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縣

隸屬於山西省朔州市

右玉縣位於晉西北邊陲,隸屬於山西省朔州市。北與西北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的涼城、和林格爾縣毗鄰,東連大同市左雲縣,南與山陰縣平魯區接壤。右玉縣四周環山,南高北低,蒼頭河縱貫南北,東西寬45.7公里,南北長67.7公里,轄一個省級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4鎮6鄉1個風景名勝區,288個行政村,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右玉縣常住人口為88212人。

2020年7月,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2020中國縣域全生態百優榜,其中有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

2019年,右玉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4億元,增長3.5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568元、9106元,增長9.4%、15.7%。

歷史沿革


右玉縣
右玉縣
右玉縣,古稱善無縣。右玉縣自古為中國北方要塞,這裡自春秋以前一直為北方少數民族所佔領。
據《山西概況》記載,秦置善無縣,屬雁門郡治。
西漢沿用秦制,東漢雁門郡南徙后,為定襄郡治。
漢末郡縣俱廢,北魏復設置善無縣,后廢。
唐以後為雲中縣址。
明洪武25年置定邊衛,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將邊外玉林衛併入右衛,改稱右玉林衛,屬大同府
清初名右玉衛。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旋升為縣稱右玉縣,歸朔平府,府治設右玉。
右玉縣博物館
右玉縣博物館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留縣,歸雁北道。
建國初,屬察哈爾省,仍屬雁北區。
1958年與左雲縣合併稱左雲縣。
1961年復縣。
1972年將縣址由右衛城遷梁家油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右玉縣位於山西省的西北端,為古北方要塞。尤以古關殺虎口為“咽喉之地”。北部以外長城與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涼城縣為鄰,西與平魯區接壤,南與山陰縣毗鄰,東臨左雲縣。東距大同市80公里,南距朔州市110公里,北距呼和浩特市150公里。全縣南北長67.7公里,東西寬45.7公里,總土地面積196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右玉縣
右玉縣
境內四周環山,南高北低。南部是洪濤山脈,北部和西部是陰山山脈的延伸部分。主要山峰有紅家山、曹家山、雷公山、樺林山、賀蘭山、牛心山、老龍山、馬頭山等。全縣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點紅家山台頂海拔1969.3米,最低處殺虎口(蒼頭河出境處)海拔1230米,高低相差739.3米,構成了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的地貌特徵。在起伏的丘陵山地間,插入一條條形斷陷盆地。東西兩側均為土石山地,南北部為黃土連綿的丘陵,形成垣、梁、峁為代表的黃土地貌。

水文特徵

右玉縣
右玉縣
縣域河流分屬黃河、海河兩大水系,屬黃河水系的主要為蒼頭河,屬海河水系的主要為源子河。蒼頭河縱貫全縣南北,幹流全長74.5公里,有支流179條,流域面積1693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86%。

氣候特點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嚴寒少雪而漫長;春季乾燥多風,氣溫回升快;夏季溫涼適宜,雨量集中;秋季降溫迅速,氣溫嚴寒。年平均氣溫4.2℃,降水量410毫米,太陽輻射強,光照時間長,溫度日較差大,無霜期短。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右玉縣
右玉縣
境內主要有煤、硅線石硅石、石灰石、粘土、鐵礦石、黃金、雲母、沸石、石墨等,其中煤炭面積165平方公里,儲量達34億噸。煤炭產業開始由單純的採掘向精深加工邁進。

生物資源

右玉縣是“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有塞上綠洲之稱。截至2010年,轄區近50%的土地森林覆被,以沙棘資源最為豐富,境內沙棘保存面積達35萬畝,是沙棘分佈集中區域、“全國沙棘建設重點縣”。野生動物主要有狼、山雞石雞野鴿黃羊狍子、狍子等。

風力資源

右玉縣年均風速3米每秒以上,春秋季最大風力9級,最大風速24米每秒,極大風速24每秒。六級以上大風日數平均每年有57天,適宜風力發電的地點有20多處。

水資源

右玉縣屬於貧水區。地表水資源總量為5524.4萬立方米,人均565.9平方米,以降水(洪水)為主,地下泉水補給甚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1年,右玉縣梁家油坊鎮更名為新城鎮,右玉城鎮、殺虎口鄉、高牆框鄉合併為右衛鎮,威遠堡鎮、威坪堡鄉合併為威遠鎮,元堡子鄉更名為元堡子鎮,歐家村鄉併入牛心堡鄉,破虎堡鄉併入李達窯鄉,西碾頭鄉併入高家堡鄉,撤殺虎口鄉組建殺虎口風景名勝區。區劃調整后,右玉縣縣轄4鎮6鄉1個風景名勝區,縣政府駐新城鎮。
2021年4月,撤銷白頭裡鄉,分別併入新城鎮、威遠鎮、元堡子鎮:將原白頭裡鄉的野場、白頭裡、周魚、龐家堡、東史、楊村6個村委會劃歸新城鎮管轄,將滴水沿、西史2個村委會劃歸威遠鎮管轄,將馬蓮灘、趙官屯、康村、北花園、張化5個村委會劃歸元堡子鎮管轄;撤銷丁家窯鄉,分別併入楊千河鄉、威遠鎮:將原丁家窯鄉的丁家窯、前鷹卧山、青草灣、石仁灣、雲石堡、前窯子、大沙口7個村委會劃歸楊千河鄉管轄,將前胡彩溝、常坪窯、白家窯3個村委會劃歸威遠鎮管轄。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4月,右玉縣下轄4個鎮、4個鄉:
新城鎮右衛鎮威遠鎮元堡子鎮
牛心堡鄉高家堡鄉楊千河鄉李達窯鄉
縣政府駐新城鎮。

人口民族


據2013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右玉縣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06‰,總人口為114028人。其中:城鎮人口為56874人,佔總人口比重的49.88%,鄉村人口為57154人,佔總人口比重的50.12%。出生率11.87‰,死亡率4.8‰。居民以漢族為主,有回族、蒙古族、滿族、藏族、苗族、彝族、畲族7個少數民族。
2021年6月1日,朔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右玉縣常住人口為88212人。

經濟


綜述

右玉縣
右玉縣
2018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2.6億元,同比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23.6億元,同比增長3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億元,同比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於全市1.8個百分點;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285元、7870元,分別增長6.9%、9.9%;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14.9%;財政總收入11.03億元,同比增長15.5%。

第一產業

推廣中藥材種植1.4萬畝,建成1605畝高標準現代農業園區、1.1萬畝燕麥優勢產業集群、1400畝鮮食馬鈴薯生產示範基地、3500畝小香蔥基地。種植燕麥草1.15萬畝、全株青貯玉米0.8萬畝,完成青貯窖5000立方米、棚圈建設5000平方米。培育新型經營主體180個、農技推廣示範基地2個。
右玉縣依託全國小雜糧基地縣的優勢,做大做強小雜糧產業,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堅持林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相統一,加快發展沙棘等經濟林,全縣沙棘面積達26萬畝,成為全國重要的沙棘產業基地。在認真論證考察的基礎上,確定把中藥材作為脫貧主導產業,推廣種植板藍根、苦參等中藥材4.4萬畝。
2019年,右玉縣種植優質鮮食馬鈴薯2982畝、苦參600畝、油菜花8700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5萬畝;建成500隻以上羊養殖場42個、圈舍8.9萬平方米;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

第二產業

堅持“企業+基地+農戶”發展模式,不斷發展壯大沙棘、苦蕎、小雜糧、肉羊等綠色農副產品加工業,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右玉梁威生態產業園入園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達13家,基本實現本地大宗農副產品就地轉化增值,右玉成為山西省重要的綠色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2019年,右玉縣培育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8家企業入選山西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名單。
2018年,右玉縣有6座煤炭生產礦井,建成國家一級、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各3座;3個風電項目併網發電,清潔能源裝機總容量達到130萬千瓦;年產100萬套亞麻酸系列化妝品項目完成設備調試;3家企業完成有機食品認證,2家企業完成無公害食品認證,23家企業的62種產品通過了QS認證。

第三產業

2019年,右玉縣新增電商扶貧村級網點75個,完成電子商務網路交易額和零售額共8145萬元,受益人口6500多人。
2018年,右玉縣接待旅遊總人數290萬人次,實現收入26.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2.4%、28.2%。電子商務網路交易額達8121萬元,網路零售額4319萬元。
2018年,右玉縣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電商孵化中心各1個,鄉鎮級服務站11個,村級服務點133個,開闢了3條物流配送線路,電商服務體系漸趨完善。

文化


右玉精神

右玉精神內涵為: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右玉精神是近70年艱苦創業孕育形成的,根植於右玉人民勤儉質樸、忠勇堅毅的地域文化中,生成於植樹造林、改善環境的艱苦歷程中,升華於推進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成為凝聚右玉縣幹部群眾思想共識的精神內核,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

右玉道情

右玉道情是“晉北道情”三大派系之一。傳統劇目有《大劈棺》、《打經堂》、《打刀》、《打碗罐》、《老少換妻》、《摸牌》、《金鳳裙》等。1953年,右玉縣建立了專業道情劇團,形成了道情在雁北地方“樂曲系敘事道情”流派體系。在朔城區、右玉、山陰等區縣,農閑時有業餘戲班演出。1982年,雁北戲校道情中專班畢業,集體分配到右玉縣,組建了右玉縣道情劇團。

節慶

右玉縣連續舉辦了五屆“生態健身旅遊節”和兩屆“西口風情生態旅遊文化節”,“中國·右玉西口風情生態旅遊文化節”被授予“全省優秀文化節慶會展”。

地方特產

右玉羊肉
右玉羊肉,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10年09月13日,農業部批准對“右玉羊肉”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莜面
莜面
莜面
右玉縣因海拔高、氣候涼爽,是種植莜麥的最佳環境,所產莜麥色美,味香,營養成份較高。莜面主要以莜麥為原料,精製而成,內含蛋白質比白面、大米、玉米的營養成分高七倍以上,可與精麵粉媲美,莜面中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可治療和預防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高雪壓等多種疾病,同時莜面中含有一種特殊物質,亞油酸,它對人體新陳代謝,具有很好的療效。另外在減肥,降血脂,降血糖,美容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療保健作用,對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病,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交通


右玉汽車站
右玉汽車站
右玉區位優勢突出,交通網路發達。地處晉蒙兩省“三市五縣”交匯處,毗鄰蒙晉冀長城金三角經濟合作區,是晉蒙經濟文化匯通的重要通道,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境內109國道、241國道、大呼高速、准池鐵路縱橫貫穿全境,山西西縱高速右玉至平魯段2018年通車,縣城距離呼市白塔機場、大同雲岡機場只有一小時車程,已經形成北連呼和浩特、包頭,西跨鄂爾多斯,南接太原,東達大同、北京、天津的交通路網格局。

社會


科學技術

2018年,右玉縣創建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各1個。

教育事業

2018年全縣高考二本B類以上達線217人,600分以上6人。7所小學校長實行競聘上崗,16所學校開展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2019年,右玉縣高考二本B類以上達線208人,達線率40.6%。

醫療事業

2018年,完善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全面推行城鄉居民縣域內住院治療“一站式”結算,為患者就診提供了極大便利。引進優勢醫療資源,縣醫療集團與山大一院、同煤集團總醫院、省心血管病醫院等三甲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與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三甲醫院達成長期對口幫扶合作關係,開通了與上述各大醫院的遠程醫療會診。

文化事業

2018年累計建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94個,免費放映數字電影3906場,開展“送戲下鄉”126場。全省第一家與新華社合作成立了縣級融媒體中心。榮獲山西省第五屆全民健身麒先杯足球賽冠軍、“舞動三晉”全民健身舞大賽銀獎。成功申報“全國群眾體育模範縣”。

科技發展

2018年,創建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各1個。

社會保障

2018年,農村低保、五保保障分別由每人每年3400元、5400元增加到3840元、6000元。不斷拓寬社會保障覆蓋面,全縣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累計達到20.89萬人,各項社會保險共征繳2.41億元,基金積累7.2億元。城鎮新增就業2297人,創業帶動就業375人。
2019年,右玉縣城鄉低保保障水平再次提標,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3840元增加到4440元,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449元提高到479元;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累計10.8708萬人;城鎮新增就業248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808人,創業帶動就業429人。

生態建設

2018年,右玉縣完成大片造林10.24萬畝,封山育林1.87萬畝,通道綠化提升15.8千米,集中連片改造低產低效沙棘林4萬畝,建設高標準沙棘園1.28萬畝;新聘專職護林員59名,組建森林資源保護巡查隊,確保了全縣森林資源安全。清理河道3450米,取締砂場10家,封堵處置入河排污口4處,關停違法建設企業3家。

社會治安

2019年,右玉縣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2個、惡勢力集團1個,破獲刑事案件22起。

法治建設

2020年7月31日,右玉縣(法治引領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

旅遊


大南山

大南山坐落在縣城西北6千米處,最高海拔1592米,山頂上的大墓和明代古碑等記載了北魏孝文帝平城祭奠先祖的史實。

南山森林公園

右玉縣南山森林公園
右玉縣南山森林公園
南山森林公園位於縣城之南、取“壽比南山”之意,面積6萬畝,園內針闊花混交,喬灌草結合,景區通道20公里,園區內亭、台、壇、閣、花、灌、路、園,錯落有致,有公僕亭、知春亭等,建成了佔地面積38畝,蓄水量1.5萬立方米的玉林湖,湖內有假山池塘、瀑布橋樑,登上小船可瀏覽湖內景色。

殺虎口風景名勝區

殺虎口
殺虎口
殺虎口位於右玉縣西北35公里處,是外長城一個重要天然關口。它東臨塘子山,西側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廟頭山,萬里長城由東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個半圓形圍牆將殺虎口圍在裡邊,東西兩側山嶺崖陡壁立,蒼頭河由南向北貫穿其中,構成一道寬200多米,長3000多米的天然關隘。

蒼頭河濕地公園

蒼頭河濕地公園
蒼頭河濕地公園
頭河濕地公園位於右玉縣右衛鎮高牆框村西一公里處。蒼頭河發源於平魯和右玉的交界帶,從南向北縱貫右玉全境,是右玉的母親河,在右玉境內全長75公里。

松濤園

松濤園
松濤園
松濤園距縣城5.3公里,總綠化面積達1萬多畝,是右玉幹部早期義務植樹基地之一,也是目前右玉環縣城生態旅遊圈上的重要一環。從70年代開始,按單位劃分任務,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行動,在賈家窯山西坡栽植楊樹、針葉樹等樹種3500多畝;進入80年代,對東部山樑溝壑綠化4000多畝;2000年以後,對賈家窯山周邊增綠擴綠,栽植新樹種30多萬株3000多畝。經過三個階段堅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如今滿目蒼翠、林海茫茫、清新宜人的綠色生態走廊。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松濤園四季常青的松柏中,成為右玉縣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特別是每當山風掠過,松濤陣陣,猶如講述著無數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因此又被冠名為“松濤懷英”。

中陵湖

中陵湖
中陵湖
中陵湖地處縣城西南,以中陵湖庫區為主,是集庫區旅遊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旅遊景區,景區內種植北京楊1.6萬株,油松1100餘株,樟子松3000餘株,垂柳210株,仁用杏1500株,建成26畝多的苗圃一座,觀摩亭兩座,度假村一座。

代表人物


高市貴,東魏驃騎大將軍,官至晉州刺史。
孫祥,明正統十年(1445年)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
何廷魁,明萬曆辛丑科進士,歷任刑部主事、歸德知府、西寧兵備道、黎平知府。
麻貴,明朝軍事將領,歷任大同總兵、右都督。
關露,作家,與潘柳黛、張愛玲、蘇青並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耿耀張,教育家,中國第一個裝甲團的籌建者。
劉子威,原民盟山西省委副主任委員。

獲得榮譽


2019年5月14日,右玉縣榮獲第十屆中華環境優秀獎。
2019年5月18日,右玉縣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9年5月,右玉縣榮獲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突出貢獻單位。
2020年5月,右玉縣入選2020中國縣域全生態百優榜。
2020年6月,右玉縣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2020年6月30日,右玉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入選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9月29日,右玉縣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020年11月16日,右玉縣入選“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