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國

北京振國中西醫結合腫瘤醫院院長

王振國,男,漢族,畢業於通化師範學院,主任醫師,研究員、教授。現任中國醫促會中老年保健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國際健康健美長壽學研究會副主席、長白山藥物研究所所長、北京振國中西醫結合腫瘤醫院院長。

從事抗腫瘤藥物研究和臨床工作,對腫瘤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畢業於通化師範學院。
王振國照片
王振國照片

工作經歷

建立了北京振國中西醫結合腫瘤醫院、上海振國醫院、珠海振國腫瘤康復醫院、通化振國腫瘤防治院。
現任北京振國中西醫結合腫瘤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振國榮獲十大科技英才榮譽稱號
王振國榮獲十大科技英才榮譽稱號
從事抗腫瘤藥物研究和臨床工作,對腫瘤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曾任國家“七五”重點項關項目和2004年國家“863計劃”項目研究的負責人。

論文著作

先後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專著
出版有《成功從底層開始》《挑戰-創造生命奇迹》《挑戰-創造生命奇迹》《腫瘤防治與康復》《企業家健康警示錄》等專著。

獲得榮譽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第38屆世界發明博覽會上比利時王國國務大臣為王振國頒發比利時王國榮譽獎牌
第38屆世界發明博覽會上比利時王國國務大臣為王振國頒發比利時王國榮譽獎牌
1989年獲第38屆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世界個人發明最高研究獎”。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被評為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同年榮獲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二屆全國科技家創業獎。
1992年榮獲全國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稱號。
2000年榮獲全國自學成才標兵。
2001年榮獲中國民營企業家開拓獎。
2004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英才。
2007年被評為“公益中國十大公益人物‘;同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被中國醫學基金會評為“中國公益事業關愛獎”。
2010年被授予“2010年度中國最具愛國影響力典型人物”榮譽稱號。
2012年榮獲“2012年度改革創新優秀企業家”稱號。
2013年被新浪健康中國年度盛典評為“中國醫療企業領軍人物”。
2014年莫斯科國際健康健美長壽論壇獲“國際健康突出貢獻獎”。
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將王振國載入《國際知識名流傳略》。

社會任職


吉林省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

社會活動


公益活動
2005年發起“全國腫瘤防治千百萬工程”活動,並向中國醫學基金會捐款200萬元,免費為200名貧困腫瘤患者進行治療,使許多患者重獲新生。
王振國教授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他提出倡儀,國際健康健美長壽學研究會、國際癌病康復協會等
國際癌病康復協會會長、國際健康健美長壽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振國教授在大會致辭
國際癌病康復協會會長、國際健康健美長壽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振國教授在大會致辭
共同發起的以腫瘤患者為對象,以傳遞愛心為內容的公益行動——彩絲帶“生命之光—愛心傳遞活動”於2010年4月18日在北京開召開“國際百名抗癌愛心大使命名暨先進事迹報告會”的同時啟動。
愛心捐助
自1990年以來有據可查的累計捐贈資金和藥品折款5000萬元。
一、1990年為北京亞運會捐款10萬元;1998年松花江抗洪救災捐贈藥品折款30萬元。
王振國榮獲2007公益事業關愛獎
王振國榮獲2007公益事業關愛獎
二、從2001年開始,王振國在全國開展了“愛心救助活動”,為全國1000名家庭困難的癌症患者免費贈葯,折款2000萬元。
三、為預防癌症他免費向社會贈送他主編的《腫瘤防治與康復》科普書籍折款2000萬元。2002年4月向老少邊窮地區捐葯折款80萬元。
四、2005年3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由王振國教授發起啟動了“全國腫瘤防治千百萬工程”,並向中國醫學基金會捐款200萬元。在三年內對1000個鄉鎮進行腫瘤科普知識的宣傳,對200名農村貧困癌症患者進行免費救助。
五、為解決通化市農村貧困住房“安居工程”捐款20萬元,為解決通化邊遠山區上學難,捐款10萬元,創辦了“石湖振國學校”。
六、為抗擊“非典”捐款藥品折款166萬元。
七、為支持通化市、通化縣公益事業建設捐款和救助癌症患者贈葯折款共564萬元。
現任中國醫促會中老年保健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國際健康健美長壽學研究會副主席、長白山藥物研究所所長。兼任廣州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的客座教授。兼任廣州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的客座教授。
曾參加國家行政學院兩院院士和專家理論研究班。作為中醫藥文化研究專家和健康專家在中央電視台健康類欄目做100多期科普講座。為清華大學總裁班、世界傑出企業家、國防大學等數千名企業家和知名人士講授《科學養生,健康長壽》等課。30多年來,應邀到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在國內外做健康防病報告2000餘場次,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