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台鎮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下轄鎮
起台鎮,隸屬於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地處柘城縣東南部,東與睢陽區包公廟鄉為鄰,南與周口市鹿邑縣任集鄉接壤,西隔太平溝與洪恩鄉、陳青集鎮相望,北與大仵鄉、老王集鄉為鄰,行政區域面積53.01平方千米。
明、清時期,置懷土鄉;1989年9月,撤鄉建起台鎮。截至2018年末,起台鎮戶籍人口為51998人。截至2020年6月,起台鎮轄2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北街村。
2011年,起台鎮完成財政總收入95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07.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50元。2018年,起台鎮有工業企業9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5個。
2400年前,戰國時期魏國名將吳起在伐齊戰爭中的忠孝之舉將自己的名字永遠地刻在了那片築台點將的土地上。於是,那片古老的大地上有了起台寺,又有了後來的起台鎮。起台是個老鎮,是1989年柘城撤鄉建鎮時最早建鎮的3鎮之一。在起台鎮的歷史上,有著位居全縣經濟前列的輝煌。現在,起台鎮再次踏上了經濟騰飛的軌道,而辣椒、煙葉、林業組成的紅黃綠三色經濟就是最有力的助推劑。
明、清時期,置懷土鄉。
民國元年(1912年),置買臣寺、壽峰寺東、壽峰寺南、起台集四牌,屬東南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買臣寺、史老家、起台集三聯保,屬第二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設韓樓、起台、牛窪、買臣寺、軒口、史小庄6保,分屬大梁、起台二鄉。
1949年12月,建起台區,后改稱第三區。
1956年7月,建起台中心鄉。
1958年12月,成立起台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為起台鄉。
1989年9月,撤鄉建起台鎮。
起台鎮地處柘城縣東南部,東與睢陽區包公廟鄉為鄰,南與周口市鹿邑縣任集鄉接壤,西隔太平溝與洪恩鄉、陳青集鎮相望,北與大仵鄉、老王集鄉為鄰,行政區域面積53.01平方千米。
起台鎮境內河流有四級河太平溝(為界河),長11.7千米;五級河明凈溝、起台支溝、買臣寺溝,總長26千米。
起台鎮有耕地面積6.7萬畝。
2011年末,起台鎮轄29個行政村:起台、北街、南街、前韓、韓樓、賈樓、趙廟、楚庄、高廟、高店、李集、彭庄、許陳、岳庄、王莊、陳集、李堯、史大、史小、史老家、唐樓、馮橋、來樓、趙莊、買臣、梁雙、徐庄、吉樓、李老家、李寨,下設22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起台鎮轄2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北街村。
起台鎮區劃詳情 | |||||
北街村 | 來樓村 | 史老家村 | 馮橋村 | 李老家村 | 高廟村 |
南街村 | 梁雙村 | 史小村 | 買臣村 | 韓樓村 | 李集村 |
王莊村 | 岳庄村 | 賈樓村 | 徐庄村 | 前韓村 | 高店村 |
許陳村 | 陳集村 | 梁窪村 | 吉樓村 | 趙廟村 | 彭庄村 |
趙莊村 | 李堯村 | 史大村 | 李寨村 | 楚庄村 |
2011年末,起台鎮總人口458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500人,城鎮化率25.1%。另有流動人口1500人。總人口中,男性22200人,佔48.5%;女性23600人,佔51.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4300人;回族1500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04人。
2017年末,起台鎮常住人口為41325人。
截至2018年末,起台鎮戶籍人口為51998人。
2011年,起台鎮完成財政總收入95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07.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50元。
2018年,起台鎮有工業企業9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5個。
2011年,起台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2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8%。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5萬噸,人均1000千克,其中小麥3萬噸,玉米1.5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三櫻椒、煙葉、棉花。2011年,三櫻椒種植面積2.5萬畝,產量(干辣椒)5000噸;煙葉種植面積8000畝,產量900噸;棉花種植面積1.4萬畝,產量35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和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2萬頭,出欄3.5萬頭;羊飼養量8500隻,出欄6800隻;家禽飼養量46萬羽,上市42萬羽。
起台鎮以棉花加工、木板加工、辣椒加工、釀酒生產、建材鑄造、肉食加工、麵粉加工為主導產業。
2011年,起台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1億元。職工25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800萬元,比上年增長30%。重點企業3家。
2011年末,起台鎮有商業網點453個,職工62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7億元;城鄉集貿市場6個,年成交額8000萬元。
2011年末,起台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1億元。
起台鎮被評為全省“平原綠化先進鄉鎮”,被評為全市“紅旗渠精神杯先進鄉鎮”。
起台鎮大面積的林業種植開始於2005年,並在當年迅速達到高潮。起台鎮鎮長劉傑說,當時在農田水利建設和公路建設的過程中,鎮里爭取來了國家項目支持,採用“統一購苗、統一栽植、統一刷白”的種植方式,在全鎮所轄的公路兩旁,按照一路4行樹的標準統一種植4米以上的速生楊。在田間地頭,全鎮同樣統一種植林木,並採用“誰種植,誰受益”的方式激發農民種植林木、養護林木的積極性。
短短2年多的時間,起台鎮農田林網面積就達到了4000畝,通道工程綠化率達到96.6%%,全鎮林木總數210萬棵,人均林木達到40棵。全鎮發展名、優、稀、特小雜果林業150畝,建有林木加工廠30多家,林業產值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長,成為該鎮新的經濟增長亮點。
1998年至2004年,在每年3月份這個油菜花開的季節,起台鎮都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賽牛大會,看看誰家的黃牛最壯實,評出全鎮的“牛狀元”。
對於全省聞名的“黃牛生豬之鄉”起台鎮來說,畜牧業的發展有著輝煌的歷史。2001年,起台鎮開始實行“二元母豬工程”,從駐馬店市正陽縣引進“二元母豬”在六七個村莊開始試點養殖。當時,採用的是“統一採購、分散養殖”的方式。為了打消農民養豬的顧慮,鎮里還給每頭豬入了保險,如果母豬出現不產仔或病死的情況,養殖戶能從保險公司領到補償。
起台鎮畜牧站站長張本孟就是那次“二元母豬工程”的親歷者。他說,當時由畜牧站提供技術支持,為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在前有技術支持、後有保險保障的基礎上,農民養豬的積極性被極大調動起來,起台鎮“二元母豬工程”發展迅速,2002年得以在全鎮推廣。據張本孟介紹,在最紅火的2003年和2004年,全鎮一年的生豬出欄數達到12萬頭。
地名由來
起台鎮因鎮人民政府駐起台北街得名。
三櫻椒
起台人都說自己種的三櫻椒特別辣,吃過這種香辣、皮厚的小紅辣椒2個小時后,嘴唇依然是火燒般地疼。在這個聞名全國的“三櫻椒之鄉”,農田中種的都是紅紅的小辣椒。如今的起台鎮,三櫻椒的種植面積已達到了2萬畝。
儘管種植了如此多的三櫻椒,起台人卻從來不為辣椒的銷售而犯愁。種植辣椒的椒農足不出戶就能把辣椒銷售一空,其中的奧妙就在於那些專門跑農家收辣椒的經紀人。這些經紀人代替外地採購商收購辣椒,直接從椒農手中將辣椒收走,價格高,而且收購及時。對於一些沒有賣掉的三櫻椒,當地的企業還可以通過深加工將其製成辣椒醬銷往各地。
起台鎮在柘城縣是最早引進三櫻椒品種的,其他地方麥收后農田裡只剩下黃土的情況在這裡絕對不會出現。根據柘城縣科技局的研究成果,椒農採用的是套種的辣椒種植方式。在麥收前,起台鎮椒農用套種的方法在麥田裡栽種下三櫻椒,等到麥收時,三櫻椒的長勢已很好。這種套種的方式還可以用於玉米種植,不但能增加辣椒的種植面積,還能保證三櫻椒的產量不會有明顯減產。
不光是套種這一種方法,起台人還採用輪作的方法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在不種三櫻椒的時候,他們會在地里種植娃娃菜、紅蘿蔔,每畝的收入能達到2000元。這樣,一年下來,椒農通過套種、輪作的種植方式,每畝能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
起台鎮境內有326省道經過。
起台鎮
2011年,起台鎮有農技推廣站1個,科技人員116人,其中農村實用人才98人。
2011年末,起台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8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2戶。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8251戶,入戶率82%。
2011年末,起台鎮有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院48個;病床178張。專業衛生人員107人,其中執業醫師22人,執業助理醫師36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1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88%。
2011年,起台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戶,人數86人,支出11.2萬元;城市醫療救助33人次,支出1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470戶,人數1761人,支出126.8萬元;農村五保供養對象392人,支出86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70張,集中供養84人,支出28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8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5萬元。
2011年末,起台鎮有郵政所1個,投遞點29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9880份(冊)。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48個,固定電話用戶1560戶,行動電話用戶1.7萬戶,寬頻接入用戶4800戶。
給排水
2011年末,起台鎮有自來水廠1個,深水井2眼及成套凈化設備,供水主管道長26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排水管道4千米。
供電
2011年末,起台鎮有變電站、供電站各1個,主變壓器8台,高壓輸電線路4條,鎮區全年用電240萬千瓦時。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起台鎮有花壇40個,綠地4處,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