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匡廬山的結果 展開

匡廬山

湖北匡山與江西廬山的合稱匡廬山

匡廬山是唐代匡山和廬山總稱為匡廬。廬山風景名勝區作為自然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匡山的名字因為避趙匡胤諱改為大王山後而消失。匡山的名字附在廬山之前而流傳至今。匡山分為大王山,太平山,紫雲山,雙峰山。

匡山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湖北省黃岡市東南,在唐朝是滄浪之水中的一座仙山,是座地壘式斷塊山。據考證在周朝時有匡國,匡山由此而得名。

匡山


匡山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湖北省黃岡市東南,是座地壘式斷塊山。
匡山主要風景名勝有五峰山,藏密洞,石門山,太爺洞,老君殿,黃金灣,玉皇殿,獅子山,仙人打坐,牛角石,游鴻寨,大藏寺,幽居寺,真武殿,讀書台,八卦頂,東沖積雪,清涼古洞,小西天,黃牙寺,滄浪書院,牧石庵,黃齡古洞等。
匡山富有獨特的匡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與美學價值。匡山風景名勝區面積302平方千米,外圍保護地帶500平方千米。匡山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類型,有地質公園之稱。
匡山是中國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滄浪書院創建於公元649年,時間上排在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前面。開山祖師是鮑照。宋代理學大師邵必在此提出的學以致用,經世濟民的教育思想成為中國古代教育的準則,得到范仲淹的好評。
東晉太元年間,佛教領袖慧遠在今廣濟縣太平山建立黃牙寺,是中國最早的寺廟園林。司馬道信出生在太平山下的梅川鎮,而且在匡山幽居寺正覺寺活動了40年,創建中華禪宗,使匡山(黃梅山)成為中國南方的佛教中心,號稱天下祖庭。在唐朝,真武祖師在匡山橫崗山開創道教萬法教派。唐代廣濟縣(原屬江西)大德祖師馬祖在山上開創佛教臨濟宗和溈仰宗,影響極大。唐朝貞觀年間蔣祖自泰國(暹羅)來建大藏寺居修,他就是泰國太子也就是唐僧(也就是西遊記的主角)。唐末廣濟存獎禪師也來到這裡。到宋代,匡山有寺廟多達150座,被朝廷封為天下祖庭。明朝,建有廟宇108座。明清以後,太平山依然是中華禪宗佛教全國的活動中心。九龍環繞之地牧石庵是清朝全國的佛學研究中心之一。

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並稱四大避暑勝地。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