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
1877年生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尼溫,幼年,他學習鋼琴的進度之快令氣父母難抑欣喜之情,他出任里爾市的大眾音樂會和社會群島音樂聯盟的指揮,成為法國音樂界公認的指揮家。他使法國鋼琴演奏學派真正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和承認,並作為偉大的鋼琴教育家培養了大量的優秀演奏家。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作品
的尼溫。其父是法國後裔,母親是瑞士人,都是造詣不凡的鋼琴家。幼年,他學習鋼琴的進度之快令氣父母難抑欣喜之情。
但9歲時他來到巴黎,卻未能通過巴黎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便在 埃米爾·德貢布(Emile Descombes,1829-1912,法國鋼琴家、教師,肖邦的助手和追隨者,也很可能是肖邦最後的學生之一)的少年鋼琴班上旁聽。一年後才正式入學,不久即獲得“具有特殊才能”的評價。1896年,科爾托終於脫穎而出,連獲學院鋼琴比賽一等獎、“唯一優等生獎”兩項桂冠。
畢業后,科爾托一頭闖入了斑斕奇麗的歐洲音樂世界,期望能以一位音樂家(而不僅僅是鋼琴演奏家)的身份來獲得某種發言權。同時他醉心於當時頗為盛行的瓦格納音樂,這便燃起了他對指揮藝術的嚮往。1898-1901年,他以助理指揮的身份,先後結合搜福利克斯·莫特爾和漢斯·李希特的指導,潛心研究瓦格納的作品。他回到巴黎后他創辦了歌劇節協會,不遺餘力地向法國聽眾介紹瓦格納的作品,並在巴黎水塔劇院上演了《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及《諸神的黃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02年,25歲的科爾托結識了克洛蒂爾德·布雷爾(她曾是羅曼·羅蘭的第一位妻子),經過閃電戀愛結了婚。
同年,他組建巴黎音樂演奏社團,以音樂會形式演出了瓦格納的《帕西法爾》、貝多芬的《莊嚴彌撒》和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作品
科爾托演奏肖邦作品享有盛譽,雖是以性格和智慧取勝,而不是以準確見長。他的演奏追求高貴的氣質、抒情性與迷人的音色的結合,他演奏的舒曼與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麗和細膩,強調了他們豐富的表情。曾編注許多鋼琴作品,講述鋼琴技巧和表現頗多卓見。
二戰期間,科爾托曾與納粹當局合作,出任傀儡政權職務,並繼續舉行演奏會,卡薩爾斯因此與他決裂。1944年,科爾托被盟軍逮捕,釋放后被法國人視為“法奸”和不受歡迎的音樂家。1946年後,他雖然仍繼續演奏,但抹不去的歷史污點,無疑使他心理上淤積著巨大陰影;記憶力明顯衰退,演奏中的錯音、漏音比比皆是,直到1958年,他徹底從鋼琴舞台銷聲匿跡,四年後謝世於瑞士洛桑。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作品
別名:蝴蝶~狂歡節~大衛同盟~克萊斯勒~交響練習~詩人之戀~
資源類型:APE
版本:1928-37,Dante
發行時間:1991年
專輯歌手:AlfredCortot
地區:法國
法國學派在20世紀的鋼琴演奏藝術中屬於相對另類卻也十分重要的一群。他們的演奏追求音色的豐富多變,尤其是對弱奏的音色控制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最重要的大師當屬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他使法國鋼琴演奏學派真正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和承認,並作為偉大的鋼琴教育家培養了大量的優秀演奏家。
科爾托是彈奏舒曼極為出色的鋼琴家,又是最激昂與善變的一位。科爾托的舒曼錄音,主要演奏於20-30年代。這些錄音都多次發行過,在科爾托的演奏中彰顯了舒曼作品中的起伏不平的情緒,給人以無窮的想像。他把我們帶入一個狂熱、間或雜有一些任性無束的熱情世界。科爾托帶給我們的舒曼音樂有各種可能性,也有離經叛道的危險。在舒曼的內心世界里,他是衝動的弗洛萊斯坦而不是內斂的尤塞比烏斯,因此科爾托在彈奏《克萊斯勒偶記》慢板樂章或是《狂歡節》時,“沉著”根本不在他的語彙里,但是卻以豐富的想象力與洞察力讓人驚訝不已。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作品
《大衛同盟》(Davidsbund,Op.6)是舒曼最偏好的意象,由想象人物構成,就像聖經中對抗巨人的大衛,這些人物要挑戰當時藝術界的偽君子。組成分子包括:衝動外向的弗洛萊斯坦(Florestan)與細心內向的尤塞比烏斯(Eusebius),以及影射舒曼的老師與其未來的岳父威克(FriedrichWieck)的瑞羅大師(MeisterRaro)。舒曼以尤塞比烏斯的精神創作時,會呈現出溫柔的抒情性,飄散著紫羅蘭的芳香;相反地,當他以弗洛萊斯坦的精神創作時,則槊造出強有力的節奏、輕快的速度、閃電雷霆般的音效。這首“大衛同盟”與他絕大多數的鋼琴作品一樣,均是與這兩個輪流出現的自我而共同展開情感之旅的。
本片是法國鋼琴大師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在巴黎高等音樂專科學校舉行的大師班的珍貴錄音。講解和示範的曲目包括:巴赫:帕蒂塔,作品825;莫扎特:第8、11鋼琴奏鳴曲;C小調幻想曲;貝多芬:第26-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作品
這套唱片錄製於1920到1949年,是了解肖邦作品,和了解科爾托演奏風格的最佳途徑,絕對是堪稱經典的唱片。
科爾托的演奏,剛中帶柔,又柔中帶剛,觸鍵時的聲音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再加上他對於肖邦作品獨有的想象力,使這套唱片充滿了美妙無窮的感覺,從而使之成為科爾托獨有的風格。但是,又不得不承認,科爾托在演出時,太小心了。所以有時錯誤連連,甚至是一些極為簡單的音符,都有可能會犯錯誤。並且在演奏時,往往會與作曲家不相和諧的地方,將自己的意願加入了進去,但假如肖邦聽到了他的演奏,說不準會從棺材中爬起來,修改樂譜也說不定呢?
科爾托的這種隨心所欲,人們經常能夠聽到,這其實是他對高音階太在乎的緣故。儘管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科爾托總能很好地找到肖邦作品的靈魂,使其發揚光大。其實,科爾托在演奏肖邦時,讓人想起了施納貝爾,貝多芬作品的權威。同樣的,在他那套名滿天下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中,也是時有錯誤發生,但是他卻將貝多芬那些讓人難以捉摸的作品的內涵才得以真正地體現。足可見老一輩演奏家,不僅真正理解了作品,並且能將作品得以再創作。這才是難能可貴的。正如科爾托的弟子所說的那樣:“他指間的錯誤正如上帝所犯的錯誤。”
阿爾弗雷德·德尼·科爾托——法國著名鋼琴家,技巧高超,對肖邦尤其情有獨鍾,他演奏的肖邦以自由節奏聞名於世,與魯賓斯坦的肖邦作品是截然不同的風格。法國鋼琴家,指揮家科爾托演奏肖邦作品享有盛譽,雖是以性格和智慧取勝,而不是以準確見長。
他的演奏追求高貴的氣質、抒情性與迷人的音色的結合,他演奏的舒曼與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麗和細膩,強調了他們豐富的表情。曾編注許多鋼琴作品,講述鋼琴技巧和表現頗多卓見。他的演奏把作品中優美的抒情和高貴的詩人氣質表露無遺。在歐洲,反而比魯賓斯坦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