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寺

世界文化遺產

清泉寺位於湖北省浠水縣,寺東有泉水,出自石壁間,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

歷史沿革


清泉寺
清泉寺
元末天完古國、鄂東名剎浠水清泉寺,歷史淵遠,久負盛名。位於今黃岡浠水縣聞一多紀念館所在地。始建於唐貞觀朝,是一座聞名鄂東的千年古剎。
清末重修的清泉寺,儘管不及鼎盛時期那樣震撼壯觀,但也不失恢宏莊重。像所有的大寺廟一樣,寺門三開,中間為山門,東西是側門。山門高大,橫額題為清泉寺,上有高大的牌樓,掛有雙龍戲珠金匾,上刻清泉禪寺四個大字。
進山門是天王殿,當中座著敞胸露肚、張開大口、笑臉嬉眉的彌勒佛。中間四根紅漆大柱,兩廂是四大天王,原來是泥塑,其高直抵屋頂,橫眉怒目,呲牙咧嘴,煞是嚇人。民國十六年大革命時被毀。後來請畫工在牆壁上摹擬彩繪,復現其上。
天王殿後面是一塊石砌的大丹墀,墀中有一座高大鐵鼎。台階上與彌勒佛靠背的是雙手拄著降龍杵坐著的韋馱護法神。走上台階是雄偉的大雄寶殿,長長的台階上豎立四根紅漆大柱,兩旁有鐘鼓樓。這座大殿是雙層瓦檐的唐代建築,頗有杭州西湖靈隱寺那般宏偉氣勢:屋上飛檐走拱,殿背脊安寶鼎,四角掛風鈴,殿前檐掛金底黑字大匾,上面是由夏斗寅寫的大雄寶殿四個大字。進殿抬眼望去,就是那高大的釋迦牟尼佛,頭上的華蓋直抵殿頂。
大佛兩邊站立著伽藍尊者,要看佛容,必須仰視,可見其高。佛腳大趾如孩童頭般粗,可見其大。民國十六年(公元1928年)打菩薩時,十多人用繩子套住佛頸拉,沒有拉動,此佛才得以保存。當時廟內神像多有毀壞,后夏斗寅來此捐資予以修復。殿中聳立的四根世所少見的粗大筆直大杉紅漆柱,撐起大殿,寬闊明亮,清靜肅穆。
大殿兩側是十八羅漢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後與大佛靠背的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雖說不可能真的塑出一千隻手、一千雙眼,倒也在其背後現出了四十隻手來,手中各有一隻慈眼,手中還拿著各種異物,叫人看了頓覺神異。殿的左右角分別是文殊、普賢兩菩薩,一尊騎青獅,一尊跨白象,看他們兩幅慈悲法相,一樣菩薩心腸,實在是藝術珍品。殿的東側是座大院,院旁有紀念王羲之、蘇軾陸羽的三賢祠以及報恩寺、土地堂等。
大院南門是座高聳的三層木樓,中間是三間南向樓房,四面環繞回欄,遠眺四周風景,近收寺院全貌,此樓即名為藏經樓。是民國初年所建,當時雖多藏佛教經卷,也有人捐獻的經史子集等藏書,后經戰亂,多已散失。寺的兩側從前到后是香積堂(廚房)、齋堂,再就是僧房、庫房、雲會堂(禪房)等。

沿革

據清《蘄水縣誌》(浠水縣古稱蘄水縣,公元1935年改稱浠水縣)記載:邑東二里有清泉寺,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鑿地得井,冽而甘,故以名寺。元末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羅田農民徐壽輝起兵反元,駐兵蘄水,毀寺建都,國號天完,年號治平。兩年後撤走黃梅,后遷都漢陽,改年號為太平。近代羅田學者王葆心先生撰寫的《天完亡國記》所載,更為詳盡。元末,由於元朝統治者對人民殘酷政治壓迫和瘋狂的經濟剝削,激起了中原人民的極大仇恨,於是,群雄奮起,紛紛高舉反元義旗。羅田徐壽輝聯合麻城鄒普勝、黃岡歐普祥、蘄春王普善、丁普郎等人起兵反元,9月起義軍至蘄水,蘄水東北部農民紛紛響應,數日聚兵萬餘。於是向浠城進發,元軍聞風喪膽,棄城而逃。起義軍佔領縣城后,即在此建立天完王國(天完是在大元二字上面分別加上一橫和寶蓋頭,意即消滅元朝),徐壽輝被擁立為帝,年號治平。並在清泉寺建國都,封該寺住持僧為宜敕官,傳達天王旨意,寺內設上將軍府,縣城設樞密院,起義諸首領均封為要職,旬日起義軍擴大到數萬人。為區別元軍戰袍號衣,起義軍一律用紅巾包頭,身穿紅色號衣,手持紅纓大刀長矛,高舉紅旗,故老百姓稱之為紅巾軍。是年1月,徐壽輝令諸將分兵進軍江西,攻下九江、饒州、貴溪等地,次年又攻下武昌、漢陽、安慶等地,1年得福州。1年與元軍十萬人大戰於漢川,元軍大敗,起義軍趁勢佔領潛江、枝江、監利、石首、松滋等地,軍威大震。元朝為挽回敗局,於1年1月密令浙江平章制使顏鐵木耳,偷襲天完國都蘄水,於城北殺害王國官員400多人,天完王國乃遷都漢陽。后徐壽輝又隨部將陳友諒遷都九江。后徐被陳友諒殺害。至此,浴血十年的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拉下了悲劇的帷幕。元軍偷襲蘄水,作為天完國都的清泉寺當然難逃厄運,被元軍搗毀,只留下相傳為紅巾軍所栽的一棵參天古柏,供後來的有識之士憑弔起義英雄之忠魂,抒思古之悠情。
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各處禪林祠宇,均得以復興。我縣人民亦猶識清泉寺故址,徐圖興復。直到百多年後的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知府盧睿延聘高僧如通為住持,大發眾心,以襄隆舉,得以重建。前有天王殿,中有大雄殿,後有毗盧殿,左有無量殿,兩則還有齋房、卧室數十間,僧眾百餘人。後來朱其至在《清泉寺碑》中感嘆說:可謂寶月重圓,金蓖再映,實乃浠川之鴻舉,震旦之碩觀哉!明末崇禎年間,清兵入關,無廟不焚,而此廟獨存。清順治初,匡山僧最弱講經於此,有邑紳李成棟捐鳳棲山田課四十擔以為寺東廊金栗閣之香資。后因火災,同治(公元1862-1874年)年間重修,但未恢復舊觀。
自唐至清,千百年來,清泉寺以它鼎盛的香火,召來四海游僧駐錫,八方善男信女虔誠朝拜;寺廟坐北朝南,背山傍水,山清水秀,山寺一體,寺借山增色,山憑寺揚名,靈秀的自然山水和迤邐的田園風光吸引著文人墨客呼朋偕友,風邀雲集,或寄情于山水,或感化於神靈,奮筆抒懷,潑墨吟嘯,留下了許多語工意新的名篇佳作。據傳,晉代書聖王羲之(公元303-361年)曾在此臨池學書,唐代茶聖陸羽(公元733-804年)在此汲泉品茗。

文人墨跡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公元772-842年)《游清泉寺》:珠圃邀歡興未賒,賽詩煮茗坐蓮花。上人我亦忘機者,欹枕相將到日斜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37-1101年)被貶黃州時,來訪浠水縣名醫龐安常,與其同游清泉寺時寫下了《浣溪沙·游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山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清靜幽雅的景物,嫻熟自然的技巧,曠達樂觀的情緒和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使這闋詞膾炙人口,千秋傳誦,也使這小小的清泉寺播譽神州。這正是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而不成著。

旅遊信息


故事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清泉寺還有一奇:按佛門常規,普天下護法天神韋馱菩薩都是站立著的,而這裡卻是一尊坐像。這其中還流傳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清泉寺的韋馱原本也是一尊立佛。傳說某年飢荒,人們挖草根、剝樹皮充饑,甚至有的賣兒鬻女,有的流落他鄉。清泉寺的主持見到這種情況,同情人民疾苦,召集全寺百餘僧眾,約法三章:黎民百姓是我們吃千家飯、穿百納衣的施主。如今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我們無法普度眾生,但也不忍心擾民。從今日起,大門關閉,側門半掩,各位僧人一律不得外出化緣。不願留寺者,可雲遊四海,各自謀生。當下出走了不少人。後來,側門也緊閉,眾僧打坐佛堂,雙手合十,似乎是靜等圓寂。
三天後,忽然有人緊扣山門,說有一少僧募得齋糧,已用竹排運至寺外的浠河碼頭,請派人卸貨。眾僧既喜且疑,從未派人外出募捐,何來齋糧?欲解謎底,必先見少僧方能知曉。然而四處尋覓,不見少僧蹤影,卻見大殿上韋馱佛像汗流浹背,渾身疲軟,頃刻漸漸支持不住,坐了下來。眾僧方悟出:原來是韋馱佛法所至,拯救了全寺僧眾。後來,該寺就按韋馱坐像重塑金身,頂禮膜拜。清泉寺也因此名聲大振。聞名遐邇。

特色

另外,清泉寺的齋飯素菜也頗有名,飲譽佛俗兩家。他們煮炸煎炒的各種素菜,色鮮味美,尤其是用豆皮、豆乾、豆油做出的齋魚、齋肉、素雞胯,客人吃了都說比真魚真肉還有味。當年許多的富商豪紳爭相到清泉寺吃齋飯,一時成為時尚。
據記載,這座寺院興盛時,有僧眾2千多名,既有田產可收租,還有春秋兩季外出化緣募捐,加上平時求籤拜佛的和善男信女的捐贈,收入頗豐,生活富足,是個富寺,興盛一時。抗戰開始后,清泉寺日漸冷落。后這兒改辦為浠水簡易師範學校。其時,廟堂辦學堂,佛教改文教,曾為後來的新中國培養了不少人才。解放后,這裡作過糧倉、醬園廠。又因戰備的需要改作鹽庫,文革中因鹽的腐蝕房屋全部倒塌,鹽業部門只好就地改建成兩棟鹽庫。1年後建起聞一多紀念館,從而真正結束了清泉寺1000多年幾度興衰的歷史。現存的遺跡是一塊寬1厘米、高8厘米的白色大理石寺門匾額,清泉寺三個陰刻陽文,字徑約高6厘米、寬4厘米,筆力雄健,字體雋秀挺拔,已無從考證何人所書,何時所刻,人們只能從這壯麗的匾額文字中去想象它昔日清泉梵響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