南村
石南村位於炭步鎮城區東面,面積約1.89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00多人。石南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5公里,離炭步城區2公里,村北側的港口大道連通石南村委會,寶珠路是村的主要通行道路。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有玻璃製造,塑料加工、五金加工等企業。炭步工業園就在其轄區內。
石湖村
石湖村委會位於炭步鎮城區東面,面積約3.23平方公里,下轄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50多人。石湖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5公里,離炭步城區2公里,村北側的港口大道連通石湖村委會,寶珠路、通港路是村的主要通行道路。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蓮藕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有台資統業工藝廠、五金加工等企業,鎮污水處理廠就在其轄區內。
紅峰村
紅峰村位於炭步鎮城區東面,面積約2.21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數870多人。紅峰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6公里,離炭步城區3公里,紅峰村北側巴江河是連接北江通往廣州中心城區的重要航道之一,寶珠路是村的主要通行道路。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主要有建材、毛巾廠等企業。紅峰村是省文明村、省計生模範村、廣州市模範村、廣州市五個文明標兵村。
鴨湖村
鴨湖村委會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的北部,東鄰民主村,西接鴨一村,南隔巴江河與炭步鎮城區相望,面積約6.4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81人,屬於近郊村委會。鴨湖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2公里,離炭步城區1公里,花都大道從村旁經過,地緣優勢較好。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有生鐵鑄造、五金加工、玻璃製造等,餐飲業有東寶酒家、家鄉漁村等。
大坳村
大坳村委會位於炭步鎮東南部,東與白雲區、南與南海區相鄰,面積約2.48平方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00多人。大坳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8公里,離炭步城區5公里,有陸仕公路連接鎮區。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陸仕水產企業有限公司(台資)為廣州市農業龍頭企業,工業主要以橡塑製造企業為主。
文一村
文一村委會位於花都區炭步鎮西南部,面積約3.72平方公里,下轄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數1516人,是炭步鎮的遠郊村委會。文一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30公里,離炭步城區17公里,工業以五金加工、橡膠製品、生鐵鑄造為主,怡和盛勢大型房地產項目就在其轄區內。
茶塘村
茶塘村委會位於炭步鎮城區南部,面積約3.13平方公里,下轄茶塘、新村、橫湖三個自然村,共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30多人。茶塘村的“詩塾一條街”建於清朝,長達336米的池塘邊共有5個祠堂、9個書舍、4個私塾,1個洪聖古廟,是省級第二批古村落。茶塘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5公里,離炭步城區2公里,村莊分佈在禪炭公路兩側,炭步大道貫穿整個村域,西二環高速公路入口位於本村南部,交通便利。茶塘村經濟基礎較好,農業以種植水稻、花卉、魚塘養殖為主,工業在本村經濟構成佔了很大的比重,以鑄造、五金業、機械生產和加工為主。
石湖山村
石湖山村委會位於花都區的炭步鎮南部,分別與本鎮的新太村、東風村和環山村等村交界。面積約2.7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00多人。石湖山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5公里,離炭步城區2公里,廣州西二環高速從東向西穿越該村。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村內共有20多家企業,以個體私營的鑄造行業、汽車配件生產為主,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鐵路零件加工為主的尚易公司及從事生產衝壓機械的百盛公司。
環山村
環山村委會位於炭步鎮的東南部,南面和佛山市南海區相鄰,北部、西部分別與本鎮的石湖山村、茶塘村與三聯村交界。面積約4.5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90多人。環山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7公里,離炭步城區4公里,有一條南北向的禪炭公路從村域內穿過。農業主要以種植水稻、花卉、魚塘養殖為主,村內的特色工業是生鐵製造、機械生產及加工、金屬冶鍊,主要工業企業代表有劉氏硅膠製品廠、寶鑫鋁廠、經精益鋁廠、燦興金屬製品廠等。
藏書院村
藏書院村委會位於花都區炭步鎮西部,面積約7.5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57人,藏書院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20公里,離炭步城區7公里,花都大道從村南面經過。藏書院村歷史悠久,建村約600年,古建築充分體現了嶺南古村落的布局特色,瀰漫濃郁的歷史人文氣息,村內的洪聖古廟(清)以及下社古建築群(清)均為炭步鎮的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省級別的古村落。農業主要以水稻,花卉、魚塘養殖為主。工業以鋼管製造為龍頭。
華嶺村
華嶺村委會位於炭步鎮西南部,東接三聯村、新太村,西臨大渦村,南鄰駱村,面積約5.32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60多人。華嶺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9公里,離炭步城區6公里,西二環高速公路、花都大道從村旁經過。農業以種植水稻、花卉、蔬菜、魚塘養殖為主,在花都大道兩旁的花卉種植佔地達600多畝,工業有造紙廠、金屬電鍍等企業。
三聯村
三聯村委會位於炭步鎮西南部,面積約5.69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村(烏茶埗、竹湖、袁竹坳),總人口數1880多人,三聯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9公里,離炭步城區6公里,通過村主幹道連接花都大道。農業以種植水稻、花卉、魚塘養殖為主,工業以金屬製品加工為主。
大渦村
大渦村委會位於炭步鎮西部,西隔蘆苞涌與三水區樂平鎮相鄰,東部和南部分別與本鎮的藏書院村、華嶺村、駱村交界。面積約6.2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40多人。大渦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21公里,離炭步城區8公里,花都大道、西二環高速是大渦村的主要交通道路。農業以種植水稻、花卉、蔬菜、魚塘養殖為主,特色工業是紡織業,炭步紡織城是廣州市的紡織產業基地,轄內現有益彰紡織有限公司、協宏染織公司以及凱利光電廠等企業。
駱村村
駱村村委會位於炭步鎮西南部,在華嶺山腳下,西邊與三水區僅一河之隔,東部北部和南部分別與本鎮的華嶺村、大渦村和唐美村交界,面積約6.2平方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33人,屬炭步鎮的遠郊村委會。駱村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24公里,離炭步城區11公里,對外交通主要是唯一一條南北向貫穿的大渦---文崗公路,農業以種植水稻、香芋、蔬菜、花卉、以及魚塘養殖為主,駱村辣椒是其最具特色的農產品,工業有五金加工、鋁材製品等企業。
唐美村
唐美村委會位於花都區炭步鎮西南部,處於花都區炭步鎮總體規劃中“一帶兩軸”的嶺西大道發展帶的最南端,西面有蘆苞涌,與三水區隔水相望,面積約1.80平方公里,下轄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數350多人,屬炭步鎮的遠郊村委會。唐美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28公里,離炭步城區15公里,對外交通主要是唯一一條南北向貫穿的文大公路。農業以種植水稻、香芋、蔥、蒜、花生以及魚塘養殖為主,工業以金屬製品、五金鑄造及加工為主。
鴨一村
鴨一村委會位於炭步鎮的西北部,東與廣州花都區汽車城相連,西面、南面臨巴江河,北靠赤坭鎮、丫髻山。面積約4.7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20多人。鴨一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3公里,離炭步城區2公里。規劃區北部有赤炭公路經過,規劃的南北走向主幹道寶華路以及東西走向的快速路沿江大道分別從規劃區中部垂直交叉穿越。農業以種植水稻、蔬菜、花卉、魚塘養殖為主,工業主要以五金加工、電鍍為主。
文二村
文二村委會位於花都區炭步鎮西南部,處於花都區炭步鎮總體規劃中“一帶兩軸”的嶺西大道發展帶的最南端,西面有蘆苞涌,與南海區、三水區隔水相望,面積約4.26平方公里,下轄8個經濟社,總人口2070多人,是炭步鎮最偏遠的村委會。文二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31公里,離炭步城區18公里,對外交通主要是唯一一條南北向貫穿的文大公路。農業以種植水稻、香芋、蔥、蒜、花生以及魚塘養殖為主,文岡檳榔香芋是其最具特色的農業龍頭產品,工業以五金製品、生鐵鑄造及加工為主,頤和盛世大型房地產項目就在其轄區內。
布溪村
布溪村委會位於炭步鎮城區東南面,北接石南村,西接茶塘村,東臨社崗村,南與南海區相連接,面積約3.4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00多人。布溪村委會距離新華城區16公里,離炭步城區3公里,西側有南北向貫通炭步鎮的禪炭公路,南有廣州西二環高速公路。農業以種植水稻、花卉、蔬菜、魚塘養殖為主,工業主要以五金、機械、鑄造企業為主。

人口民族


人口

69415人(2017年)。
據1981年調查,炭步鎮全鎮有自然村莊(圩)91個。講白話的84個。講客家話的有四角圍、溫屋、三間寮、榕樹腳、王屋、賴屋、鄭屋等7個村莊。全鎮人口69415人(2017年)。
2021年6月,廣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63970人。

經濟


簡介

茶塘古村落
茶塘古村落
炭步鎮位於花都市西南部,東與廣州白雲區接壤,南臨南海市,西與三水市相連,是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工業衛星鎮,“三高”農業的重要基地,也是著名的僑鄉,被譽為“巴江明珠”。炭步鎮地理環境優越,水陸空交通便利。離廣花高速公路、京廣鐵路8公里,距廣州市區25公里,東西向花都有大道橫貫全境;美麗的巴江河穿過炭步鎮,在廣州匯入珠江。位於炭步鎮巴江工業區東側的花都港,沿江建有3000多米長的標準貨櫃碼頭,“一關四檢”齊備,500噸級船隻可直達港澳。從炭步到廣州白雲機場需25分鐘車程,到新國際機場則只要十多分鐘。炭步鎮經濟發展總公司成立於1986年,是集生產、經營、科研於一體,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經濟實體。總公司下轄四大公司:工業公司、利風農業發展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建築公司。
工業公司下屬:廣州華建水泥有限公司、巴江水泥廠、華榮電工廠有限公司、華榮塑膠工業有限公司、柏屋食品有限公司、柏建食品有限公司、炭步石礦場、科達絕緣製品廠、廣州祿仕食品有限公司、飛達音響專業器材有限公司、華星制衣有限公司、華德建材有限公司、銘豐織造成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業,分別從事建築材料、家用電器、食品、服裝、絕緣材料、五金模具、銅桿電線、羽絨皮革、音響設備、機械製造、建築工程、房地產開發等。改革開放以來,炭步鎮屬工業開發迅猛,到1998年,固定資產總值達3.6億人民幣,職工人數3146人。該年工業總產值11.7億人民幣,比1997年增長18.2%,銷售收入10.8億無人民幣,比1996年增長20.3%,出口創匯5000多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3%,創利稅總額3648萬元,比上年增長14.3%。
2013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79億元,同比增長19.37%;工業總產值完成58.1億元,同比增長19.2%;農業總產值9.55億元,同比增長2%;稅收總收入4.09億元,同比增長9.79%;一般財政預算收入1.53億元,同比增長40.43%。農民人均收入達1.52萬元,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額達8億元,同比增長300%。
2013工業經濟穩步壯大。積極淘汰落後產能,舉全鎮之力改造提升茶塘工業園,投資130億元的廣州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成為花都區首個年產值超300億元的鎮級工業園區。廣州食鹽物流配送中心、廣州TIT國際產業園二期、花都汽車產業基地熱電燃氣冷聯供等省市區重點項目即將動工建設。吉鑫祥裝飾建材有限公司項目、通用電梯內飾配件產業基地、通用線材廠擴建工程全面建成投產。芬豪香精、通用食品公司等12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2013第三產業繁榮活躍。制定了西部20平方公里炭步農業生態產業園概念性規劃。“風、生、水、園”生態旅遊示範鎮建設藍圖繪就。朗頭古村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中國傳統村落,古村落旅遊成效漸現。金柏利、頤和盛世地產項目如期推進,旺邊商業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順利動工。
2013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炭步芋頭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識。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進一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投入1020多萬元高標準建設5420畝農田。投入450萬元改造低產魚塘1172畝。炭步鎮西部農田灌溉工程項目進展順利。
繼續加大招商選資力度,2013年新引進項目69個,新增投資總額13.5億元,全鎮新批企業註冊資金達1.87億元,同比增長278.37%。招商工作仍處全區領先地位。招引了廣州紅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森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松葉電子有限公司和利迪亞皮具有限公司等4家潛力上市企業。率先建成的市區首家民營企業孵化器——廣州廣能孵化器項目,已有12家科技型企業進駐。廣州TIT國際產業園招商中心和聯東招商中心投入運營,國家級再製造業產業園申報工作正加快推進。
骨幹路網進一步完善。加快“三縱三橫”路網建設,讓炭步“出得去、接得上、路更通”。完成了東街路、寶珠路、繁華路擴建改造提升工程,完成紅棉大道(炭步段)征地及前期工作,東風大道南延線、聯東路、府側路建設已經啟動。以獎代補投入2500萬元,完成了67.5公里的村道建設,農村交通不斷改善。
炭步古村落
炭步古村落
公共配套進一步提升。村道路燈實現全覆蓋。首個村鎮銀行入駐,全鎮完成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投入1530萬元,大力推進巴江明珠公園、紅峰公園建設,力爭在今年3月份前建成使用。中心幼兒園及文崗分園、垂裕小學、炭步派出所辦公大樓等公共配套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炭步中心衛生院綜合樓正加快建設。全面完成110間危破房改造,建成了華嶺村等7個村委辦公樓,作為廣州市十大民生工程內容的藏書院村文化廣場建成投入使用。
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受到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萬慶良同志的充分肯定,步雲村列入市美麗鄉村建設第二批試點村和市第二批名村。加大建設村級公園力度,大力倡導植樹造林,出台相關獎勵方案,完成植樹任務5萬餘棵,“三年綠化提升”成效明顯。每年投入380多萬元,加強農村衛生整治,近兩年在區的農村衛生評比中,穩居前三名。成功創建廣東省衛生鎮,城鄉衛生環境煥然一新。
201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6.59億元,工業規上產值47.95億元,農業總產值11.68億元,第三產增加值9.7億元,稅收收入4.97億元,財政收入1.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1.57億元。

電子政務

炭步鎮是花都區首個使用電子政務鎮村應用系統的鎮。電子政務就是政府機構運用現代網路通訊與計算機技術,將其內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務職能通過精簡、優化、整合、重組後到網上實現,打破時間、空間以及部門分隔的制約,為社會公眾以及自身提供一體化的高效、優質、廉潔的管理和服務。省委省政府一直要求加快信息業的發展,電子政務鎮村應用系統的應用是實現村、鎮、區、市經濟主線通過信息化統一的體現。炭步鎮數據錄入人員正式將水口、東風、新太、平嶺頭等多條村的人口戶籍資料錄入到電子政務系統。為了能使該項工作能順利進行,炭步鎮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主要工作

現代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的產業集聚效應正進一步凸顯。成功引進了廣州吉鑫祥、芬豪香精、雅心化妝品等公司,意向引資約8億元,預計產值將達13億元。此外,大德紡織有限公司和長信汽車實業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記註冊手續。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志達不鏽鋼廠、力琪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錚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崇高化妝品有限公司均在去年12月建成投產。能洋電力公司(二期)、凱昊密封件廠等項目也將在今年動工建設。民營企業發展步伐加快,通用集團實現逆勢增資擴產。加大對鑄造行業的管理整合,成立了炭步商會鑄造行業委員會,對一批缺乏產品競爭力、效益低、環保不過關的鑄造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去年有10多家企業主動完成升級改造。加強與區科技信息局、海豚俱樂部的合作,重點引進一批中小型的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落戶巴江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郎頭古村
郎頭古村
現代服務業發展進一步加快。旅遊事業實現新發展。港中旅集團將分期投資共100億元人民幣,在該鎮丫髻山打造一個亞洲一流的綜合性高端旅遊休閑度假城。2010年6月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的2010年粵港經濟技術貿易合作洽談會上,港中旅集團與市政府正式簽訂了框架協議,項目已完成合同簽訂。繼續著力打造古村落旅遊發展事業,投入600多萬元,加快朗頭、茶塘古村的基礎設施及部分景點的建設。成功承辦了“廣州市花都區第二屆炭步芋頭節暨古村落旅遊文化月”活動,有力地推動該鎮旅遊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同時,積極整合優勢特色資源,向省發改委申報“廣州市炭步文化休閑旅遊集聚區”項目。房地產項目進展順利,頤和盛世地產項目一期洋房和別墅已於2010年“五一”節正式發售,金柏利地產項目“好美嘉園”一期洋房已於2010年9月份正式開售,市場反響熱烈,現二期項目正在加快開發建設中。
現代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充分發揮本鎮優勢,突出特色,因勢利導加快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擴大“萬畝魚塘標準化示範區”的規模示範作用,不斷提升“巴江田園”名優農產品品牌,憑藉炭步芋頭被評為“花都十佳”農產品的有利契機,通過“芋頭節”大力宣傳以炭步芋頭為龍頭的優質農產品,推進農產品向旅遊產品轉化,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項目簽約

港中旅花都休閑度假城
2010年6月,花都建華僑城式百億項目。一座如深圳華僑城般規模的百億元休閑度假旅遊項目選址花都。開發了世界之窗、錦繡中華、深圳華僑城、珠海海泉灣等大型綜合旅遊項目的香港中旅(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擬投資90億至100億元人民幣,在花都區炭步鎮丫髻嶺村建設“港中旅花都休閑度假項目”,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亞洲一流的綜合性高端精品旅遊休閑度假城、大廣州生態旅遊基地和泛珠三角旅遊新名片。預計整體項目在5年內全部建成,建成后預計每年接待人數超過500萬人次,年產生旅遊、商業和地產銷售收入約174億元,同時可提供300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
“港中旅花都休閑度假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旅遊觀光景區、山地多功能酒店、山地體育運動公園以及城市綜合體大廈等配套設施。項目總規劃面積約3008畝,分三期進行投資,首期開發1050畝、第二期開發1050畝、第三期開發908.1畝。打造該項目既可彌補廣州市北部在大型旅遊商業項目開發上的空缺,也將極大地促進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改善地區產業結構和宜居宜業環境,進一步提高廣州旅遊知名度及美譽度。
四大項目落戶炭步
2012年9月,聯東U谷集團、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花都全球自動變速箱有限公司、廣州花都通用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與炭步鎮簽訂了廣州聯東U谷·炭步、省級食鹽配送中心、汽車自動變速箱再製造總部、花都通用集團電梯產業基地等四個項目合作協議。這些企業都是通過花都區工商業項目評估辦法統籌評定的優秀投資項目。其中,廣州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項目定位為廣州市高端產業集聚區,立足區域汽車主導產業特點,吸引相關高新技術產業,形成聚合上下游高端產業的集群。同時,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新技術、能源環保為主導產業,突出高科技生態的產業發展理念。項目預計總投資約130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後,年產值將超300億元,預計園區整體入駐企業實現創稅15億元,將向社會提供3萬多個就業崗位。省級食鹽配送中心項目擬總投資5億元,分兩期在巴江工業園建設,將建成集鹽業生產、儲存、配送、科研、檢測及培訓為一體的廣東鹽業現代物流園區。建成后,將大大提高省鹽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實行集中生產,集中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同時保障了廣州、佛山、肇慶、清遠等地區合格碘鹽的供應。
2013年第一批重點項目簽約
2013年1月8日,炭步鎮舉行2013年第一批重點項目簽約儀式。鎮全體班子成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廣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和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廣州市雙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簽約企業代表共50餘人參加了簽約儀式。
鎮長與鎮經濟發展總公司總經理分別與廣東省和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廣東能洋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和廣州市雙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三個項目總投資約3.85億元,預計達產後可創稅6800萬元。
兩家有望上市企業落戶
2013年3月5日,炭步鎮舉行2013年度第二批重點項目簽約儀式。本次簽約的兩家企業都是優質高新企業,其中廣州紅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小型風力發電機的領軍製造企業。主要從事小型風力發電機及系統的的研發設計、裝配、銷售及安裝,整個生產線綠色環保。已成功註冊了3個類型的商標及24項專利證書。連續5年被廣東省授予“高新技術企業”,被花都區授予“知識產權試點示範單位”。
目前,該公司擬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炭步選址55.22畝土地用於建立風力發電機及系統研發設計、裝配、銷售及安裝建設項目。項目建成量產後可產生稅收1500萬元以上。另一家簽約企業廣州森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廣州萬寶集團控股的企業,是冰箱壓縮機保護器和起動器(簡稱兩器)行業規模企業,擬投資1億元人民幣,在炭步鎮巴江工業園建立廣州森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用地總面積約15.09畝,達產後可上交稅收1200萬元。這兩家公司具備上市潛力,目前正在發展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中,廣州森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並準備上市。

發展措施

早稻種植
早稻種植
作為花都區的農業大鎮,炭步鎮因地制宜,把加快特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並取得顯著成效。記者到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炭步鎮,了解了該鎮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炭步鎮的發展戰略概括為“三化”:工業商貿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建設科學化。一方面堅持“工業立鎮,工業強鎮”的思路,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政府指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滾動發展”的方針,全面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的工業重鎮。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種植業、養殖業和水產加工業等迅速崛起。

漁業發展

水產產品成為該鎮農業支柱產業,從種苗、養殖、加工到水產飼料生產形成完整產業鏈,占炭步鎮農業產值的半壁江山。該鎮較大規模的以“公司+基地+農戶+標準”為主要模式的農業企業有4家。其中,廣州陸仕水產有限公司與深圳聯合水產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8條水產品加工生產線,日加工水產品原料120噸以上,成為省內較大規模的水產品加工企業之一;投資3000多萬元的廣州成昌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以繁育、養殖筍殼魚為主;恆興集團與廣州兆華金豐農牧業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增資6800萬元擴建了6條飼料生產線,成為該地區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之一;廣州市綠健農產發展有限公司成為以農產品種植、收購、保鮮加工、內銷出口貿易一體化服務的民營企業,年出口貿易量達3000多噸。炭步鎮先後投資上千萬元,完成了駱村、華嶺、文岡、謳村等水利標準化建設,繼續致力於特色農業發展,在發展方向上與國際接軌,技術上追求高新化,經營模式上追求多樣化,加快農業的產業化發展步伐。

特色農業

炭步鎮文岡芋頭
炭步鎮文岡芋頭
炭步鎮農業資源充沛,“炭步芋頭”、“民主紅芽芋”、“駱村尖椒”等農產品名揚省港澳,具有良好的品牌效應。
由於地處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常年降雨1749.2毫米,年平均氣溫21.7℃,年日照1800小時以上,發展農業具有很大的潛力。
以優質稻、蔬菜、荔枝、水產養殖為主的綜合開發基地化規模經營已初具規模,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006年全鎮耕地面積43000多畝,水稻面積21087畝;果樹面積4467畝;蔬菜面積22358畝;水產養殖面積28234畝。並湧現出一批種養專業村。其中水產業是農業的支柱產業,占炭步鎮農業產值的半壁江山。塘魚產業在整個廣州市處於領先地位,擁有高標準魚塘10000畝,魚塘面積在全市各鎮中最多。從種苗、養殖、加工到水產飼料生產形成一條產業鏈,水產工業成為炭步鎮的特色產業。

炭步芋頭

炭步芋頭將擺上中南海的國宴餐桌。炭步文崗芋頭已被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指定為專供產品,並擬於2012年5月開始對口供應。2011年第三屆芋頭節舉行后,炭步鎮加大了炭步芋頭的品牌打造和營銷力度。根據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要求,炭步鎮積極開展了炭步芋頭的相關送檢工作。通過權威檢測,炭步芋頭符合有關標準。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決定從2012年5月開始接受炭步芋頭對口供給。傳說清朝乾隆皇帝出遊,有一次在炭步圩某食店吃到地道的文崗芋頭燜扣肉,大加稱讚。回到京城后,乾隆皇帝特下旨花縣知縣每年進貢炭步文崗香芋。此後,炭步芋頭的名頭叫響。

工業立鎮

地處廣州市花都區西南的炭步鎮,一直以來都是農業鎮。1999年,新一屆鎮黨政領導班子在曾廣琪書記、嚴宗漢鎮長帶領下,對該鎮的經濟發展作了新的調整和規劃,確立“工業立鎮”的新思路,設立鎮招商辦公室,並由書記、鎮長親自掛帥,將招商引資列為重要工作。該鎮加快工業化、推進城鎮化、發展村級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工業園,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使經濟發展和稅收得到持續快速的增長。
為了讓外來投資者及時詳細地了解炭步,鎮領導班子積極參加全國、港澳等各大招商會,尋找一切契機推介炭步鎮的投資環境,增加知名度。在書記、鎮長以身作則的影響下,鎮招商辦獨闢蹊徑實行以商引商、以僑引商、委託招商、與科技高校合作招商、競爭招商、以誠招商等多元化的招商形式,各村也積極招商引資,發展村級經濟,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一些原在珠江三角洲投資的外商通過篩選,還是被炭步鎮優越的投資環境和鎮領導爽快、真誠的辦事作風深深地打動了,許多大資金、大項目紛紛落戶炭步。“有求必應,盡心儘力”,這是炭步鎮領導班子給外商們最深的印象。

稅收翻番

炭步鎮先後投資2000萬元完善了佔地5000畝的炭步工業園基礎建設,建成了佔地3000畝的大渦工業園,規劃興建佔地3000畝的港口開發區,投入500萬元完善了區內各項基礎設施。功夫不負有心人,1999年全鎮新增加工商戶數83戶;2000年新增加107戶;2001年新增加123戶;2002年新增加138戶;2003年新增加173戶;2004年1-9月新增加153戶(此數據由花都工商分局提供)。

發展潛力

炭步新貌
炭步新貌
炭步鎮被定為廣州市第二批中心鎮,正在按中心鎮的要求和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緊張規劃,充分利用機場輻射和汽車城帶動作用,加快經濟發展。廣州西二環高速公路貫穿鎮內,並有兩個出口和一個高速服務區,是佛山、南海、肇慶、江門等地去廣州新機場的必經之地,大大地改善了炭步鎮的交通環境,給該鎮帶來了無限商機。該鎮將以規劃先行,重點發展工業,加強招商引資,採取“走出去,請進來”,進行國外國內全方位招商,積極尋求商機;並利用廣州工業產業調整的契機,積極與廣州市有關部門聯繫,吸引有實力的企業落戶炭步。

社會


教育資源

花都區第二中學、炭步中學、炭步二中、炭步鎮中心小學、炭步鎮第二小學、新太小學、垂裕小學、鴨湖小學、大渦小學、文崗小學

優惠政策

為鼓勵和吸引各界投資者來炭步鎮投資辦實業,促進炭步鎮經濟的發展,根據國家及省市有關政策,結合炭步鎮具體情況,制訂了優惠措施和獎勵辦法。具體如下:
一、凡在炭步鎮投資辦實業的企業可享受國家、省、市等現行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並執行炭步鎮各項規費優惠收費標準。
二、凡在炭步鎮投資經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為高科技項目,高新技術企業的,從項目建成投產之日起,依照粵發[1998]16號文第18條的規定,所得稅按15%稅率徵收,增值稅地方分成部分返還企業,出口額占其銷售總額70%以上的,仍按15%的稅率徵收所得稅,其中5個百分點由市財政列收,列支返還企業。年凈收入在50萬元以下的部分免征所得稅。
三、中外合資、合作生產性企業依照規定減免稅期滿后,被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為先進技術企業的,可按稅法規定的稅率延長3年減半徵收所得稅。
四、在炭步鎮內投資被列入國家和省計劃的高新技術產品自銷售之日起,國家級新產品和省內首次生產的發明專利產品3年內,省級新產品和實用新型專利產品2年內所得稅地方分成部分,由市財政全額返還企業。增值稅地方分成部分按90%的比例返還企業,其餘10%納入花都市科技風險投資基金集中使用。
五、民營科技企業自科技主管部門認定之日起,2年內營業稅、所得稅列收、列支返還企業,對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民營科技企業,經批准可給予或擴大其自營進出口權,享受外貿公司的同等政策待遇,並可申辦1-2個多次往返香港特別行政區通行證。
六、積極扶持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科技人員自辦或合辦的民營科技企業,在政治待遇、職稱評聘、成果鑒定獎勵,根據粵發[1998]16號文第13條之規定,民營科技企業自主管科技部門認定之日起,2年內營業稅、所得稅列收、列支返還給企業。
七、民營科技企業用於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可計入管理費用,不受比例限制,企業技術開發費用年遞增10%以上的,可再按實際發生額的50%抵扣應交所得稅額。
八、在“炭步工業園”承讓土地投資辦企業,享受五年鎮政府獎勵。
九、在“炭步工業園”內科技型企業,享受高級民營科技企業的全部優惠政策。
十、在“炭步工業園”承讓土地投資辦企業,免征有關規費。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炭步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炭步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