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Mauritius Island)。在印度洋西部。由火山噴發而成。熔岩廣布,多火山口。南北長61km,東西寬47km,面積1865km2占模里西斯國土面積90%以上。中部為高原,地勢南高北低,間有低山孤峰。一般海拔300-600m,最高峰小黑河峰海拔827m,亦為模里西斯最高峰。沿海有平原,東岸較寬,西岸較窄,周圍有珊瑚礁和溩湖環繞,岩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0℃以上,年降水量東南部多於西北部,一般在1500mm以上,東南部多達3400mm。多颶風暴雨,常形成災害。高地森林茂密,多黑檀、桃花心木等名貴樹種。模里西斯主要人口居住區,人口密度大。島西北岸的路易港為國家首都,經濟、交通中心。

主要介紹


羅德里格斯島(Zil Rodrigues),印度洋中一島嶼,為馬斯克林群島中最小者,位於模里西斯主島以東560公里。該島面積109平方公里,人口約40000人,以法國和英國移民後裔為主,通行克里奧爾語,主要宗教信仰為天主教。該島是模里西斯管轄下的一個有限自治的地區,首府馬圖林港。該島最早被阿拉伯人發現,1528年為紀念葡萄牙航海家迪奧古·羅德里格斯而得名。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

人口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有居民100多萬,其中有印度、巴基斯坦人的後裔,歐非混血種、克里奧人(土著)和少數華裔和歐洲人後裔。島上有華僑和華人共3萬多人,主要是來自廣東省梅州市的客家人。這些客家人居住年代久遠,只知道自己祖先是中國人。這些人的名字很特別,都是在姓氏后加上受洗禮后的名字以及父親的姓,他們大都是半當地化了。
早在18、19世紀時就有廣東人和福建人向模里西斯島移居,他們大都是來此經商。在清末和民國初年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潮,在這次移民中又以客家人居多。他們離鄉背井,漂洋過海來到毛島,以堅強的毅力,以拓荒人的拼搏精神幹活,從而在此島上生存下來,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此島上的客家人是太平天國客家人的後代。據說,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的客家人家族,被清兵追殺時無路可逃,只得往西南下,越過印度洋,落腳模里西斯島,在島上安營紮寨而定居下來。

首都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首都路易港(Port Louis),始建於1735年,位於模里西斯島西北海岸,它不僅是模里西斯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模里西斯的最大海港,年吞吐量達700多萬噸。首都路易港是模里西斯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居民14萬人。路易港三面環山,風景秀麗,是一個天然良港,地處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道要衝。在蘇伊士運河通航以前,這裡是環繞好望角航行的必經之地。20世紀70年代後期,路易港建成為現代化的港口,同時也是世界上大型糖碼頭之一,年貨物吞吐量在100萬噸以上。路易港是全國進出口貿易的必經之地,公路通向模里西斯島的主要城市。市政廳、自然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教堂等市內主要建築是古代和現代、東方與西方風格的奇妙結合。模里西斯大學培養了大批品學兼優的學子。

自然氣候


模里西斯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分夏、冬兩季,11月至次年4月為夏季,沿海氣溫27℃,中部高原22℃,海水溫度約27℃;5月至10月為冬季(涼季),沿海平均氣溫24℃,中部高原19℃,海水溫度約22℃。

地理位置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面積2040平方公里,位於印度洋上三個發展中大陸——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大陸的中間,俗稱“印度洋門戶的一把鑰匙”。模里西斯由模里西斯島和其他小群島組成。面積2040平方公里。模里西斯島是火山島,四周被珊瑚礁環繞,島上的地貌千姿百態。沿海是狹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脈和孤立的山峰,景色頗為壯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的模里西斯,全年分雨旱兩個季節,平均溫度25℃。高原湖泊為島民提供了淡水資源。

歷史文化


歷史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
1598年荷蘭人來此,以荷蘭莫里斯王子的名字命名為“模里西斯”。1715年被法國佔領,稱其為“法國島”。1810年英軍佔領模里西斯島。根據1814年巴黎和約,成為英國殖民地,並恢復原名“模里西斯”。從1842年起,英國從印度運入大批移民從事墾殖。在模里西斯人民爭取獨立鬥爭的壓力下,1961年7月英國被迫同意毛實行“內部自治”。1968年3月12日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1992年3月改行共和制。
獨立以來一直實行多黨民主,堅持多種族的團結、和睦與文化多元化。

宗教

人口125萬,由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後裔(68.4%)、克里奧爾人(27%)、華裔(2.9%)和歐洲人後裔(1.7%)組成。51%的居民信奉印度教,31.3%信奉基督教,其餘信奉伊斯蘭教和佛教。

語言

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亦普遍使用。

風俗

模里西斯島的風俗習慣與中國傳統崇拜神靈大同小異,受祖輩道教和佛教的影響較深,他們祭祀祖先、燒香拜佛,清明掃墓等活動在毛島十分普遍。他們膜拜的神靈中又以“關帝廟”的香火最為鼎盛。這裡有一種奇特的現象,僑居在這裡的客家人,可以是佛教徒,同時又是天主教徒。華人中有90%是受過洗禮的天主教徒,其中又以客家人居多數。這裡的神父,既為佛教徒設立“關帝廟”和祭品,又為天主教徒在路旁設置馬利亞神龕,以方便天主教徒祈禱。還有升旗儀式。早在19世紀70年代,漂泊到模里西斯的客家人就開始在修建關帝廟的基礎上成立會館。“仁風施異域,和氣話中原”,為了讓孩子們記住自己的根,會館還創辦了中文學校,授課都用客家話。新中國成立后,中文學校的師生們,甚至每天堅持在會館前面的小廣場升五星紅旗。梅州人擅長打乒乓球。不想,島國客家也有不少高手,常常拿全國冠軍。仁和會館一到傍晚,就能看到白色小球四處飛舞。
以前客家人三餐都要做飯來吃,好應付繁重的體力勞動。可在模里西斯,人們大多按照歐洲的習慣生活:一天只吃兩餐,中午那頓吃點餅乾或麵包就隨便對付了。無論是客家鄉親和南順人,慢慢地也適應了這種節奏,只吃兩餐的人越來越多。吃飯也入鄉隨俗,很多的年輕人都喜歡用刀叉和盤子,慢慢淘汰了“筷子”。在見面禮儀上,華人也已經入鄉隨俗,都是按法國禮儀“貼臉”打招呼。
華人族群不大,婚嫁更成了頭等大事。在模里西斯:遇到的人相互大都是親戚。於是,回老家找個新媳婦,在這裡成了一種“時尚”。陳媛媛是個客家女孩。她嫁過來之前,在深圳的房地產公司做銷售。因為有個舅舅在模里西斯,媛媛認識了丈夫。在模里西斯,她甚至覺得“這裡很落後”,和深圳相比,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

飲食

由於模里西斯居住有不同的種族,因此便集合了各民族的獨特飲食習慣,例如印度咖喱、東非燒雞、英國燒牛肉、客家梅菜扣肉等,島上也盛產水果和海鮮,價錢相宜,種類繁多。而且模里西斯的餐館環境非常不錯,讓人賞心悅目,在這樣的餐館里就餐是一種享受。
美食
模里西斯的美食充分反映了濃厚的多元文化和多民族色彩。其中尤以印度菜影響最大,咖喱和各種香料的運用極為頻繁,如聞名天下的印度菜飯Biryani,就是應用米飯、土豆、番紅花、乳酪、蔬菜及肉類製作而成。
由於受法國多年統治,法國菜在當地算是主流美食,但同時又受非洲菜和印度菜的影響,添加香料和辣椒,變成香辣風味。
作為著名漁港的聖路易港,海鮮自然非常豐富,如明蝦、地中海章魚等。最為典型的模里西斯菜是咖喱雞肉大蝦,大明蝦先用炭火烤過,淋上肉汁和咖喱汁,旁邊再擱上薄餅或白米飯。
聞名世界的百萬富翁沙拉取自棕櫚樹的樹心為原料,口感類似竹筍般清脆、細膩。起先,這種樹產量很少,只有百萬富豪才吃得起,故此得名。

經濟發展


模里西斯的僑團經營有方,很有凝聚力。像仁和會館,在百年的歲月里購置了不少土地,佔了路易港市中心地段大半條街。如今,他們正在尋找投資商,希望能進行更有效的開發。
蔗糖業是毛國的支柱產業,首屈一指的糖果就出自客家人。仁和會館的會長林檢祥,就是林氏糖果的創始人。林檢祥1936年出生於梅州市梅縣區,1歲就到了模里西斯,6歲被祖父送回國接受傳統教育,16歲時重返。1970年,林檢祥決定開辦自己的糖果廠。因為缺乏資金,沒有錢買機器,一切全靠人力。因此,每一粒糖果的誕生都包含著林檢祥夫婦的汗水。
作坊是簡陋的,工具是簡單的,但憑藉著祖父流傳下來的過硬技術和打工期間樹立起來的良好口碑,林檢祥的糖果廠很快創出了一片天地。林檢祥並沒有滿足,他擴建了廠房,並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糖果生產線。如今,林氏集團已成為毛國最大的食品廠。
百年光陰,模里西斯的客家鄉親,依然很傳統:穿著打扮、說話,都很“客家”。每家每戶的日常菜里,釀豆腐、客家咸雞也依然是保留菜式。
據仁和會館秘書長羅球壽介紹,大多數家庭甚至還保留釀娘酒的傳統。要知道,模里西斯即使是冬天也超過15攝氏度,並不是特別適合米酒發酵。“只能在冬天比較涼快的時候抓緊時間嘍”。說起釀酒,羅球壽笑眯眯的,“酒很小氣的,釀的時候要沐浴更衣后才能靠近它,釀好後上面還要放把刀”。這跟記者在梅州聽來的一樣。不過,羅球壽也發愁,到第三代、第四代,會釀酒的越來越少了。

著名景點


路易港
路易港是模里西斯的首都和主要港口,它位於模里西斯島西北海岸,居民14萬人左右。該港是1735年由法國總督布唐奈斯所建,並以法王路易十四命名。這裡聚居著各種膚色的人,有非洲人、歐洲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以及相當數量的華僑,因此這座城市裡既有西方式的議會大廈、市政廳,也有阿拉伯式的清真寺、印度式的寺院和中國式的廟宇。
市內風光秀麗,留有許多殖民地時期的建築,還有著名的威廉炮台,從炮台上可俯視路易港全景。在當地的自然博物館內,還存有一幅多多鳥的骸骨,這種鳥是模里西斯的象徵,可惜已經滅絕。另外,路易港還有一個仿古大莊園,裡面設有仿古蔗糖製造場及釀酒場,遊客在裡面可以看見模里西斯昔日的面貌和生活方式。
到路易港旅遊的客人在行程結束后的晚上都會被邀請到一座印度寺院里觀看“火上舞蹈”,會有一名印度人赤著腳在炭火上起舞,讓人又緊張又興奮。
黑河山
黑河山是模里西斯島的名山,位於島西南部,緊靠海岸。黑河山的最高點是小黑河峰,高達826米,黑河山峰巒起伏,諸峰間百澗奔流,每當雨季來臨的時候,溪流漲水,渲囂而下,風景十分美麗。在一塊叫“欣馬累”的山坡上,有一塊五顏六色的長方形土地,面積約為0.5平方公里,這裡有紅、黃、紫、橙等顏色的泥土,層次分明,十分鮮艷,當地人稱之為“五色土”,這塊地內寸草不生,據說“五色土”是火山爆發時噴出的岩漿,在強烈陽光照射下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的。黑河山是模里西斯印度族人集居的地方,每年的8月15日,當地印度族人會穿戴著美麗的民族服裝,手拍腰鼓、跳“色加舞”,狂歡到深夜,遊人也可參加。
自然史博物館
建於1842年,裡面藏有很多已絕種的鳥類標本和海生植物標本,還有抹香鯨和巨龜的顱骨。可愛的嘟嘟鳥是模里西斯的特有鳥種,外形十分討人喜愛,但不會飛。可惜這個稀有鳥種已經被近代海上霸權國荷蘭人吃到絕種。
大灣
大灣(GrandBaie)是模里西斯西北部海岸的一個港灣小鎮,位於路易港以北20公里處。這個昔日的小漁村已經發展成為模里西斯島最著名的療養勝地和度假天堂。大灣三面為陸地環繞,海水如湖水般平靜。沿著港灣形成一片蜿蜒的白色沙灘,岸邊有很多餐館、酒吧、音像店和紀念品商店。您可以在這裡垂釣、玩帆板、或者潛水。
查瑪爾瀑布和七色土
查瑪爾瀑布位於模里西斯島西南側,遠處觀望,3道瀑布自懸崖凌空而下,十分壯觀。鄰近的七色土呈不規則的丘陵狀。據地質學家分析,七彩土的成因是火石岩融化后,冷卻的溫度不均而造成的。
死火山口
死火山口(TrouauxCerf)位於模里西斯的中部丘比鎮。該火山口保存得相當完好,約85米深,直徑200米。從這裡眺望丘比鎮容,秀麗景觀盡收眼底。
中央市場
這是模里西斯傳統型的市場,有各種香料、手工藝品與當地特產等。如您喜歡喝紅茶,可以在這裡買到香草味紅茶,醇香濃郁,沁人心脾。
帕里斯民俗村
要想體驗模里西斯鄉村生活,最好的辦法就是到帕里斯民俗村。這裡有甘蔗葉鋪成的屋頂,屋頂上有法國風格的垂飾,而垂飾上的圖案又帶著印度風情。民俗村相當大,您可以乘坐馬車參觀周圍的甘蔗園、茅草屋,還可看到當地人示範製作咖啡豆,欣賞熱情洋溢的賽加舞。
模里西斯島原為火山噴發形成。火山口位於模里西斯中部高原。居高向下俯瞰,可以清楚地看出火山口保留得很完整,幾乎呈圓形狀,大約85米深,直徑約200米,火山口內布滿青草,外圍則是整齊劃一的林木,宛如綠色地毯般美麗。從這裡也可遠眺所在城市的市景以及高原四周連綿的山脈。

旅遊資源


簡介

模里西斯素以風光旖旎著稱於世,白色沙灘和碧藍的海水乾淨得出乎想象,歐洲富豪把它稱為“歐洲的後花園”。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這樣形容模里西斯:這兒是天堂的原鄉,天堂原是仿照模里西斯島而建的。
模里西斯島
模里西斯島
如果只憑想象,你永遠無法觸摸到模里西斯的真容。它擁有著一張典型的非洲面孔——熱烈奔放,骨子裡卻透露著法國的浪漫、英國的優雅和印度的嫵媚。2040平方公里的島國上,100多萬黑、白、棕、黃各種膚色的毛國人共享著一望無際的白沙碧海,不同文化在此交融撞擊,迸發出絢爛的火花和生機。它又是上帝的寵兒,年復一年,這個小島永遠陽光燦爛,藍天白雲。遠眺是湛藍深邃的大海,回眸看印度洋上最後一抹嫣紅的霞光,此時你所能感受的,唯有純凈與美好。
模里西斯離中國不算太遠,但班機很少,國內可以從上海
北京直飛,從香港過去每周只有2個航班。從香港機場轉乘毛航班機,飛過胡志明市、馬爾地夫,飛越印度洋,10 小時,到達模里西斯普萊桑斯國際機場。
我們到達普萊桑斯機場已近子夜,旅客不多,局促的國際機場顯得冷冷清清。大概是落地簽證的緣故,每個入境的旅客,都會被入境官員問到一些問題,有的還會被要求出示在毛國期間的旅費。那可是當著入境官的面,你得掏出荷包,一五一十地點清你帶來的現鈔,以確保在此期間不用打工可以旅行。即使持歐洲護照也未能倖免。排隊入關的人不多,但是速度極慢。
取了行李走出機場,卻意外地受到了熱忱歡迎,毛國姑娘給我們帶上花環,再喝一杯香氣四溢的紅茶,所有長途飛行帶來的疲憊頃刻煙消雲散,剩下的全是新奇與興奮。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帶來獨特魅力
模里西斯是個亞熱帶海島國家,全年只分雨旱兩個季節,地貌地質氣象自然資源都很簡單。但自1505年葡萄牙人馬斯克林登上該島以後,幾百年來,模里西斯先後被荷蘭、法國、英國佔領統治,直到1968年才正式宣告獨立。
上下幾百年,一批批來自美洲、非洲和印度的奴隸與勞工移民為模里西斯島的墾殖和開發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現如今的毛國擁有各色風格的建築和各種不同膚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語言的特點奠定了基礎。這一曲折獨特的歷史沿革,造就了模里西斯多元文化的魅力。在2040平方公里的島國上,100多萬黑、白、棕、黃各種膚色的毛國人和睦友好,城市裡東方寺廟和西方教堂相鄰而建,印度的神廟也隨處可見。
英語是毛國官方語言,當地人普遍使用法語和克里奧爾語—一種法語與當地土語融合后的語言。當地人的法語比英語說得更流利。
制衣業和蔗糖業是模里西斯兩大傳統經濟支柱。模里西斯90%的耕地種植甘蔗,一眼望去,到處可見大片大片的甘蔗地。毛國為了探索出自己的發展道路,政府花大力氣把制衣業外延,打造成出口加工業,還計劃和國際時裝品牌共同舉辦第一屆時裝展;同時政府更是全力發展國際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
根據2006年的官方發布,毛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居全非洲之冠,達5000多美元,處在小康和中等發達國家之間,這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模里西斯議會批准組團參加於2010年在中國上海召開的世界博覽會。

旅遊景點


火山口

Trou Aux火山口(Trou aux Cerfs)四周綠樹茂盛,環境寧靜而優美,是模里西斯一個最顯著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火山構造,更是該國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
Trou Aux火山口位於Curepipe鎮上,由於便於到達,成為當地的風景名勝。曾有地質證據表明,模里西斯群島的形成正是由於幾千年前該火山的爆發。不過從此,Trou Aux也就成了一座死火山。
整體看上去,該火山口呈凹陷的、完美的圓形,其表面直徑350米,底部直徑約180米,深85米,全年沼澤。
站在山上向下俯瞰,遊客不但可以清楚地看出火山口保留得很完整,一覽火山湖全景,也可以遠眺Curepipe鎮的市景以及高原四周連綿的山脈。

羅德里格斯島

羅德里格斯島為火山島。在西印度洋馬斯克林群島東部,西距模里西斯島560公里。島上人口主要是黑種人,多信基督教。火山島,周圍有珊瑚礁,最高點海拔396米。氣候濕熱,11月至次年4月多颶風。1645年葡萄牙人到此,曾先後被荷、法、英侵佔。現為模里西斯的一部分。大部分居民為奴隸後裔,也有少數華裔和印度模里西斯人移居於此。島民從事農業和漁業。輸出鹹魚、牲畜和蔬菜。勞力外流眾多。

聖水湖

聖水湖(Grand Bassin)位於模里西斯南部,Mare aux Vacoas附近,被當地人們視為神聖的湖水。
聖水湖位於二座青山之間,相傳一名傳教士將自己從歐洲帶來聖水灑入了湖內,“聖水湖”便因此得名。
聖水湖是一個天然湖泊,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湖邊有模里西斯著名的印度教寺廟也是除印度本國以外最大的一座寺廟。因而,這裡同時是模里西斯印度信徒朝拜的地方,尤其是在每年的“濕婆節”上,慶典更為宏大。
聖水湖四周的山和植物倒映在翠綠的湖水中,安靜而優美。

七色土

七色土所佔的面積不大,然而其多彩多姿堪稱大自然的奇觀。
七色土的道道顏色並不單一,卻又相當分明,紅色中夾帶著藍色,藍色中包含著黃色,黃色中又泛起綠色,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又不被其他色澤喧賓奪主而淹沒,呈現出七彩繽紛的世界,構成了一道道令人稱奇的“地面彩虹”。
更讓人驚奇的是,若把山坡上各種不同顏色的泥土翻開后再混合在一起,只要經過一場大雨,又都恢復原狀了。七色土是由火山灰的侵蝕而逐漸形成的,漫長的歲月賦予了七色土極強的“生命力”,這是一時的人力難以改變的。正如模里西斯多元的文化,燦爛地綻放在南印度洋深邃剔透的海面上。

鹿島

鹿島位於本島東部,過去時有鹿群涉水渡過海灣,鹿島由此而得名。擁有一座天然優美的礁湖,水面寬闊平靜,沙灘潔白細膩。島上遍生椰子樹和一種叫Filaos的植物,建築物均為原始古樸的石房或茅屋。
遊客可享受各種海上運動,還能品嘗克里奧爾(土著)風味食物。餐館多為拙樸可愛的小涼亭。有一狹窄水道將鹿島與其近鄰“東部島”隔開,遊客可游水或趁退潮時步行到那裡。島上風景優美,最著名的就是那片不會游泳的人也可走進去幾百米而不用擔心被淹到的淺灘。

美麗海景

不得不去看的海
模里西斯由模里西斯島和其他小群島組成,遊客可以盡情在潔白的沙灘上漫步,在碧海水中嬉戲。當藍色的海水映襯落日的餘暉,人群漸次散去,岸邊燈光初起,那一刻,腦海中丟掉了所有的塵世俗念。此時的心靈是柔軟的、純凈的,甚至帶些淡淡的感傷,彷彿戀人依依惜別前唇邊那朵溫柔的纏綿的吻。
模里西斯有連綿的山脈、河流、溪澗和瀑布,還有七色土丘陵、聖水湖印度教寺廟等旅行社推介的景點。但是,以上所有的景點都可以不去,坐船出一趟海絕對不能放棄。
到達模里西斯的第三天,在CLUBMED的安排下,我們坐船出海去了東海岸一個叫WATER PARK的海灣。出海之前已經聽說毛國的海美得傳奇,然而真正撩起她的神秘面紗時,我還是被感染了,被震撼了。難怪馬克·吐溫曾說“上帝先創造了模里西斯,再創造了伊甸園。”
模里西斯島周邊的海水顏色,受特殊地質影響,海水晶瑩,色彩層次分明,瑰麗無比,近處,海水呈碧綠色,通透明亮,澈似水晶,遠處,海水由湛藍逐漸變成深藍,溫柔而亮麗,像一塊女人旗袍上的藍色的絲綢,散發出知性脫俗的魅力。
我們坐的船是艘特製的玻璃觀海船,透過船底中央鑲嵌著的大塊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海水下面,生長著各種形狀的珊瑚。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樹枝,顏色有白有灰。一叢叢,一簇簇的,成片成片。活的珊瑚蟲不多,絕美的珊瑚礁則是模里西斯每年吸引50多萬遊客的一大法寶。
活珊瑚看上去晶瑩剔透,慢慢地移動,像朵花似的開開合合,姿態優美。在珊瑚叢林里游弋的熱帶魚,色彩異常艷麗,陽光透過碧綠海水,照射在魚身上的鱗片,星星點點,閃閃發光。最多的是那種身上有彩條的魚,黑白相間、藍白相間,還有黃與紫夾雜黑點的,個頭足有鯉魚這麼大。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導遊把帶來的麵包灑向海中,頓時魚群圍攏來,在海面上形成一層厚厚的銀白色。

度假酒店

豪華酒店最適合度假
模里西斯獨特文化以及適宜的氣候、美不勝收的海景成為歐洲王室貴族的度假勝地,每年來模里西斯度假的歐洲遊客超過50萬人次。為了迎合歐洲遊客的需求,模里西斯的酒店服務業相當發達,大多五星級超五星級的酒店都依傍著長長的海岸線而建。
我們下榻的最新開業的盧森堡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愛必濃”度假村(La Plantation d'Albion)坐落在宛如夢境般的西海岸,背倚巍峨雄壯的黑山,佔地20多公頃。它是Club Med集團旗下首獲5顆海神漁叉標誌的度假村,是現有Club Med全球度假村中評定級別最高的,足見其舒適和奢華的程度。
度假村擁有260多間奢華舒適的房間,客房外是鬆軟如粉的白沙海灘,每個房間都有面對大海寬敞的陽台或露台。早晨起來,走到陽台上,印度洋暖暖的海風拂面吹來,端上酒店早已準備好的熱咖啡和歐陸式早點,看著霞光在晶瑩剔透的海面上跳躍,拋開人世間所有的紛紛擾擾,聆聽大海細訴生活的真諦,感受這簡單而純粹的生活,寧靜而滿足。
度假村有兩個餐廳能盡享各種美食,來自世界各地的廚師主理著主餐廳各色精緻美食,以滿足不同國家遊客的需要。主餐廳連著的酒吧就挨著漂亮的室外泳池,以方便客人休閑。餐廳里還時不時會有“毛猴”和“毛雀”光臨,大搖大擺地取食遊客吃剩下尚未收走的食物,甚至還喝客人的橙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可見一斑。
特色餐廳“Le Phare”在度假村西端,它曾榮獲法國“最受歡迎的餐桌大獎”。餐廳倚海而設,藍天白雲下印度洋的海浪輕輕拍打著珊瑚礁石,就餐環境不同凡響。餐廳提供獨創的克里奧爾美食,結合非洲和亞洲的香料,主廚最擅長烹飪海鮮佳肴,老饕們在此可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