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河西鄉的結果 展開
河西鄉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河西鄉位於蘭坪縣東北部河西河(又稱通甸河)兩岸,東臨麗江縣。
河西鄉南連通甸鎮,相距35公里;西與中排、石登接 壤,距中排鄉政府57公里;北與維西縣交界。境內最高海拔3981米,最低海拔1900米,鄉人民政府所在地河西村海拔2100米,距縣城66公里。年平均氣溫12.6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年霜期150天,境內森林覆蓋率為42%,土地面積565平方公里。2004年,全鄉年末總人口16645人(鄉村人口3802戶16392人中非農289人),其中白族4246人佔25.5%、普米族3483人佔20.9%、傈僳族6001人佔36.1%、彝族833人佔5%、漢族2040人佔12.3%、其他42人(藏族25人、獨龍族10人、納西族7人)佔0.25%。下轄河西、共興、仁興、永興、新發、白龍、玉獅、箐花、大羊、三界、勝興、聯合、勝利13個村民委員會,101個村民小組(生產合作社),98個自然村。全鄉年初耕地總面積43870.05畝,年內減少233.1畝(其中國家基建佔地即公路佔地14.7畝,其他基建佔地176.3畝,因災廢棄32畝,宅基地10.1畝),年末耕地總面積43636.95畝(即常用耕地面積),其中水田167畝、水澆地7088畝、25度以上陡坡耕地19508畝。農民人均佔有耕地2.71畝。境內有豐富的銀、鍶、銅、鉛鋅、鐵、鹽、汞、雲母、石膏、蛇紋石、鈷等十餘種礦產資源;有豐富的野生菌類和蘭草資源。大羊紅蔓莖久有盛譽,境內的葵花籽、核桃油、辣椒和野生中藥材倍受歡迎。民族文化資源是以普米族、白族支系拉馬人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資源極為豐富。
200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35.4萬元,比上年增442.1萬元,增14.29%,人均總收入2195元,比上年增271元,增14.1%。其中農業收入811.29萬元佔總收入的22.95%,比上年增9.79萬元,增1.2%(其中種植業收入774.48萬元,佔總收入21.91%,占農民家庭經營收入的33.6%);畜牧業收入839.3萬元,比上年的736.5萬元增102.8萬元,增14%,占農民家庭經 營收入的36.42%;工業收入1373.08萬元,比上年增加207.22萬元,增17.77%;林業收入89.74萬元,比上年增加20.14萬元,增28.94%;建築業收入23.54萬元,比上年增加12.27萬元;交通運輸業212.74萬元,比上年增83.54萬元;商飲服務業收入67.92萬元,比上年減4.64萬元;其他117.83萬元(其中漁業收入7160元),比上年增11.73萬元。經濟總收入中:鄉辦企業收入1156.67萬元佔32.72%;村辦企業收入74.34萬元佔2.1%;家庭經營收入2304.43萬元佔65.18%。農民人均總收入2195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1245元,農民人均所得1009元。總收入中扣除總費用,凈收入1781.1萬元,比上年的1598.7萬元增182.4萬元增11.4%,其中鄉辦企業層次佔17.86%、村辦企業層次佔2.17%、家庭經營層次佔79.97%。年內由於維蘭公路的開工、停工又復工及降雨量過大,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全鄉經濟的發展,但通過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加大了勞務輸出力度,加上三界、永興、共興等礦山的開發,農民增收的渠道得到拓寬,全年農民外出勞務收入達223.86萬元,鄉村企業數得到增加,在大災之年經濟仍得到了較好發展。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44.7萬元,其中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2萬元,比上年增長68%。全鄉農民人均所得1000元以下8個村8615人,1000—1300元的5個村7488人。按新脫貧標準計算(即農民人均可分配凈收入637元以下為絕對貧困,637—882元為相對貧困),年末脫貧11154人,相對貧困人口4896人,絕對貧困人口53人。
資料圖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2353畝,糧食播種面積57527畝,產量7600715公斤。其中:大春播種面積40083畝(其中經濟 作物4826畝),大春糧食播種面積35257畝,產量5062680公斤,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年的56.5%和66.6%,其中玉米播種15147畝、產量3783850公斤,分別佔全年的26.4%和49.8%及佔大春的43%和74.7%;小春播種面積22270畝,產量2538035公斤,分別佔全年的38.7%和33.4%,其中小麥播種13908畝、產量1607675公斤,分別佔全年的24.2%和21.2%及佔小春的62.5%和63.3%。種植豆類16864畝,產量916800公斤,其中大豆8520畝431640公斤、其他雜豆8344畝485160公斤(其中金時豆3533畝155450公斤,白芸豆1724畝146170公斤)、蠶豆250畝1550公斤。薯類(折糧)5857畝859320公斤。農民人均產糧472公斤,社員人均所得糧食368公斤。
資料圖
年內投入57.8萬元,順利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成勝興中甲6000立方灌溉水庫一座,新建勝興中甲水利1700米。完成白龍老吾,新發上莊房、弓江,共興莊子,河西松坡,三界小三界,勝利阿銀史瓜、王利己,玉獅熱來一組、二組等11個點的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3240人2960頭(匹、只)的人畜飲水困難。
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165.57噸,比上年增加44.67噸,其中氮肥98.93噸、磷肥66.51噸、複合肥0.13噸。農用塑料薄膜即地膜63.54噸,地膜覆蓋面積11530畝,農藥使用293公斤。日本大正金時豆推廣面積3533畝,比上年多535畝,白芸豆種植1724畝146170公斤分別比上年多804畝81930公斤。藥材類種植1965畝89000公斤。國家投入農業綜合開發80萬元,5個村4800畝,安排在仁興、大羊、勝興、聯合、勝利村。
全年實現畜牧業收入839.3萬元,占經濟總收入的23.7%,占家庭經營收入的36.4%,比上年增長13.8%。年末大牲畜存欄10318頭(匹),出欄775頭(匹)、出欄率7.5%,存欄數比上年增219頭;小牲畜存欄79106頭(只),出欄37962頭(只),出欄率48%。大小牲畜存欄89424頭(匹、只),出欄38737頭(匹、只)。其中牛當年出欄775頭,存欄7172頭,馬存欄1870匹,騾存欄1076匹,驢200匹;豬當年出欄12988頭、存欄26680頭(能繁殖母豬5581頭);羊當年出欄6046隻、存欄25566隻(山羊出欄4792隻、存欄17631隻,綿羊出欄1254隻、存欄7935隻);家禽當年出欄18928隻,存欄26838隻。全年肉類總產量1054987公斤,其中牛肉產量85250公斤、豬肉產量844220公斤、羊肉產量97125公斤、家禽肉產量28392公斤(即雞肉產量),其他禽產量18332公斤、蜂蜜產量7013公斤、羊毛3393公斤、牛奶18600公斤。全年大小牲畜存欄比上年增28918頭(匹、只)。
全年鄉鎮企業424個(其中集體企業1個,有限責任公司1個,私營企業2個,其他企業418個),從業人員年末數1250 人,增加值1139萬元,總產值3675萬元,營業收入3925萬元,利潤總額1607萬元,利稅總額1633萬元,上交稅金41萬元(其中所得稅15萬元),固定資產原值3029萬元,固定資產凈值2731萬元,勞動者報酬591萬元。按國民經濟行業分組:農、林、牧、漁業88個,採礦業85個,製造業41個,建築業3個,交通運輸倉儲業71個,批發零售業120個,住宿及餐飲業14個(餐飲業8個),社會服務業2個。其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占首位的是採礦業:從業人員560人,佔總人數的44.8%;增加值856萬元,佔總數的75%;產值2874萬元,佔總數的78%;營業收入2936萬元,佔總數的74.8%;利潤總額1134萬元,中總數的70.5%;利稅1153萬元,佔總數的70.6%;上交稅金30萬元,佔總數的73%;固定資產原值1755萬元,佔總數的57.9%;固定資產凈值1519萬元,佔總數的55.6%;勞動者報酬336萬元,佔總數的56.8%;其次是交通運輸業和批發零售業。鄉鎮骨幹企業:1、河西鄉礦產資源開發公司,屬集體企業,營業收入158萬元,增加值44萬元,現價總產值156萬元,利潤總額41萬元,利稅總額43萬元,工資總額6萬元,實交國家稅金2萬元,年平均職工人數3人;2、蘭坪雲礦銀業有限公司,屬有限公司,營業收入213萬元,增加值71萬元,現價總產值228萬元,利潤總額負33萬元,利稅總額負30萬元,工資總額37萬元,實交國家稅金5萬元,年平均職工16人,年末固定資產原值932萬元,銀半成品1150公斤。3、河西興蘭採選廠,屬私營企業,營業收入105萬元,增加值42萬元,現價總產值95萬元,利潤總額21萬元,利稅總額23萬元,工資總額8萬元,實交國家稅金2萬元,年平均職工人數17人,鉛、鋅精礦370噸。4、河西電站,屬私營企業,營業收入121萬元,增加值37萬元,現價總產值120萬元,利潤總額30萬元,利稅總額31萬元,工資總額12萬元,實交國家稅金1萬元,年平均職工9人,年末固定資產原值797萬元,電能815萬度。5、蘭坪粵湘採選廠,屬個人獨資企業,營業收入216萬元,增加值66萬元,現價總產值150萬元,利潤總額23萬元,利稅總額26萬元,工資總額17萬元,實交國家稅金3萬元,年平均職工25人,年末固定資產原值267萬元,鉛、鋅精礦1252噸。6、河西碳酸鍶廠,屬個人獨資企業,營業收入236萬元,增加值70萬元,現價總產值236萬元,利潤總額35萬元,利稅總額39萬元,工資總額18萬元,實交國家稅金4萬元,年平均職工30人,年末固定資產原值347萬元。
全年生產生漆505公斤,羊肚菌2077公斤,牛肝菌1163公斤,香菌961公斤,漆臘150公斤,松茸1453公斤,核桃290755公斤,板栗1534公斤,黑木耳1399公斤,花椒18613公斤,松籽2400公斤,木材6898.1立方米,竹材13.464萬根。
全年生產水果445630公斤,其中蘋果(紅富士)248200公斤、梨101930公斤、其他水果95500公斤。年末果園面積1765畝,其中蘋果1376畝、梨190畝、其他199畝。
蔬菜播種2126畝2230360公斤,其中葉菜類457畝149970公斤(即大白菜)、瓜菜類117畝80900公斤、塊根和塊莖類1405畝2837660公斤、茄果菜類71畝20600公斤、蔥蒜類76畝7390公斤,食用菌(乾鮮混合)730公斤。盆栽觀賞作物(包括盆景)7110盆,蔬菜大棚7個7畝。
小春其他穀物(夏收)3185畝256660公斤,其中大麥1810畝155590公斤、青稞380畝29490公斤、燕麥995畝71580公斤;大春其他穀物(秋收)2406畝123960公斤,其中花蕎610畝31300公斤、苦蕎635畝34000公斤、燕麥1075畝54500公斤、秈米86畝4160公斤。小春雜豆(夏收)2130畝139280公斤,其中豌豆1880畝123780公斤,蠶豆250畝15500公斤;大春雜豆(秋收)6214畝345880公斤,其中洋豆897畝42350公斤、白芸豆1724畝146170公斤、飯豆60畝1910公斤、金時豆3533畝155450公斤。小春洋芋3047畝534420公斤,大春洋芋2810畝324900公斤。辣子71畝20600公斤。
為了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年內政府加大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全鄉剩餘勞動力有893人,轉移勞力644人,其中年內政府組織轉移97人,自發轉移93人。其中轉移從事第二產業469人(工業386人,建築業83人),轉移從事第三產業175人(交通運輸業23人,商業貿易業39人,其他20人)。勞動力轉移收入總額2238630元,轉移勞均3476元,農民人均139元。
年內實施了扶貧安居、易地開發、勞務輸出三項重點工作,完成茅草房改造126戶,易地扶貧搬遷安置40戶180人,勞務輸出332人。完成沼氣池建設200口。年內發放退耕還林(草)補貼189450元,中小學教育實施了“三免”教育(即免學費、書費和雜費),發放種糧補貼135040元。
全年“三術”任務277例,完成279例,其中女扎10例,放環269例。全年共處理超懷2例,搶懷4例。年內出生人口223人,人口出生率千分之13.04,死亡157人,死亡率千分之9.18,人口自然增長率千分之3.9,人口凈增66人。歷年累計男扎39例。歷年累計領《獨生子女證》40戶,當年20戶,領證率15.68%。6月1日開始實施農業人口計劃生育“獎優免補”政策,共補助42人。
年內鄉醫院職工34人,其中:中級職稱4名,師級醫(護)14名,士級(醫護)12名,後勤財務4名,病床20個。年內新建5個村級衛生室,投入資金19.5萬元,至此全鄉甲級衛生室有10個即白龍、仁興、永興、新發、共興、勝興、河西、聯合、勝利、箐花村,佔76.9%,合格衛生室3個即三界、玉獅、大羊村。從1月1日起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方案,試點工作在河西、共興啟動。
全鄉共有學校59所,其中初中1所,村完小13個(其中一師一校43個,兩師一校2個)。全年中小學教職工200人,其中中學教師42人、小學教師158人;公辦教師162人,合同教師34人;公辦教師中女教師30人,黨員31人,大學本科2人,專科55人,中專105人,高中以下4人(已取得專業合格證),教師合格率達86%。全年共有180個班級,在校學生2198人(女1016人),幼兒學前在校生268人,在校少數民族1998人佔90.9%,其中白族593人、普米族616人、傈僳族631人、彝族99人、藏族4人,全寄宿制617人,半寄宿制343人。全鄉學校佔地面積57098平方米,校舍面積20429平方米,其中磚混結構6746平方米、磚木結構9990平方米、土木結構3693平方米。年內共投入198.897萬元,新建中心完小廁所磚混結構120平方米,圍牆138平方米,修繕教學樓240平方米;三界完小廁所48平方米;安樂、阿育比小學磚木結構144平方米;仁興完小球場、廁所456平方米;永興完小廁所48平方米;新發完小890平方米;以色列小學72平方米,平登小學774平方米,金鼎公司玉獅場希望小學、大壩子小學、上下巴作小學、中學教學樓等項目正在實施中。年內基本完成國家二期貧義工程,中學成績名列全縣第一,小學綜合考評位居全縣第二。
多年來,鄉黨委、政府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不斷加大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推廣以良種良法為中心的農業增產配套科技措施,逐年加大農業投入,但農作物產業始終處於弱勢產業的地位很難改變,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低下,產量產值無法提升。針對這個問題,鄉黨委政府根據全鄉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有退耕還林(草)面積9600畝,輪歇地面積約有2.5萬畝,全鄉境內的土壤、海拔、氣候都適應蓁艽產業的發展,約有5萬畝的耕地完全適應種植蓁艽,近幾年蓁艽的市場價格一直穩定在每公斤25—36元之間,至今全國沒有大面積的人工栽培,其價格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通過育苗移栽、縮短上市周期,提高產量,提高產值的潛力很大的實際,多次組團到維西、麗江等地考察學習,特別是9月份組織村、社幹部的考察學習,全鄉上下對這個產業的發展抱有很大的希望,積極性很高。鄉黨委政府提出“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建支柱”的目標,爭取用三年的時間把河西建成以蓁艽為主的藥材經濟富鄉。
5月20—27日,組織60多人普米族男女參加了“東方情人節”,展現了河西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普米文化,並獲三等獎。年內開展了民族民間文化普查工作,為爭取普米族傳統文化保護項目作了一些工作。年底,文化部“土風計劃”蘭坪項目組在箐花村玉獅場自然村實施了普米族四弦彈跳組、傳統祭祀文化組、編織組的開班傳承工作。
年內引進雲礦銀業有限公司、中金共和資源有限公司、昆明照昀礦產資源有限開發公司、香港三元投資公司、新冶冰銅廠等5家客商參加了全鄉礦產資源開發工作,共計引資2000多萬元。
全年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發放46.3萬元,其中:撫恤事業費發放4.71萬元,犧牲病故撫恤費0.91萬元,傷殘撫恤0.23萬元,複員退伍軍人生活補助費2.95萬元,退伍軍人安置費6萬元,社會救濟福利事業費6.21萬元,農村社會救濟費6.02萬元,精簡退職老弱殘職工救濟0.18萬元,救災支出3.54萬元,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0.9萬元,特大災后重建費10.83萬元(其中勝興上巴作小學災后建設2萬元),自然災害救濟事業費23.66萬元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費5.79萬元。
交通:年內重點抓了永興“通達工程”15.6公里的公路,總投資83萬元,由中金共和公司投資新挖12公里的核桃箐公路,年末公路通車里程261.5公里。
通訊:全鄉13個村都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通移動通訊的有11個村。
電視:年內有線電視用戶達515戶,農戶現有接收器489台,農戶現有電視1223台,比上年新增6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