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鼓

黃泥鼓

黃泥鼓,因演奏時鼓面塗以黃泥而得名。古稱銃鼓,還有腰鼓長鼓、長腰鼓、長篌之稱。瑤族拍擊膜鳴樂器瑤語稱尼王瓮。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等地。瑤族民間流傳著黃泥鼓的傳說:在遙遠的古代,瑤族村寨有一位老人,常帶著兒子上山去打獵。有一次在懸崖邊被山羊擠下崖去而身亡。為了悼念老人,兒子便剝下山羊皮蒙在一個掏空樹心的枯木上敲打。此後,瑤寨里凡遇喪事,都要敲擊這種鼓以示悼念。鼓分公、母兩種。丈夫去世,妻子要在靈柩前打母鼓、兒子打公鼓;妻子去世,丈夫和兒子都要打公鼓,這已成為瑤家習俗,世代傳承。。

正文


歷史淵源


歷史久遠,源於古代細腰鼓。11世紀時已在瑤族民間廣為流傳,一般多為自製、自用,不相送,不出售,寨寨都有。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瑤本盤匏之後……有樂器名‘長篌’,長三尺余,刳梓木為之,皮冒兩端,塗泥而後擊。腰鼓大者如柱長,或逾尺,亦如‘長篌’。”南宋周去非曾在桂林做官,東歸後於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在《嶺外代答》中寫道:“人之樂,有盧沙、銃鼓、胡蘆笙竹笛。”“銃鼓,乃長大腰鼓也,長六尺,以燕脂木為腔,熊皮為面。鼓不響鳴,以泥水塗面,即復響矣。”明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衡人賽盤古……以木為腰鼓……繞身而舞。”古代文獻中的銃鼓、長篌、腰鼓、長鼓等,都指的是今日黃泥鼓、瑤族的尼王瓮。
鼓身用整段苦楝樹、桐樹原木挖制而成,兩端蒙以山羊皮或牛皮,皮面固定在兩個圓形鐵圈上,蓋於兩端鼓口上,用鐵鉤繫繩相對繃緊。黃泥鼓有公鼓、母鼓兩種(圖),其鼓形和 尺寸各不相同。公鼓,全長170厘米,鼓身中間細小、兩端粗大,形如兩個倒接的喇叭,鼓腰直徑6厘米、兩埠徑均為23厘米,兩個皮圈直徑26厘米、鼓身壁厚1厘米。母鼓,全長100厘米,鼓身兩端似桶,中間細腰較短,形如兩個倒接的腳杯,鼓腰直徑11厘米,兩埠徑均為22厘米,兩個皮圈直徑26厘米、鼓身壁厚2厘米。鼓身素色或彩繪龍鳳圖案。
演奏時,公、母鼓的持法、奏法各有不同。奏公鼓時,左手持握鼓腰,舉鼓於胸前,並上下、左右舞動,右手交替拍擊兩端鼓面;奏母鼓時,將鼓系帶掛於腹前,雙手分別拍擊兩端鼓面。黃泥鼓的演奏常與舞蹈相結合,多為邊擊邊舞,民間稱其為黃泥鼓舞。也可兩人同擊一鼓,常由一個母鼓和幾個公鼓組隊進行演奏。黃泥鼓無固定音高,參加合奏的鼓均需用 濕黃泥粘塗鼓面,使其音高一致、音色鏗鏘明亮。用於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凡逢年過節、師公活動、喜慶豐收、祭祀祈禱或喪葬齋事等場合,瑤族人民都要演奏黃泥鼓。在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等地,每個寨旁林中都有一塊“浪坪”,春節期間,青年男女到這裡盡情歌舞、談情說愛、跳黃泥鼓舞,許多美滿姻緣就是這樣締結的。黃泥鼓既是歌舞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