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遐想錄
1782年讓-雅克·盧梭所著的書籍
《漫步遐想錄》(又譯作《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是法國作家讓-雅克·盧梭以“漫步”為題寫下的散文集,1782年出版。
貫穿於《漫步遐想錄》之中的就是盧梭生活在其中的社會中的人對他一致進行迫害的感覺,是他孤立於人類社會之外的感受。它分析了作者心目中的那個陰謀集團所體現的外力對他的“自我”所造成的異化,幻想著一種超越生死煩惱的佛教涅槃般的境界。這是作者跟自己的心靈親切交談的產物,是一顆孤獨的靈魂自我解剖的自白書,有著不加修飾的淳樸,無可懷疑的真誠,而大自然對人的親切的撫慰,人與和諧的自然的靈息相通,決定了作品風格的無比質樸和富於音樂感。這彷彿是一部極其優美的抒情散文詩,充分體現了盧梭推崇自我,崇尚感情、熱愛大自然的創作風格,該作對19世紀散文作家具有很大影響。
《漫步遐想錄》中的十篇《漫步》沒有預定的次序,並不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漫步之一》說明作者在寫這部作品時的精神狀態以及這部作品的主旨:現在的問題已不再像《對話錄》那樣想要說服讀者並進行辯解,而是對作者的內心進行分析,進行解剖,以認識自己。
《漫步之二》記述一七七六年十月二十四日作者在梅尼孟丹山岡附近被一條狂奔的大狗撞倒、暈死過去的那次事故。在這次事故后,作者發現人們在他死後將給他怎樣的對待,從而對爭取世人對他有所了解失去最後的希望。
在《漫步之三》中,作者講到他怎樣在青年時期就下定決心,一到四十之年就擺脫社交生活,開始隱遁,過自食其力的清貧生活。而正是這個轉變遭到他原來的友人的猛烈攻擊,導致與他們決裂。
《漫步之四》嚴格說不是一篇遐想,多少像是對說謊這個問題的論述。
《漫步之五》是對聖皮埃爾島小住時的回憶,無疑是十篇《漫步》中最優美的一篇。在這裡,作者指出真正的幸福在於既不回顧過去,又不瞻望將來,心中既無匱乏之感也無享受之感,既不覺苦也不覺樂,既無所求也無所懼,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這樣一種境界。
《漫步之六》通過作者和一個小瘸子的一段軼事,說明他生來就不能容忍為跟別人生活在一起而必須忍受的束縛,因此從來就不適於生活在這個文明社會之中。
《漫步之七》說明植物標本的採集怎樣使盧梭得以跟天地萬物融為一體,跟整個自然打成一片,從而忘記他的迫害者。
在《漫步之八》中,盧梭再一次講到他向他的迫害者對他的污衊凌辱進行長期的辯解掙扎之後,發現這種辯解掙扎出於自負之心,而一旦擺脫了這種自負之心,他就能聽命於必然,得到內心的寧靜。
在《漫步之九》中,盧梭說明他把他的幾個孩子送進育嬰堂的原因,駁斥他的敵人把他說成是一個不近人情的父親,駁斥他們說他仇視孩子的指責。
《漫步之十》是在同華倫夫人相識五十周年時對她的追思,對在她身邊的短暫幸福歲月的回憶。原稿僅寫了兩頁,作者就在一七七八年五月二十日離開巴黎,應吉拉丹侯爵之邀,遷居到他在埃爾姆農維爾的別墅中去。七月二日在那裡猝然離世。這篇《漫步》也就始終沒有完成。
漫步之一 | 漫步之三 | 漫步之五 | 漫步之七 | 漫步之九 |
漫步之二 | 漫步之四 | 漫步之六 | 漫步之八 | 漫步之十 |
盧梭在去世前動筆寫《遐想錄》並決定在身後發表,是與法國當時的階級鬥爭形勢和他日甚一日的惡劣處境分不開的。18世紀的法國正處在資產階級革命的前夜,貴族和教會享有特權,人民不堪忍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紛紛起來反抗,革命風暴迫在眉睫。而反動保守的封建專制主義更加瘋狂地施展淫威,扼殺一切新思想,迫害進步作家,幾平沒有一個有進步傾向的作家沒有受到過壓制。許多宣傳新思想的名著都曾被禁止流傳或焚毀。盧梭對封建制度的批判遠比其他啟蒙作家的批判更為尖銳和明朗。他在《愛彌爾》中表現了對僧侶的極大僧恨,大理院下令焚燒,並要逮捕他。盧梭逃往瑞士,瑞士當局同樣下令燒他的書。他逃往普魯士屬地莫蒂埃,教會發表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敵人”。他逃到聖彼得島,該島所轄的尼泊爾政府下令,命他離開。他被迫去英國,投奔哲學家休謨,不久與休謨發生爭吵。幾經周折,直到1770年才化名回到法國。在巴黎,他一直受到當局的嚴密監視,靠抄寫樂譜過著弧獨的生活。為了讓世人看清他的本來面目,證實自身存在的價值,他埋頭撰寫了《懺悔錄》和《對話錄》,把身後名聲不受損害的希望寄託於渺茫遙遠的未來,讓“較優秀的一代”經過考察能夠理解他。但是,一切努力都歸失敗,敵人越來越多,誹訪、貶低、嘲弄、污辱,把他推到苦難的深淵,精神幾乎完全失常,得到理解的希望也在心中熄滅。他不得不從一個他所厭惡的現實中退出來,為自己建造一堵與世隔絕的圍牆,書寫過去漫步中遐想的回憶,以“品嘗撰寫時的甘美”。此作尚未完稿,終於在“肉體承受著人們所能感到的一切痛苦,靈魂中充滿著死亡的憂愁”中溘然長逝。這就是《遐想錄》產生的背景。
從1776年起,盧梭住在巴黎普拉特里埃街(今讓一雅克·盧梭街)一套簡樸的房子里,每天都在巴黎近郊鄉間作長時間的漫步。他將自1776年春至1778年春這2年中漫步時的遐想筆之於書,共得10篇,即這部《漫步遐想錄》,在其身後1782年出版。
作品主題
在《遐想錄》中,盧梭分析了他心目中的那個陰謀集團所體現的外力對他的“自我”所造成的異化。這個“自我”一身而二任,既是折磨自己的人,又是受折磨的對象。他甚至覺得他的身體也是和自己無關的東西;他隔絕與現實之外,彷彿覺得他的肉體成了他跟世界隔絕的一幅屏幕。盧梭在《漫步之五》中這樣寫的:“假如有這樣一種境界,心靈無需瞻前顧後,就能找到它可以寄託、可以凝聚他全部力量的牢固的基礎;時間對它來說已不起作用,現在這一時刻可以永遠持續下去,既不顯示出它的綿延,又不留下任何更替的痕迹;心中既無匱乏的感覺也無享受的感覺,既不覺苦也不覺樂,既無所求也無所懼,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同時單憑這個感覺就足以充實我們的心靈:這要這種境界持續下去,處於這種境界的人就可以自稱為幸福,而這不是一種人們從生活樂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憐的、相對的幸福,而是一種在心靈中不會留下空虛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圓滿的幸福。”盧梭把這種在遐想中達到的心醉神迷的境界看作是他的幸福,看作是他從苦難中得到的補償。這一境界多少類似佛教的涅槃,是對“生死”諸苦及其根源“煩惱”的最徹底滅絕的境界。盧梭追求這樣的境界,只是因為他感到自己是“一個被排除於人類社會之外的不幸者,他在人間已不可能再對別人或自己做些有益之事。”它並不要求被社會異化的全體受害者都去追求那樣的境界而對社會生活厭倦。同時盧梭也並不認為一人獨處就能取得真正的幸福。他在《漫步之七》里寫道:“我只能在大家都幸福時才感到幸福。”《漫步之九》中他在布洛涅樹林里和一群小姑娘相處,在舍佛萊特集市上買下一個小姑娘的蘋果分給幾個小夥子,這兩個場面都說明盧梭追求的是集體的幸福。
藝術特色
結構
《遐想錄》結構單純,由十篇長短不一的文章組成。形式自由、激情充沛,具有新穎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作者擅長哲理性抒情,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是作品獨具的藝術特色。它雖是一篇回憶,但作者追溯細節的傑出記憶力使人驚奇。它宣洩自我心靈深處的奧秘,抒發潛存內心的感情,表現在“自得其樂”背後蘊含在現實面前的迷佃、孤獨、絕望的思想情緒,層層剖露他不幸致死的原因。它是為發泄感情而進行的創作,而不是為創作而造出的感情。所以,雖沒有特定的歷史內容而不平庸,雖沒有驚險跌宕的情節而能扣人心弦。由於作家的學識淵博而能明辨是非,由於見解深邃而能從紛繁的事物中概括出重要道理。表現了作家高度的智慧、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深刻的判斷力。
風格
《漫步遐想錄》中的詩化主要體現在心靈的幸福、天堂般的自然環境、美妙的回憶等方面。
面對各種迫害,盧梭並沒有被打倒,反而使他“從此免於不安和恐俱”,使現實的痛苦對他不起作用,他的心靈“恢復了徹底的平靜”,可以“投身於和我的心靈親切交談這樣一樁甜蜜的事里去”,“內心的精神生活似乎反而更加豐富”。盧梭著力於心靈幸福的描寫,是因為心靈是他的敵人唯一無法奪走的東西,他用心靈的幸福來宣揚他的勝利和迫害他的人的失敗。
《漫步之五》中出色的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之成為名篇。在聖皮埃爾島,物種豐富、湖水清澈、溪水潺潺,“有花有鳥”,這使我們聯想到聖經中的伊甸園。描寫大自然的美麗,也是盧梭挫敗敵人陰謀的一個修辭策略。在該文一開始,盧梭就點明他的敵人想把他與世隔絕,而盧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宣揚其陰謀的破產,他們沒有使盧梭陷入頹廢、絕望之中;反而在美麗的自然中,盧梭享受到幸福,尋找到歸宿,“我在人們臉上看到的只是敵意,而大自然則永遠向我露出笑臉”。
回憶對於晚年的盧梭是筆無比珍貴的財富,尤其是在他想象力開始衰退之時。盧梭非常珍惜這些回憶,並且從中尋找到很多樂趣。盧梭在《漫步之九》中談到他遇到一個孩子,跟他相處很愉快,可惜因為“密探”,所以無法再次享受這樣愉快的經歷。盧梭唯有從記憶中得到這種快樂,“我把這種樂趣經常回憶,反覆咀嚼”。盧梭把這種快樂和撿到金子的快樂相比較,認為是更加快樂,“現在每加回憶,都不免為當時得到如此充分的享受而欣喜異常”。
“遐想”二字直接表明盧梭筆下的現實是想象中的現實,詩化中的真實。盧梭在文本中,使用詩化的手段展現美麗的景象、心靈的幸福,字裡行間卻又顯不著現實的真—盧梭無處容身的窘狀。文中的矛盾亦是詩與真之間的矛盾,對真的描寫往往是詩意的,但詩意中又顯露出沉重的真。詩化的效果文本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讀者可以從中讀到真摯的情感、激蕩的靈魂、令人陶醉的自然。
在《漫步遐想錄》的影響下,歌德寫出了他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夏多布里昂寫出了他的《勒內》。從拉馬丁《沉思集》、雨果《頌歌集》直到勒孔特·德·李勒,所有法國浪漫派詩人都或多或少的收到《漫步遐想錄》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