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沙蜥

鬣蜥科沙蜥屬爬行動物

荒漠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鬣蜥科沙蜥屬爬行動物。背鱗和腹鱗有強棱。無腋斑。須、胸、腹部常有黑點所成的斑塊。生活於荒漠或半荒漠地區,營穴居生活,一般築洞於較板結的沙礫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礫石下者。食物主要是各類小昆蟲,例如螞蟻鼠婦瓢蟲椿象等等。屬於卵胎生動物

形態特徵


荒漠沙蜥
荒漠沙蜥
荒漠沙蜥成體較大,頭體長42-60毫米,尾長50-84毫米。頭呈心臟形,長度略小於頭寬。吻端尖,眼前部斜下。鼻鱗2-3(4)枚,上、下鼻鱗半圓形而大,外側鼻鱗小。鼻孔位於吻的前側方,鼻間鱗(2)3-4枚,頭部背面的鱗片略隆起,前額和枕部的鱗片最大,眶上鱗最小。鼻鱗和眼前部之間有頰鱗3(4)枚。上睫鱗平扁,9-10枚,前部的鱗片重疊排列。中間數枚上瞼緣鱗的遊離緣平齊,下瞼緣鱗的遊離緣呈鋸齒形。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行。上唇鱗14-17枚。下唇鱗13-15(16)枚。鼓膜部略為下陷,覆有細鱗。顳鱗在眼後部較大。頦鱗的高和寬度相等,大於下唇鱗的2倍左右。須鱗至喉褶的一縱列鱗(37)44-54枚。頸部狹窄,有明顯的頸褶和體側褶。頸和背部有棱鱗,尤以脊鱗的棱脊更強。體側鱗小,突出呈小刺狀。胸鱗的棱脊強,往腹部則漸次轉弱而終於消失。頰部有時有棱鱗。四肢健壯,均被棱鱗,前肢貼體前伸時指端全部超越吻端,指長順序4-3-2-5-1,爪尖長。後肢貼體前伸僅第四趾的兩側和第三趾外側櫛緣發達,趾長順序4-3-2-1-5,爪甚長。尾的背、腹面全部棱鱗,通常尾基腹面的棱鱗少而微弱。
荒漠沙蜥背面褐色,背脊中央自頸到後肢常有一淺色窄紋,兩側有4-5列黑色橫斑,其間雜有細紋及白色圓點。眼間有2對半月形黑色橫紋,老年個體的背斑常在背脊部及腰側各成一條寬闊的波狀黑帶。穎部至頸側有一黑色斜紋。無腋斑。四肢背面飾有黑色橫紋。雄蜥於頰、胸、腹部常有大形黑斑,雌蜥除頰下有少量黑點外,腹面全為黃白色。尾背前部有3列縱斑,往後漸成大而對稱的一對黑斑。腹面有2-3個黑色半環,尾梢黑色。幼蜥腹面黃白色,無黑點或斑塊。尾的腹面橘紅色,與黑環交錯相間,尾梢腹面黑色。

棲息環境


荒漠沙蜥是中國西北諸省荒漠中較為典型的優勢蜥蠍。棲息地的海拔在1000-1500米,氣候極其乾旱,植物稀少,常見的有琵琶柴豬毛菜白刺梭梭怪柳等。同棲一地的還有隱耳漠虎蟲紋麻蜥荒漠麻蜥沙蟒黃脊游蛇等。洞口半圓形,寬20-25毫米,高10-20毫米,常被粗沙或土粒掩蓋部分洞口。

生活習性


荒漠沙蜥是營穴居生活,一般築洞於較板結的沙礫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礫石下者,洞穴挖築於向陽的沙地處,在梭梭林中的白刺包之間活動。在野外,沙蜥的食物主要是各類小昆蟲,例如螞蟻、鼠婦、瓢蟲、椿象、步甲甲蟲及昆蟲的幼蟲等。

分佈範圍


分佈東起內蒙古鄂爾多斯西北部的庫布齊沙漠和黃河河套以西,往西經阿拉善分佈到巴丹吉林沙漠,向南分佈到河西走廊東部和寧夏北部地區。據記載尚可分佈到新疆的羅布泊地區和青海湖畔,尚有待調查后予以證實。
荒漠沙蜥
荒漠沙蜥
內蒙古(杭錦旗、巴彥浩特、烏拉特中后聯合旗、阿拉善旗賀蘭山額濟納旗)、甘肅(民勤張掖武威)、寧夏(中衛平羅)、青海(青海湖)、新疆(羅布泊)。國外未見分佈。從在額濟納旗的中、蒙邊境捕得本蜥進行推測。應能往北分佈到蒙古境內。

繁殖生長


荒漠沙蜥卵胎生,在5-6月為交配繁殖期,產卵洞穴的土質鬆軟,洞溫18-20℃,洞內土壤含水量為5.6%-21%。雄蜥的精巢體積在出蟄后的4月份增大到全年的最大值55.2毫米,接著因進入交配期而日益縮小,直至8月結束繁殖期,再次逐漸增大體積。荒漠沙蜥在寧夏地區的產卵期主要在6、7月,也可延續到8月上旬。懷卵數多達4-7枚,每年產卵1次,僅1-3枚,多數為2枚,僅少數個體較大的沙蜥偶產3卵的現象。卵徑(17-20)毫米x(8-10)毫米,卵的平均重為0.75克,卵殼柔軟、半透明的革質。卵經30餘日孵化后,幼蜥於?,月份大批孵出,其體長為28-33毫米,尾長37-43毫米,體重0.1.克。幼蜥尾下橘紅色,與黑環相間,到體長遞增超過5毫米后,即隨同紅色消失則達到成熟期,並能參與繁殖活動。荒漠沙蜥的腹面黃白色,然而在陽光照曬下或用手撫摸后,即於須下、胸腹部逐漸出現黑色,最後形成大片黑斑。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保護級別


荒漠沙蜥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