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平府

清代設置的行政機構

朔平府,清雍正三年(1725)置,領右玉縣、寧遠廳、左雲縣、馬邑縣、平魯縣、朔州,治所在右玉縣,民國元年(1912)廢府。

簡介


公元1725年,在右玉城設置朔平府。分管朔州(朔縣)、左雲、馬邑、平魯右玉,代管寧遠廳(即現在的涼城縣)。

戰略地位


右玉本是歷代軍事要地,明末清初外族經常犯境,其戰略地位更顯得突出。康熙二年,在殺虎口設立副將,分管朔縣的利民東路營、北樓營,偏關縣偏關、老營堡,河曲縣的沙保營、水泉營等地。康熙30年,正式在殺虎口增兵,設立馬隊2營、步營8營,增添精兵一千,從寧武調來趙宋(寧夏人)任副將。康熙33年,鄂爾多斯部落首領具勒宋拉巴,提出向清朝進貢馬匹、駱駝時不再走張家口,想改走殺虎口。經清政府批准后,在殺虎口設立章京(辦理處事官員)二員,筆帖式(辦理外商官員)二員,披甲(特種兵)40名。同時在右玉城設將軍,統領八旗官兵萬餘駐紮右玉城附近。這樣,右玉城和殺虎口人口驟增,據史料記載殺虎口達萬餘口,右玉城2萬餘口。

創建始末


雍正3年(1723年)2月,山西巡撫(相當現在省長)諾珉,奏請雍正皇帝在右玉增設朔平府治,大體理由是:軍民增多,右玉人口驟增,是山西通往外蒙主要交通要道。同時右玉遠離大同二百多里,如要審理案件,居官者長途跋涉,為民者更為不便。為此,應該設府,將右玉、左雲、平魯三衛改為縣,將大同府所屬的朔州、馬邑縣劃歸該府管轄,府治設在右玉城。同時在明正統年間,將邊外的玉林衛遷到右玉,故將右衛改為右玉縣。這一奏請於雍正3年2月23日批准。府名由內閣擬定為朔平府。雍正3年6月,朔平府刻章換印。同年7月28日,批准右玉縣為附郭首縣。朔平府設立經歷司經歷(官名)一員,將大同府駐紮右玉管理八旗糧餉的西路同知改為朔平府管理糧餉同知,將大同西路同知所屬的常盈庫、常豐庫改為朔平府常盈庫、常豐庫。
朔平府第一任知府為徐榮疇,是江南華亭人。右玉縣第一任知縣為陳有年,河北文安人。
雍正3年12月,在右玉城東街建立朔平府文廟學署,用銀4052兩,學官衙署(文廟東街)用銀340兩,加上其它用銀共用17574兩。
雍正4年春季,大興土木修建朔平府衙署(即後來的右玉城人委會),用銀6493兩。修建右玉縣衙門(城東南火神廟附近)以及典吏衙門、監獄,用銀3214兩。同時在城內西街設立將軍府,在城西北設立中軍守備署,西街設立糧餉理事同知署(人稱二府衙門),倉街設立倉大使署,在朔平府署衙內設立經歷司署。滿兵八旗還設立了副都統署兩所,協領署12所,佐領署72所,防禦署72所,驍騎校署72所,共建房屋2090間。
因設府、設縣,在右玉城及附近(當時規定除鑲黃旗白旗可在城內建房外,其它六旗均在城外蓋房)共建房屋萬餘間,各式衙署三十多處,廟宇五十多處。就在同時期,先後修建了社稷壇普濟堂、稅廳、都統府、城守署、演武廳、糧餉府等,重修了大南山的顯明寺,雷公山的慈雲寺,混元峰(殺虎口樊家窯)的元天上帝廟、斗母宮,右玉城南北嶽廟等。
朔平府設立之後,還建立了朔平府學,設置教授一員(由威遠衛教授擔任);又設右玉縣教諭(分管教育官員)一員,設訓導(負責學校官員)一員。並按照清朝政府規定,朔平府定為文武生童20名,右玉縣生童15名。
雍正3年,請示重修右玉城,預算38000兩白銀,兩次請示均因用銀數量過多而未批准。后又重新預算為28481兩,於雍正7年(即1729年)2月10日批准預算。同年4月20日興工修建,共動土工72處,磚工66處。重建了西、北兩個城樓,東、南兩個城樓。每個門樓掛了匾額,南曰“紫塞金湯”,北曰“嚴疆鎖鑰”,東曰“拱獲燕雲”,西曰“屏藩河朔”,重建了東北、西北兩個角樓,重修了東南角樓。城牆修敵台23個,垛口564個。此次重修右玉城,總計用長磚841380塊,方磚92800塊,石灰3827900斤。用木瓦泥石匠人8744名,用土工119848個。此次修城,朔平府知府劉士銘,右玉知縣陳有年、經歷司周成,平魯教授王霷,常盈庫大使王基,殺虎口巡檢王之傑,右玉縣典吏傅大化等人,作出了卓著功績。
為了加強殺虎口防範治安工作,特設巡檢一員(縣裡派出官員,相當於副縣長)。又因威遠堡地廣民稀,匪奸易藏,也設巡檢一員。
到清乾隆年間,因綏遠(今內蒙古)逐漸繁榮昌盛,出於軍事上的需要,右玉駐紮的將軍遷到綏遠城(即今呼和浩特市),大量駐軍隨之北遷。朔平府城隨著軍事地位的變遷,人口逐漸減少,繁華走向蕭條。朔平府最後一任知府文麟,於宣統二年三月到任。一年後,辛亥革命爆發,推翻清政府,中華民國成立后,即撒銷了朔平府,歸雁門道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