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古縣鎮的結果 展開

古縣鎮

江西永豐縣轄鎮

古縣鎮,隸屬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地處永豐縣境中部,全鎮總面積237.79平方千米,轄上保、五團、古縣、新元、橋坑、朱溪、龍陂、石井、營下、遇元、中元、海元、嶺下、繼田14個行政村和古縣社區。 2018年末,古縣鎮有戶籍人口2.31萬人。 

古縣鎮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早辣椒、大豆、油茶,經濟作物有茭白黃姜等。2018年末,古縣鎮有工業企業27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家。 

鄉鎮簡介


古縣鎮地處永豐縣中部,東靠樂安縣萬崇鎮,羅陂鄉及本縣瑤田鎮,南臨吉水縣螺田鎮,西與本縣八江鄉及吉水縣冠山鄉毗連,北接本縣恩江鎮七都鄉
全鎮面積215.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249000畝,耕地面積40976畝。
2014年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66自然村、202村民小組、人口2.24萬人。除漢族外、有畲族48人、瑤族2人、侗族1人、壯族1人。鎮政府駐地距縣城24公里。

歷史沿革


古縣系西晉太原年公元280年陽豐治所在地而得名。
解放前屬古縣鄉,新中國成立初期古縣、遇元同屬永豐縣第三區;
1956年撤區設鄉,與遇元分開;
1958年改為人民公社;
1961年古縣分為古縣公社和龍陂公社;
1968年古縣、龍陂、遇元公社合併為古縣人民公社;
1972年古縣公社與遇元公社分開;
1984年改稱為古縣鄉人民政府;
2000年撤鄉設鎮;
2001年古縣鎮與遇元鄉合併為現如今的古縣鎮人民政府。
整個城區範圍大部分屬於丘陵地帶、省道永(豐)寧(都)、永(豐)興(國)公路貫穿我鎮5個村委會,達10公里長。主要河流有八藤河(又名萬崇河)、遇元河,由東向西貫穿轄境。
中華民國時期,為古縣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永豐縣第三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2001年5月,改設鎮;12月遇源鄉併入。

產業發展


古縣鍾靈毓秀、物產豐腴。林木蓄積量5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5.2%,圍繞“高效農業設施化、設施農業規模化”的思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已形成了果業、養殖業、杭白菊,胭脂魚等四大主導產業,有農業專業合作社17家,註冊會員238人,家庭農場56個,項目覆蓋水稻、果業、水產、養殖、藥材等產業。2014年,果葯業種植面積達25000畝,重點發展了永豐縣永盛家庭農場千畝井岡蜜柚和旭林果業合作社千畝果業基地;藥材種植以海元、嶺下、中元三村為基地,引進並栽種了400畝互葉白千層,新增了300畝杭白菊,茯苓種植達3000畝;新增百頭以上規模養牛專業戶7戶。五團村56畝連片蔬菜大棚已全部建成、播種,現已有11個大棚的秋延辣椒上市銷售。2014年財稅總收入2720萬元萬元,內資企業引進了江西報恩堂葯業有限公司、江西偉豪葯業有限公司、永豐縣鑫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海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簽約在縣醫藥產業園,永豐縣恆宏木業有限公司落戶在古縣鎮,江西豐磊化工有限公司落戶在園區外,均已開工投產;外資項目協助引進了永豐縣西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永豐縣南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民生工作


穩固推進。2014年一卡通發放各項政策補貼資金近1450萬元;低保、五保、優撫、老齡補助、社會救助、救災、水庫移民等民政補助184.9萬餘元,65戶地質災害移民建房和貧困戶危房改造建設已全部完成主體工程,年前均能住上新房,有效保障了群眾的生命安全。2014年我鎮中考綜合排名居全縣鄉鎮中學第三名,中考升學率達53.4%;小學綜合考評列全縣第9名(含縣城學校)。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達20176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209人,發放60歲以上農民養老金122.2多萬元。對全鎮3座“小二”型水庫進行加固維修,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及水系連通工程已動工建設。S223省道古高線古縣至吉水段的公路已完成混泥土墊層工程。修建了石井至官山、古縣至黃泥洞、海元村至田中組、新元村大樹山組等13條通組水泥路共21.65公里。

基礎設施


古縣鎮[江西永豐縣轄鎮]
古縣鎮[江西永豐縣轄鎮]
耕地面積40976畝,山林地23.9萬餘畝,其中林地13.86萬畝。主要河流有藤八河、遇元河,由東向西橫貫轄境,建有480kw水力發電站一座,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0座,修築塘壩181座,總庫容量908.96萬立方米,受益灌溉面積25408畝,佔總耕地面積的60%。

自然資源


古縣鍾靈毓秀、物產豐腴。森林覆蓋率達65.2%,林木蓄積量56萬立方米,以松、杉、櫟、樟、毛竹、油茶為主。果葯種植面積4740畝,毛竹2600畝。地下有煤、錳、鐵、石灰石等多種礦藏。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辣椒、大豆、油茶,經濟作物有茭白、黃姜等。鎮村企業有總投資1600萬元的江西誠信紙業有限公司及天然食品廠、建築材料廠等。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563萬元,財政總收入296萬元。

古縣中學


古縣中學位於永豐縣中部的古縣鎮,距縣城25公里,校園面積約74畝,2014年教職員工65人,學生880人,是永豐縣一所規模較大的農村初中。
學校創建於1968年,當時附設在古縣中心小學內,開始只有一個教學班,學生30多人,後來發展很快,到1971年開辦了高中部,1980年秋季撤消高中部,學校遷入現校址。40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優秀初、高中畢業生5000多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65人,本科學歷35人,專科學歷30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5人,中級教師20人,初級教師40人。現有學科帶頭人2人,市級兼職教研員1人。全校有14個教學班,初一年級和初二年級各4個班,初三年級6個班。2005年下半年學校投資近20萬元進行校園環境建設,拓寬路面、新建文化長廊和籃球場、硬化操場1600餘平米、建設花圃3個,經過綠化、美化,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學校圍繞打造特色、建設一流初中的宏偉目標,抓科研促教學,抓管理促提高,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學校管理制度,從而使教學質量不斷提升。2003年中考,有25人達到重點高中分數線,創歷史新高,2004至2007年中考,上重點高中人數比率、升學率等指標均居全縣農村初中第一、二位。
學校以“學洋思模式、辦特色初中”的教改活動和“五環節一條龍”公開教學模式的校本研究為龍頭,狠抓教研興校,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大幅度提高。2005年以來,學生學科競賽獲省、市獎30多人次,獲縣級獎60多人次。教師獲省以上獎20多人次,市、縣級獎60多人次。2006年後,教師發表教育教學論文,上省級刊物20餘篇。學校目前有4個省、市級課題正在研究中,有一個課題已結項。
學校堅持“學會求知、學會做人”的辦學理念,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教育活動,在養成教育、誠信教育、法制教育等一系列德育工作中成效明顯。2003年榮獲吉安市“德育示範學校”,2005年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工之家”,2006年評為市級“四個一”活動先進單位,2007年推薦為省“綠色學校”和省“安全學校”。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古縣中學全體師生不會滿足現狀,決心乘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東風,發揮黨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階,將古縣中學打造成永豐的品牌初中。

發展規劃


以建設開放繁榮秀美幸福新古縣為目標,因地制宜重點打造了五團村洪渡組和新元村王家邊組、古縣坳上組、龍陂村賀家一組、二組等5個美麗鄉村村建設點,新農村建設點全面進行環境整治,綠化、美化、亮化,村莊面貌煥然一新55個30戶以上的自然村規劃已全部完成,同時在圩鎮完成620米的“白改黑”工程,下水道改造1000m,新安裝自來水管道5.7千米,新安裝路燈60盞,新種桂花樹300顆、樟樹200顆。新建的一座垃圾中轉站和垃圾焚燒爐已投入使用。
成立了一支由5人組成的圩鎮城管隊伍和由7人組成的環衛隊伍,圩鎮管理規範有序。一是330畝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了陽豐商貿區的土方填方等工作;二是已建成沿江路休閑景觀帶和“金三角”廣場,成為古縣人民休閑、娛樂、健身的首選場所。三是兩座農貿綜合樓已破土動工。四是啟動了商住房建設。五是在陽豐新區已安排了3000平方米的土地新建公辦幼兒園,現已完成土地平整和建築設計,計劃現開始招標建設。
同時,利用古縣村委會老辦公樓改造成古縣鎮中心幼兒園,現有在園兒童140名;扶持民資在圩鎮所在地新建了村苗幼兒園、6+1特色幼兒園等兩所民辦幼兒園,三所幼兒園共有在園幼兒400名,有效解決了學齡前兒童的教育難題。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古縣鎮下轄1個社區及14個行政村:古縣社區、古縣村、上保村、五團村、新元村、橋坑村、朱溪村、龍陂村、石井村、營下村、遇元村、中元村、海元村、嶺下村、繼田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古縣鎮地處永豐縣境中部,東靠樂安縣萬崇鎮、羅陂鄉及永豐縣瑤田鎮,南臨吉水縣螺田鎮,西與永豐縣八江鄉及吉水縣冠山鄉毗連,北接永豐縣恩江鎮、七都鄉。全鎮總面積237.79平方千米。 
古縣鎮
古縣鎮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呈盆地狀。
水文
古縣鎮主要河流有八藤河(又名萬崇河)、遇元河,由東向西貫穿轄境。
自然資源
古縣鎮森林覆蓋率達65.2%,林木蓄積量56萬立方米,以松、杉、櫟、樟、毛竹、油茶為主。地下有煙煤、錳、鐵、石灰石等多種礦藏。

人口


2017年末,古縣鎮有常住人口2.13萬人。 
2018年末,古縣鎮有戶籍人口2.31萬人。 

經濟


綜述
2003年,古縣鎮實現生產總值5563萬元,財政總收入296萬元。
2016年,古縣鎮完成財稅總收入2157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億元。 
2017年末,古縣鎮境內有企業47家,企業從業人數625人。 
農業
古縣鎮種植業以水稻為主,2016年引進推廣優質水稻新品種10個,經濟作物品種3個。全鎮水稻優質品種播種面積達95%以上。 
工業
2017年末,古縣鎮境內有工業企業2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 
2018年末,古縣鎮境內有工業企業2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 
商貿
2018年末,古縣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5家。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2016年,古縣鎮實施了陽豐商貿區“兩縱三橫”瀝青道路工程、公辦幼兒園工程、安全飲水工程、新農貿市場廣場工程、老古高線人行道工程、圩鎮店招扣板工程、商貿區停車場工程、商貿區巷道工程、圩鎮亮化工程、圩鎮綠化工程等“十大重點工程”項目,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陽豐商貿區新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並成立了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和環衛管理站對陽豐商貿區進行管理。 
2017年末,古縣鎮城鎮建成區面積達2711公頃。 
社會保障
2016年,古縣鎮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043人,參保率100%,發放60歲以上農民養老金242.35萬元。新農合參保人數21245,參保率為100%,住院補償970.2萬元,門診補償149.05萬元。 
2018年,古縣鎮享受低保對象681戶1029人,五保戶62人。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達2.1萬人,參合率達98.32%。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938人,參保率為89.99%,發放60歲以上農民養老金323.7萬元。 

交通


古縣鎮距永豐縣城25千米,省道撫贛公路、永寧公路貫穿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