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璋

唐仲璋

唐仲璋(1905年12月10日—1993年7月21日),福建福州人,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31年唐仲璋畢業於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畢業前後在福州理工學校兼生物學教師;1932年在福建省立科學館任研究人員;1938年在福建醫學院擔任教師;1939年回到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擔任講師;1940年到北京協和醫院寄生蟲學系當研究生;1945年至1948年在福建省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員;1948年前往美國留學;1949年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後任職於母校,先後擔任生物學系教授、系主任;1958年擔任福建師範學院副院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調到廈門大學工作,任生物學系教授;1978年出任廈門大學副校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3年7月21日逝世,享年88歲。

唐仲璋主要從事人體和家畜的寄生蟲研究,特別對危害性較大的蠕蟲病,如日本血吸蟲病、絲蟲病華支睾吸蟲病肺吸蟲病徠、胰闊盤吸蟲病、鉤蟲病、西里伯瑞氏絛蟲病以及家禽嗜眼吸蟲病等的生物學及流行病學進行了研究。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1905年12月10日,唐仲璋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
1923年6月,唐仲璋畢業於青商高中普通科,之後考入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學習。
1931年,唐仲璋畢業於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獲得理學士學位。畢業前、后在福州理工學校兼生物學教師。
1932年,唐仲璋在福建省立科學館任研究人員,並為中學生物實驗員。
1938年,唐仲璋在福建醫學院擔任教師。
1939年,唐仲璋回到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擔任講師。
1940年,唐仲璋到北京協和醫院寄生蟲學系當研究生,從事寄生蟲學的研究。
1942年,唐仲璋擔任福建協和大學生物系副教授。
1945年,唐仲璋在福建省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員(—1948年)。
1948年夏,唐仲璋前往美國留學,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習。
1949年,唐仲璋獲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碩士學位。
1950年,唐仲璋回國後任職於母校(1950年福建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成立福州大學;1953年,福州大學又改名為福建師範學院),先後擔任生物學系教授,系主任。
1958年,唐仲璋擔任福建師範學院副院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0年,唐仲璋調到廈門大學工作,任生物學系教授。
1978年,唐仲璋出任廈門大學副校長。
1980年11月,唐仲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學部委員(院士)。
1984年,中國動物學會寄生蟲學專業學會在廈門正式成立,唐仲璋當選學會名譽會長。
1993年7月21日,唐仲璋因病在廈門逝世,享年88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唐仲璋主要從事人體和家畜的寄生蟲,特別是危害性較大的蠕蟲病的生物學祁流行學研究。研究了30多種吸蟲和蟲的生活交,積累了吸蟲系統的大量資料,為探討吸蟲綱的演化和合理的分類體系提供了科學依據。主要科學研究成果有:
日本血吸蟲研究:曾首先發現福建日本血吸蟲病區及其流行危害狀況,華支睾吸蟲探討其幼蟲期的發育形態與行為習性,侵入人體后的移行途徑和異位寄生現象,研究了病區和水系關係及中間宿主——釘螺的胚胎髮育和分佈情況。
對絲蟲病的研究:經過多年深入病區調查研究,闡明了班氏絲蟲及馬來絲蟲在福建的主要傳播媒介和在中國境內包括福建省的分佈規律。
肺吸蟲的研究:早年曾發現福建並殖及其生活史,並與衛氏並殖詳做比較。
對鉤蟲病的研究:闡明了甘薯的種殖對於鉤蟲病傳播的關係,以及中國東南部鉤蟲病員主要的流行方式。
對華支阜吸蟲病的研究:首次報告福建存在流行病區,證明米蝦及河蝦是福建省農村流行區的傳播媒介,補充了淡水蝦類能充當華支睾吸蟲的第二中間宿主。
絛蟲病的研究:多年探索西里伯瑞氏絛蟲生活史,並進行動物實驗,闡明了小紅棕色螞蛹是這種絛蟲的中間宿主和傳播媒介,六鉤蝴蟲在它腹腔內發育為擬愛尾蝴蟲並能感染哺乳動物。
對牛羊胰闊盤吸蟲的研究:經長期調查研究和實驗,闡明了牛羊胰闊盤吸蟲在貝類宿主體內的發育過程,包括兩期的胞蝴、尾蝴以及子胞勘從蝸牛體內的排出。
又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大規模全面調查,闡明了中國三種閡盤吸蟲——腔闊盤、胰闊盤、枝闊盤吸蟲的全部生活史、流行狀況及其分佈地域,詳細報告了中國南方農業區、北方草原和高山林帶等不同流行區的不同貝類宿主和昆蟲宿主,奠定了中國防治本蟲病的科學基礎。
還研究過禽寄吸蟲,如雞嗜眼吸蟲的生活史及流行狀況,發現寄生在家鴨的包氏毛畢血吸蟲是南方稻田皮膚疹的病源,闡明寄生經濟魚類與損害魚苗的龍江血居吸蟲、產生“閉口病”的側殖吸蟲及在他建議下由他的女兒唐祟惕闡明危害貝類養殖的溢短吸蟲等的生活史及流行規律。
此外,還對西里伯端氏蟲、雞嗜眼吸蟲、鴨的包氏毛畢血吸蟲和魚的龍江血吸蟲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學術論著
截至1993年7月,唐仲璋共發表科學論文近90篇,著有寄生蟲學巨著《人畜線蟲學》和《中國吸蟲學》,並參與編寫多部專著,此外他還與中山醫學院寄生蟲室、南開大學生物系、福建師範大學寄生蟲研究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編寫《中國動物志》中的《吸蟲志》第一分冊,他承擔了《雙腔科》和《嗜眼科》兩部分的編寫工作。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5.06《中國吸蟲學》唐崇惕,唐仲璋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12《中國吸蟲學》唐崇惕,唐仲璋編著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4.11《唐仲璋教授選集 紀念唐仲璋教授九十周年誕辰》唐仲璋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7.11《人畜線蟲學》唐仲璋,唐崇惕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47《論福建省之寄生蟲病及病原動物之生態與分步》唐仲璋著
期刊論文
唐仲璋. 閩江葉形吸蟲新種的生活史研究[J]. Current Zoology, 1985(3):49-56.
唐仲璋. 半尾類吸蟲包括四新種的描述[J]. Current Zoology, 1981(3):55-65.
唐仲璋. 人畜蠕蟲病的防治及其病原生物學[J]. 動物學雜誌, 1964(6):65-72.
唐仲璋, 唐崇惕. 牛羊胰臟吸蟲病的病原生物學及流行學的研究[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75(2):54-90.
唐仲璋. 組織培養中美洲錐形蟲發育的研究[J]. 微生物學報, 1953, 7(1):141-150.
唐仲璋. 人畜蠕蟲病的防治及其病原生物學[J]. 動物學雜誌, 1964(6):65-72.
唐仲璋. 窄口螺側殖吸蟲的發育史及早熟現象[J]. 水生生物學報, 1980, 4(2):231-244.
唐仲璋. 兩種側殖吸蟲的生活史及其分類問題的考察[J].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62(2):161-183.
唐仲璋. 釘螺的胚胎髮育和生態分佈的研究[J]. 福建師範學院學報, 1962(2):215-243.
唐仲璋. 組織培養中美洲錐形蟲發育的研究[J]. 微生物學報, 1953, 7(1):141-150.
唐仲璋. 切頭渦蟲(Temnocephala semperi Weber,1889)在福建省的發現及其生物學的研究[J]. 福建師範學院學報(生物專號), 1959(S1):45-60+282-286.
唐仲璋. 兩種淡水魚類假葉絛蟲的生活史[J]. 動物學報, 1982(1).
唐仲璋. 福建假葉絛蟲形態和生活史的研究[J].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56(1):37-66.
唐仲璋, 唐崇惕. 福建省數種杯葉科吸蟲研究及一新屬三新種的敘述(鴞形目:杯葉科)[J]. Zoological Systematics, 1989(2):134-144.
唐仲璋, 唐崇惕. 蚴形屬吸蟲一新亞屬新種Cercarioides(Eucercarioides) hoepplii subgen and sp. nov. (Trematoda:Heterophyidae)[J]. 武夷科學, 1992:91-98.
唐仲璋, 唐崇惕. 牛、羊二種闊盤吸蟲及矛形雙腔吸蟲的流行病學及生物學的研究[J]. Current Zoology, 1977(3):41-56+117.
唐仲璋, 唐崇惕. 中國裂體科血吸蟲和稻田皮膚疹[J]. Current Zoology, 1976(4):39-58.
唐仲璋. 長勞管吸蟲生活史的研究[J]. Current Zoology, 1981(1):67-77.
唐仲璋, 唐崇惕. 中口短咽吸蟲Brachylaima mesostoma (Rud. 1803)Bear,1933的生活. [J]. 動物學報, 1993(1):13-18.
唐仲璋, 唐崇惕. 中國裂體科血吸蟲和稻田皮膚疹[J]. Current Zoology, 1976(4):39-58.
唐仲璋, 唐崇惕. 福建白蛉(Phlebotomus fukienensis sp.nov.)新種的描述[J]. 福建師範學院學報(生物專號), 1959(S1):165-180.
唐崇惕, 唐仲璋. 福建腹口吸蟲種類及生活史的研究[J]. Current Zoology, 1976(3):60-75.
唐仲璋, 唐崇惕. 福建雙腔科吸蟲及六新種的記述[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78(4):64-80.
唐仲璋, 唐崇惕. 卵形半腸吸蟲的生活史研究[J]. 動物學報, 1992(3):272-277.
唐仲璋, 唐崇惕. 我國牛羊雙腔類吸蟲病[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78(2):13-30.
唐仲璋, 唐崇惕. 枝腺科(Lecithodendriidae Odhner)吸蟲一新屬新種[J]. 武夷科學, 1982(1).
唐仲璋, 唐崇惕. 卵形半腸吸蟲的生活史研究(Trematoda:Mesocoeliidae)[J]. 動物學報, 1992(3):43-48.
唐崇惕,徠 唐仲璋. 東亞尾胞吸蟲(Halipegus)生活史研究及其種類問題[J].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59(S1):145-152+154-155+303-305.
唐仲璋, 林日銑. 瑞氏條蟲Raillietina celebensis(Janicki,1902)Fuhrmann,(1920)人體感染及分類問題[J]. 福建師範學院學報:生物專號, 1959(S1):61-71.
唐仲璋, 唐崇惕. 產生皮膚疹的家鴨血吸蟲的生物學研究及其在哺乳動物的感染試驗[J].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62(2):1-44.
唐仲璋, 唐崇惕. 福建白蛉(Phlebotomus fukienensis sp.nov.)新種的描述[J]. 福建師範學院學報(生物專號), 1959(S1):165-180.
唐仲璋, 唐崇惕. 福建省一新種並殖吸蟲 Paragonimus fukienensis sp.nov.的初步報告[J].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62(2):245-261.
唐仲璋, 林秀敏. 東肌吸蟲生活史及斜睾總科系統發生的考察[J]. 動物學報, 1973(1):14-28.
唐仲璋, 林秀敏. 中國單臟科三新種一新屬的敘述[J]. 動物學報, 1978(3):4-12.
唐仲璋, 唐崇惕. 福建白蛉(Phlebotomus fukienensis sp.nov.)新種的描述[J]. 福建師範學院學報(生物專號), 1959(S1):165-180.
唐仲璋, 唐崇惕. 福建嗜眼科吸蟲種類的記述[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79(1):99-106.
唐仲璋, 林秀敏. 中國鯽吸蟲生活史及區系分佈的研究[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79(1):81-98.
唐仲璋, 唐崇惕, 唐超. 日本血吸蟲童蟲在終末宿主體內遷移途徑的研究[J]. 動物學報, 1973(4):18-35.
唐仲璋, 唐崇惕, 陳清泉, et al. 福建省家禽嗜眼吸蟲的研究[J]. Current Zoology, 1980(3):39-49.
唐仲璋, 唐崇惕, 崔貴文, et al. 中華雙腔吸蟲的生活史[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79(3):105-121.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1993年7月,唐仲璋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勵四次,其中三次為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二次,四等獎一次),國家教委的優秀科技成果獎及科技進步一等獎各一次,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二等獎和一等獎各一次。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78年牛羊胰吸蟲病的流行病學和病原生物學的考察受到全國科學大會的表揚
1979年牛、羊肝臟中華雙腔吸蟲生物學上的研究及新疆矛型雙腔吸盟貝類宿主的發現福建省科技大會二等獎
1981年牛羊胰吸蟲和矛型雙腔吸蟲的流行病學和生物學全國自然科學三等獎
1998年《人畜線蟲學》(科技專著類)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人才培養

唐仲璋從大學畢業至抗戰爆發這段時間內在福州市廣播電台作科普講演,講述植物、鳥類、昆蟲、動物寄生蟲、衛生防疫、科學史問題以及人類健康問題,共講了幾十次。
唐仲璋培養了一批寄生蟲學的人才,諸如林宇光、吳淑卿、葉英、徐秉琨、江靜波、廖翔華、周述龍、周祖傑、許鵬如、汪溥欽、陳佩惠、何毅勛、熊光華等專家教授,他們都是中國國內醫、農院校、研究所以及衛生防疫、畜牧獸醫等單位的領導者和學術帶頭人。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55年全國先進生產者
1978年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
1980年11月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學部委員(院士) 
1990年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
1990年首屆全國優秀教育世家 

個人生活


• 家庭情況
唐仲璋的女兒唐崇惕是寄生蟲學家,也是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學部委員(院士)。
• 興趣愛好
唐仲璋一生留下了感懷、贈答、悼亡等類詩詞100餘首,表達了他愛國愛家的熾熱情懷和投身科學攀登高峰的遠大抱負。他在任教於福州理工學校時,一次到閩北深山採集動植物標本,做了一首《山行雜詩》,其中有“偶見垂岩思結屋,晴窗日暖枕書眠”句,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熱愛。1964年,他在北方大草原上進行野外採集時,做了一首《雙遼草原》,其中“荒原落日不依山,萬里征鞍意未闌。冉冉行雲隨雁遠,茫茫草原競天寬。”表現了他當年的意氣風發,幹勁十足。1941年,他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工作時做了《去國思》:“寒衾不解溫鄉夢,起上高欄看曉天。”表達心懷國恨,盼望民族早日獨立。1978年,他寫的《重過福清縣血吸蟲病區》:“別有歡欣關一事,解襟探疾示疤痕。”表達了對病區人民消除了血吸蟲病的喜悅。

社會任職


唐仲璋先後擔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科協副主席、中國動物學會理事、《中國科學院動物志》編委、《動物學報》編委、《動物分類學報》編委。

人物評價


唐仲璋研究了30多種吸蟲和絛蟲的生活史,積累了吸蟲系統發生的大量資料,為探討吸蟲綱的演化和合理的分類體系提供了科學依據。其研究成果對防治人畜和禽類寄生蟲的病害,促進農業、畜牧業生產,發展國民經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評)
唐仲璋畢生致力於寄生蟲學研究工作,是中國寄生蟲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六十多年來,在日本血吸蟲等多種重要人畜寄生蟲的病原生物學及流行病學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國際公認的突出貢獻,有許多學術論文成為經典之作。為中國的寄生蟲學和生物科學事業培養了大批高級人才,並創立了寄生動物研究室,使之成為中國寄生蟲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評)

後世紀念


• 唐仲璋院士百年誕辰紀念會
2004年12月10日,唐仲璋院士百年誕辰紀念會在廈門大學舉行。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潘世墨、廈門大學副校長孫世剛、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副主任強伯勤院士,以及來自中國國內外有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教授近200人參加了紀念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