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漁鄉
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轄鄉
灑漁鄉位於昭通城西北,距市區15公里,東接靖安鄉、青崗嶺鄉,南接舊圃、樂居鄉,西接蘇甲鄉,北接永善茂林。改鄉鎮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先峰雲2618米,最低海拔水碾1870米。
灑漁鄉是昭陽區的農業大鄉,享有“蘋果之鄉”、“煙柳之鄉”、“魚米之鄉”和“鼓魂之鄉”的美譽。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先峰雲2618米,最低海拔水碾1870米,年平均氣溫11℃,無霜期180-240天,年平均降雨量729.7mm,年日照1889小時,土壤為黃壤、黃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酸性。
灑漁鄉是中國南方優質蘋果生產基地,是著名的蘋果之鄉,截止2007年10月,有蘋果4.5萬畝,年產量近億斤,年產值近億元;灑漁河由南向北穿境而過,全長18.7公里,河水清澈透明,兩岸綠柳成蔭,形成美麗神奇的“灑漁煙柳”景觀。為“昭陽八景”之一。
灑漁歷史悠久,有灑漁煙柳、觀音廟、古鎮、旌表節孝坊、遇仙洞、三台山祖師廟、陳家花園、四筒鼓、營盤古墓、李仲舉莊園、吳敬漪、小灣子姚人洞,天燈壩壩、磨角房子、江西廟、陽家食堂、天主教堂,剪紙藝術和歷史人物李永和等景觀和記載。這裡是昭通著名的蘋果之鄉和漁米之鄉,居住著彝、苗、白、壯等十餘個少數民族,民風淳樸,民族特色濃郁。為打造文化旅遊大鄉,灑漁鄉歷屆黨委政府著力進行不懈努力,準備打造灑漁古鎮;恢復重建灑漁煙柳;開發蘋果觀光旅遊等。
灑漁古鎮大約建於秦漢時期,曾經有過的青石板路、天燈壩壩、貞節牌坊、長柳飛燕、青瓦木屋、石橋流水、四筒鼓舞、古井清泉、民間剪紙藝術等,是昭通古老民族千百年來的生活縮影和歷史變遷的寫照,大部分尚存。這裡曾是上通昆明,下接四川的商賈馬幫歇息的重要驛站,是傳說中彝族亡靈進入天堂的必經地。這裡有春秋戰國時期留下的營盤村,有戰國時期的古崖墓群,是對清政府造成較大衝擊、影響僅次於太平天國運動的“李藍起義”首領李永和的出生地。
全鄉有耕地11萬畝,其中旱地8.6萬畝,水田2.4萬畝,有林地1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1%,有經濟林3.8萬畝。經濟作物種植以蘋果、桃子等為主,糧食作物種植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為主。畜牧業養殖以豬、羊、牛、馬為主。
灑漁煙柳
至2006年底,全鄉經濟總收入139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49元,其中蘋果總收入6979萬元,佔全鄉經濟總收入的50%左右;糧食總產量20465萬斤,農民人均有糧420公斤。
突出蘋果產業
現全鄉新增蘋果3000畝,高接換頭800畝,精品果園建設2400畝,低產果園改造2000畝,鋪反光膜2090畝,疏花疏果3.8萬畝,整形修剪累計8萬畝,深翻7萬畝,科技培訓10期6000餘人,蘋果總產量達4萬餘噸,銷售收入達6976萬元。
狠抓畜牧產業
一是狠抓科學養殖業培訓;二是精心組織防疫,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提高養殖效益;三是加大市場防疫,確保市場健康安全;四是做好市場消毒,杜絕病菌滋生;五是做好禽流感防治和疫苗注射;六是進一步加強“市場兩檢”,保障肉產品安全和監控;七是積極促進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大力扶持養殖大戶,成立九洲生豬商貿有限公司。截至2006年底,全鄉豬存欄38919頭,出欄70796頭;牛存欄4115頭,出欄387頭;羊存欄5863隻,出欄2819隻;禽存欄91156隻,出欄73850隻,畜牧業收入達2903萬元,人均增收41元。
抓好烤煙生產
針對二半山區蘋果發展少種植技術不足,種植烤煙時間長、經驗豐富等實際,動員引導這些地方種植烤煙。
發展二三產業
交通、信息、餐飲等服務產業快速發展,全鄉已發展運輸個體戶400餘家、餐飲業80多家、個體商戶1870餘戶,二、三產業2006年總收入達795萬元。
勞務輸出發展形勢較好
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鄉黨委政府結合本鄉實際,積極引導農民外出務工,並與市、區各部門配合,協調組織勞務輸出;
注重培植和經濟林果
以蘋果產業為基礎,培植髮展桃子、櫻桃、核桃、板粟、梨子等林果,成為全鄉繼蘋果產業之後的又一致富產業。
加大科技培訓和科技推廣力度,開展技術服務,加強科普及技術下鄉活動,引導農民掀起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潮,造就一批有知識、有文化、掌握現代農業技能的新型勞動者。重點加大蘋果科技培訓力度,加強與農業局、科技局的聯繫,聘請農科人員對果農適時開展冬夏季修剪、壁蜂授粉、蘋果病蟲害防治、蘋果套袋、果園土、肥、水管理等培訓,提高果農科技種植和管理水平。同時在水稻拋秧、洋芋壟作、畜牧業生產、花卉種植等技術培訓上下功夫,使農民掌握科學種植技術,逐步增加收入。
突出蘋果產業,打造品牌樹立精品,蘋果產業:據史料記載,1940年留美博士吳鏡漪老先生從四川成都華西大學引入160棵蘋果樹到灑漁鄉白鶴村李仲舉家的莊園種植后,蘋果這個產業就在灑漁鄉安家落戶了,經過灑漁鄉幾人的努力,現灑漁鄉已成為昭陽區蘋果大鄉,現有蘋果種植面積4.5萬畝,主要分佈在大橋、聯合、巡龍、三台、白鶴、弓河等村,2006年蘋果總產量達1.1億斤,產值近億元。
2006年,全鄉共有3500畝排灌不便的田地改為旱地上種植
蘋果
以十二個“一”為具體措施,加強蘋果科技革新:圍繞農民增收這一主題;以品種改良、改造這一思路,掛單果、套袋子為首選技術,大力推廣無公害農藥和配方施肥技術,向優質、高效目標發展;建立一套班子作保障,組成蘋果工作組,常抓蘋果生產營銷工作;組建一支專業隊,長期指導蘋果生產,同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請專家到園區舉辦培訓班;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責任書,包干蘋果示範園,責任到人,掛鉤到戶;領導帶頭一人一個示範戶,做到幫技術、幫生產墊本、幫銷路;確保一條生產通道,對園區道路進行改造、擴建,確保晴雨運輸暢通;一戶一個果塘配套工程;實施一個好的貼息支農政策;建好一本台帳,做到戶到樹,記錄好投入產出。
國投中魯有限公司
1、灑漁鄉是昭通蘋果的發源地,是中國南方優質蘋果基地的主產區和中心地,適宜種植蘋果,現種植蘋果4.5萬畝,年產量1.1億斤,年產值近億元,種植品種有金帥、紅富士、喬納金、昭錦(108)等,產品走俏昆明、貴陽、重慶等國內市場外,還遠銷泰國等東南亞市場,現已建立了蘋果交易市場,以後將形成滇東北地區乃至整個西南地區最大的蘋果交易市場,因此希望有識之士購銷蘋果或對蘋果進行深加工;
2、灑漁煙柳正在恢復之中,灑漁河水清澈明凈,是搞漂流旅遊的理想之地;
3、四筒鼓舞被列為歷史文化遺產,剪紙藝術更是讓人讚不絕口,為弘揚民族民間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這些都具有很強的開發價值。
1、凡有意投資參與灑漁集鎮建設或從事經營活動的有志之士,憑居民身份證即可辦理相關手續;
2、經營者除法律法規明令禁止或有專門規定不準經營的項目外,其所經營項目由經營者自主選擇,不受限制;
3、對經營者所需的土地、能源、經營規模、僱工發展比例、只要不違反國家相關政策,一律不予限制;
4、對國有企業下崗人員,有專長的科技人才、傷殘軍人或烈士子女,可免收所有行政性收費,允許其試經營二年。
漁洞水庫大壩
鄉內相繼建起了微波電視轉播站、移動通訊站、網路服務站等,電話、電力基本覆蓋全鄉;
集鎮內建起了各式各樣的娛樂室;集鎮建設初具規模,蘋果交易市場基本建成。
修建機耕路,解決大橋、聯合、巡龍、新立等村社的交通運輸困難,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做大做強蘋果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本著農民自願、政府引導的原則,白鶴、三台、巡龍等。
灑漁鄉大橋村波羅曲自然村位於昭通城西北,距市區15公里,距下街子市場2公里。灑漁河自南向北繞村而過,河岸綠柳成蔭,風景獨秀,交通便利,灑茂通縣油路貫穿村莊。土質以沙壤土為主,土層深厚,肥力中等,適宜種植蘋果、水稻、蔬菜。自東向西,“四川鹽源寶清實業有限公司果汁加工廠”落戶在村頭,“九州生豬營銷公司”住在村中,“萬畝蘋果連片基地”座落在村尾。全村有人口341戶,1464人,有耕地1197畝,其中種植蘋果940畝。
未實施新農村建設之前,從總體看,大橋村波羅曲村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民科技素質偏低,職業技能培訓機會少;公共事業發展滯后;村容村貌整治難度大。新農村建設實施后,區委、區政府和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一是堅持政府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組織、引導農民增收致富,不強迫命令,不大包大攬。二是合理科學規劃、因村制宜、注重實效。不搞形象工程,積極穩妥開展。三是實事求是,量力而行,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充分考慮農民和財政承受能力。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加快推進新農村為目標,以建設現代農業、觀光旅遊為重點,突出主導產業強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村容村貌整治為突破口,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保證,按照科學規劃,分類指導、示範帶動、分步實施的建設思路,規範“五堆”,做好“五有五上牆”,實施“五改五建”,抓住“六進農戶”,實現“六有”這一主題開展新農村精品示範建設。
鄉黨委政府堅持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的原則,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組織、引導農民增收致富,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調動農民積極性,不強迫命令,不大包大攬;支持合理科學規劃,因村制宜、注重實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立足當前,著眼於有支柱產業作支撐;堅持因村制宜,合理規劃,注重實效,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形式主義,分步驟、分階段、積極穩妥地開展,確保試點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作風,作好新農村精品示範建設工作,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充分考慮農民和財政承受能力,以農民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把階段性目標與各項規定目標有機結合起來。現已完成新農村戶127戶,改廄改廁100戶,硬化主幹道1500米,波羅曲寺廟恢復重建牆體支砌工程已完工,村容村貌得到初步整治,現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
大橋村波羅曲村建設重點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面:一是以產業富村。2007年新植蘋果300畝,對低產蘋果園改造260畝,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鞏固蘋果這一支柱產業。二是科教興村。大力推廣農業科技措施,對農民進行分批培訓,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幹。著力培養了一批農戶從事“農家樂”旅遊經營。三是以生態建村。建立了1000畝精品果園;對200戶生豬養殖戶實施“一池三改”;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水器的利用,村民生活用上了熱水。四是和諧亮村。按照“兩橫三縱”的規劃思路,硬化主幹道12公里,串戶路20公里;正在擬建1500平方的“蘋果文化廣場”及2000平方的“人工煙柳湖”;實施村內房屋改造工程,做到了“五有五上牆”,實現了“六進六有”,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整治;在村內實施了綠化工程,庭院綠化以櫻桃、葡萄為主,幹道兩旁以垂柳、薔薇等構植綠籬,塑造了優美的自然景觀。五是旅遊強村,開發農家樂旅遊資源。
全鄉有黨的基層組織54個,其中有9個村黨總支,有黨員1292名。其中,少數民族黨員有56人;女性黨員有160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82人,高中(中專)文化程度有22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989人;六十歲以上的有510人。
全鄉設團委1個,團總支29個,團員6125人,其中女性團員2672。
全鄉總人口53621人,常住人口4637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以內。
計生工作所採取的主要措施:
1、責任包干到村、落實到人;
藥品陳列櫃
3、反覆到一家一戶搞好台帳,擠干水分;
4、加大醫學監護力度,加大一胎放環和農業人口獨生子女辦證率;
5、根據加大違法處置力度;
6、積極與周邊鄉鎮配合加強流動人口管理;
7、積極發揮服務所“四功能”作用,加強孕前管理,提高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