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都戲

二都戲

二都戲是起源於浙江西南邊陲慶元縣的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稀有的傳統戲曲劇種,其產生年代大約在元末明初,發源地為慶元左溪鎮黃岡村。由於慶元左溪、荷地、合湖一帶古稱“二都”,因此得名。二都戲的形成和發展主要在浙江省慶元、龍泉景寧一帶的菇民區內,表演者大多為菇民自身,而且它的傳承、交流和發展均與菇民的生活生產習俗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故又被稱為“菇民戲”。

起源


浙西南菇民區自古以來交通不便,這裡至今仍保持著古老而原始的閩越文化。據文獻記載,中唐後期一些中原望族及賢人志士為躲避戰亂,歸隱山林而遷徙到這裡。至南宋,由於政治中心的南移,使山區的地方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文學藝術同期也達到了鼎盛。
慶元縣二都戲老藝人吳福寧說,二都戲大約產生於元末明初,明朝後期得到較大發展,清朝至民國期間進入鼎盛時期。在漫長的傳承衍變過程中,曾派生出坐唱班、傀儡戲、平和戲等表演形式。菇民區是獨特的自然經濟區,二都戲是菇民精神寄託的重要載體和閑暇主要娛樂形式。

特徵


由於地理環境和民俗特質等因素的影響,二都戲的地域特徵極其明顯。二都戲用地道的慶元方言演唱,這是因崇山峻岭阻隔,慶元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唐、宋古音和眾多複雜的聲調,有些語詞在現代漢語中很少使用,卻在二都戲對白中保留了下來。如:驚嘆詞“夥頤”,語出司馬遷史記》中《陳涉世家》;“夥頤之故”是地道的文言文,但是在二都戲的劇情中,“夥頤之故”卻常常出自村婦之口。
同時,二都戲的唱詞中還完整地保留了古詩詞的用韻規律和詩詞韻律。在二都戲演繹的慶元方言中,平聲字和仄聲字基本上都嚴格遵循古代的語音規範,與古典詩詞的用韻規律相比,幾乎無不合拍。二都戲的唱詞有詩的格調,但其字句卻通俗易懂,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
二都戲是多聲腔板腔體劇種,演出按照其主奏樂器的使用情況分為京胡戲、橫嗩戲、毛胡戲三類,板式豐富,有平板、倒板、十八板、十字鐸、慢鐸、緊板和流水等十幾種板式。二都戲劇目繁多,劇本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大都具教化功能,經常上演並能列齣劇目名稱的就有160多部。劇本創作由於本地文人的參與,上演了大量的神話劇、歷史劇,既迎合了菇民群體的趣味,又受到賢人志士的青睞。
二都戲具有獨特的表演特徵,吸收了較多的道教文化元素,將本地道士的咒語、唱腔和表演程式融入舞台表演,舞台表演以生活化形式為主,老旦在台上的招式幾乎是模仿當地老婦動作。二都戲的表演既娛神又娛人,演出多在大型菇神廟內,菇民在廟會期間上香拜神,祈求菇神保佑自己和家人秋季外出種菇時一路平安,來年香菇大豐收。

現狀


二都戲作為浙西南山區的傳統戲曲劇種,蘊涵著厚重的歷史和藝術符號,為浙西南偏遠山區的人們留下了美好的文化印記。但二都戲對香菇經濟具有極強的依附性,近年來,隨著香菇生產技術的產業化、家庭化,二都戲的生存土壤和生存空間面臨著巨大的變革,離開了香菇的野外生產以及由香菇生產派生的民俗傳統、宗教信仰、祭祀儀式等,就失去了其滋養的土壤和存活的環境,二都戲日漸式微。
目前,二都戲劇團大都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健在的二都戲老藝人只剩十來人。儘管二都戲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慶元縣政府也採取保護傳承人等相應措施,但因其生存的地域性、傳統性、程式性極強,保護仍然步履維艱。二都戲的保護要立足長遠,在正確觀念引導下,加強學術研究和建立保護機制,逐步形成以資源保護、傳承展示、產業運作等內容為核心的地方戲曲保護傳承體系。
民眾是地方戲曲的創造者、承載者、傳承者和發展者,也是二都戲的保護主體,要做到真正的保護,必須激發民眾的自覺意識,讓民眾意識到二都戲保護的重要性,喚起其參與感和自豪感,煥發出他們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應加強理論研究,對傳人、傳劇進行研究,對班社組織與經濟供養方式進行研究,對歷代文本中的二都戲進行考察,對其唱腔與伴奏進行研究,對其字調與樂調進行考察,對二都戲與其它藝術形式的關係進行研究。同時,要加強二都戲與松陽高腔處州亂彈、民間曲藝等現存的當地民間藝術進行交流,以免古老的二都戲越來越脫離其存在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失去其鮮活的生命力。
進一步建立健全二都戲保護機構也是二都戲保護傳承的重要一環,應加快建立二都戲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建立二都戲專家庫,進一步加強對二都戲保護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決策諮詢,從而形成由政府牽頭,文化、旅遊、民族宗教、財政、教育等部門聯合組成的有一定權威性的綜合機構,及時協調和有效解決保護工作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真正形成“政府協調、部門聯動”的綜合保護機制。
在二都戲保護的投入機制上,應採取政府、民間資金雙渠道投入機制,設立二都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並隨財政收入漲幅逐步加大二都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投入力度,以保證二都戲資源挖掘、曲目整理、音樂研究及合理傳承等方面工作的可持續開展。同時抓緊規劃,形成資源保護體系,這是二都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應重點強化對二都戲資源與生態環境的預警機制,保護二都戲生態資源環境,對二都戲普查出的劇目進行挖掘、研究、整理、建檔,形成有效、健全的二都戲資源保護體系。
二都戲的保護關鍵在於人的傳承和保護,要通過採取“活態傳承”等手段,鼓勵支持傳承和展示。一方面激活傳承人的傳承熱情,形成自覺保護意識,並在提供資料和技術支持的同時,鼓勵和支持二都戲傳承人開展經常性的戲曲文化傳習活動,使優秀的二都戲劇種後繼有人,薪火相傳。
二都戲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作為浙江地方戲曲文化表現形式的意義,遠遠超出菇民區的範圍,是我國燦爛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蘊涵著歷史與記憶的雙重情結。二都戲的活態傳承和生態保護,只有科學規劃、大力扶持,才能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重放異彩。
(本文曾發表於《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