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河北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京杭大運河河北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至清代運河古建築。起自北京,經天津,流經河北省滄州、泊頭等地,南下山東、江蘇,至浙江杭州。在河北省境內稱南運河,水流向北,成為海河水系的一支,夏秋季節具有一定的通航價值。

大運河河北段開鑿始於東漢末年,溝通海河和黃河兩大水系,全長530公里,包括北運河、南運河、衛運河衛河及永濟渠遺址,流經廊坊(22.9公里)、滄州(215公里)、衡水(179.05公里)、邢台(58公里)、邯鄲(141.8公里)5市。

建設背景


京杭大運河河北段
京杭大運河河北段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運河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顯示了我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澱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

地理環境


京杭運河自北而南流經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從華北平原直達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織,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國主要糧、棉、油、蠶桑、麻產區。人口稠密,農業集約化程度高,生產潛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滬寧和滬杭鐵路及公路網相繼修建,與運河息息相通;沿線各地工業先後興起,城鎮密集,是中國精華薈萃之地。
其中,滄州段南運河全長215公里,流經吳橋、東光、南皮、泊頭市滄縣新華區運河區青縣等縣市區。最早開鑿於東漢末年,為曹操為北征烏桓而開鑿的平虜渠,隋代開鑿永濟渠,唐至明清沿用。目前,南運河已全面斷航,運河的的主要功能為泄洪和輸水,局部地區取水灌溉。起於吳橋縣宋門鄉大興庄村,止於青縣李又屯村,其中吳橋段34.8公里,東光段36.98公里,泊頭段36.3公里,南皮段23.74公里(與泊頭共用河道),滄縣段36.64公里,青縣段45.76公里(與滄縣、天津共用部分河道),新華區2.7公里。
其中,衡水段位於市境東部與滄州市、山東省德州市交界處,由南向北流經衡水市的故城、景縣、阜城三縣。自南從故城縣建國鎮辛堤村入境,往北流經故城縣75.2公里,於故城縣夏庄鎮東第三村進入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境內,婉轉北流7.8公里,又入境流入景縣留智廟鎮葉園村,景縣73.2公里,阜城30.65公里,至阜城縣霞口鎮張華雨村北入滄州市境。總流程為179.05公里,約佔河北省全長的1/3左右。大運河衡水段是由衛運河和南運河組成,在全長179.05公里中,衛運河64.1公里,南運河114.95公里,屬漳衛南運河系,俗稱“衛運河—南運河”,故城縣內稱“衛運河”,景縣、阜城縣內稱“南運河”。
大運河衡水段原為漳河故瀆,也為黃河故道,九河下梢,河汊眾多,后經歷代人工開鑿,逐漸演變形成的。秦漢以前稱定王河,漢代稱屯氏河、屯氏別河,也稱清河。隋開鑿為永濟渠,自隋至元代稱御河,元為京杭大運河組成部分。明代稱漕河,因該河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周代的衛國,統稱衛河。清以後對天津以北運河而言,自天津以南至山東省臨清段稱南運河,至1946年始有衛運河之名。自1958年在河道上興建四女寺水利樞紐(位於衡水市故城縣夏庄鎮河北涯村)后,四女寺以南(上游)稱衛運河,以北(下游)稱南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