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仰山的結果 展開

仰山

仰山

仰山(明月山)地處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北段,位於宜春市中心城西南15千米處。距江西省會南昌230千米,距長沙250千米,距武漢533千米。

地質地貌


仰山坐落於武功山脈的一條支脈上,距離宜春城約40公里,因其山勢“高聳萬仞,可仰不可登”而得名。這裡山巒疊嶂,樹木蔥鬱,溪流縱橫,飛瀑不斷。春天杜鵑花盛開,紅雲漫山,蔚為壯觀;夏日流泉飛瀉,群峰氤氳,宛若仙境;至秋季層林盡染,山野間流光溢彩,令人覺醉。而一進入冬天,微陰即雪,每當雪霧雲開,海拔1034米的集雲峰一帶,皓雪晶瑩,經久不化,形成綠野之上瑰麗的雪頂,令人賞心悅目。人們把這一江南勝景稱作“仰山積雪”。
仰山
仰山

旅遊資源


仰山的神奇幽美,引得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這裡寫下了《祈雨告仰山神》的祭文,表達了他對仰山的敬畏。中唐名相李德裕,為它寫下了《山鳳凰賦》的華章,寄託著他對巍巍仰山的嚮往。名僧慧寂,把仰山的雲蒸霧掩、古木郁蒼視做天賜,在集雲峰下選擇了佳峰懷抱、形似蓮花的寬敞谷地,興建起太平興國寺,創立了後來被稱為中國禪宗五派之一的溈仰宗。到了宋代,詩家詞人更是紛紛造訪。“江西詩派”的鼻祖、大書法家黃庭堅,在遊歷仰山神廟之後,寫下了《贈仰山簡老太師》的詩句:“簡師飛錫地,天外集雲峰。拿石松根瘦。欹窗竹影濃。”傾吐出他對仰山奇偉的由衷感嘆。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不顧天氣寒冷,道路崎嶇,冒雨登山,他站在太平興國寺寺樓上,極目遠望,“層層而上至頂”的仰山梯田,蒼翠秀美,仰山雪峰,盡收眼底,不禁感嘆道“誰開仰山雲,此豈吾力及。日興千丈豪,彈指眾峰立。”一腔激情噴薄而出。南宋朱熹老夫子,在遍游仰山勝跡之後,難捨這裡的人文之盛,乾脆設席於太平興國寺的四藤閣,開壇講學,使仰山一時成為士子云集之地。

名人


在仰山的那些林泉峭岩、隱寺塔林間,可以尋找到這樣一些名字:陸希聲(晚唐宰相)、張商英(北宋宰相)、辛棄疾(南宋愛國詩人)、張軾(南宋思想家)、嚴嵩(明宰相)。對於這些歷史人物來說,仰山不僅以它清幽靈動的景緻,更因它豐厚深沉的文化積澱,成為他們人生歷程中的小憩之地。
仰山自唐代建寺,至今有1000多年的佛教歷史,雖歷經滄桑,但香火不斷,佛事延綿不絕,著名的僧人有慧寂、光涌、佛印、希陵等,是中國禪宗五支中極具影的一支。在仰山的崇山峻岭間,散落著100多座僧人墓塔,形成南國少有的佛教塔林。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的李立三少年時在太平興國寺有過幾乎出家為僧的經歷,至今還在仰山一帶流傳。今天,人們到仰山,已不僅僅是為了體驗“仰山積雪”的壯美和飛瀑峭岩的奇絕,倘佯于山林梯田間,更能領略一份都市所難尋覓的原始生態美和至真至深的文化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