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鎮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下轄鎮

臨江鎮,隸屬於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地處資陽市北部。

臨江鎮境內有風景名勝有大高寺、洗墨池、王褒墓。其中洗墨池和王褒墓均已列為了歷史文化文物。“臨江寺”豆瓣曾受到朱德、鄧小平等領導人的好評,並作為每年供應中南海國賓館的調味品。

截至2020年6月,臨江鎮下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臨江鎮戶籍人口46560人。2011年,臨江鎮農業總產值3.1582億元,工業總產值19.2994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904萬元。

2021年,資陽市雁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臨江鎮人口為25636人。

歷史沿革


因臨江寺而得名。
民國設臨江鄉。
1951年1月,分為臨江、合力、七里3鄉。
1953年1月,臨江鄉改鎮。
1955年10月,臨江鎮併入合力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61年1月,改名臨江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1月,臨江鄉改鎮。
1992年7月,崑崙、清泉、老鷹3鄉併入臨江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江鎮
臨江鎮
臨江鎮地處資陽市北部,東與老君鎮保和鎮隔江相望,南與雁江鎮相鄰,西與祥符鎮、簡陽市望水鄉交界,北與簡陽市永寧鄉、新市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7.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6千米,總面積8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臨江鎮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地勢起伏不大。

水資源

臨江鎮境內沱江九曲河流經鎮域,沱江依次流經我鎮水井、太子、墨池、文昌、崑崙、先鋒村,全長18.7千米;九曲河從老鷹水庫入境,依次流經吉樂、寶珠、石榴、大堰、紅碑村,全長9.8千米。

氣候資源

臨江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適宜多種糧食和經濟作物生長。多年平均氣溫17.4℃。年平均日照時數125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降雨集中在5—9月,7月最多。

土地資源

臨江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44034畝,其中水田12591畝,旱地31443畝。

自然災害

臨江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洪災、冰雹、乾旱、地震等。洪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1年7月13日,沱江、九曲河沿岸全部受災,涉及境內有水井、太子、文昌、墨池、崑崙、先鋒、吉樂、寶珠、石榴、大堰、紅碑村。冰雹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1年5月,涉及柳鋪、仁里、高柏、臨庵村。造成房屋受損,糧食作物大面積減產,無人員傷亡。旱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0年,涉及臨庵、高柏、仁里、斑竹、柳鋪村。造成村民飲水困難,已播作物乾枯、死苗,糧食產量減產。地震災害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特大地震影響,全鎮8725戶31724人受災,144戶房屋倒塌,2733戶房屋成嚴重危房、7266戶房屋損壞、損壞橋樑2座,5人受傷。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轄先鋒、崑崙、文昌、墨池、太子、水井、仁里、柳鋪、高柏、臨庵、紅碑、大堰、斑竹、清泉、石榴、寶珠、高桐、吉樂18個行政村,臨江寺1個社區。
截至2020年6月,臨江鎮下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臨江場鎮商貿街33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2002103001121臨江寺社區
512002103200220石榴村
512002103201220寶珠村
512002103202220高桐村
512002103204220紅碑村
512002103205220大堰村
512002103206220清泉村
512002103207220斑竹村
512002103208220先鋒村
512002103210220墨池村
512002103211220太子村
512002103212220崑崙村
512002103213220水井村
512002103214220仁里村
512002103217220臨庵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轄區總人口4462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666人,城鎮化率8.2%。總人口中,男性23071人,佔51.7%;女性21553人,佔48.3%;18歲以下8291人,佔18.6%;18—35歲10319人,佔23.1%;35—60歲18293人,佔41%;60歲以上7721人,佔17.3%。2011年,臨江鎮人口出生率11.07‰,人口死亡率7.69‰,人口自然增長率3.3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6人。
截至2018年末,臨江鎮戶籍人口46560人。
2021年,資陽市雁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臨江鎮人口為2563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臨江鎮財政總收入1024億元,比上年增長13%。
2011年,臨江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225元。
2018年,臨江鎮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上企業11個。
2018年,臨江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5個。

第一產業

2011年,臨江鎮農業總產值3.1582億元。
臨江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紅薯為主。2011年,臨江鎮生產糧食20699噸,其中水稻4610噸,玉米5220噸,小麥5193噸,紅薯286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6500畝,其中花生700噸,油菜2920噸;蔬菜種植面積111950畝,主要品種有海椒、韭黃、冬菜,其中海椒1449噸。
臨江鎮
臨江鎮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累計造林3200畝,林業總產值928萬元。漁業以養殖草魚、鯉魚為主。
臨江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臨江鎮生豬出欄75204頭,山羊出欄21721頭,家禽出欄39.0243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5396億元。
2011年,臨江鎮水產品總產量916噸,漁業總產值947萬元。

第二產業

臨江鎮工業以建工材料、食品深加工、機車汽車零配件、化工原料、包裝保健食品、塑料製品為主。2011年,臨江鎮工業總產值19.2994億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有商業網點988個,職工1500人。2011年,臨江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904萬元,比上年增長5.1%。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有郵政分局3處,代辦所3處,征訂報紙13463份,郵政業務總量96.5萬元。電信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2168戶,行動電話用戶2.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980戶。

交通


臨江鎮
臨江鎮
臨江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水運3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成渝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長16.5千米,有臨江寺火車客貨站、墨池壩火車客貨站。321國道、成渝高速公路過境,其中321國道境內長15千米,成渝高速公路境內長6.4千米。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有通村水泥路12條,總長59.1千米;碎石路18條,總長84.6千米;毛坯路13條,總長38.8千米。沱江河航道,橫向航道約240米。有2個渡口,客運站1座;臨江寺至資陽北門的客運線路1條,每20分鐘一班,日均客運量500人次。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有文化站1個,鎮書社1個,村農家書屋16個,各類藏書2.4萬冊;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書法家協會、文藝宣傳隊、居民健身隊等5個;2011年與“巴蜀喜劇藝術家協會”合作開展文藝演出6場,書畫攝影展3次;金錢板《農村舊貌換新顏》獲得了省級優秀作品獎。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有村廣播站18個。有線電視用戶7009戶,入戶率71%。

教育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有幼兒園(所)24所,在園幼兒1608人,專任教師43人;小學6所,在校生2188人,專任教師11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1394人,專任教師11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臨江鎮
臨江鎮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臨江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16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6張。專業衛生人員84人,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臨江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74.6%。

社會保障

2011年,臨江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0戶,人數132人,支出45.5萬元;城市醫療救助11人次,支出10270元,比上年減少41.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709戶,人數3359人,支出296.6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5人,支出15.1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01人,支出60萬元;城市醫療救助65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660人次,支出53萬元,比上年增長103.0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6人。敬老院2家,床位62張。社區服務設施18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
2011年,臨江鎮新增就業人員180人,有4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組織1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60萬元。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
臨江鎮
臨江鎮

著名人物


臨江鎮孕育了西漢辭賦家王褒、巴蜀笑星劉德一等文化名人,湧現了人民英雄雎朝兵、全國勞模陳書瓊以及中華創業女性張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