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學勝
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二系教師
譚學勝,重慶豐都人。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二系教師,中國民族聲樂學會員,曾師從林秋宜,黃文宇,糜若如,金鐵霖老師。
譚學勝,重慶豐都人。1991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1995年畢業入伍到西藏軍區文工團任演員,2001轉業到四川音樂學院任老師。現為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二系教授、民族聲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 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學術委員,中國民族聲樂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社會音樂藝術水平考級考官、四川省軍區國防藝術團獨唱演員。
譚學勝
先後獲得: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中專業組民族唱法一次銀獎、兩次優秀獎,第七屆全軍文藝匯演聲樂類二等獎,中央電視台全國軍旅歌曲電視大獎賽“十佳新人”獎,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中華民歌大賽金獎,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銀獎,先後兩次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
先後應邀參加了央視迎澳門回歸大型文藝晚會、慰問駐港部隊大型文藝晚會、全國雙擁晚會、日本東京國際藝術節等。在澳門、廣州、山東等地巡迴舉辦了全國個人音樂會。曾先後受到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及表揚。
譚學勝
六年軍旅生涯,讓譚學勝有著深厚的部隊和國防情結。2007年,四川省軍區組辦國防藝術團。譚學勝主動找到有關領導表白說:“我是一名老兵,用歌聲宣傳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意識,是我的榮耀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如願參加藝術團后,只要有演出,他從不缺席。藝術團在擔綱省軍區介紀念建軍81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暨抗震救災慰問演出文藝晚會中,譚學勝以一曲昂揚奮進的《西部放歌》深深打動人心。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紛紛現場感慨道:“譚教授的歌聲壯懷激越,讓我們深受激勵,我們有信心在災后的廢墟上重建‘賽江南’的美景!”
藝術上追求卓越,工作上追求盡責,精神上追求奉獻。昔日追夢少年在朝著藝術高峰的不懈攀登中不僅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並以一顆日益豐滿的靈魂詮釋著感恩和奉獻的崇高精神境界。
因為痴情歌唱,譚學勝從一名農家少年成長為大學教授。
因為執著追求,譚學勝從兒時放歌山野到如今巡演全國。
一路走來一路歌。三十多年來,譚學勝依靠自己的聰穎勤奮,逐漸形成了磅礴大氣的演唱風格,成功地在音樂殿堂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放飛夢想——長江少年從荒僻山野走進大學校園
譚學勝走上歌唱道路並非偶然。他出生於重慶豐都高鎮的一個小山村裡。村后是綿延的高山,村前是滔滔不絕的長江。自然條件雖然惡劣,但村民們卻堅強樂觀,一代又一代地呤唱著粗 獷豪邁的三峽山歌和高亢激昂的川江號子,表達著對貧困生活的不屈抗爭。耳濡目染中,譚學勝完成了最原始的音樂啟蒙,對唱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進入汶溪小學后,譚學勝每天獨自上學。家與學校相隔6里,中間要經過一片茂盛的玉米地、甘蔗林。年幼的譚學勝人小身矮,一進入其中便被淹沒,不由心生恐懼。無助之中,為了壯膽,他嘗試著放聲高歌,歌聲撥地而起,他便感到寂靜無人的地里一下子熱鬧起來。天天唱,這一唱就是幾年,從為了克服恐懼到逐漸變成一種習慣和樂趣,譚學勝後來回憶說,正是幾年的壯膽歌唱經歷,不僅鍛煉了聲帶,為他後來形成自己雄渾大氣的歌唱風格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而自小熟唱蕩氣迴腸的民歌,更為他後來的演唱增添了無限神韻。
日復一日的歌唱,不僅讓譚學勝得到了心靈的釋放,更為他悄然開啟著音樂人生的大門。在高鎮民辦中學上初三時,豐都縣舉辦“三獨”(獨唱、獨奏、獨舞)大賽。平時愛唱歌的譚學勝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報名參加。帶隊的時任豐都二中校長李政華老師激勵他們說,誰若得了一等獎,就可以進二中讀書。結果譚學勝一舉奪魁,被豐都二中破格錄取。
初露鋒芒后,譚學勝更加痴情唱歌,課餘時間他總喜歡學習一些新的歌曲。但由於家裡窮,買不起錄音機,他就趁到別人家裡看電視時學習《西遊記》、《便衣警察》等電視劇的主題歌。經常是看三次電視后,天賦極強的他便能完整的背唱了。此外,他還節衣縮食自買了《聲樂訓練》等專業書籍,自學音樂知識,使自己的歌唱技巧逐漸提高。在豐都二中學習期間,他經常代表學校參加縣、市各種音樂比賽,多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成了豐都縣甚至涪陵地區都小有名氣的“校園歌手”。
頻繁得獎給他帶來了又一次轉校契機。豐都中學音樂老師甄希堯在一次聽了譚不勝的演唱后,慧眼識中,認定這是一個可造之材,當即協調各方關係把他挖到了眾多學子擠破頭都想進的地區級重點中學——豐都中學。正是在這所師資力量雄厚、注重全面發展的學校里,譚學勝在音樂老師的悉下教導下,不僅平生第一次得到了專業指點,而且也開始在思想上第一次真正把自己的人生道路同唱歌對接了起來。
2001年,譚學勝離開了部隊,轉業到母校——四川音樂學院從事聲樂教學工作。豐富的演出經驗和出色的歌唱技巧,讓他在教學實踐中得心應手。三盡講台上,他從發聲方法講到歌曲處理,象一隻結繭的桑蠶,無私地吐著凝聚了自己心血的絲,毫無保留。
譚學勝與專家交流心得
藝無止境。在全力培養人才的同時,譚學勝自己並沒有停止追求的步伐,總是努力通過各種渠道完善著自己歌唱技藝。他先後又兩次參加了全國青歌賽,和東京國際藝術節、香港TVB8台大型文藝晚會等演出。他說道:“與來自國內外的眾多精英同台競技或演出,獲獎與否並不重要,關鍵是藉機學習同行們的技巧、經驗,了解全國及世界聲樂的一些新發展,為自己的演唱增添新的元素和活力,方能確保藝術之樹常青。”
藝術追求如此執著,藝術眼光如此高遠,藝術胸襟如此博大,藝術水平也就必然日臻完美。2003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中華民歌大賽舉行,在海政、空政等歌舞團,中國音樂學院以及武警文工團等單位眾多高手的激烈競爭中,譚學勝一開口就聲驚四座。他演唱的《九曲黃河第一灣》有12個高音C,難度非常高,但他收放自如,以高昂激越的聲音演繹得蕩氣迴腸。此後,譚學勝風格一轉,一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情真意切、舒緩動人。兩首風格迥異的歌互為補充,演繹堪稱完美,最終令他捧得專業組金獎。他乘勝出擊,接著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全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比賽,在眾多專家評委挑剔的評審中獲得了銀獎,登上了中國最高級別的音樂殿堂。後來還相繼接到了“中國當代青年歌唱家”、“21世紀歌唱家系列”、“《人民音樂家辭典》”、“共和國嬌子《文化藝術卷》”等活動的邀約!
藝術源自於人民,最終也必須服務和回歸社會。譚學勝永遠不會忘記巴山蜀水的培育之恩,作為一名歌唱家,他努力鑽研著四川民歌的文化背景及四川的民俗風情,加深對民歌內涵的理解,力求完美的演繹四川民歌。無論是舉辦全國個人演唱會,還是參加由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組委會、中國文聯、廣州市政府在澳門、廣州、珠海舉行的演唱會,他每次都用真誠的歌聲頌揚著四川民歌、四川民間文化和四川民間藝術,用自己的方式回報著這方熱土。轉業后的幾年裡,譚學勝許多個人代表作品都飽含著對四川山水的熱情讚揚,如《九曲黃河第一灣》、《草原,我的家》讚美了阿壩黃河大草原的美麗和神奇,《心中的三峽》、《美麗的女神》、《船工號子》歌頌了長江三峽的偉大和曠遠,《錦江春色來天地》、《千秋都江堰》讚揚了天府平原的秀美和豐足,還有《出川歌》、《西部是故鄉》及《走進西部》等旋律優美、情感充沛的歌曲,無不充滿了濃郁的四川特色。
1998年第八屆“大紅鷹”杯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第二名。
1999年第七屆全軍文藝匯演聲樂類二等獎。
1999年中央電視台全國軍旅歌曲電視大獎賽首次設置大獎“十佳新人”獎。參加央視迎澳門回歸,為澳門駐軍壯行大型文藝晚會《高歌為你壯行》。
2000年參加全國雙擁晚會〈世紀的春天〉,受到江主席的表揚。
譚學勝
2002年全國廣播征歌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銀獎。
2003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中華民歌大賽金獎。
2004年第十一屆“新蓋中蓋”杯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優秀獎。
2004年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聲樂大賽銀獎。兩次榮立二等功,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表彰等。
2005年譚學勝個人音樂會全國巡演(澳門,廣州,山東等地)。
第一次在全國性舞台上亮相的機會終於來臨。1998年,第八屆“大紅鷹”杯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舉行,譚學勝經選拔代表西藏電視台到京參賽。憑藉紮實的唱功,他一路過關斬將,獲得專業組民族唱法銀獎。緊接著1999年,他參加第七屆全軍文藝匯演,不負眾望,獲得了聲樂類二等獎。他愈戰愈勇,同年,他又在中央電視台全國軍旅歌曲電視大獎賽中獲得了“十佳新人”獎。
一次次在全國性大賽中脫穎而出,讓譚學勝在中國聲樂界逐漸有了一定的名聲和地位,也開始有了更多的在國家級文藝活動中演出的機會。僅僅在接下來的兩年裡,譚學勝先後應邀參加了央視迎澳門回歸、慰問駐港部隊、“心連心”大型文藝晚會和全國雙擁晚會等,其出色的表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喜愛。特別是在全國雙擁晚會上,時任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點名表揚說,小夥子嗓子真好,唱得真好。
十餘年的執著求索,終於破繭成蝶。隨著藝術上的成功嬗變,譚學勝成為了一顆新星在中國聲樂界冉冉升起。
赤誠感恩——大學教授既傾心教學又歌牽故里
“一名歌手的成功不僅僅在於他得到了掌聲,更在於他具有強烈的藝術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否則,再美妙的歌聲都是冷漠和寂寞的。”源於這一理性認識,功成名就的譚學勝懷著感恩的心情,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積極回報社會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