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白鹿原
西安白鹿原
白鹿原位於西安東南,東靠終南山東段的簣山,依偎在終南的懷抱,南臨湯浴河與岱峪河匯入鏟河順原西南向北轉入渭河,北依輞川灞河,三面環水。是一個土層以
3徠20米的高差直落鏟、灞二河,上部覆蓋100多米的黃土,中部為三趾馬紅土,下部為棕色沙質泥岩。是億萬年形成的風成黃土台原。南北寬約9公里,東西長約30公里,原面平坦,從東南向西北分佈,總面積約263平方公里。海拔600—780米,高出鏟、灞及西安城區200-300米。年平均氣溫11.8度。土地肥沃、空氣清新、四季分明。
白鹿原
原面的形成
白鹿塬的崛起與荊峪溝的出現,與滻灞兩河息息相關。白鹿塬在即將形成時,由於白鹿塬上千萬年降水徑流在低洼處,匯流侵濁地面,並沿原坡侵濁流下,有的原坡地還出現大小不等的細溝壑,有些細溝壑在不斷流水的侵濁下會逐漸向原面內部伸長加深,荊峪溝就是在坡面流水的侵濁下形成的大沖溝壑。
早期的荊峪溝又短又小,由於流水不斷彙集,向幼小溝谷的下方和兩側侵蝕,同時溝頭又向原內伸展侵蝕(稱溯源侵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溝谷不斷加深,變寬,伸長,終於形成了長達30公里,上游下切深度為80—100米,下游(溝口)逐漸增加深達210米的深大沖溝。原的中部,順白鹿原走向發育“v”字深切溝谷——荊峪溝。溝底有多處水庫和瀑布,最大落差約10米多。
徠荊峪溝原頭在藍田縣縣城以南8公里的將帥圪塔(荊山),源頭一帶地形開闊呈“u”形,有多股泉水露出,是荊水的發源地。溝內終年流水不斷。上游兩條支流匯合處叫“鹿走溝”,鹿走溝以下稱荊峪溝。荊峪溝於紅旗街辦高橋村附近入滻河,成為滻河東岸最大的一條支流。
河川的形成
白鹿塬位於灞河,滻河之間與藍田縣焦岱鎮之東的秦嶺北麓簣山相接,西到灞橋區狄寨、紅旗及席王和長安區魏寨、炮里及鳴犢。南面及西面毗鄰滻河,北臨灞河,居高臨下是古城長安的東南屏障,因居灞水之上,故自漢代起又稱灞上。白鹿塬歷史上曾先後歸屬過芷陽、灞陵、南陵、灞城、白鹿、寧民、灞橋、長安、藍田等縣治。據《雍錄》載:“白鹿塬者、南山之麓”,呈西北向傾斜,直達紅旗、紡織城及席王。東西長30公里余,南北寬約10公里,原面標高600—776.5米。荊山最高處海拔1000米。東南高,西北低,東北端安村北高出灞河240—320米,西南端灞橋區內高出滻河150—200米。因原面與河谷高差懸殊,原坡陡峻,加之新地質構造運動的影響,原邊新、老崩滑坡甚發育,原坡為一較嚴重的地質災害地帶。因滻、灞河流水系的不斷沖刷,形成了階梯級河川,下部由第三系冰水堆積層組成,中部夾雜一層三趾馬紅土,上部覆蓋厚100—150米的第四系黃土夾古土壤層。
白鹿原長25公里,寬6~9公里,面積263平方公里,是西安境內最大的黃土台塬。塬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680~780米,東北側高出灞河240~320米,西南側高出滻河150~200米,塬面高亢,與灞、滻河谷高差懸殊。塬內荊峪溝順塬面傾斜方向發育切割,將塬面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左側南塬又稱炮里原,塬面平緩;右側北塬又稱狄寨原,起伏較大。
據《雍錄》載:“白鹿原者,南山之麓”,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6~9公里,走向南東—西北分佈,總面積273118.93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64%。原面完整,地表覆蓋著一層褐色土,中部夾雜一層三趾馬土,下層由棕紅色沙質泥岩及白色砂岩沉積而成。
狄寨原
白鹿原冬季地貌景觀
炮里原炮里原位於長安區(原長安縣)境東北。縣境內長約14公里,寬2.2~4.8公里,最寬處在炮里后村、前村和杜家嶺一線。原面平坦開闊,海拔670~681米,最高點在前村西北1公里處,原面高出荊峪溝及滻河川約200米。北面坡度在30°~45°之間,西南面坡度為18°~20°,師村、王樂村一段則為30°左右,因坡度大,上下原交通頗不方便。原周圍由於流水侵蝕及黃土濕陷性而形成眾多的切溝、沖溝和懸溝。最大沖溝是王溝,王溝下段兩側坡度都在30°~40°。地表上面為風積黃土,下部為沖積、洪積亞粘土、亞沙土沙礫層。
河流水文地表水白鹿原的河流基本屬於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灞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灞河,古名滋水,發源於灞源鄉華岔村西部,西流至華胥鄉的新街西北入西安市灞橋區,於東經109°1′和北緯34°36′14″處注入渭河,全長109公里,流域面積2581平方公里,灞河有四大源流即:清峪、流峪、同峪和倒溝峪,它們在玉山鎮匯流后始稱灞河。主要支流有滻河、清河、輞河等。滻河,灞河支流,發源於湯峪鄉秦嶺主脊北側海拔2000米以上,於西安城郊灞橋區注入灞河,全長63.5公里,流域面積760平方公里。荊峪溝河,訛稱鯨魚溝水,古名長水,源於荊山西麓的毛家十字,西北流向,先後匯峪溝水、聚仙坊水、韓家溝水、李家溝水,至孟村鄉的朱家溝村南入長安界,流長約16公里。再往西北流11公里至灞橋區的高橋西3公里處匯入滻河。地下水藍田縣台原地區屬中等富水區,分佈於白鹿原新華村——孟村——田禾村一線以南,面積144.14平方公里,含水岩層分上下兩層:上層為下更新統上部和中更新統上部黃土層;下層為下更新統下部冰水堆積砂卵石層。含水層厚度為49~149米,富水性由中部低洼處向原邊減弱。水質良好。水土流失白鹿原地區,主要是活躍的水蝕和重力浸蝕,每年平均縮小耕地30畝。黃土原面徑流下泄時,造成溝壑、溝頭上溯、溝身擴張,逐漸分割黃土台原,使原坡地表破碎,耕地減少。農業條件白鹿原地區,海拔高度690~791米。是以旱作為主的農業區。該區耕地地塊大,平地多,坡度緩,土質良好,土層深厚,光照充足,降水偏少。糧食作物以兩年三熟為主,複種指數為160%左右。盛產小麥,兼種玉米、豆類,素有“藍田糧倉”之稱。歷史文化白鹿原歷史上曾先後建過芷陽、灞陵、南陵、灞城、白鹿、寧民等7個縣治。歷史上,白鹿原居高臨下便於迴旋,對保衛西安城區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位置。在白鹿原東部(即今將帥圪都村)曾是漢代長水校尉屯兵之處。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駐紮白鹿原,修工事,挖戰壕,負隅頑抗。終被人民解放軍擊退。在現代革命史上,1935年徐海東率領的紅二十五軍曾在這一帶進行革命活動,鄂豫陝省委擴大會議也在這裡召開過,中國人曾在白鹿原上播撒過革命的火種。遺址遺跡白鹿原上古文化遺存豐富。新中國成立后的多次文物普查和考古發掘表明,這是一處中華民族世代繁衍生長的重要場所。白鹿原下的藍田縣九間房鄉公王村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75萬—115萬年的藍田猿人遺址;白鹿原西側下的半坡遺址是距今5600年—6700年之間一處仰韶文化時期母系氏族聚落遺址,也是國務院1963年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白鹿原西北原塄高處(今灞橋區灞陵鄉劉家村),西北兩面臨高崖,南靠深溝,只有東面可以通原內。漢高祖劉邦入關咸陽滅秦復還軍灞上,在此紮營,稱劉邦營,後世傳為劉家營。位於白鹿原北麓灞橋區灞陵鄉毛西村的灞陵依崖起陵,襟山帶水,山勢如鳳凰展翅,故俗稱“鳳凰嘴”。灞陵為漢文帝劉恆及其皇后、漢景帝生母竇皇后的同塋異穴合葬墓,重點保護區39100平方米,屬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狄寨鎮鮑旗寨村薄太后陵亦屬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俗稱“薄姬冢”,佔地110畝。薄姬為劉邦妃、漢文帝劉恆生母。考古調查發現闕門、牆基和卵石路面遺跡。1975年在陵西北200米處發掘從葬坑20座,在國內首次發現以犀牛、大熊貓從葬;鞏村鄉前衛村1989—1990年發掘隋墓3座、唐墓28座,出土金、銀、銅、陶器共1000多件;1980年12月,在湯峪鎮楊家溝村一處距地表2.5米處出土金銀器窖藏89件,成為晚唐金銀器標準器。白鹿原上的名鎮——狄寨鎮,史載北宋天聖年間名將狄青征西時曾在此安營紮寨,故稱狄寨。狄寨鎮周圍各村多以當年狄青部將姓氏為名,沿用至今。白鹿原上和白鹿原下沿滻、灞兩岸還有多處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文化遺址。如米家崖遺址、長樂坡遺址、老牛坡遺址、孝義溝遺址、新寺遺址、東李遺址等。郭家灘墓群更是新中國成立后陝西文物工作者屢獲考古成果的重要地區。從1953年至1956年、1980年至1989年,這裡陸續發掘各類墓葬2000餘座,其中漢墓數百座,北周墓數座,隋唐墓1000多座,出土各類文物數十萬件。名人名家白鹿原上,藍田縣境內,曾誕生過以畫馬著稱的唐代大畫家韓干,北宋著名政治家和學者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四兄弟。呂大臨是著名的金石學家,他的《考古圖》和《考古圖釋文》兩部著作至今仍是當代考古學家不可不讀的典籍。唐代大詩人王維,雖祖籍祁(今山西祁縣),但一直在長安做官,晚年隱居於藍田輞川別墅,拜佛參禪,彈琴賦詩,為後世所樂道。藍田縣還誕生過近代著名教育家牛兆濂,工於詩文,時有“牛才子”之稱。尊奉程朱理學,主持芸閣學舍,桃李滿天下。相關古詩《城東閒遊》唐. 白居易寵辱憂歡不到情,任他朝市自營營。獨尋秋景城東去,白鹿原頭信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