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
漢語漢字
衣(拼音:yī、y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義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
後為衣服的總稱。又引申為覆蓋在或包在物體表面的東西。以上義讀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蓋的意思衣服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動詞,讀yì。
在上邊也作衣,如:裔;“衣”字拆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在中間插入一個字時“衣”大多作意符,如:袞、衰、褻、裹等。
字源演變概述圖
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屬皆從衣。
衣 yī
1.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衣服,衣著(zhuo),衣冠,衣架,衣錦還(huan)鄉。
2.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炮衣,糖衣,腸衣。
3.中醫把胎盤和胎膜統稱為“衣胞”或“紫河車”。
4.姓。
5.在古代”衣“象徵不同的能力和地位,簡稱權能。
讀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yī | 名詞 |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或禦寒的東西。 | 《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 衣服;衣著(zhuó);衣冠;衣不解帶 | |
上衣。 | upper garment | 《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 《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 |||
蒙覆在器物或自然物表面的一層東西。 | clothing;clothes; garment | 雍陶《罷還邊將》詩:“新鷹飽肉唯閑獵,舊劍生衣懶更磨。” 茅盾《子夜》十七:“那杯子里的熱牛奶剛剛結起一張薄薄的衣。” | 糖衣;腸衣 | ||
指胞衣。 | 馬愈《馬氏日抄·番葯》:“阿息兒,狀如地骨皮,治婦人產後衣不下。” | ||||
〈文言〉指鳥類的羽毛。 | 陸龜蒙《奉和襲美二游詩·任詩》:“魚驚尾半紅,鳥下衣全碧。” 陸遊《小園獨立》詩:“新泥添燕戶,細雨濕鶯衣”。 | ||||
〈文言〉昆蟲的翅膀。 | 張耒《夏日》:“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添絲屋角晴。” | ||||
〈文言〉通“殷”。商朝。 | 《禮記·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 ||||
(Yī)姓氏用字,參看“衣姓”。 | |||||
動詞 | 〈文言〉通“依”。倚靠。 | 《尚書·康誥》:“今民將在祗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 | |||
yì | 動詞 | 〈文言〉穿(衣服)。 | 《莊子·盜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 | 衣紫腰金;衣錦還鄉 | |
〈文言〉給人穿上衣服。 | 《詩經·小雅·斯干》:“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 ||||
〈文言〉覆蓋。 | 《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
〈文言〉在物體表面包裹或塗抹。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裂裳衣瘡,手注善葯。” | ||||
①“衣錦還鄉”的“衣”今讀yī。 |
基本詞義
◎衣 yì〈動〉
● ● 穿衣[wear;put on]
許子必織布然後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許子衣褐。
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韓非子•五蠹》
● ●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帶。喻高官厚祿,榮華富貴);衣帛(穿絲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 ● 遮蓋;包紮[cover;wrap up;bind up]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繫辭下》
裂裳衣瘡。——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 ● 又如:衣被海內(給全國都帶來好處);衣飾(掩飾);衣覆(覆蓋)
● ● 依靠。後作「依」[rely on]
● ● 另見 yī
說文解字
【卷八】【衣部】於稀切(yī)
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屬皆從衣。
說文解字注
依也。
疊韻為訓。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
上曰衣。下曰常。
註:常、下帬也。
象覆二人之形。
註:孫氏星衍曰:當作二?。?,古文肱也。玉裁謂:自人部至此部及下文老部、屍部字皆從人。衣篆非從人,則無由次此。故《楚金疑義篇》作?,雲《說文》字體與小篆有異。今人小篆作衣,乃是變體求工耳。下文表、襲、袤、裔四古文皆從?,則知古文從二人也。今人作卒字,亦從二人。何以雲覆二人也。雲覆二人則貴賤皆覆,上下有服而覆同也。於稀切。十五部。
【註釋】①帬:同“裙”。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衣·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韻會》於希切,音依。《說文》上曰衣,下曰裳。《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白虎通》衣者,隱也。《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玉篇》所以形軀依也。《類篇》象覆二人之形。《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禮·玉藻》衣,正色。裳,閑色。《傅·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又《博雅》寢衣,衾,服也。
又《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閑施一襠,以養心也。
又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又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又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綴衣、虎賁。
又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為不宜與白衣會。
又牛衣,編亂麻為之。卽今俗呼為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卧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又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又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注》今為臨卭。
又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又《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又《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從向、身。
● 衣、裳、服
先秦時,“衣”本指上衣,“裳”本指下衣(即裙裳),“衣裳”連用泛指衣服。“服”本指穿著,也指衣服;又特指喪服;“衣服”連用本指衣裳、服飾,后只指衣裳。
【姓氏】
衣yī
起源:《康熙字典》上記載得十分清楚說:“齊人言殷,聲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見禮記註疏。”換言之,現在的衣姓,是由於讀音相近而從殷姓分出來的,姓衣和姓殷的人,本來是一家人。
前居高市衣華聚先生山東諸城人,曾擔任過先總統蔣公專機駕駛,另一位衣復恩先生也是空軍了不起的人士,其祖先可溯自漢朝時代。
衣,所以蔽體者也。上曰衣,下曰裳。——東漢·許慎《說文》
煢煢白兔,奔走相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煢兔》
一戎衣。——《書·武城》。傳:“服也。”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褲(上衣與褲子)
服裝的通稱。合上衣下裳而言〖Clothing;Clothes;Garment〗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秦風·無衣》
無衣無褐。——《詩·邶風·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禮記》
《文獻通考·王禮考·君臣冠冕服》云:“按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參閱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帶(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體);衣巾寄學(以士子的身份就學);衣襖(軍服);衣飯(借指謀生的職業、技能)
器物的外罩〖Covering〗。如:衣甲(鎧甲);衣車(前後有遮蔽的車子);弓衣;劍衣;衣袍(古代指覆蓋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指胞衣〖Afterbirth〗。如:衣胞符葯(用胎盤做成的藥物);衣包(胞衣,胎盤和胎膜)
塗層〖Coating〗。如:糖衣;防護衣
膜,薄軟柔韌的片、張或層〖Membrane〗。如:花生衣
衣包衣胞衣缽 衣櫥 衣帶詔 衣兜,衣兜兒 衣蛾 衣分 衣服 衣鉤 衣冠衣冠楚楚衣冠禽獸衣冠冢 衣櫃 衣架 衣襟 衣裾 衣料衣領衣履 衣帽間 衣取蔽寒衣衫衣裳 衣食 衣食父母 衣食節製法 衣食所安 衣食住行 衣飾 衣物 衣箱 衣著衣裝納米雨衣傘
1、衣包 yī bāo
[Clothing bag used for travel]舊時祭奠時燒給死者的用紙做的衣服和裝著紙錢的紙袋
2、衣胞 yībāo
[Plucenta]在分娩胎兒之後,由子宮排出的胎盤和胎膜
3、衣缽yī bō
[Legacy;Buddhist monk’s mantle and alms bowl which he hands down to his favourite disciple]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缽,后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問、技能等
4、衣櫥 yī chú
[Wardrobe;Chest-drawer;Bureau]存放或收藏衣服的櫥櫃或壁櫥
5、衣帶詔 yī dài zhào
[Secret imperial edict hidden in the clothing pocket] 藏在衣帶間的秘密詔書。漢獻帝時,曹操擅權,將篡奪帝位,獻帝將秘密詔書縫在衣帶里,托國舅董承帶出宮外,這就是衣帶詔的由來
遂賜衣帶詔。--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衣兜,衣兜兒
6、衣蛾 yī é
[Casemaking clothes moth]幾種小黃色或淺黃衣蛾,它的幼蟲吃有機物質(如毛織品、毛皮或皮革)
7、衣分 yī fēn
[Ginning outturn;Gin turnout] 子棉上纖維的重量與子棉重量的比,通常用百分率來表示,是評定棉花品種優劣的一條重要標準
8、衣服 yī fú
[Garment;Clothing;Clothes] 衣裳服飾。今泛指身上穿的各種衣裳服裝
9、衣鉤 yī gōu
[Clothes hook] 金屬或其他堅韌材料做成或彎成的曲線形或彎角,用以鉤住衣服
10、衣冠 yī guān
[Clothes and hat]∶衣服和禮帽
11、衣冠楚楚 yī guān chǔ chǔ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
12、衣冠禽獸 yī guān qín shòu
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象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13、衣冠冢 yì guān zhǒng
[Tomb containing personal effects of the deceased] 沒有屍骨,只埋著死者的衣冠的墳墓
14、衣櫃 yī guì
[Robe]∶存放衣服用的立式櫃
15、衣架 yī jià
[Coat hanger;Clothes-rack] 用以掛放衣服的架子
16、衣襟 yī jīn
[One or two pieces waking up the front of a Chinese jacket] 衣服當胸前的部分
17、衣裾 yī jū
[The front and the back of a Chinese robe or jacket] 衣服的前後襟
裊裊身輕約畫圖,輕風習習衣裾。--《檮杌閑評--明珠緣》
18、衣料 yī liào
[Dress fabrics;Materials for clothes]∶適宜做衣服的成品紡織品;尤指毛料或精紡毛織物
19、衣領 yī lǐng
[Collar]連在衣服上或分開的帶形物,它有各種形狀和大小,用以裝飾衣服的領口
20、衣履 yī lǚ
[Clothes and shoes] 衣服和鞋,泛指衣著
衣履不整
21、衣帽間 yī mào jiān
[Locker room]∶專設有存物櫃的房間;尤指設有供運動員個人單獨存放衣服和專用設備的櫃櫥並供更換運動服的房間
22、衣取蔽寒 yī qǔ bì hán
[Select clothes to keep the cold out] 衣服只求抵禦寒冷。取,選取,採用。蔽,遮往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23、衣衫 yī shān
[Coat or clothing] 單衣;衣服
24、衣裳 yī shang
[Clothing]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25、衣食 yī shí
[Food and clothing]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種基本生活資料
26、衣食父母 yī shí fù mǔ
踏入社會都靠父母提供。指生活所依賴的人。
27、衣食節製法 yī shí jié zhì fǎ
[Sumptuary law] 衣食節製法,禁奢令,節儉令
28、衣食所安 yī shí suǒ ān
[Food and clothing to preserve one's health] 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安,養。所安,養生的東西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左傳。庄公十年》
29、衣食住行 yī shí zhù xíng
泛指穿衣、吃飯、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30、衣飾 yī shì
[Costumes] 衣著和裝飾
她很樸實,從不在衣飾上用心思
31、衣物 yī wù
[Clothing and other articles of daily use] 指衣服和器物
搜索衣物。--《廣東軍務記》
32、衣箱 yī xiāng
[Trunk;Suitcase] 盛衣服的箱子
33、衣著 yī zhuó
[Clothing,Headgear and fortwear] 指身上的穿戴;服裝的式樣;穿戴的方式
34、衣裝 yī zhuāng
[Clothing;Headgear and footwear]
隨身的衣服及行裝
衣著,衣飾
貧亦罄衣裝。——清·方苞《獄中雜記》
艾衣 安全衣 足衣足食 祖衣 足食豐衣 著體衣 坐馬衣 著衣 足衣 卓衣
綴衣 椶衣 緇衣丈夫 緇衣 子衣 內衣 赭衣 衣櫃 衣冠冢 椎髻布衣
天衣無縫 十二衣 勝衣 紫衣 竹疏衣 柱衣 衷裡衣 主衣 衷衣 朱衣
忠靖衣 紩衣 朱衣吏 朱衣使者 朱衣郎 鵫衣 朱衣官 朱衣點頭 忠靜衣
銖衣 中衣 重衣 朱衣鳥 執衣 枕衣 袗衣 紙衣 只重衣衫不重人
行衣、氄衣、翠衣、銖衣、冬衣、衣盂、袿衣、田衣、衣襆、余衣。
衣衫襤褸、節衣縮食、衣錦榮歸、衣冠楚楚、衣錦還鄉。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韻系 | 聲母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依 | 止 | 平聲 | 上平八微 | 微 | 影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於希切 | ʔjəi |
衣 | 止 | 去聲 | 八未 | 微 | 影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於既切 | ʔjəi | |
中原音韻 | 陰平 | 齊微 | 影 | 齊齒呼 | 全清 | i | |||||
洪武正韻 | 伊 | 平聲 | 二支 | 支 | 影 | 全清 | 於宜切 | ʔie | |||
意 | 去聲 | 二寘 | 支 | 影 | 全清 | 於戲切 | ʔie | ||||
因 | 平聲 | 八真 | 真 | 伊真切 | |||||||
分韻撮要 | 衣 | 陰平 | 第三幾紀記 | 幾 | 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