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病變

糖尿病性腎病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微血管併發症之一。主要見於糖尿病病程較長、病情較重、長期高血糖以及伴有高血壓或有吸煙嗜好的男性患者。遺傳因素與長期高血糖等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腎小球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及壓力增加,腎組織缺血、缺氧,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激活,多元醇途徑活化及氧化應激激活,足細胞損害等異常情況長期存在導致腎小球系膜基質及基膜的合成增加,同時降解減少,最終導致糖尿病腎病。臨床表現有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治療主要是採用綜合措施控制高血糖、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糖尿病腎病一旦形成,病變的發展很難逆轉,目前尚無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是經過積極的干預治療后,其自然病程會明顯延長,病情減輕,預后改善。

哪個科室就診


● 內分泌科、腎內科

病因


● 糖尿病性腎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
● 糖尿病腎病與遺傳因素相關
● 血流動力學異常啟動腎損害。
● 血糖控制欠佳,高血糖與糖基化產物導致腎損害。
生長因子、炎症因子、氧化應激引起腎損害。
● 高血壓、脂代謝紊亂促進腎病進展。

癥狀


● 糖尿病性腎病起病隱匿,早期可無明顯臨床表現,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蛋白尿、少尿、高血壓、水腫、腎功能異常。
● 蛋白尿:尿常規檢查提示尿蛋白定性實驗陽性,或尿白蛋白排泄率高於正常上限。
● 少尿:成年人24小時尿量小於400ml或每小時尿量持續小於17ml。
● 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 水腫。
● 腎功能異常:糖尿病腎病早期腎小球濾過率升高,糖尿病腎病晚期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檢查糖尿病


● 確診糖尿病性腎病主要依據尿微量白蛋白、腎小球濾過率與腎活檢
● 尿微量白蛋白評價和預測腎功能:當腎小球基底膜上的電荷屏障被破壞時,白蛋白排泄率增加。為糖尿病腎病提供診斷依據。
● 腎小球濾過率與腎活檢診斷糖尿病:
● ● 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臟體積測量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也有一定的價值,早期腎體積增大,GFR升高,後期GFR下降,但無明顯縮小。
● ● 糖尿病腎病患者,光鏡下可見具有特徵性的K-W結節樣病變,可明確診斷。但由於腎活檢是一種創傷性檢查,不易被患者接受。

診斷


● 糖尿病性腎病的診斷主要依據糖尿病病史、尿白蛋白排泄率。
● 糖尿病腎病主要見於糖尿病病程長、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
● 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人的尿白蛋白排出量<10mg/24h,如果尿白蛋白>30mg/24h或者>20ug/min,且能排除其他原因者,即可診斷糖尿病性腎病。

鑒別診斷


● 一些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蛋白尿、少尿、高血壓、水腫、腎功能異常等,容易與糖尿病性腎病相混餚,這些疾病有腎炎、腎病綜合征高血壓腎病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根據病史、腎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糖尿病性腎病的總體防治原則是:採用綜合措施控制高血糖、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其中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S)系統抑製劑是延緩糖尿病病情進展的有效方法。
● 糖尿病強化治療降低白蛋白尿和腎病風險:應積極採取飲食、運動、藥物和血糖監測使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在同年齡組的合適水平。
● 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RB(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CCB(鈣通道阻滯劑)控制血壓並保護腎功能。
● 調脂藥物控制糖尿病腎病。
● 限制蛋白攝入延緩腎病發展:以優質蛋白質(動物蛋白)為主。

危害


● 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累積有30~40%發生糖尿病性腎病,並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約20%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中列在心、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之後。

預后


● 糖尿病腎病一旦形成,其病變的發展是很難逆轉的,所以目前尚無很好的治療方法。經過積極的干預治療,可延長自然病程,改善預后。

預防


● 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
● 戒煙。
● 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 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避免感染。
● 遵醫囑用藥,不可隨意增減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