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難行難
知難行難
中國向來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時候,總要和文人學士扳一下子相好。做牢靠的時候是“偃武修文”②,粉飾粉飾;做倒霉的時候是又以為他們真有“治國平天下”③的大道,再問問看,要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見於《紅樓夢》上的所謂“病篤亂投醫”了。
當“宣統皇帝”遜位遜到坐得無聊的時候,我們的胡適之博士曾經盡過這樣的任務。④見過以後,也奇怪,人們不知怎的先問他們怎樣的稱呼,博士曰:
“他叫我先生,我叫他皇上。”
那時似乎並不談什麼國家大計,因為這“皇上”後來不過做了幾首打油白話詩,終於無聊,而且還落得一個趕出金鑾殿。現在可要闊了,聽說想到東三省再去做皇帝呢。⑤而在上海,又以“蔣召見胡適之丁文江⑥”聞:“南京專電:丁文江,胡適,來京謁蔣,此來系奉蔣召,對大局有所垂詢。……”(十月十四日《申報》。)現在沒有人問他怎樣的稱呼。
為什麼呢?因為是知道的,這回是“我稱他主席……”!
也沒有人問他“垂詢”些什麼。
為什麼呢?因為這也是知道的,是“大局”。而且這“大局”也並無“國民黨專政”和“英國式自由”的爭論的麻煩,也沒有“知難行易”和“知易行難”的爭論⑧的麻煩,所以,博士就出來了。
“新月派”的羅隆基⑨博士曰:“根本改組政府,……容納全國各項人才代表各種政見的政府,……政治的意見,是可以犧牲的,是應該犧牲的。”(《瀋陽事件》。)
代表各種政見的人才,組成政府,又犧牲掉政治的意見,這種“政府”實在是神妙極了。但“知難行易”竟“垂詢”於“知難,行亦不易”,倒也是一個先兆。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十字街頭》第一期,署名佩韋。
②“偃武修文”語見《尚書·武成》。
③“治國平天下”語出《禮記·大學》:“國治而後天下平。”
④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清帝溥儀(宣統)於二月二十日被迫宣告退位;但按當時訂立的優待皇室條件,仍留居故宮。關於胡適見溥儀的事,見《努力周報》第十二期(一九二二年七月)所載胡適的《宣統與胡適》一文。其中說:“陽曆五月十七日清室宣統皇帝打電話來邀我進宮去談談。當時約定了五月三十日(陰曆端午前一日)去看他。三十日上午,他派了一個太監來我家中接我。我們從神武門進宮,在養心殿見著清帝,我對他行了鞠躬禮,他請我坐,我就坐了。……他稱我‘先生’;我稱他‘皇上’。我們談的大概都是文學的事,……他說他很贊成白話,他做舊詩,近來也試作新詩。”
⑤溥儀於一九二四年馮玉祥的國民軍進駐北京后,即被趕出清宮,搬進天津日本租界。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利用他作傀儡,於十一月間把他從天津送往東北;一九三二年三月偽“滿洲國”成立時,他充當“執政”,一九三四年三月改稱“康德皇帝”。
⑦劉文典(1889~1958)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兼預科主任等職。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他因安徽大學學潮被蔣介石召見時,稱蔣為“先生”而不稱“主席”,被蔣以“治學不嚴”為借口,當場拘押,同年十二月獲釋。
⑧“知難行易”是孫中山提倡的一種學說,見於他一九一八年所寫的《孫文學說》之中。這一學說認為“行先知后”,“不知亦能行”,批判了當時革命黨人中的畏難退縮思想;但也誇大了所謂“先知先覺”者的個人作用。後來蔣介石等人利用這一學說,作為他們反革命反人民的哲學論據。《新月》第二卷第四號(一九二九年六月)轉載了胡適所作的題為《知難,行亦不易》一文,批評“知難行易”學說,提出所謂“專家政治”的主張,要蔣介石政府“充分請教專家”,聲言“此說(按指‘知難行易’)不修正,專家政治決不會實現”。當時胡適一派人的目的是要參加蔣介石政府。
⑨羅隆基(1897~1965)字努生,江西安福人,新月派重要成員。曾留學美國。他寫的《瀋陽事件》,是評論九一八事變的小冊子,一九三一年九月良友圖書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