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9條詞條名為陳龍的結果 展開

陳龍

建國初公安部副部長

陳龍(1910年-1958年10月),男,原名劉漢興,遼寧撫順人,畢業於吉林陸軍軍官學校,曾任公安部副部長。

1958年10月,陳龍不幸病逝,時年僅48歲。

人物生平


1910年,陳龍出生於遼寧撫順。10歲隨全家遷移到東寧,幼年讀過幾年私塾,熟悉《岳飛傳》、《楊家將》等小說的人物,從小就立志為將,殺敵報國。1926年,中學畢業后。即參加東北軍,在二十一旅六五九團當兵,不久即選送吉林陸軍軍官學校學習軍事。1928年畢業后,當過排長、連長,一直駐守在牡丹江和附近的鐵路沿線。
九·一八事變”后,劉漢興目睹大好山河淪入敵手,心中已萌動抗日雄心。1932年,劉漢興率部參加吉林自衛軍,被任命為第二旅第三團第二營營長,后升任第三團團長,旋即奉命在鏡泊湖與日寇展開一場惡戰。經過半年多的血戰,他以軍人的思考意識到,沒有充分後勤補給的尷尬處境,心中十分苦悶。他的部下甚至勸他落草為寇,當一名山大王。劉漢興當然不為所動,他難以想象,一旦成為烏合之眾,如何將日寇逐出中華。恰於此時,他的部隊與救國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周保中所率部隊相逢。從此,劉漢興走上抗日正途。
劉漢興指揮過幾次漂亮的戰鬥,顯現了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因此,被周保中將軍派往原救國軍將領柴春榮部任參謀長。1934年,經周保中、王潤成介紹,劉漢興光榮地參加中國共產黨。1935年,劉漢興調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參謀長。
1935年,根據第二軍的部署,劉漢興帶領三團、四團,離開東滿向吉東的東寧、安寧進發,協同周保中領導的五軍對敵作戰,開闢游擊區。
1936年,中共東滿特委書記、第二軍政委魏拯民自蘇聯歸國,在安圖召開會議,將原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劉漢興仍任參謀長。安圖會議后,劉漢興率第二師繼續在綏寧與第五軍配合作戰,多次重創日偽軍。
1936年,劉漢興被派赴蘇學習。劉漢興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后,根據陳潭秋的建議,將名字改為陳龍,此後,沿用至逝世。1939,陳龍以優異成績畢業,歸國后,被分配至延安,任中央社會部治安(偵察科長)肩負反奸防特保衛黨中央及領導人的重要任務。
1945年,陳龍擔任中央社會部第三室(除奸)主任。同年,他與龍飛虎扈從毛主席飛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談判其間的43個晝夜陳龍寸步不離毛主席。“二龍護駕”的故事留很久。回延安之前,周恩來曾希望他出任南方局社會部長,他婉言辭謝,一心想回到魂牽夢縈的東北大地。毛主席得知后,十分賞識陳龍的想法,打破一向不送禮品的習慣。破例將在重慶時,郭沫若送給他的歐米加手錶轉贈給陳龍。
在東北,陳龍先後擔任北滿分局社會部長、北滿軍區社會部長、松江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公安局長。在他們的領導下,一舉撲滅了國民黨第二十七軍、東北先遣軍與反動會道門勾結策劃的“八·二八”暴動,受到黨中央和社會部的通電嘉獎。
1949年12月,陳龍擔任南京市公安局長。在此期間,南京市公安局破獲了國民黨撤離南京時留下的龐大的特務網,取得重大成績。
1950年11月,擔任公安部政治保衛局(一局)局長。在這一重要崗位上,陳龍提出了偵察工作“立足國內,著眼海外”的設想,得到羅瑞卿部長的贊同和支持。按照該設想,陳龍深入研究,在全國大力開展了海外派遣工作,先後部署指揮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等地方公安部門偵破了一系列大要案,使得海外潛入和國內潛伏的敵特分子紛紛落網,一舉摧毀了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民黨保密局苦心經營多年才建立起來的海外間諜網。
1952年4月,升任公安部副部長。
1954年6月,去蘇聯治病。同年秋返回北京。後去大連療養。
1958年10月,不幸病逝,時年僅4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