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藥
蒙醫藥
徠赫依病變的形式分太過、不及、搏亂三種形式。協日病變形式有太過、不及、搏亂三種。由致病蟲引起的疾病叫蟲病,合併巴達干、赫依為寒性病變,合併協日、血為熱性病變。
蒙葯簡述:蒙葯以植物葯為主。古人將蒙葯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銳等八種。蒙葯的近代分類方法有三種,即按藥用部位,科屬或藥物效用來分。隨著藏族的《四部醫典》傳入蒙古地區,藏葯對蒙葯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藏葯亦被蒙醫收用。
中國的蒙古族主要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甘肅等省區的蒙古族自治州,使用蒙古語,宗教信仰比較自由。
蒙醫藥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蒙醫藥
申遺項目:贊巴拉道爾吉溫針、火針療法
蒙醫以灸療為主,且擅用火針。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
申報編號:Ⅸ-12
申報地區:內蒙古自治區
蒙葯簡述:蒙葯以植物葯為主。古人將蒙葯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銳等八種。蒙葯的近代分類方法有三種,即按藥用部位,科屬或藥物效用來分。隨著藏族的《四部醫典》傳入蒙古地區,藏葯對蒙葯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藏葯亦被蒙醫收用。
醫學簡史:蒙古各部統一之後,蒙醫吸收了藏醫、漢醫和古代印度醫
(圖)蒙醫藥
醫學理論:六基症理論(赫依、希拉、巴達干、血液、希拉烏素、粘蟲)。把疾病的本質歸納為寒、熱兩種,發病本身的內在條件是指三根七素,即內因,致病因素指外界因素,即外緣。
診斷方法:問、望、切三種診斷方法為主。
相關著作:《蒙藥學》、《飲膳正要》。
蒙醫藥學是蒙古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蒙醫藥
自古以來,蒙古民族過著游牧生活,在與乾旱、寒冷、潮濕、風雪等自然鬥爭中,不斷積累了許多適合當時環境、生產方式、生活習慣以及地理氣侯特點的醫療知識和方法。蒙古人民由於主要食用牛、羊、馬等動物的肉和乳食品,所以對這些動物產品的醫療作用有很多的了解,而且飲食治療在蒙醫藥學中有著重要地位,因其居住地寒冷潮濕故使用灸療法也是北方蒙古族早期常用的治療方法,又因其民族常年馳聘在廣闊的草原上,經常發生戰傷、摔傷、骨折,故正骨、正腦、燒灼療法也是早期蒙醫的重要內容之一。
13世紀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民族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大帝國,蒙古社會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隨著同國內各民族,特別是和漢、藏民族之間的往來及與印度、阿拉伯和歐洲等國交往,蒙古民族的經濟文化得以發展,創造了蒙古文字。蒙醫傳統療法及臨證用藥、理論、實踐等諸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提高。蒙醫骨科、外傷治療、馬奶酒療法以及藥物學方面的知識均有了新的發展。在《元史》里,載有1226年蒙古軍中流行瘟疫時,曾用大黃醫治之事。內蒙古特產藥材肉蓯蓉,在《飲膳正要》 《本草綱目》等書中都有詳細記載。
14世紀蒙古族翻譯家沙拉布僧格,將古代印度巨著《金光明最勝王經》譯成蒙文。隨之古代印度醫學的部分理論初次傳播於蒙古地區。1576年藏醫經典巨著《四部醫典》傳到蒙古,印度佛教巨著《丹珠爾經》於17世紀末被譯成蒙文,對蒙醫藥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蒙醫學在傳統的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吸收了藏醫學及古代印度醫學的以陰陽、五元(五行)學說為基礎的“赫依”、“協日”、“巴達干”理論和七元素理論以及中醫知識,結合蒙古地區的特點及民間療法,創造性地加以改造和發展。
清朝初期,傳統的蒙醫骨傷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如蒙醫綽爾濟默爾根對於四肢不能伸屈的關節脫臼、骨折等,常能手到病除。伊希巴拉吉爾在《甘露四部》中,把蒙古正骨術、創作醫療術等傳統醫療經驗結合理論詳盡地論述了“創傷醫療術”、“骨傷療法”、“脫臼複位術”和“震腦療法”等的理論和與實際操作的內容,使蒙醫外科學方面的理論和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藥學方面,蒙醫學家們創造了適合本地區的獨特的配藥法、用藥法等,同時吸收了漢藏等兄弟民族的藥物學理論知識,使自己的藥理學理論更加完善。17世紀的兩部書《醫傷根除病痛甘露方》和《五五製藥方集》反應了蒙古地共多寒症的一面;伊希巴拉吉爾寫的《認葯白晶葯鑒》一書,是比較豐富的蒙藥學著作,收錄801種葯,並寫進葯浴、礦泉療法等內容;《蒙葯正典》是一部比較完整的蒙藥學經典著作,共收載879種葯,並附有599張圖;《蒙醫金匱》是一部較為完整的蒙藥學方選集,收載內、外、婦、兒、五官及熱病、傳染病等臨床各科的200種藥方。
在疾病的診斷方面,形成了以問、望、觸為主的診斷學並逐漸有了分科。 《脈診概要》和《甘露之泉》所述“切脈、檢尿、問診、憑經驗診察、舍取診察”等五種診斷法;伊氏之《白露醫法從新》中的外傷和脫臼的診察法等,都是傳統診病方法與理論相結合的產物。《白露醫法從新》將臨床疾病分為內科、熱病科、傳染病科等十三個大科。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對蒙醫藥學的繼承和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對眾多蒙醫典籍進行了翻譯和整理。現在,蒙醫廣泛利用自然科學成果和現代診斷方法,不斷豐富和革新自己的傳統診斷方法,成為嶄新的民族醫學,為祖國醫學的更加豐富和發展,為增進人類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頭部受外力打擊或強烈震動時,出現腦功能一時性障礙,造成暈厥與昏
(圖)蒙醫藥
腦震蕩患者的主要癥狀為暈厥,但一般不超過30分鐘即可恢復。血壓、呼吸、體溫等雖無明顯變化,但脈象數而伴有顫抖。意識恢復后出暈眩、頭痛和頭部沉重而不能抬舉,頭髮失澤,嗜睡,頭痛惡寒,噁心,吐黃綠色水樣物等癥狀。如骨縫外膜破裂,則行走蹣跚搖擺,目不能閉,頭暈,嘔吐,甚則昏迷。如骨縫鬆動則局部跳動性刺痛;如骨質損傷除出現上述癥狀外,伴有發熱,眼紅,鼻出血等癥狀。如受傷部位聚積黃水則出現目不能閉,耳聾,胃部不適等癥狀。
“震腦術”是蒙古民族民間廣為流傳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專治腦震蕩的奇特療法。具有取材容易、便於掌握、用之有效等特點,是蒙醫的一大治療特色,被整理載入了不少著作里。漢代文獻中記載,有一次蘇武受了刀傷,匈奴醫生掘了一坑,加上熱灰,將昏厥的蘇武放在熱灰上,蹈其背而使其脫險;18世紀伊希巴拉珠爾《四部甘露》,以“蒙醫震腦術”為題,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治療腦震蕩的方法;《診治百病古代方經》的蒙文手抄本載:“小童腦震蕩,挖地坑,將患童倒懸其中,拍打腳心三遍”;更有趣的是,駱駝腦震蕩,“包其頭用木榔頭拍打”等。由此可見,蒙醫震腦術對人畜都有療效。牲畜震腦法的臨床實踐也許對人的震腦方法提供了科學實驗性經驗。無論如何,這些都是“震蕩療法”。
蒙醫震腦術的治療原則是“以震治震”、“震靜結合”、“先震后靜”。具體操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木臼法:備一木臼,以百會穴為中心把木臼扣在患者頭上,臼口墊以柔軟厚布壓墊,使之緊貼於頭皮。然後用小木棒敲打臼底,以三次為一拍,共敲二十一次。
(2)棒擊法:讓患者端坐椅上,助手用雙手固定患者頭部,術前用寬繃帶沿耳上包繞其頭部,把繃帶之兩頭接在疼痛一側,右手拿木棒,距頭部一寸處用力打擊布頭三次。繼而在頭部之另三側依同法各打擊三次。如無木棒亦可用手掌小指側代替。然後用兩手掌從頭部之外沿往裡抖攏擠摩,從頭頂部抖動按壓,用五指甲從前額開始往上邊掐邊搔數次,最後在頭脈部和沿脊柱進行推摩。以上手法結束之後,把用黃油煎過之山羊羔毛敷於頭上,再用粗白布包纏保持三周。術后在鬆動之骨縫處施以艾灸。
(3)腳底敲擊法:令患者仰卧,貼腳底放一小塊木板,在木板上進行敲打,此法亦能使被震動之腦恢復。對此法不適應者,如患有嚴重高血壓病者,可採用繃帶緊拉法。術者用一手固定患者頭部,一手從骨縫鬆動側開始用力牽拉包繞頭部之繃帶兩頭七次,另三側亦依同法牽拉。術后每日在頭頂部噴灑白酒進行壓摩、蹭摩,雙眉上部及顳部穴位進行掐蹭按摩法。同時內服藥物,將黃羊或狍子肉與羊肉同煮,取湯加乾薑和紅糖少量,日服二次。亦宜投七雄丸、六味石決明散等方,以清熱利腦。患者應在安靜涼爽處靜養,避免日晒火烤。完全恢復之前,不能高聲呼喊和劇烈運動。飲食宜以稀粥、牛奶、乳酪等奶食和水果為主。
另外,治療內臟器官創傷、腰部損傷的“震蕩”療術亦流傳至今,有些療法已編撰成書。例如《診治百病古代方經》里介紹了治療肝損傷、腰損傷等各種方法。這些治療各種損傷的傳統經驗至今還流傳在民間。
是醫生用視覺觀察病人外部精神狀態、色澤、形體、姿態以及局部情況的異常變化以
(圖)蒙醫藥
1.望體態、膚色、精神狀態。如赫依病患者皮膚粗糙、發青,口唇蒼白,情緒不穩;協日病患者發熱,面紅耳赤,皮膚黃而油膩、出疹,多汗,易激動;巴達干病患者皮膚蒼白、浮腫,反應遲鈍,身心沉重,不喜動;黃水病皮膚出疹、流黃水、瘙癢、粗糙。
2.望五官:
舌和苔:正常舌質紅潤,舌苔白薄,不滑不糙。而赫依病者舌紅、發乾、發僵、味覺減退;協日病者舌苔黃厚、發粘、出疹;巴達干病者舌質軟,舌苔白厚,發粘;黃水病者舌常出疹;血病者舌質紅或紫,心臟熱舌苔發黑,肺病舌中央白,舌邊紅,肝病舌中央共同有小黑斑、舌邊紅,脾病舌質紅或花有斑點,腎病舌苔白、舌尖紅、兩側發黑。
眼:赫依病眼常流淚,眼瞼腫,生翳膜,眼花,復視,上翻;協日病眼發紅髮熱,眼瞼糜爛,出疹癢痛腫脹,畏光,黃視;巴達干病眼瞼生白疹、發癢,眼生厚白雲翳,視力模糊,白視;血病眼痛嚴重,充血,紅視;黃水病眼生瘡,淚多;蟲病眼痛癢難忍。
耳:赫依病耳鳴、耳痛;協日病發紅髮熱、刺痛、流膿液;巴達干病耳腫、發癢;血病耳內生瘡化膿、疼痛、耳聾。
鼻:赫依病鼻塞流涕,嗅覺減退;協日病流膿性黃涕;巴達干病鼻癢、生瘡;黃水病鼻衄、流黃水;肺熱鼻翼扇動等。
口唇:主要觀察口唇的色澤,干潤外形和感覺。正常口唇為淡紅色,柔軟。口唇歪斜多為赫依病,乾枯燥裂多為協日病或熱證,口唇滲水、蒼白多為巴達干病或寒證,熱邪擴散於脾則口唇發黑。
牙齦及咽喉:熱性疾病牙齦發癢、糜爛,咽喉紅腫、化膿;寒性疾病牙齦和咽喉呈蒼白、腫脹、糜爛。
毛髮、指甲:赫依毛髮豎立,指甲灰白、變厚;協日病毛髮脫落,指出現黑紋等。
3.排泄物:主要觀察尿。正常尿顏色呈淡黃色,赫依病尿色青、氣味小;協日病尿色黃、氣味大;巴達干病尿色白,有腐爛味;血熱病尿赤黃、氣味大;黃水病尿紫色,氣味大,有沉澱物;腎病血尿;脾病綠色尿。
醫生通過手的感覺進行診斷,進一步明確望診和問診所不能肯定的問題,
(圖)蒙醫藥
蒙醫診脈是在前臂腕內橫紋上一寸橈骨頸突內,將橈動脈分成食指下寸、中指下關、無名指下尺三部。每部又分寸浮(取皮)、關中(取肌)、尺沉(取骨)的壓力進行診脈。患者左手(醫生用右手)寸下診心臟、小腸,關下診脾、胃,尺下診左腎、三舍。患者右手(醫生用左手)寸下診肺、大腸,關下診肝、膽,尺下診右腎、膀胱。女性患者寸下的診脈法,與男子相反,即女子右手寸下診心臟、小腸,左手寸下診肺、大腸。
通過診脈可以判斷疾病的性質。
熱病總脈象為實、洪、滑、數、弦、緊。實脈為壓之感覺堅實,如實熱症、搏熱症等;滑脈為壓之滑而清楚,如血熱症;弦脈為壓之有細而緊的感覺,如協日熱及心臟熱症之脈;數則指脈搏快;洪是指有粗闊的感覺,如虛熱症、瘀症之脈;緊是指壓之硬而有力,多見於傷熱症。
寒症脈象為微、沉、弱、遲、虛、空。微是指脈象不清楚,虛脈是指壓之搏動減弱,以上兩種多見於寒性痞症;弱脈是指搏動不明顯的脈,多見於浮腫症;遲脈是指脈搏次數少,多見於寒性黃水症;沉脈是指用力才能切到,多見於寒性水腫、水鼓症;空脈是指壓之消失,見於赫依病。
總的說來,赫依病脈象壓之空虛,時有停頓。協日病脈象為細、強而有力。巴達干病脈象為沉、弱、遲。血病脈象為實、滑。黃水病脈象為發顫感。蟲病脈象有扭轉感。
各種脈象如再加有發顫,並伴時而停止等現象,則為危症脈象。
蒙醫診斷疾病時運用問、望、觸三種方法,即三診來觀察和掌握患者的體征
(圖)蒙醫藥
醫生對病人或家屬,通過正面或側面進行查詢,以了解病情的一種診察方法。主要包括:問病人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慣、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平素體質、疾病的發生髮展及演變過程、治療經過等。
1.問一般情況,即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籍貫、住址、生活習慣、婚姻、月經等情況。
2.患者和家族的患病史,包括現病史、既往史、治療史,詢問疾病的發生時間、病因、主證、發病的緩急、病情的輕重和發展經過及診療過程等。
3.起居行為和精神因素,詢問飲食狀況和住處的寒、熱、潮、濕、乾燥等情況,是否有過極度恐懼、受涼或情緒過於激動等情況。
4.現病情況,主要詢問疾病的發生時間、病因、主證、發病的緩急、病情的輕重和發展經過及診療過程。
按病因分類,蒙醫將疾病分為赫依病、協日病、巴干達病、血病、黃水病、
(圖)蒙醫藥
赫依病變
赫依失去相對平衡,發生太過、不及或搏亂等變化而損害身體稱為赫依病變。赫依具有煽動寒熱的雙重性質,有輕、糙、滑等秉性,發生病變時亦表現以上特性。赫依病一般多見於年老、體弱及赫依個性的人,一旦發生病變,無論寒症還是熱症,均使其加劇、複雜化。
可引起赫依病變的外因有以下幾種:①過食苦、辛味,性輕、糙、涼的飲食,營養不良;②長期失眠,多語,慾望過度;③受風、受涼過度;④過度驚恐、悲傷、精神受刺激或下瀉、催吐、放血等療法應用不當。以上四種因素均可使赫依功能紊亂,引起盈症。反之,溫性油膩厚重的飲食過度,身體活動過少,時季過度溫熱,補養過量等可壓抑赫依,使其減少,引起虧症。
赫依病變過程有蓄積、發作、平息三個階段。
赫依病變的形式分太過、不及、搏亂三種形式。太過表現消瘦、皮膚青、喜暖、身顫、腹脹、便秘、多語、頭暈、體力衰弱、睡眠不佳、感覺遲鈍等赫依秉性增多的癥狀;不及表現乏力、少語、身感不適、反應遲鈍等赫依秉性減少的癥狀;搏亂是赫依秉性紊亂的癥狀。
赫依病變部位可遍及全身表裡上下,主要累及在腎、髖、心臟、大腸、骨、關節、皮膚、耳等部位。
協日症變
協日屬火,有熱、銳利等秉性,所以協日病發病較急,病變過程快,易流行、高熱、刺痛較嚴重。多見於青壯年及協日個性者。
引起協日病變的外因有:①過食辛、咸、酸味,熱性、油膩的食品;②過度勞累、長期日晒、焦急等銳性活動過度;③時季氣候異常變熱;④跌傷、熱病傳染、溫熱施治過量等。以上原因皆可誘發協日盈症病變。反之,清、冷、淡的飲食,長期處於蔭涼寒冷的環境,清涼施治過量等可使協日減少,引起虧症。
協日病變過程有蓄積、發作、平息三個階段。
協日病變形式有太過、不及、搏亂三種。太過表現為發熱、口渴、黃染、下瀉等癥狀;不及表現為體溫低下、身體發冷、皮膚髮青等;搏亂表現協日紊亂的各種癥狀。
協日病變雖循於全身,但主要累及肝、膽、小腸、血、汗、眼、皮膚等。
巴達干病變
巴達干屬水、土,有重、冷等秉性,所以巴達干病變發病慢,變化少,病程長,痊癒慢,疼痛鈍、弱。臨床多見於少年兒童及巴達幹個性者。
徠巴達干病變的內因是其本身。外因有: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飲食過量;受冷、潮濕、長期不活動;時季寒冷;清涼施治過度等。以上為促使巴達干發生盈症病變的外因。與此相反,熱銳、輕性的飲食,過熱的環境,活動過度,熱性施治過度等則壓仰巴達干,引起虧症。
巴達干太過則身體發涼,食物不消,身體沉重、倦怠,關節鬆軟,唾液、鼻涕增多;不及表現為頭暈、心悸等;搏亂表現為巴達干七種秉性互相干擾的癥狀。
巴達干病的循徑為頭、舌、胃、腎、膀胱、肺、飲食精微、肌肉、脂肪、精液、大小便等。
血病
血病類似於協日病,熱銳性,起病急,發展快,變化多,臨床上多見於壯年及血協日個性者。
血病有三種形式:太過、虧損、搏亂。太過表現為眼、面發紅,頭痛、發熱,口腔牙齦潰爛,鼻衄,咳血,便血,尿血,瘡瘍等;虧損表現為身體衰弱,頭暈,耳鳴,眼花,心悸,氣急,口唇發白,月經失調等;搏亂則為血熱增多的各種表現。
血病變主要累及肝、血脈、眼、鼻、頭等部位。
黃水病變
黃水發生太過、不及、搏亂變化,損害身體稱為黃水病變。黃水病與協日、血合併則為熱性病變,與巴達干、赫依合併則為寒性病變。因此,引起血、協日熱的因素即可引起熱性黃水病,引起巴達干、赫依病變的因素即引起寒性黃水病變。
黃水病變的形式有增多、耗損、搏亂三種形式。黃水增多是由於消化功能不佳,血液清濁分泌不良,血之濁返流入精微之道,使元氣混濁而黃水增多,表現全身生瘡,皮膚瘙癢,肌肉腫脹,毛髮脫落,關節腫痛,皮下囊腫等;黃水虧損是由於大出血、長期營養不良等因素使黃水產生減少所致,表現為全身乾瘦、乏力,皮膚無彈性;黃水搏亂主要表現增多的癥狀。
黃水病雖然累及全身,但主要累及皮膚、肌肉之間的組織,腹腔,關節腔等。
蟲病
由致病蟲引起的疾病叫蟲病,合併巴達干、赫依為寒性病變,合併協日、血為熱性病變。致病蟲主要分為寄生蟲和粘蟲,粘蟲主要合併血、協日引起瘟疫症、皮膚病等熱症,並有傳染性;寄生蟲則引起腸道寄生蟲等多種寄生蟲病。
蒙醫治療強調“治未病”、“求本”、“扶正祛邪”、“調理三素”和“因人、
(圖)蒙醫藥
赫依病強調溫暖舒適的環境,用溫性藥物補養身體,精心護理;協日病採取給輕涼性飲食,在涼爽環境中休養,用屬水元成分的涼鈍性藥物和清瀉療法清除協日熱的治療原則;巴達干病主張熱糙性飲食,保暖,用屬火元的藥物補火溫同時催吐巴達干寒的治療原則;血病採取涼性稀薄飲食,在陰涼處休養,用屬水元成分的藥物和放血治療等降血熱的治療原則;黃水病給乾燥、柔和飲食,在溫暖乾燥處休養,用屬氣元成分的藥物及溫泉等療法,以調火溫而燥黃水為治療原則;蟲病和粘毒病採取給糙、涼性飲食,在清涼安靜處休養,嚴防傳播,用殺蟲、殺粘藥物治療的原則。
不同的兩種病變發於同一個部位時,應密切注意其患病部位的個性,然後根據病情,採取交替治療或一同治療的原則。主病未平息或轉變為其它疾病時,採取醫治後者為主的原則,疾病本質與外表相反時,採取先確診其本質,治本為主的治療原則。
對於三種以上疾病併發的聚合症,採取保護胃火溫,調理三素的原則,同時根據疾病本質、發病部位、病勢強弱等情況對症治療。
蒙醫的治療方法豐富多彩,概括起來,有根據病情施治的滋補療法、消減療法以及系統四施法。此處著重介紹系統四施法。系統四施法主要包括飲食療法、起居療法、藥物療法、外治療法。其中飲食療法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指導患者根據病情安排有益的飲食,如熱性病者安排清淡除熱的飲食,寒性病者安排生熱祛寒的飲食,體質虛弱的病人安排滋養身體的飲食,合理的飲食對疾病的痊癒有很大幫助。
2021年6月10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