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葉
薔薇科梅屬植物
為薔徠薇科桃亞屬植物桃樹的葉子。形狀很像柳樹的葉子,顏色更綠一些,葉脈沒有柳樹的葉子那麼明顯,比柳樹葉子寬一些。
葉片長圓披針形、橢圓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無毛,下面在脈腋間具少數短柔毛或無毛,葉邊具細鋸齒或粗鋸齒,齒端具腺體或無腺體;葉柄粗壯,長1-2厘米,常具1至數枚腺體,有時無腺體。
桃樹葉
桃樹葉
原產我國,各省區廣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2、桃樹的樹葉可以製成許多治療作用的飲料,如桃樹的葉子有利尿作用。
4、桃樹葉水解后可產生氫氰酸。
5、桃樹葉曾用作瀉劑、驅蟲劑及治療百日咳。
6、桃樹葉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
7、桃樹葉顯“陽”性,被加入面膜之中。它對年輕有活力的膚質有特殊功效,主要作用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
桃樹葉
癥狀
春季嫩葉剛從芽鱗抽出時即顯現癥狀,發病初期表現為病葉變厚腫脹,捲曲變形,顏色發紅;隨著病葉逐漸展開,捲曲及皺縮的程度也隨之加重,致全葉呈波紋狀凹凸,嚴重時葉片完全變形。病葉明顯腫大肥厚,質地變脆,呈淡黃色至紅褐色;春末夏初,病葉表面生出一層灰白色粉狀物,為病菌的子囊層。最後病葉變褐、枯焦、脫落。落葉后,腋芽萌發抽出的新葉不再受害。嫩梢受害后,病梢呈灰綠色或黃色,較正常的枝條節間短而略為粗腫,葉片叢生,嚴重受害的常枯死。花及幼果受害,花瓣肥大變長,大多脫落;未脫落的病果,發育不均,有塊狀隆起斑,黃色至紅褐色,果面常龜裂。受害花、果易脫落。
病原
病原為子囊菌畸形外囊菌,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嫩梢、花和幼果。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新建桃園時,提倡栽植既高產優質又抗病的品種;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秋末或早春及時剪除帶病枝葉、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病源。對發病較重的桃園,要及時補施肥料和澆水,儘快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2、藥劑防治:休眠季噴布3~5波美度石硫合劑,剷除越冬病原物;在花芽萌動至花瓣露紅期,樹體噴灑1次2~3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消滅樹上越冬病菌;謝花后,每隔10d噴布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
癥狀
葉片染病後,葉面出現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紫色至褐色病斑,直徑2~6mm。濕度大時,葉背長出黑色霉狀物,即病菌子實體。病葉脫落後,才在葉上殘存穿孔。花、果染病後,病斑小而圓,紫色,凸起后變粗糙。花梗染病後,未開花即乾枯脫落。新梢發病時,出現暗褐色具紅色邊緣的病斑,表面有流膠。較老的枝條染病後,形成球形瘤狀物,占枝條四周面積的1/4~3/4。
徠病原
病原有嗜果刀孢菌、核果尾孢霉,均屬半知菌類真菌。主要危害葉片、花果和枝梢。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加強桃園管理,對地下水位高或土壤黏重的桃園,要改良土壤,及時排水;合理整形修剪,疏除密生枝、下垂枝、拖地枝使通風透光良好,降低果園溫濕度;增施有機肥料,避免偏施氮肥,促使樹體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結合冬剪,及時剪除病枝,徹底清除病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菌源。
2、藥劑防治:落花后,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1000倍液,每隔10~15d噴灑1次。
癥狀
葉片發病後出現紫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約2mm,病斑周圍出現水漬狀黃綠色暈環,最後病斑乾枯,脫落形成穿孔,有時數個病斑相連,形成大的穿孔。果實發病初為褐色水漬狀小圓斑,后擴大變為暗紫色,中央稍凹陷,邊緣水漬狀;天氣潮濕時,病斑上常出現黃白色黏質分泌物,乾燥時發生裂紋。枝條發病形成病斑。春季潰瘍斑發生在前一年夏季發病時已被侵染的枝條上。春季當第1批新葉出現時,枝梢上可形成長1~10cm、寬度不超過枝條直徑1/2的潰瘍病斑,有時可造成枯梢現象。夏季潰瘍斑多發生在當年嫩枝上,產生圓形或橢圓形、水漬狀、紫褐色、中央稍凹陷的潰瘍斑。
病原
病原為黃單胞桿菌,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果實和新梢。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桃園管理,增施有機肥;科學整形修剪,合理灌水,使通風透光良好;冬、春季及時剪除病枝,徹底清除病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菌源。
2、藥劑防治:早春發芽前噴灑4~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1∶1∶100波爾多液;發芽后噴灑5%菌毒清水劑200~3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硫酸鏈黴素4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