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學史稿

漢語語法學史稿

全書包括胡裕樹先生序,呂叔湘先生信,導論及漢語語法學醞釀時期、漢語語法學草創時期、漢語語法學探索時期、漢語語法學發展時期(上)、漢語語法學發展時期(下)、漢語語法學創新時期(上)、漢語語法學創新時期(下)、港台和國外漢語語法研究、漢語語法發展歷史趨勢等九章節和後記。敬敏1966年畢業於北大中文系,受教於語言學家王力、朱德熙,1978年考取杭大王維賢教授的研究生,畢業分配華東師範中文系任教。他受過系統的語言學教育,熟悉南北方情況,參加了中年和青年語法討論會,溝通老中青三代。對語法學界歷史與現狀有全面了解。

圖書目錄


胡裕樹先生序
呂叔湘先生信
導論
第一章
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西周—1898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早期朦朧的語法觀念
第三節 中期對語法現象的初步歸納
第四節 後期對虛字的專門研究
第五節 後期對句法的初步探討
第六節 若干語法術語的歷史演變
第二章
漢語語法學的草創時期(1898年—1936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我國 第一部語法著作《馬氏文通》
第三節 古代漢語語法研究
一、《中等國文典》
二、《國文法草創
三、《高等國文法
第四節 建立新語法體系的嘗試
一、《中國文法通論》
二、《國文法之研究
第五節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興起
一、《國語文法概論》
二、《新著國語文法》
第六節 古今比較語法的研究
一、《比較文法》
二、《中國文法語文通解》
第七節 語法理論的研究
一、《國語學草創》
二、《中國文法論》
第八節 語法專題的研究
第三章
漢語語法學的探索時期(1936年—1949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中國文法革新討論
第三節 漢語傳統語法研究三家新體系
一、《中國現代語法》
二、《中國文法要略
三、《漢語語法論
第四節 通俗性的語法普及讀物
第五節 語法專論介紹
第四章
漢語語法學的發展時期(上)(1949年—1978年)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漢語描寫語法的崛起
一、《北京口語語法》
第三節 語法知識的大普及
一、《語法修辭講話》和《語法學習
二、《漢語語法常識》和《語法學習講話》
三、《語法初步》
第四節 五十年代三次語法專題討論
一、“漢語詞類問題”討論
二、“漢語的主賓語問題”討論
三、“漢語單句複句劃分問題”討論
第五節 幾本有特色的漢語語法專著
一、《漢語語法教材》
二、《現代漢語語法》(上)
三、《北京話單音詞辭彙》
四、《漢語構詞法》
五、《現代漢語語法探索》
第六節 《暫擬漢語語法教學系統》的產生
第五章
漢語語法學的發展時期(下)(1949年—1978年)
第一節 六十年代三次語法專題討論
一、“語法研究的原則和方法”的討論(1959.3—1961)
二、“語法”和“文法”術語使用的討論(1960.11—1961.12)
三、關於《說“的”》及其方法論的討論(1961.12—1966.1)
第二節 漢語描寫語法的發展和對結構主義的批判
第三節 大學語法教學的三個代表性體系
一、胡裕樹主編的《現代漢語
二、北京大學中文系編的《現代漢語》
三、劉世儒編寫的《現代漢語語法講義》
第四節 其他現代漢語語法著作
第五節 漢語語法各分支學科的興起和發展
一、漢語語法的理論研究
二、漢語語法教學的研究
三、漢語方言語法的研究
四、古代漢語語法的研究
五、漢語語法史的研究
六、漢語語法學史的研究
第六節 1966年—1978年的語法研究
一、《語法修辭》
二、《語法、修辭、邏輯》(第一分冊語法)
三、《現代漢語語法知識》
四、《文法簡論》
五、語法專題研究
第六章
漢語語法學的創新時期(上)(1978年— )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當代著名語法學家研究的特色
一、《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和呂叔湘的語法研究
二、《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和朱德熙的語法研究
三、《漢語語法研究》和胡裕樹、張斌的語法研究
第三節 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在漢語中的實踐與發展
第四節 新編的大學語法教材
一、胡裕樹主編的《現代漢語》
二、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
三、張靜主編的《新編現代漢語》
四、張志公主編的《現代漢語》
五、其他《現代漢語》語法教材
第五節“析句方法”的討論和《系統提要》的產生
一、“析句方法”的討論
二、《暫擬系統》的修訂和《系統提要》的產生
第七章
漢語語法學的創新時期(下)(1978年— )
第一節 中年學者的崛起
一、《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和陸儉明的語法研究
二、《語法問題探討集》和邢福義的語法研究
三、《現代漢語句型》和李臨定的語法研究
四、《范繼淹語言學論文集》和范繼淹的語法研究
第二節 漢語語法邊緣學科的研究
一、語法和修辭的結合研究
二、語法和邏輯的結合研究
三、語法和計算機科學的結合研究
第三節 漢語語法分支學科的研究
一、漢語口語語法研究
二、漢語方言語法研究
三、古代漢語語法研究
四、漢外語法比較研究
第四節 漢語語法專題的研究
一、句型系統研究
二、歧義結構研究
三、語序變化研究
四、特殊句式研究
五、漢語虛詞研究
六、片語(結構)研究
七、動詞問題研究
八、其他語法專著簡介
第五節 漢語語法學的理論研究
一、漢語語法學評論的開展
二、漢語語法學史的研究
三、漢語語法理論研究的深入
第八章
港台和國外的漢語語法研究
第一節 台灣和香港地區的漢語語法研究
一、概述
二、《中國文法講話》和許世瑛的語法研究
三、《中國古代語法》和周法高的語法研究
四、《國語變形語法研究》和湯廷池的語法研究
五、《主題在國語中的功能研究》和曹逢甫的語法研究
第二節 國外的漢語語法研究
一、前蘇聯的漢語語法研究
二、美國的漢語語法研究
三、日本的漢語語法研究
四、其他各國的漢語語法研究
第九章 漢語語法學發展的歷史趨勢
初版後記
修訂版後記

社會影響


《漢語語法學史稿》是一部別具一格、頗有特色,不僅對從事漢語語法研究的朋友有用,而且對從事語言學其他學科以及從事語文研究與教學的朋友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的書。
首先
它確實是一部“史”,而不僅僅是一些按年代排列的語法著作簡介。縱覽全書,可以清晰地看出漢語語法研究發展歷史的軌跡。作者不僅理順了通史的脈絡,而且處處注意到專史發展的線索,從而使通史與專史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其次
它充分發揮了評述的作用,而不只是“述而不作”。對各種語法學流派、各類語法學論著都發表了自己獨到的看法;還對一些語法學家的研究給以系統的總結。既肯定了歷史上的功績,又從發展角度指出其不足,全書分析較中肯,立論公允。
第三
作者的目光還充分注意到漢語語法研究的各種分支學科。例如:古今語法比較、漢外語法比較、口語語法、方言語法、漢語語法史等;同時還注意到語法與修辭、邏輯、計算機科學的結合研究;還注意到漢語語法學的理論研究,包括語法學評論、語法學史和語法理論的研究。這些都是別的專著中很少涉及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它的容量也是同類著作中最大的。
第四
作者特別重視漢語語法研究理論和方法的更新,不僅對傳統語法、描寫語法和轉換生成語法等理論的影響及中國化有專門論述,而且這種指導思想還滲透到具體的章節之中。
第五
作者對有關漢語語法學史的研究理論和方法作了有益的探索,這集中反映在“導淪”中;作者還闡述了他對漢語語法學發展歷史趨勢的認識,他提出的五個結合:描寫研究與解釋研究相結合、語法意義語法形式相結合、靜態研究與動態研究相結合、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相結合、事實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是很有道理的。
第六
全書章節安排體現了略古詳今的原則,對1949年以來,尤其是近十年來的漢語語法研究狀況給予比較充分的論述。貼近現實,敢於直言,這一點是很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