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屬

芭蕉科芭蕉屬植物

芭蕉屬(拉丁學名:Musa L.),是芭蕉目芭蕉科下的一屬植物,有30種及很多變種,主產東半球的熱帶地區,中國約10種,分佈於西南部至台灣。

芭蕉屬代表植物有香蕉M. nana Lour. [M. acuminata Colla(AA A)]、大蕉M. sapientum L. (M. acuminata Colla x M. balbisiana Colla),為廣東、台灣重要果品之一,此外,福建、廣西、雲南等省亦有栽培;紅蕉M. coccinea Andr.間有栽培供觀用。

形態特徵


芭蕉
芭蕉
多年生叢生草本,具根莖,多次結實。假莖全由葉鞘緊密層層重疊而組成,基部不膨大或稍膨大,但絕不十分膨大呈壇狀;真莖在開花前短小。葉大型,葉片長圓形,葉柄伸長,且在下部增大成一抱莖的葉鞘。花序直立,下垂或半下垂,但不直接生於假莖上密集如球穗狀;苞片扁平或具槽,芽時旋轉或多少覆瓦狀排列,綠、褐、紅或暗紫色,但絕不為黃色,通常脫落,每一苞片內有花1或2列,下部苞片內的花在功能上為雌花,但偶有兩性花上部苞片內的花為雄花,但有時在栽培或半栽培的類型中,其各苞片上的花均為不孕。合生花被片管狀,先端具5 (3+2) 齒,二側齒先端具鉤、角或其它附屬物或無任何附屬物;離生花被片與合生花被片對生;雄蕊5;子房下位,3室。漿果伸長,肉質,有多數種子,但在單性結果類型中為例外;種子近球形、雙凸鏡形或形狀不規則。染色體數目:X=10或11,稀7或9。

分佈範圍


約40種,主產亞洲東南部。我國連栽培種在內有10種;此外據記載台灣還有M. formosana (Wall.) Hayata 及 M. insularimontana Hayata 2種,因標本未見,未收入本志。

生長習性


芭蕉原產東亞熱帶。性喜溫暖耐寒力弱,莖分生能力強,耐半蔭,適應性較強,生長較快。

物種簡介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 表凄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吳文英《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葛勝沖《點絳唇》:"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凄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凄惻。

主要價值


芭蕉最適宜植於小型庭院的一角或窗前牆邊,假山之畔。不宜成行栽植,宜散點或幾株叢植,綠蔭如蓋,炎夏中令人頓生清涼之感。
芭蕉屬植物為熱帶亞熱帶地區一類重要的植物資源。蕉麻(馬尼拉麻)的假莖纖維可供製作耐海水浸泡的繩纜。栽培的香蕉(或大蕉)為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著名水果之一,亦可用以代糧,主要製成蕉干(或蕉粉)以供食用。芭蕉干或芭蕉粉的營養相當豐富(據粗分析:澱粉74%,蛋白質3.7-4.2%,脂肪0.51%,水分1.2-1.9%),其中蛋白質含量相當高,芭蕉澱粉特別易於消化,含維生素甲、乙、丙都豐富,完全適於作人類的主食。
同時芭蕉作為一種作物,還有很多優點:產量高(畝產平均5,000斤,去皮后凈肉重 3,000斤,可得澱粉1,000斤;國外亦有報道其畝產量比馬鈴薯還要高),可連續收穫 4-8年,省勞力,全年收穫,忙閑均等,加工容易,可種在山地,不佔水田,病蟲害少,水旱災影響不大。
從綜合利用的角度來講,芭蕉果皮可餵豬,雄花可作蔬菜,芭蕉干心除可餵豬、釀酒外,尚可制粉;假莖纖維可作麻並可織布(稱蕉葛),也可燒灰制鹼,葉可包物或提取蠟粉,可以說全身無廢物。野生種類的芭蕉可作遺傳育種上的原始材料,其中有些種類花苞紅色鮮艷)可供觀賞,惟其果實及花、嫩心、根頭常有毒,不能食用。

藥用價值

氣味:甘、大寒、無毒。
主治:
1、一切腫毒。用芭蕉根搗爛塗患處。
2、流動性紅色風疹。治方同上。
3、風火牙痛及蟲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熱含漱。
4、消渴,骨節煩熱。用芭蕉根搗汁,隨時飲一、二合。
5、血淋澀痛。用芭蕉根、旱蓮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兩次。
6、腫毒初發。用芭蕉葉燒存性,研末,和生薑汁塗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鹽湯送下。

生長繁殖


(l)繁殖:用分株繁殖。當秋末蕉葉凋萎,剪去枯葉,壅士護根。殘留莖桿用稻草從莖桿基部向上包紮。到次年4月上旬再將稻草解除,當根上長出許多幼株時,可行分株繁殖。移栽時於坑中施入有機肥為底肥。
(2)栽培:生長期間應隨時剪去黃葉,以燒徒耗養分,並影響美觀。同一地點,栽植過久,易產生愛滿不復現象,應更換栽植地點。平時不用特別仔細管理。

下級分類


阿寬蕉
阿希蕉
芭蕉
芭蕉屬
大蕉
島山芭蕉
紅蕉
蕉麻
樹頭芭蕉
台灣芭蕉
香蕉
小果野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