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是根據中醫五行理論,五味與五臟親和偏好的總結。
簡稱五入。《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
五味所入,簡稱五入,《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是根據中醫五行理論,五味與五臟親和偏好的總結,五臟對五味各有特定的親和性。掌握臟、味之間的這種關係,對於正確使用葯療及食養都具有重要意義。
1、五味所入滋養身體。
《黃帝內經》認為,人稟天地之氣以生,人身氣化即天地之氣化。《類經》釋曰:“夫味得地之氣,故能生五臟之陰”。陰者,臟腑陰精也,指物質基礎而言。《素問·五運行大論》更為具體談到“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由此可見,五味對五臟起著重要的滋養和協調作用,五味化生精血方能形成人的有機整體。一般認為心喜苦、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腎喜咸,五臟對五味各有特定的親和性。掌握臟、味之間的這種關係,對於正確使用藥療及食養都具有重要意義。
2、五味所入以治疾病
(1)由五味的特性,以類相從而“歸其所喜”之臟以治病。
《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這裡所謂某味先入某臟,說明五味的歸臟是有主次輕重之分的,這是五味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的前提基礎。由於機體受邪不同,所中臟腑、經絡各異,而五味與人體生理病理關係密切,五味所入臟腑經絡、所發揮的補瀉也各不同。我們便可以運用五味之性去糾正臟腑之偏,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後世以某藥引葯入某經,用以治療該經之病的“引經葯”,便是《黃帝內經》五味歸臟理論的發揮。
(2)由五味的作用,隨五臟之“苦”、“欲”即去其苦、順氣欲以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