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宗海

清朝時期內閣中書

蔣宗海,字星岩,號春農,晚號歸求老人。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授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中年以母老告歸,無意繼續做官,以培養士子為己任,先後主講過如皋雉水書院、儀征樂儀書院、揚州梅花書院等,培養了不少文士,學人尊之為“春農先生”。

生平


曾應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邀請,主持修纂了《金山志》、《焦山志》、《平山堂志》等。

藏書事迹


工詩文,精於鑒別。喜藏古籍,對古書版刻源流熟悉,對唐板、宋槧、元刻均有研究,藏書達3萬餘卷,多善本。所以《光緒丹徒縣誌》中評說“京口士大夫收藏之富,推此二家”,即說的是蔣宗海和張若鈞,藏書印有“潤州蔣氏藏書”等。蔣宗海鑒賞書的能力也很強,見多識廣,因此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詔求天下遺書時,揚州進呈的書最多,號稱第一進呈大戶,為了保證進呈書的質量,專門請蔣宗海去把關,“手選而後進呈”,後來揚州呈書以量多質高而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獎。
他還通古文及漢隸,和餘姚盧文弨並稱。善畫山水,篆刻字秀清雅,傳漢篆遺意。
清藏書家、鑒賞家。字春岩,一字星岩,號春農,一號青農、冬民,晚號歸求老人,學者稱春農先生。丹徒(今江蘇鎮江)人。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官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年僅40歲,即辭官歸隱。主講梅花書院近20年,工詩文,精於鑒別。喜藏古籍,對古書版刻源流熟悉,對唐板、宋槧、元刻均有研究,藏書樓有“椒馨閣”,藏書達3萬餘卷,多善本,如藏有宋刻本《春秋公羊解詁》、《大戴禮記》、《戰國策注》、元刻本《詩人玉屑》等,人稱士大夫收藏之富,唯蔣宗海、張若筠二家。
乾隆三十七年(1772),為編纂《四庫全書》,下詔購求天下遺書,任命他為古籍鑒藏官,專門為之鑒別搜求和進呈上來的古籍版本。凡有古籍問題諮詢,則對唐鐫、宋槧、元刻以及版本所缺、某家所藏均能如數家珍,讓人滿意而去。藏書印有“潤州蔣氏藏書”、“丹徒蔣氏宗海星嚴氏校正經史子集之章”、“丹徒蔣氏一號冬民”等。又通古文及漢隸,和餘姚盧文弨並稱。善畫山水,纂刻字秀清雅,傳漢纂遺意。著有《春農吟稿》、《索居集》、《南歸叢稿》等。

蔣春農文集序


乾隆壬申禮部試,同榜成進士者以古文名家二人,曰餘姚盧紹弓,曰丹徒蔣春農。時予在諸君中年最少,輒與二君子往複,上下其議論:紹弓則同讀中秘書,以校讐相與辨證;而春農授中書,直禁近,以隔歲再入春明,相與握手言歡,函資雅故,視諸同輩相得為尤甚也。予嘗謂為文必根柢經籍,博綜考訂,非以空言機法為也。
紹弓之文得力於校勘諸經,貫串百家,每聯幾賦詠,紹弓起步庭中以手自拭其面,同人笑曰:「此君胸中剖別同異,省卻頮面脂葯錢耳。」而春農每來坐中,手篋櫝,快辨橫飛。有與商古籍者,則屈指唐鐫宋槧某書某板闕某處,某家鑒藏某帖,如貫珠、如數家珍,問者各得其意以去;而春農雜以諧謔,初若不經意也。嗟乎,此則文之心也!已後數年,諸友或出使,或告歸,聚散不一。紹弓歸里後僅一至都門,與予共論次者數旬耳。歲己亥,予典江南鄉試,春農訪予於秦淮驛館,猶相與考訂攝山諸碑,出所藏古研與予審定欵識者累夕,而同年諸友罕得合併無復曩時城南唱酬之盛矣。紹弓逝後,予為志其墓,而未得序其全集。今春農之孫延菖出其所鈔諸體文來屬為序,乃慨然思舉此中汲古苦心以導後學,而回思四十年前所得於益友者,不禁涕泗之交集也。遂書此以復之。(李刻本《復初齋文集》,卷4葉7起;文海影本冊一頁171起)

子孫


子蔣秷(一曰侄子),孫蔣延菖,延菖子蔣磏,蔣磏之子蔣寶.
「乾隆六十年(1795)蔣宗海之子蔣秷接辦。嘉慶十年,蔣秷之子蔣延菖選拔進京,無暇顧及,便委託親戚郭恆、郭琦代辦。道光四年,蔣延菖之子蔣磏接辦。咸豐三年,蔣磏之子蔣寶接辦,吳學階任襄理,籌劃救生諸善事○12。同治三年(1864),蔣寶... 」
「乾隆六十年(1795),蔣宗海侄子蔣秷接辦。嘉慶十年(1805),蔣秷之子蔣延菖選拔進京,委託親戚郭恆、郭琦代辦。道光四年(1824),蔣延菖之子蔣磏接辦。咸豐三年(1853),蔣磏之子蔣寶接辦京口救生會,吳學堦襄理籌劃救生諸善。同治三年(1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