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夏城
北宋時期的軍事重鎮之一
平夏城,位於固原市原州區西北約38公里黃鐸堡村(原黃鐸堡鄉政府駐地)內。黃鐸堡因明代固原衛指揮黃成(又名黃原)曾孫黃鐸,在內城西北角築堡而得名,為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也是北宋時期重要的軍事重鎮之一。約在北緯36°16′15.9″,東徑106°03′35.5″,高程1571米。
平夏城之名,據《宋史·章楶傳》載:章楶知渭州,(築)城葫蘆河川(今清水河),據形勢以逼夏(西夏)。又據《宋史·地理志》卷八七載:“平夏城,舊(唐)石門(鎮)城”,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賜名。
據《宋史·章楶傳》載:平夏城是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章楶知渭州(平涼)時,帥熙河、秦風、環慶、涇原四路之師……在夏人沒有發覺的情況下,楊惟忠率部出葫蘆河川,築二城於石門峽江口(今須彌山溝口),好水河(今陳家溝河)之陰。在三月份突擊二十二天修築二城,賜名曰:平夏城,靈平砦(今王浩堡城)。這就是說,章楶在葫蘆河川的石門峽江口築了平夏城,好水河之陰築了靈平砦。“方興役時,夏人以其眾來乘,章楶迎擊敗之”(見《宋史·章楶傳》)。由於夏人不能夠一下子集中大部隊“來乘”,才把平夏城和靈平砦修成了。
繼平夏城之後,“陝西諸道興役五十餘所。”宋軍依據城堡,收復了部分失地,並且屢出掃蕩,對夏人構成極大威脅。《宋史·章楶、姚雄傳》,夏人驚嘆:“奪我飯碗”。埋怨西夏王朝貴族說:“唱歌作樂,田地都被漢家占卻”。於是,李乾順(西夏崇宗)及其母梁太后親自領夏兵數十萬圍攻平夏,建高車臨城,填塹而進,輪番攻擊,宋軍守將楊惟忠頑強防守,姚雄率領宋朝的熙河兵急馳援救,圍攻十四日,夏軍見城未能攻下,梁氏氣得抓破了自己的臉面。引軍而撤。見《宋史·章楶傳》姚雄等領宋兵尾追,殺夏兵3000餘人,俘獲數萬。2005年10月24日下午,在平夏城址北約2公里處的老莊村,村民平田整地時發現大量人頭骨,埋葬形式為不規正方坑,大約上千具之多,有少量腿骨和肋骨,且堆放無序,距地表深30厘米,南北長約4.5米,東西寬約3.6米,顯然不是墓葬。如此發現的大量頭骨埋葬,正好是北宋軍隊追殺西夏兵和撤軍路線相吻合,這些頭骨應該是北宋平夏城之戰中死亡士兵屍體之堆埋。(原州區須彌山石窟群的原編第八號窟內,有“紹聖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收復隴干姚雄記”題記一則,可能為姚雄擊敗夏兵后所記,可以和上述記載相印證。)
宋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十月,夏兵又攻平夏城。平夏城都監楊惟忠堅守,章楶使秦州(天水)刺史姚雄及其弟姚古等領宋兵援救並擊退之。(見《宋史·姚雄傳》)十二月,夏統軍嵬名阿埋、保泰軍監軍昧勒都捕率領夏眾以牧畜為名,伺機攻宋。折可適、郭成等領宋軍攻襲之,楊惟忠俘嵬名阿埋、昧勒都捕及夏眾3000餘人,牛羊10萬隻,乘勝攻佔天都山(海原縣東南)。(見《宋史·折可適,郭成傳》)。
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七月,宋環州(今甘肅環縣)種朴等大敗夏兵於赤羊川,夏監軍訛勃羅及首領淚丁訛遇等被俘。九月,宋熙河將王愍等敗夏軍,俘其鈐轄嵬名乞遇。夏人多次戰敗,於十二月使人至宋請和。宋應允許恢復對夏的“歲賜”。宋以南牟會新城建為西安州(今海原縣西安鄉)。
據《宋史·地理志》卷八七載: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宋展築平夏城作軍,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了城址。“初名威德,又改名懷德軍”,知軍種師道。轄七砦(湯羌、靈平、通峽、鎮羌、九羊、通遠、勝羌)、一關(蕭關)、十堡(硤口、東河灣、古高平、鎮羌、惠民、結(紅)溝、石門、臨川、通關、山西)等寨隸之,與西安州(今海原縣西安鄉)、鎮戎軍(固原城)互為聲援。“東至結(紅)溝堡一十五里,西至石門堡一十三里,南至靈平砦一十二里,北至通峽砦一十八里。”
平夏城平面呈長方形,分內外城,內城牆,東西長534米,南北寬450米,基寬6—9米,存高4—8米,頂寬1—2米。東牆殘缺,南北開門,城牆以黃土夯築,夯土層厚0.6—9厘米。外城牆東西長875米,南北寬800米,基寬9米,南北對稱兩道門,東西各兩道門,瓮城4座,城墩44座。以黃土夯築,夯土層厚0.6—9厘米。四周修築壕溝,壕溝寬約30米,深1—2米。現北城牆早年村民修庄取土已殘缺,壕溝已填平。城內散布唐、宋時期磚、瓦建築材料及瓷器殘片,俯拾即是,瓷片有豆綠瓷碗、乳白釉碗、陶罐、瓮、盆殘片。
平夏城是北宋時期的一座邊塞軍事指揮中心和關隘,它在抗擊西夏、防禦西夏軍南進乃至最後戰勝西夏,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如今的平夏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軍事作用,斷垣殘壁的古城牆顯現出黃土高原上獨有的粗曠敦厚,古樸恬靜,歷經滄桑古戰場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