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聯隊
以航母為活動基地的作戰單位
艦載機聯隊(Carrier Air Wing ,CVW)是以航母為活動基地的行政管理和戰術作戰單位。
航巨擊威靠攜艦載機來體現,各國航母的艦載機和它們的編成方式不盡一致,但最能體現航母實力的莫過於美國大型攻擊航母所攜帶的艦載機聯隊。美國海軍的艦載機聯機一般由8-10個中隊組成,整個聯隊約有80架飛機和2000餘名士兵,指揮官為上校聯隊長,中隊設正副中隊長各一名,中隊長為中校軍銜。
共編役艦載聯隊預備役艦載聯隊。典型艦載聯隊編斗隊,各裝-型斗~架;戰鬥攻擊機中隊,各裝有F/A-18戰鬥攻擊機9~12架;1個戰術電子戰中隊,裝有EA-6B電子戰飛機數架;1個空中預警機中隊,裝有E-2C預警機4~5架;此外,航母上還配有KA-6加油機、S-3和SH-3反潛機與直升機數架。
歷史,根據航際況,艦載聯隊曾編形式,“珊瑚航型”、“肯尼迪航型”、“羅福航型”、“規型”,形式。
其一為“過渡型”,它包括有9個飛行中隊:2個F-14A“雄貓”戰鬥機中隊(共20架);2個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中隊(共20架);1個A-6E“入侵者”重型攻擊機中隊(16架,含4架KA-6D加油機);1個E-2C“鷹眼”預警機中隊(共4架);1個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中隊(共4架);1個S-3B“北歐海盜”反潛機中隊(共6架);1個SH-3“海王”(或SH-69F“拉姆普斯”)中隊(共8架),共78架作戰飛機。另載有C-2A運輸機等支援飛機。冷戰時期,美國海軍就是以這種艦載機聯隊與前蘇聯爭霸大洋。
其二稱之為“兵力投送型”,它是在上述樣式中增加4架F/A-18戰鬥/攻擊機,其它沒有變化。
最新編成樣式被稱為“標準型”,在1997年,美軍現役的11個艦載機聯隊全部改為這種配置。計有:1個F-14“雄貓”戰鬥機中隊,14架;2個F/A-18C“大黃蜂”海軍戰鬥/攻擊機中隊,24架;1個F/A-18A“大黃蜂”海軍陸戰隊戰鬥/攻擊機中隊,12架;1個E-2C“鷹眼”預警機中隊,4架;1個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中隊,4架;1個S-3B“北歐海盜”反潛機中隊,8架;1個SH-60F“拉姆普斯”反潛直升機中隊,5架;總共8個飛行中隊,71架各型飛機。此外,還有2架HH-60H運輸直升機。
2006年隨著F-14戰鬥機退役和最新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入役,美軍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聯隊編成又發生變化,主要特點是削減載機規模和種類,同時增加無人機、精確攻擊彈藥的使用。具體包括:
以F/A-18E/F超級大黃蜂多用途戰鬥機替代陳舊的F-14和A-6E,作為航母防空和對海、對地攻擊的主力。F/A-18E/F是F/A-18C/D的放大與改進型,可攜帶8052千克美軍所有進攻與防禦機載武器。E-2C也被使用新型特高頻旋轉天線和ADS-18電子掃描陣列的E-2D取代,可在更遠距離上監測和發現目標。在其他戰機方面,用EF-18G“咆哮者”替代EA-6B,用海鷹直升機SH-60F和MH-60H配合格局取代原有的7種直升機,簡化後勤保障。通過以上改變,美軍航母艦載機聯隊可以在戰機減少的情況下,獲得相當於80年代末艦載機聯隊10倍的戰力提升。
以2010年11月時美軍華盛頓號為例:4個攻擊/戰鬥機中隊合計編有F/A-18C/E/F共44架(20架C型,12架E型,12架F型),1個航母艦載預警機中隊計E-2D“鷹眼”預警機5架、1個電子攻擊中隊計EF-18G“咆哮者”電子戰機5架、1個直升機反潛機中隊計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MH-60H“黑鷹”救援直升機11架。另有4架無人機執行情報等任務。
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隨著F/A-35戰鬥機的入役,航母艦載機聯隊的變化還將持續。
美軍現編有11個航母艦載機聯隊,其中第20艦載機聯隊(CVW-20)為預備聯隊,用於訓練。其編成如下表,其中小鷹號航母退役后,原部屬的第5艦載機聯隊以轉到華盛頓號航母上,長期在西太平洋地區服役。
艦名 | 舷號 | 艦載機聯隊番號 |
尼米茲 | CVN68 | 第11艦載機聯隊 |
艾森豪威爾 | CVN69 | 第7艦載機聯隊 |
卡爾·文森 | CVN70 | 第17艦載機聯隊 |
羅斯福 | CVN71 | 第8艦載機聯隊 |
林肯 | CVN72 | 第2艦載機聯隊 |
華盛頓 | CVN73 | 第5艦載機聯隊 |
斯坦尼斯 | CVN74 | 第9艦載機聯隊 |
杜魯門 | CVN75 | 第3艦載機聯隊 |
里根 | CVN76 | 第14艦載機聯隊 |
布希 | CVN77 | 第20艦載機聯隊(預備聯隊) |
[20世紀80年代]
1983年10月2日VFA-131中隊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勒莫爾海軍航空基地建立,並在VFA-125中隊的指導下進行F/A-18“大黃蜂”戰鬥機的訓練。1984年5月,該中隊接收了第一架F/A-18A戰機。1985年1月,VFA-131的駐地遷到了佛羅里達州的塞西爾?菲爾德海軍航空基地,並同時成為了大西洋艦隊第一個裝備F/A-18的中隊。
作為第13艦載機連隊(CVW-13)的一部分,VFA-131中隊於1985年10月部署到了地中海上的珊瑚海號航空母艦(CV-43)上。
1986年3月在錫得拉灣,美國偵察機在公海上遭到了利比亞薩姆-5導彈的襲擊。4月14日,VFA-131和第13艦載機聯隊的其他中隊以及第1艦載機聯隊的A-7海盜攻擊機參與了“黃金峽谷”行動,使用AGM-88哈姆導彈攻擊了利比亞在班加西的地對空導彈基地。這也是F/A-18第一次參加戰鬥。
1988年10月,VFA-131加入了第7艦載機聯隊。1990年3月,該中隊被部署到了地中海上的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CVN-69)上。10月,該中隊開赴海灣戰場,成為“沙漠盾牌”行動的一員。從1988年8月15日到10月8日,VFA-131被獨立號航空母艦(CV-62)從諾福克海軍基地運到了北島海軍航空基地。
[20世紀90年代]
一架VFA-131中隊的F/A-18C正準備起飛
1990年8月,VFA-131正部署在艾森豪號航空母艦上,奔赴紅海參加了“沙漠盾牌”行動。該行動是為了反對伊拉克對沙烏地阿拉伯的戰爭威脅和協助對伊拉克的經濟封鎖以逼迫其從科威特撤軍。“艾森豪威爾”號的任務是阻止伊拉克進攻沙烏地阿拉伯。
在“沙漠盾牌”行動結束之後,VFA-131中隊換裝了F/A-18C戰鬥機。一年之後,該中隊再次部署到了“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上去紅海和波斯灣支援“沙漠風暴”行動。
1994年5月,該中隊參與了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CVN-73)的處女航,並加入了在波黑的禁飛區任務和在伊拉克南部的南方守望行動。1994年10月,他們回到了波斯灣並參加了“警戒武士”行動以回應伊拉克的侵略。
1996年4月,VFA-131中隊再次被部署到“華盛頓”號上,在地中海、亞得里亞海和波斯灣參與了“決定努力”行動和“南方守望”行動。1998年4月,該中隊被部署到首航的約翰·C·史坦尼斯號航空母艦(CVN-74)上,再次支援了在伊拉克的“南方守望”行動。1998年12月回到美國之後,VFA-131從佛羅里達州的塞西爾?菲爾德海軍航空基地遷到了弗吉尼亞的奧西安納海軍航空基地。
[21世紀]
“野貓”中隊的F/A-18在法國戴高樂號航母上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