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宋文華的結果 展開
宋文華
農藝師
宋文華,山東威海市人。1980年經福建省農業廳介紹來到政和,后又到壽寧指導果樹生產技術工作。最初,他在清源鄉蘋果場工作。當時場里的條件很差,管理樓簡陋而破舊,離鄉村又遠,很不方便。他跟場里的3個工人一起吃住,一起勞動。在了解了整個場的基本情況和對管理技術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摸底后,他制定了加強修剪、病蟲防治和肥水管理措施,加強了管理,當年蘋果產量一下從上年的3900公斤增加到15000多公斤。2006年,宋文華退休。
宋文華(左)指導修剪果木
20多年來,他走過了全縣14個鄉鎮的150多個建制村,開展了果樹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果樹栽培管理的現場指導和培訓工作,提高了農民的種果積極性,大大增加了果農的收入。去年,全縣果樹已發展到4.43萬畝,總產量達到3820噸,產值1042萬元。他的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幾年來,他多次被評為省、市農技先進個人,2002年被授予縣“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前年還被評為縣首屆勞動模範。
老宋說,來福建之時也曾有過思想鬥爭。那時父親已去世,母親也老了,兒子又小,親戚朋友都勸他放棄去福建這個念頭。他心裡也真有點丟不下,但想著這是為了黨的工作,作為黨員,他沒有更多猶豫。來福建26年,他除了每年春節回家探親一次外,只有三次是因家裡出事才回去。第一次是1982年9月20日母親去世,他趕到家裡,母親已經火化了,沒能見到她老人家最後一面,感到很遺憾;第二次回家是1989年6月2日,收到家裡的加急電報,說妻子幹活時昏倒在小麥田裡,等他回到老家,妻子已經沒有大礙了。這一次他心裡也很苦澀,很矛盾。第三次回家是1996年9月,因為他的二兒子得了腦溢血,有生命危險,不得已又回去了。這次,他的親戚朋友都問:“壽寧怎麼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使你連家都不顧了?”但他始終抱著為黨工作的信念,只要是黨的需要,他都無怨無悔。就是這種信念堅持和鼓舞著,使他孤身一人在壽寧度過了整整26個年頭。可以說,他把一切精力都貢獻給了壽寧的果樹事業,同時也跟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甚至模糊了老家的印象,把壽寧當成了故鄉。
去年,已屆花甲的宋文華退休了,但他還是“回”不了山東的老家。因為壽寧的果農需要他,壽寧的果樹事業更讓他牽掛不下。這不,剛回山東老家探親沒幾天,他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