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稻束
中國鄭敏創作的作品
徠《金黃的稻束》是現代詩人鄭敏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詩人把目光投注在秋天的田野上,脫去谷穗的稻草一束束倒垂在地里,“疲倦”“靜默”,使詩人聯想起同樣疲倦靜默的母親,於是田野無數金黃的稻束在詩人的眼裡幻化成“無數個疲倦的母親”“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稻束因為收穫而偉大,母親因為生命的孕育而偉大。詩人的沉思進一步推進,她想到了歷史,在偉大的母親面前,歷史也顯得渺小,“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而永駐的是母親那“疲倦”“靜默”的身姿。詩人採用由我到物——由物到我的安排、組織、觀察方式,把主體“我”突入到客體中,把冷靜的觀察和深沉的思考結合起來,使詩作內蘊豐富,引人深思。
金黃的稻束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裡,
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的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穫徠日的滿月在
高聳的樹巔上
暮色里,遠山
圍著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
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
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
秋天的田裡低首沉思
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
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而你們,站在那兒
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
——鄭敏《金黃的稻束》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作者自己如是說:“這首詩是寫在20世紀40年代,當時我正在戰時的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讀書。”一個昆明常有的金色黃昏,我從郊外往小西門裡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著一條流水和樹從走著時,忽然右手閃進我的視野是一片開闊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開,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裡,在夕陽中如同鍍金似的金黃,但它們都微垂著稻穗,顯得有些兒疲倦,有些兒寧靜,又有些兒寂寞,讓我想起安於奉獻的疲倦的母親們。舉目看遠處,只見微藍色的遠山,似遠又似近地圍繞著,那流水有聲無聲地流過,它的消逝和金黃的稻束們的沉思凝靜形成對比,顯得不那麼偉大,而稻束們的沉思卻更是我們永久的一個思想,回憶40年代大學時的哲學課和文學課,它留在我心靈深處的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哲學和文學,特別是詩,釀成的酒,它香氣四溢,每當一個情景觸動我的靈魂時,我就為這種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寫起詩來,也許這就是詩神對我的召喚吧。”
鄭敏是一個敏感而富於沉思的詩人,她在青年時代追隨里爾克的詩風,並且深受西方音樂、繪畫的影響。她善於捕捉新穎獨特的意象,通過這一系列的意象把對客觀事物的描摹引入到哲思的境界,因此讀她的詩作不能僅僅滿足於字句表層的意義,還必須挖掘出其深沉的象徵、隱喻意義。
《金黃的稻束》在一開頭寫出的是農村常見的情景:“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裡。”“金黃的稻束”在這裡就被作者賦予了多重的寓意,既可理解為自然意義的稻束,但更多的是指向象徵的含義,是詩人的心靈和自然契合后的所產生的玄想。鄭敏在晚年的回憶文章《〈金黃的稻束〉和它的誕生》中就曾明確地指出過這一點。詩人把“金黃的稻束”和“母親”這兩個跨度很大的意象巧妙聯繫在了一起:“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在這裡,“金黃”寓意著豐收的情景,但詩人在這一瞬間竟然在眼前幻化出“母親”這個崇高的形象。這是因為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關聯。只有在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之後才能獲得成熟的果實,而母親也是在默默奉獻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直到美麗的容顏一點點褪去甚至走向衰老、疲憊的時候才能孕育、撫養出偉大的生命。在一個個幼小生命逐漸走向成熟的時候,母親的付出是非常大的。這裡既是對大自然的讚頌,但更是對母親自我犧牲精神的讚頌。接著,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襯托勾勒出一幅偉大而莊嚴的雕像:“收穫日的滿月在/高聳的樹巔上,/暮色里,遠山/圍著我們的心邊,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雕像,是靜默的,有形的,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光榮和夢想。同樣,母親的肉體雖會衰老,而母親自我犧牲的偉大精神是無形的,她的生命如同這永恆的雕像,在歷史的時空中構築成亮麗的彩虹。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筆下的“母親”不能僅僅理解為一個農婦,它在更廣泛、更深層次的意義上泛指一切自我犧牲的精神。面對這種莊嚴和崇高,詩人心潮起伏,油然而生敬意:“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秋天的田裡低手沉思,/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腳下條流去的小河,/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難能可貴的是,在這首詩的結尾,詩人並沒有空泛地發表議論,仍然冷靜地把意象和玄思較好地結合起來,給讀者一種很大的想象空間,讓他們去思考人類偉大而神聖的情感。
對於習慣於欣賞中國傳統詩歌的讀者來說,閱讀這篇充滿現代主義詩作氣息的詩作恐怕會遇到很大的障礙,這既可以看做對人們閱讀習慣的挑戰,更能激發出讀者的閱讀潛能,從而把審美的觸角伸向更遠的時空。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張同道:鄭敏的《金黃的稻束》,酷似米勒的畫,但它是一幅立體的畫,一幅思考的畫。(《中國現代詩與西南聯大詩人群》)
浙江大學教授張玉玲:靜默是作者的創作姿態,也是讀者的閱讀境界,更是作品內在的審美品格。在鄭敏的體驗藝術中,靜默的風格首先表現於蘊含著宇宙和自然本質的體驗對象——無名的人、物與山水;其次表現於體驗的過程和狀態;還表現於詩人雕塑式的凝定意象的藝術手段。(《論鄭敏1940年代詩歌的美學特色》)
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顧穎:充分發揮形象的力量,將抽象的觀念、深厚的情感寓於可感的形象之中,使“思想知覺化”,這是九葉詩人們從西方後期象徵派和現代派詩人如里爾克、艾略特、奧登那兒學來的表現手法。《金黃的稻束》成功地運用了這種表現手法,詩人一下子連用五個意象,藉助象徵和聯想,將知性與感性糅合為一體,在連綿不斷的新穎別緻的局部意象轉換中,含蓄地表達出對豐產、收穫、土地、母親等極平凡又極偉大的事物的充溢著哲思的讚美。(《面向大地的沉思——〈金黃的稻束〉賞析》)
詩的開篇便用“金黃的稻束”這個意象來說明秋天豐收的景況,繼而用一“站”字將稻束立了起來;接下來用“疲倦的母親”這一意象來做隱喻,把母親比做金黃的稻束,二者在性質上或多或少有相似之處,秋天的被割倒的稻束就象一位歷經滄桑的母親,而此時滄桑的見證就是皺紋,但這皺紋是美麗的,就更增添了作者對母性的讚揚,歌頌她們的偉大與無私。另外,把“皺”與“美麗”並列,寓有謳歌母親的勞動和感嘆時光流逝之意。
接下來寫到了收穫日的滿月,由“滿月”來襯託人們因豐收而喜悅的心情。下面作者又給了我們一個蒼茫遼闊的意境。但似乎作者並不是單純的在描寫環境,“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就可以看出似乎有一定的哲理蘊涵其中。也許是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吧。
“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又再一次將母親的偉大體現出來。稻束在秋天的田裡沉思,也就是母親在沉思,她在沉思什麼?我們無從知曉,但卻可以略窺一二。母親在秋天裡看見豐收后她的心已經滿足了,她可以毫無怨言了。她用母愛換來了豐收。
最後幾句,著實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歷史比做一條長河,而母親就是站在河邊守護小河的保護神,更進一步提升對母親的讚美。
深受詩人里爾克的影響,和西方音樂、繪畫熏陶的鄭敏,具有詩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氣質,善於從客觀事物引起深思,通過生動豐富的形象,展開浮想聯翩的畫幅,把讀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黃的稻束》寫的是一片秋天的靜穆,一幅米勒式的畫面。詩人不單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過具體的物象和對人類存在的聯想和思索,來把握更本質、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詩意。
這首詩一開始就將其關注點集中在一束“金黃的稻束”上。它不是擺在那裡,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當大地空曠,這樣一幅“靜物寫生”出現在秋後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動人,更能調動詩人對歷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詩人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而這是賦予生命的母親、產後的母親、默默肩負著生命的艱辛和希望的母親。因為這種聯想,一種詩的情感被進一步調動起來,“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詩人以動情的筆觸和見證人的眼光賦予這種疲勞以美麗的性質。接著,詩人展開對收穫后黃昏景色的刻畫:“收穫日的滿月在/高聳的樹巔上,/暮色里,遠山/圍著我們的心邊”,正是在這萬物包裹,大地無比寧靜、飽滿、透明的境界里,詩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黃昏田野上那站著的金黃的稻束:“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無論是英雄的雕像、偉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沒有這樣一種“雕像”更寧靜沉默。它們靜默,是因為此時無聲勝有聲,是因為這種母親的疲倦、美麗和堅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說。這是一種動人的肯定和讚頌,而又不流於空泛。接下來的“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詩人由遠距離的觀看和聯想,轉向對表現對象直接抒情,進而賦予母性的疲倦和堅忍以超越一切的偉大的性質。稻束的“疲倦”被升華了,它的含義不再是體力不支,而是充分釋放后的深沉和寧靜。詩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讓我們展開更廣遠的想象。正是在這“弱者的偉大”中,在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態中,“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這些詩句變得玄秘起來,你可以添進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賞這種抽象的神秘感。詩人告訴我們的是,這決不是一種虛空,決不是一種即興式的感懷,它偉大、恆久、莊重,它超越時空,我們會體會到一種類似宗教感的東西在冉冉升起。至此,那肩負著偉大的疲倦和辛勞的母親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襯下,超越了歷史的進程而具有了永恆性。
一、“金黃的稻束”象徵著什麼?
“金黃的稻束”在詩中有深邃的意蘊。這裡“金黃的稻束”,不僅是指自然意義上的稻束,而是詩人的心靈與田野里佇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實體,而產生的一個象徵。它首先是收穫的象徵,進而詩人把它與創造此豐收成果的勞動者的形象自然地聯繫起來了,而作為孕育者和勞動者的母親便是其中的典型,成為詩人表達敬意的對象。這個意象不僅真,而且美,它屬於一個帶有玄想性質的“瞬間”,這種“瞬間”卻構成了自足的詩的永恆,啟示人們重新思考平凡與偉大的關係。
二、詩人是如何將“詩”(詩的意象和語言的美)與“思”(對人類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詩人以“金黃的稻束”為起點,將收割后的疲倦和靜默、母親和人類歷史活動的意義聯繫起來,因而具有一種更為感人的力量。在具體寫法上,詩人並沒有在字面上將“金黃的稻束”直接比為“母親”,或是直接比為“雕像”,而是在這兩者之間來回閃動,展開聯想和沉思。它們在詩中同時存在,相映成輝。讀後,黃昏收割過的田野里“金黃的稻束”這一意象像靜默的雕像一樣令人難忘,而母親的疲倦、母親的無言的堅忍和美麗又激起我們對歷史和生命的無盡的沉思。值得稱道的還有這首詩的語言,它們不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質感和深長的意味。詩的最後一句“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因為有上文的鋪墊而順理成章,並不顯得空洞,一種“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詩”在此完美地合為一體。
三、這首詩有著意象的跳躍,意象的重疊,但為何不給人零亂、費解的感覺?
這得益於詩人意象創造的技巧圓熟,尤其是組織得非常和諧。它在跳躍的地方都作有機的過渡,用一根無形的線索把數個意象貫串起來。詩的前兩行寫大自然的“稻束”,一個跳躍,卻又寫起了“皺了的美麗的臉”的“疲倦的母親”。從稻束到母親,是兩個意象的重疊,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見”作了暗過渡,所以雖然跳躍,卻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們能感到詩人在這裡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暗示:全詩把“稻束”與“疲倦的母親”連了起來。這聯結的線索就是由詩人對那個一切都被顛倒了的社會中的一個社會問題的認識引起的,即為什麼勞動者卻是貧窮者,對社會貢獻得越多,自己卻喪失得越多。詩人把這些對社會的認識,通過稻束──母親──思想這樣一根藝術線索貫穿起藝術形象,表現了出來。
一、有“聲”有“色”的語言
這首詩由於獨特的色彩與聲音的把握和表達,而使語言帶有一種雕塑的質感和光輝。詩人用“金黃”修飾“稻束”,既是基於稻束本身的質感,也是一種內在精神的把握,“金黃”是高貴的色調。在技巧上,它一方面體現了現代主義具體意象和抽象觀念的疊加所產生的特殊效果,也溝通了古典詩歌對意境的要求,體現了對傳統的情境關係的重視。而三個“靜默”預示著母親的美麗與堅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說,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有“聲”有“色”的語言增添了詩歌的厚重感。
二、融合傳統與現代經驗的意象
詩中的意象具有如下兩個特徵:第一,以強烈的主觀態度對實存的生活形態作具體描述,如“金黃的稻束”“疲倦的母親”“收穫日的滿月”“高聳的山巔”;第二,通過詩人的感官轉化把抽象的事物變形為具體感知的形象,如“歷史”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無論哪種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獨創性,而且它們也是通過詩人心理的印證或想象才得以實現的。詩人對意象的理解與創造,吸收了中國古代和西方現代的經驗,並且有所融合、創造。
一、作者簡介
鄭敏,1920年生,福建閩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外國文學系,後轉入哲學系。1942年開始發表詩作。1943年畢業后赴美國布朗大學留學。1951年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1956年回國后在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英國文學研究。1960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詩集1942—1947》《尋覓集》《早晨,我在雨里採花》及詩合集《九葉集》,論文集《英美詩歌戲劇研究》,譯作《美國當代詩選》等。
二、《金黃的稻束》和它的誕生(鄭敏)
這首詩是寫在20世紀40年代,當時我正在戰時的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讀書。我在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當時的制度是可以在新生註冊入校時決定自己要主修哪一系,在經過一番思考後,我決定由我喜愛的英國文學改為修哲學系。當時我的想法是文學還可以自學,而哲學,這一文科之本,卻必須由師傅領進門,因此在註冊登記表上我就毅然決然地填上哲學系幾個大字,從此奠定了我此生在寫作和科研上必然會走上一條跨學科的道路,也就是念著哲學,為了更深地理解文學和寫詩。說來也巧,作為哲學系的學生在修一門外語時必須修德文。這樣我就成了馮至先生德文課的學生,馮先生也正是一位兼修德國文學與哲學的學者和詩人,他在聯大開了歌德研究和德文兩門課,就在這時期他的傑作《十四行詩集》和關於里爾克書信的翻譯也問世了。他的詩和歌德的《浮士德》及里爾克的書信都是深深浸透著哲學的文學,這樣就深刻地刻畫了我此生在創作與科研所必然要走的道路。與此同時我在自己主修的哲學課里又找到詩的美學和哲思。其中鄭昕先生的康德,緊緊圍繞著對物自身的探討,馮文潛先生的西方哲學史,為我畫了一個柏拉圖的形而上理想主義的輪廓,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哲學使我理解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境界,湯用彤先生的魏晉玄學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國知識分子所特有的一種超脫精神,而這些中西哲學正是我所讀的一切文學之本,之質,之神,從此我不可能不在文學作品中尋找他們,體驗他們,因此在事隔半個世紀后,我在海德格爾的書里讀到“詩歌是哲學的近鄰”時,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點中了我多年實踐而不自覺的道理。
以上這些就是我在20世紀40年代寫詩時的心態,一個昆明常有的金色黃昏,我從郊外往小西門裡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著一條流水和樹叢走著時,忽然右手閃進我的視野是一片開闊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開,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裡,在夕陽中如同鍍金似的金黃,但它們都微垂著稻穗,顯得有些兒疲倦,有些兒寧靜,又有些兒寂寞,讓我想起安於奉獻的疲倦的母親們。舉目看遠處,只見微藍色的遠山,似遠又似近地圍繞著,那流水有聲無聲地汩汩流過,它的消逝感和金黃的稻束們的沉思凝靜形成對比,顯得不那麼偉大,而稻束們的沉思卻更是我們永久的一個思想,回憶40年代大學時的哲學課和文學課,它留在我心靈深處的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哲學和文學,特別是詩,釀成的酒,它香氣四溢,每當一個情景觸動我的靈魂時,我就為這種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寫起詩來,也許這就是詩神對我的召喚吧,日後閱歷多了,思維也變得複雜起來,我的詩神也由一個青春的女神變成一位沉思的智者,他遞給我的不再是葡萄美酒,而是一種更濃烈的極香醇的白酒,我的詩有時有些不勝任,但生命是不會倒退的,正如江河,我只能向大海流去,永不返回。
2001年4月8日清華園荷清苑
(選自2001年第6期《名作欣賞》)
三、面向大地的沉思──鄭敏《金黃的稻束》賞析(顧穎)
這首小詩讓我們想到米勒的油畫《拾穗者》,詩中所呈現的不是古典的中國式的空靈飄逸的意境,而是在現代中國苦難的土地上,在歐風美雨的吹打中,慢慢滋長起來的,由困惑、探索而凝結成的趨向莊重沉思的詩境。
詩思由暮野中金色的稻束導入,很快轉入一系列似乎不相關聯的意象──黃昏路上疲倦的母親;高懸在樹巔上的“收穫日的滿月”;如雕像一般靜默的遠山;最後定格於金色的稻束在一片伸向遠方的秋野中低首沉思。然而筆墨斷處意脈不斷,內在的關聯將這些個別的意象連接起來:
“金色的稻束”,意味著收穫,它充盈著豐收的喜悅,更是對艱辛勞作的饋贈;它浸透著烈日之下的汗滴和風雨之中的泥濘,寄託著勞動者對幸福的期待和對匱乏的憂慮;也耗蝕著母親原本豐滿的臉龐──那在辛勞與憂慮中漸漸憔悴的臉龐。“稻束”與“母親”兩個意象由此相遇,漫長歲月中的艱辛和期待,使秋日的收穫與老去的母親映射出令人心酸的美麗,這種美麗與那高懸在樹巔上的“收穫日的滿月”既有形的關聯──母親的臉與滿月,更有神的比附──一種收穫的滿足,無言的欣悅,升起於樹巔,並不偉大,但豐盈自足。圓月之後,是遠山,它彷彿很遠,構成一個靜穆的背景,如油畫的底色,浮雕般襯托出稻束的金黃、母親的蒼老、圓月的熒白;又彷彿很近,在蒼茫的暮色中逼近我們的心靈,以比雕像更靜默的姿態壓迫我們感受到某種尚未說出的秘密;其實這不是什麼秘密,它只是在群山之圍中,一代一代人默默演繹著的生存的軌跡,也就是母親的老去、稻束金色的沉積和收穫日的滿月一次次地升起……詩人由近而遠,一層一層拓展出一個開闊的詩意空間,但詩思在此轉向,詩人收回伸向遠方的視點和思緒,重新落到近景中的稻束,那由母親、滿月、群山拓展開來的思緒,共同熔鑄出稻束凝重的身影──“肩荷著偉大的疲倦”在“秋天的田裡低首沉思”。為生存而操勞的疲倦,雖沒有改天換地的壯烈,卻是支撐民族、生命繁衍生息的根基,它是偉大的但又是沉默的,即使在最輝煌最豐盈的秋日,也只是“低首沉思”。歷史的長河中,那屬於“金黃的稻束”的群體,早已模糊為一個暗淡的背景,無聲無息地滋生和死亡,無聲無息地支撐起英雄的偉業,也肩荷起歷史的苦難。而它們只是“靜默”“靜默”,在靜默中繼續自己辛勞的生命。但在這靜默中,我們感到稻束兀然聳立如一座豐碑,顯示出群山一般厚重不遷的品格和不可藐視的力量,真正的歷史靠它支撐。那由英雄的名字綴結成的歷史,不過是其下“一條流去的小河”,只有這“稻束”的類屬,才能以始終沉默的姿態,進入人類的思想。
對於習慣中國傳統詩意思維的讀者來說,初讀這首詩可能會有些理解上的困難。現代主義的詩歌已不再滿足於單純地寫景狀物抒情,對宇宙、歷史、人生的哲理性關注不僅深深浸入詩人們的思想,也介入詩的藝術中。充分發揮形象的力量,將抽象的觀念、深厚的情感寓於可感的形象之中,使“思想知覺化”,這是九葉詩人們從西方後期象徵派和現代派詩人如里爾克、艾略特、奧登那兒學來的表現手法。《金黃的稻束》成功地運用了這種表現手法,詩人一下子連用五個意象,藉助象徵和聯想,將知性與感性糅合為一體,在連綿不斷的新穎別緻的局部意象轉換中,含蓄地表達出對豐產、收穫、土地、母親等極平凡又極偉大的事物的充溢著哲思的讚美。“稻束”的意象實際寓涵著一種對生存的根基性的歸依和沉思。相對於傳統,這是“異調”,這是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共同培植起的異調。鄭敏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哲學系,深受西方音樂、繪畫熏陶和德語詩人里爾克的影響。里爾克在他的《慕佐書簡》中這樣寫道:“我們的使命就是把這個短暫而羸弱的大地深深地、痛苦地、深情地銘刻在心,好讓它的本質在我們心中‘不可見地’復活”。《金黃的稻束》正體現出詩人追尋“大地”的沉思,“大地”是什麼?大地是根基,是我們的棲息之所,是我們的存在之根,是一切產生之地又必將回歸之地,被踐踏被忽略被遺忘是“大地”的特徵。在詩的歌詠中,為苦難所遮蔽的“大地”被帶入澄明,它的偉大、它那不可動搖的堅實性,在人們心中潛在地復活。這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虔敬地以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去體驗去逼近勞動者卑微存在的嘗試。隱逸、悲憫、閑適的傳統田園情懷為充滿宗教般謙卑的形而上沉思所取代,一種不同於“不語婷婷日以昏”的感傷,也不同於“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超逸的思緒,滲透到這片有著油畫般厚重質地和斑斕色澤的秋野暮色圖中,這種哲理化傾向打造出全詩深邃的意境。
(選自2001年第6期《名作欣賞》。有刪節)
從建國初到1979年鄭敏中斷了新詩寫作。直到“三中全會”以後,在時代的感召和友人的鼓勵下又寫起了新詩,出版詩集《心象》、《尋覓集》和詩學專著《詩與哲學是近鄰》,十四行體組詩 《詩人與死》是受其詩友唐祈之死的觸動寫成,是她早年對生死問題進行哲理思索的延續。全詩借唐祈的死來關注和思考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命運:“我們都是火烈鳥/終生踩著赤色的火焰/穿過地獄,燒斷了天橋/沒有發出失去身份的呻吟/然而我們羨慕火烈鳥/在草叢中找到甘甜的清水/在草叢上有無邊的天空邈邈/它們會突然起飛/鮮紅的細腳后垂。”詩一發表即引來好評,說“這組詩沒有過多的哀婉和溫情,整飭的十四行恰如死亡行進本身一樣,嚴厲、冷靜、必然,但暗中卻布滿了憤怒、悲傷、嘆息、詛咒,種種情感的旋渦和潛流”。可見,鄭敏對生死問題的詩性哲理觀照,是建立在她自己獨特的生命感受基礎之上的,而決非哲理的直陳,真正實現了知性生命化的詩學追求。也是一種心靈觸動。
鄭敏(1920---),福建閩侯人,生於北京。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哲學系。1952年在美國布朗大學研究院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后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60年後在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講授英美文學至今。1948年出版《詩集:1942--1947》。鄭敏與陳敬容、唐湜、杜運燮、杭約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詩人合稱為“九葉詩人”。
鄭敏是在馮至的引領下與哲學也與里爾克的詩結下一生的情緣。她嗜讀里爾克的詩,特別是對里爾克的名作《豹》更是情有獨鍾。她與里爾克一樣,總是從日常事物引發對宇宙與生命的思索,並將其凝定於靜態而又靈動的意境里。每一個畫面都彷彿是一幅靜物寫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結著詩人澄明的智慧與靜默的哲思,建國前寫的《金黃的稻束》就是這樣的作品。
《詩集1942—1947》《九葉集》(合集)《尋覓集》《心像》《早晨,我在雨里採花》《鄭敏詩集》,論文集《英美詩歌戲劇研究》《結構—解構視角:語言·文化·評論》《思維·文化·詩學》《詩歌與哲學是鄰居—結構—解構詩論》,譯著《美國當代詩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