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臨江鎮的結果 展開
臨江鎮
江西省樟樹市下轄鎮
臨江鎮位於江西省中部的樟樹市,是樟樹市河西重鎮,臨樟樹、新余、高安、新干四縣市,接洲上、張家山等六鄉鎮。境內交通便利,浙贛鐵路、樟宜公路、清高公路、臨三公路及贛粵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該鎮經濟繁榮,流動人口量大,是樟樹市河西的文化、經濟、商貿中心,被宜春地區和江西省列入重點小城鎮發展計劃。
200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鎮,2006年被評為全省衛生鎮,2007年獲江西省歷史文化名鎮稱號。2019年1月,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9年10月,臨江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臨江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7億元,同比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8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00元。
臨江自唐朝武德八年建鎮已有1370多年,歷史上曾為軍、路、府署所在地,明朝被列入全國33大工商課稅重鎮,歷史上的臨江商貿發達,交通便利,史稱“舟車孔道,四達之地”。尤以藥材、木業、釀造業聞名於世,作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臨江的城鎮建設達到了相當的規模。據史料記載:舊城設10門,城區分為9坊6廂,有30條街,31條巷,傳聞最盛時“城內三萬戶,城外八千煙”。繁榮的經濟伴隨著燦爛的文化,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墨客前來講學會友,優遊勝跡。鎮內仍有大量的歷史景觀和人文景觀,其中以大觀樓最富盛名,被列為全省重點保護文物。
臨江鎮[江西省樟樹市臨江鎮]
2011年末,臨江鎮下轄正街、川主街、東嶽街、興隆街、青和街5個社區,明月、龍橋、同安、新壩、石泉、復楊、洪星、河口、毛埡、三星、白池、馬安、青竹、七星、自水、安樂、萬安、和勝、青陽、三秀、響石、應天、福德、同樂24個行政村;下設46個居民小組、17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臨江鎮下轄5個社區、24個行政村:正街社區、川主街社區、東嶽街社區、興隆街社區、青和社區、明月村、龍橋村、同安村、新壩村、石泉村、復揚村、洪星村、河口村、毛埡村、三星村、白池村、馬安村、青竹村、七星村、自水村、安樂村、萬安村、和勝村、青陽村、三秀村、響石村、應天村、福德村、同樂村, 鎮人民政府駐川主街社區。
2020年12月,臨江鎮萬安村、洪星村撤村設社區,至此臨江鎮下轄7個社區,22個村。
境內交通便利,浙贛鐵路、樟宜公路、清高公路、臨珊公路及贛粵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該鎮經濟繁榮,流動人口量大,是樟樹市河西的文化、經濟、商貿中心,已被宜春市和江西省列入重點小城鎮發展計劃和國家小城鎮經濟綜合示範鎮,2007年被評為江西省歷史文化名鎮。
自古臨江因其瀕臨贛、袁、蕭三水,交通便利,所謂“舟車孔道、四達之地”,使臨江成為重要的商品貿易集散地。據志書載:臨江有名可考的街30條、巷30條。相傳歷史鼎盛時期“城內三萬戶,城外八千家”。葯業、釀酒、木業、造幣等樓閣店鋪,鱗次櫛比。明代因其繁榮被列為全國三十三大工商稅收城鎮之一。
引進了江西新黃海醫藥食品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永順陶瓷業有限公司、香港德泰木製品有限公司、七星實業有限公司、華達精製米廠等私營企業,生產規模擴大,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鎮辦企業自來水廠、造紙廠實行改制后,經過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效益顯著提高,利稅成倍增長。2006年,全鎮財政收入歷史上首次跨過千萬元大關,達1060萬元,2007年為1370萬元,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的發展。
2012年財政收入1.1884億元,同比增長26%;人均收入7133元,同比增長10%;工業總產值4億元,農業總產值2億元。
2015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1.9億元,同比增長16.4%。農民人均純收入12076元,同比增長15.58%。完成財政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23.4%,占衝刺任務的100.3%。全年農業生產總值3.2億元,同比增長8.8%,主要農作物產量:稻穀35932噸、花生2217噸、油菜籽1326噸;主要工業企業:機械、服裝、化工、陶瓷、釀酒、造紙、飼料和農產品深加工等,全年工業總產值42.56億元,同比增長20.6%;第三產業總產值2.9億元,同比增長8.8%。通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榮獲全國重點鎮、全國建制鎮示範試點鎮、江西省十大魅力鄉鎮、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工業主要以機械、糧油加工、建材、礦山建設、糧食儲備、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產品有煤礦機械、酒、食品、飼料,油氈、磚瓦、彩色水泥地磚、各種紙、塑料製品。
(1)機械:隸屬於江西省煤炭廳的臨江礦山機械廠及煤建一處是鎮上的兩大企業,主要有煤礦開採所用的機械和其它民用機械,一處以承接礦山建設及其它工程項目為主。
(2)釀酒、造紙、食品加工,糧食加工及儲備:臨江的釀酒歷史悠久,是全國馳名的“四特酒”的故鄉,大詩人陸遊曾寫詩讚曰:“名酒來清江,嫩色如新鵝”,詩中所指清江即為臨江鎮,鎮上有五個酒廠,產品師姑牌系列有高度酒和低度酒兩種類型,高、中、低三種檔次幾十個品種行銷各地。
造紙:臨江的衛生紙質量在全鎮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主要產品有衛生紙、餐巾紙和各類包裝紙。
糧食加工:糧食加工業由來已久,臨江是魚米之鄉,糧食的生產在國民經濟中有一定的地位,國家為加強糧食的宏觀調控,在臨江設立了國家糧食儲備庫。
農產品加工:主要有花生製品廠和糯米粉加工廠。從而帶動了全鎮甚至周邊鄉鎮農民積極種植花生等經濟作物,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化生產、加工、銷售態勢。
臨江鎮自古就是“魚米之鄉”,自1990年以來,逐步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了農業的集約化、商品化水平。現建有銀杏基地2000畝,楊樹基地3000畝,蔬菜基地3000畝,紅桔基地3000畝,油茶基地5000畝,萬頭養豬場3個。奶肉牛基地16個,魯區小尾寒羊種羊基地1個。
臨江葯業由來已久,由原臨江府所轄各地藥商組成的葯幫與京幫、川幫並列為全國三大葯幫,史稱“臨江幫”或“江西幫”。全鎮的藥材生產面積達4000畝,百畝連片基地6個,千畝連片基地2個。具體為雙洲村委的商洲積殼基地;廟前、姚巷、徹埠、紐塘村委的銀杏基地;寒山、姜璜、武塘村委的黃梔子基地;渚塘村委的吳萸子基地和蘆陽村委的杜仲基地。全鎮中藥材種植戶達1200餘戶,葯農4000餘人,從事藥材購銷的單位和個體戶達100餘家。
樟樹臨江古鎮鳥瞰圖
(1)農產品交易:臨江是樟樹市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主要有花生、柑桔、蔬菜、油料、棉花、紅薯、谷糠、玉米、麥麩等,年成交量在2億公斤以上。
(2)農資、生資:有四個鄉鎮的供銷合作社設在臨江,另外還設有市生資倉庫,市物資採購供應站、農機採購供應站、竹木供應站、食雜果品倉庫等多家單位,臨江已成為農資集散中心,其影響範圍擴大至周邊縣市。
(3)耕牛、仔豬:臨江是樟樹河西地區的耕牛、仔豬集散地,年成交量達7萬頭左右。
(4)木材、建材;臨江現已成為木材和建築材料集散地,經營範圍有木材、鋼材、水泥、建築陶瓷、石灰、水暖設備及建築裝飾材料等,從業的個體工商戶達到100餘人。
此外,還成立了生豬販運公司和花生販運公司,年販運生豬3萬頭,販運花生1000萬公斤;成立了客運聯合車隊和貨運聯合車隊,擁有各式客貨車150餘輛。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臨江鎮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依據城鎮發展總體規劃,逐步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建成區3.3平方公里,轄3個居民委員會,40餘家省地市駐鎮單位,城鎮人口2萬餘人。街區基本形成框架,城區建築朝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現有主要街道10條,總長5000米,總面積55000米;給排水系統形成網路,日供水能力達3000噸;安裝各類普通路燈120盞;變電站有6個迴路,年供電量2500萬度;有專業及綜合市場4個,總面積達30000平方米。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城鎮生活質量達到新水平:環衛事業得到發展,現有職工24人;公共場所建花壇42個,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2%;閉路電視全市聯網,安裝用戶3000餘戶;教育設施較為完善,教學質量較高,城區現有小學3所,城區級重點中學1所,有各級醫療院所3家,省榮軍醫療及樟樹市第二人民醫院均設在本鎮,職工總人數500餘人;新建電信大樓一幢,安裝程式控制電話4000餘門。身居臨江,可聯繫天下。
有樟樹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西省榮軍醫院,府城醫院
江西省清江中學,臨江小學,實驗小學
全國重點經濟開發示範鎮和全省重點建設小城鎮,全省國家建制鎮示範試點鎮
鎮黨委書記:劉永堅
鎮長:梅量
2、古迹眾多。現存有萬壽宮、大觀樓、鐘鼓樓、蕭洲橋、古城牆遺跡、古樹化石、蘇軾手書《金剛經》碑,清江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師姑井等。清道光《清江縣誌》記載,臨江有孝感坊、虎泉坊、狀元坊、貞節坊、榜眼坊、進士坊等牌坊56座,至同治年間僅存28座,現全廢。
3、書院林立。臨江歷代建有官學,教育的主體為書院。臨江府所轄4縣設有書院28所,清江縣設書院18所,其中15所設在臨江。臨江籍文人的存世文集有《酒邊詞》、《薌林集》、《薌林家規》、《姓篡》、《發軒文集》、《發軒筆記》、《蕭山詩集》、《寄圃文集》、《寄圃詩集》、《逃詞》、《清江詩翠》、《見真吾齋詩稿》、《詹詹言》等。
2019年9月11日,臨江鎮入選“2018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臨江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