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

明朝初期將領

王弼(?~1393年),號雙刀王,安徽臨淮(安徽鳳陽)人,祖籍安徽定遠,明朝開國功臣、重要將領,定遠侯。

約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王弼率部投靠朱元璋,其後屢建戰功。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平江戰役中痛擊張士誠,立下大功。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授予大都督府僉事,世襲指揮使。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隨沐英征伐西番。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隨傅友德征伐雲南。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和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先後隨馮勝、藍玉北伐北元。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因藍玉案死。

南明弘光帝追謚“武威”。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約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王弼集結鄉里依仗三台山樹柵自保,因為擅使大刀,被稱為“雙刀王”。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王弼率領鄉里投奔在濟江歸順於朱元璋,朱元璋知曉王弼的才能,讓他擔任宿衛,隸屬於鄧愈軍隊。

建功元末

約至正十七年(公元1354年),王弼率軍於湖州擊敗了張士誠的軍隊,攻下石埭縣。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5年),攻打婺源州,率軍攻南門,破城,斬殺了婺源州守將鐵木兒不花,繳獲兵甲三千。因此被提升為元帥,率軍攻打蘭溪、金華、諸暨,馳援池州,收復太平,又領軍攻打龍興、吉安。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王弼在鄱陽湖水戰中於涇江口攔擊陳友諒,隨後跟隨大軍平定武昌。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率軍攻克廬州,佔領安豐,攻破襄陽、安陸、淮東、舊館。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八月,招降張士誠的將領朱暹,從而佔領湖州,升任驍騎右衛親軍指揮使,奉命攻打張天琪。隨後隨大軍圍攻平江,王弼在盤門駐軍。張士誠親自率領精兵從西門突圍,想要突破常遇春的防線,常遇春分兵北濠截斷了他的後衛部隊,而另派兵與張士誠戰鬥,張士誠軍拚死搏鬥,戰況激烈。常遇春拉著王弼的手臂說:“軍中都稱你為健將,你能為我解決這個問題嗎?”王弼答應后,騎著馬,揮著雙刀衝進陣中,小退張士誠軍,常遇春率兵乘勝前進,張士誠軍大敗,人馬多溺死在沙盆潭中。張士誠也落水,險些身亡,倉惶逃入城中,從此不敢再城作戰。張士誠被平定后,王弼得到的獎賞十分豐厚。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王弼隨大軍北伐中原,攻下山東,平定黃河南北,從而攻佔元朝都城大都,又攻克山西,趕跑擴廓。從河中渡黃河,攻克陝西,征討察罕腦兒后回師。

明初時期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授予大都督府僉事,世襲指揮使。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和藍玉統領騎兵剿滅蒙古殘軍。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增加食祿為兩千石。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正月,朱元璋命令中書省右丞丁玉與中山侯湯和、潁川侯傅友德、僉都督藍玉、王弼等一起帶領軍隊前往陝西延安防邊。九月,和湯和、傅友德同受賞賜。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王弼擔任西平侯沐英副將,和藍玉統率騎兵前往征伐西番,降服了朵甘諸酋和洮州十八族(西番十八族),戰功顯赫,升任右副總兵,賜令號宣力武臣,食祿二千石。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正月,女兒嫁給楚王朱楨。十一月,因征西功被封為定遠侯。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十二月,和景川侯曹震、宣德侯金朝興率兵二萬三千分道進取臨安諸路。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正月,和曹震兵至威楚路,元朝守將閻乃馬歹、劉車車不花投降。二月,王弼隨傅友德征討雲南,到了大理,土酋段世扼守龍尾關。王弼率軍從洱海向上關進軍,和沐英的部隊夾擊段世,攻破了龍尾關,活捉段世,隨後平定鶴慶、麗江諸郡。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征大理功勞增加俸祿五百石,給予世券,世襲定遠侯。六月,賜賞,率軍征南。

北伐大元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任左參將,跟隨馮勝北伐,降服了納哈出。七月,率軍前往信州道迎接北元降將的家屬,半途被土匪劫掠,搶走七百多匹馬。八月,和一眾王侯歸還南京。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正月,和曹國公李景隆、鶴慶侯張翼前往鳳陽留守司、徐邳等衛調動軍隊前往漠北防邊。三月,再次以副將軍之職跟隨藍玉出塞,軍隊到達慶州后,探知北元後主在捕魚兒海(貝加爾湖),藍玉便抄近路星夜兼程趕到百眼井,未見元軍,藍玉打算回師,王弼向藍玉建議道:“我們率軍十多萬人,深入漠北,毫無所獲,就這樣班師回朝的話,我們怎麼去向皇上復命呢?”藍玉聽從,繼續行軍,到達捕魚兒海后,發現了元軍營地,藍玉命王弼為前鋒,突襲元軍,斬殺了元太尉蠻子等,僅元主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騎逃走,繳獲了元軍的所有糧食、裝備。八月,凱旋迴京,受賞。

練兵時期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十二月,前往山西訓練軍隊,準備征伐北元。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任左參將,前往北平練兵。四月,歸還南京。受封二千錠鈔,令建先塋神道碑。九月,入朝祝賀,受賞。后奉朱元璋之命歸還定遠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正月,任左副將軍,跟隨傅友德防衛北平邊境並訓練軍隊。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跟從馮勝、傅友德在山西、河南練兵。八月,朱元璋命王弼、傅友德、馮勝等人前往山西進行勸諭徵兵,負責臨汾、襄陵、蒲縣。

藍玉案死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朱元璋將王弼、馮勝、傅友德三人一同召回北京。同月,藍玉案事發,朱元璋下令誅殺藍玉三族,王弼知道后前去拜訪傅友德,說:“皇上如今年事已高,又嚴於誅殺,我們這輩的人所剩無幾,應當聯合起來尋找出路。” ,為錦衣衛所知,告發給朱元璋。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八月,劉三吾為其作神道碑銘,追封王弼三代為爵。十一月,傅友德自刎於朱元璋面前。十二月,王弼被朱元璋賜死,削除爵位。一說為聽聞傅友德死而自盡。

主要成就


王弼戰功顯赫,在平定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戰爭中屢立戰功,於平江戰役時痛擊張士誠,阻止了張士誠的突圍。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王弼先後隨沐英、傅友德討伐西番、雲南立功,為明朝的邊境穩定作出了貢獻,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北伐北元時,建議藍玉繼續深入,成功擊敗元軍主力,俘虜元主次子地保奴及太子妃、公主百餘人被俘。王公大臣及平章以下官員近三千人,士兵及其親屬七萬七千餘人被活捉,成功蕩平了北平。

親屬成員


輩分名字備註
祖父王四七俱封定遠侯或定遠侯侯夫人 
祖母張氏
父親王五五
母親魏氏
王十六追封廣威將軍、上騎都尉、河南中護衛 
長子王德安遠侯
次子王政西亭侯(除王德、王政外還有四子,名不詳) 
孫子王徇鎮西侯
曾孫王鼎輕騎將軍
玄孫王樂車騎將軍
子孫王守仁萬曆年間衛官 
玄孫王卯大學士 
不詳楚王妃 
女婿朱楨明朝第一任楚王 

人物評價


張廷玉等《明史》:人主不能廢法而曲全之,亦出於不得已,而非以剪除為私計也。亮祖以下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幾,又違制節謹度之道,駢首就僇,亦其自取焉爾。
朱元璋:靖難安民,肇錫龍與之佐,酬勛頒爵,封揚府拜之休咨爾。昭信校尉王弼,自仗策渡江,身膺副帥,英武冠群倫。廓清湖湘閩浙,忠義本無性,削平幽豫燕秦,滇南奏捷,先開龍尾之關,漢江宣威,掃盡魚兒之海。明思帶礪河山,恪守金湯之固,於戲世寫忠貞飲承之命。
劍橋中國明代史》:勇敢善戰,卓著戰績。
常遇春:軍中皆稱爾為猛將。
劉三吾:況弼之生,實當元政不綱、羣雄蠭起之年,竊自惟念弼之蠢愚,語智不足以有謀,語勇不能以陷陣,屬當天心厭亂,人心思治,是故兵行所至,如涼颷之振槁葉,不遺餘力,破竹之迎霜刃,無所指手。

墓址


王弼墓座落在富驛鎮元寶山,墓於清朝光緒十二年(公元1887年)重修,墓兩邊是條石結構,墓前面是巨大的墓碑,墓碑的裡面還用大青石刻上了從王弼以下至清光緒的王氏家譜。在墓碑的頂部,是明太祖朱元璋敕封王弼的一道聖旨。這聖旨原是鐵打的鐵券誥制,是王氏家族的護身符,但是原件毀於明末清初,現存的是用石頭打成聖旨模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