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竇腺癌

胃部癌症

胃竇腺癌是一種胃部癌症,也是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癌腫發生在胃竇部。胃竇癌,又稱幽門部癌、幽門竇癌,是角切跡以下至幽門之間的部分。胃竇癌的類型分為隆起潰瘍型、潰瘍型、隆起型三種,其發生率依次降低。胃竇癌的癌腫的腫塊直徑大於2cm的佔小多數,小於2cm的比較少見。根據細胞類型,胃竇癌腺癌的類型又可分為:低分化腺癌、腺癌、印戒細胞癌、管狀腺癌、黏液腺癌,此6種的發生率依次降低。

臨床癥狀


早期胃竇腺癌患者可無癥狀,若出現癥狀可以是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其次是食慾減退或消瘦乏力。賁門部的早期胃竇癌可以出現咽下不暢或漸進性加重的咽下困難。到了胃竇癌的中晚期,癥狀較重,如噁心、嘔吐、嘔血、黑便等,可同時伴有腹部腫塊和腹永等體征。胃竇癌,不少病人表現類似胃潰瘍的癥狀,有噁心,陣發性疼痛,食物刺激可引起胃痙攣或出血。

疾病概述


胃癌是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首位,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

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1)根治性手原則為整塊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潤胃壁在內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臨床分期標準整塊清除胃周圍的淋巴結,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術原發灶無法切除,為了減輕由於梗阻、穿孔、出血等併發症引起的癥狀而作的手術,如胃空腸吻合術、空腸造口、穿孔修補術等。

化療

用於根治性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后,延長生存期。晚期胃癌患者採用適量化療,能減緩腫瘤的發展速度,改善癥狀,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術后原則上不必輔助化療,有下列情況者應行輔助化療:病理類型惡性程度高;癌灶面積大於5厘米;多發癌灶;年齡低於40歲。進展期胃癌根治術后、姑息手術后、根治術后複發者需要化療。
常用的胃癌化療給葯途徑有口服給葯、靜脈、腹膜腔給葯、動脈插管區域灌注給葯等。常用的口服化療葯有替加氟、優福定、氟鐵龍等。常用的靜脈化療葯有氟尿嘧啶、絲裂黴素、順鉑、阿霉、依託泊苷、甲醯四氫葉酸鈣等。近年來紫杉醇、草酸鉑、拓撲酶抑製劑、希羅達等新的化療藥物用於胃癌治療。

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可針對性地損傷癌細胞,減輕正常細胞損害。現如今胃癌靶向治療藥物種類及作用均有限。靶向治療藥物主要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製劑、血管生成抑製劑、細胞周期抑製劑、細胞凋亡促進劑、基質金屬蛋白酶抑製劑等。

其他治療

胃癌的免疫治療包括非特異生物反應調節劑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細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以及過繼性免疫治療如淋巴細胞激活后殺傷細胞(LAK)、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等的臨床應用。抗血管形成基因是研究較多的基因治療方法,可能在胃癌的治療中發揮作用。

支持治療

旨在減輕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包括鎮痛、糾正貧血、改善食慾、改善營養狀態、緩解梗阻、控制腹水、心理治療等。

預防措施


1.改變飲食結構,多食蔬菜、水果,豆類食物和牛奶,鮮魚、肉、蛋。提倡食用大蒜、綠茶。
2.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三餐不定時;進食不宜過快、過燙、過硬;少食熏腌食品,避免高鹽飲食。
3.少飲烈性酒,不吸煙。
4.做好糧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護食用水的衛生。
5.積極治療胃潰瘍、慢性胃炎,治療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
6.對高發區及高危人群進行胃癌的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