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西鎮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轄鎮

溪西鎮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西部,地理坐標為116°1'北緯23°1',東連隆江鎮,西接大南山華僑場及東埔場,南瀕臨南海,北離位於國道324線旁的葵潭23公里,距離縣城15.6公里。鎮域呈條幅狀,北部為丘陵山地,南部為平原,總面積為61.3平方公里。溪西鎮倚山面海,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區,夏無酷暑,冬無霜凍。年平均氣溫21.8℃,年日照2039小時,年降雨量1838毫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溪西鎮常住人口為55474人。

歷史沿革


1958年建溪西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設鎮。
2014年溪西鎮被揭陽市大南海石化工業區管轄。
2019年7月25日,溪西鎮重新回歸惠來縣管轄。在惠來縣城西部。

行政區劃


現轄20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軍林村溪南村山隴村埔洋村溪二村
曲溪村尖坑村山頭村新圩村鎮前村
溪一村村頭村院前村西尉村西湖村
清平村後山村魯陽村盟山村永安村

軍林村介紹

軍林村位於鎮區東南部,龍江河下游南岸,距離鎮區3.1公里。由軍上、軍下二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軍上村。村現有人口3251人。土地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5畝,其中水田558畝,旱園337畝。主要種植水稻、蘿蔔、瓜類、薯類等。元至大年間(1308-1311),村先祖林氏由隆江鎮林太村分居於此,村名居林。明朝晚期,其十五世祖林野鵬原為平民,因樂善好施,得升授為南京鎮平衛,為樹君子仁人之風改村名為君林。清康熙年間1612-1688,為避諱改為今名。村現擁有學校1所,教職工12人;村在校學生413人。村安裝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接通自來水,使村民飲上潔凈自來水,通訊、用電用水。。90年代初,村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蘿蔔生產,以尋求發展,打破了原先傳統種植的束縛,鎮提出小蘿蔔做大文章的發展策略后,村大力優化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群眾擴大蘿蔔種植面積,村現已種植蘿蔔1500多畝,總產量660多噸,創收入200多萬元。

溪南村介紹

溪南村位於鎮區東南部,龍江河下游南岸,距離鎮區3.8公里,離南海入海口僅3公里,由溪南、水口上、水口下三個自然村組成(其中溪南陳氏從潮陽溪南遷此定居;水口上、下村則由庄氏聚居而成),村址設在溪南村。村現有人口3755人。土地面積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80畝,其中水田837畝,旱園243畝。主要種植水稻、蘿蔔、花生等作物。村基礎設施優越,建有村辦公大樓,現擁有溪南小學和水口小學2所學校,教職工11人;村在校學生315人,其中規模較大、設施配套齊全的溪南學校,在鄉賢陳錦標及鎮委副書記陳局的倡導下,由陳娘泰、陳偉佳等熱心捐資150多萬元興建,配套會議室、辦公室、閱覽室、音樂室等;水口小學由旅港知名人士庄聲源斥資投建。村拓寬改造村道路,道路暢通,可通車至鎮區。接通自來水,使村民飲上潔凈自來水。安裝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通訊、用電用水十分方便。村容村貌好,社會治安穩定。1998年村被評惠來縣文明單位。2001年被惠來縣綜治委評為安全文明小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村輩輩自有人才出。村一青年陳永龍在濟南軍區服役期間,以優異成績被選派參加長江抗洪和國家50周年大閱兵,並多次立功,獲抗洪硬骨頭士兵等榮譽,在身患絕症彌留之際,鄭重向黨組織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表達了其堅定黨的信念,對共產黨的無限忠誠,其先進事迹受到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大媒體報道,被譽為潮汕鋼鐵戰士稱號,成為溪西鎮青年愛黨愛國的好榜樣。

山隴村介紹

山隴村位於惠來縣西南部,地理坐標為1161'北緯231',東連惠來城下,西接溪西鎮深汕高速出入口,南瀕臨南海,北隔隆江鎮,距離縣城13公里。村域呈條幅狀,東部龍江湖水直流入海,西部一片防風樹林,北部為丘陵山地,南部為平原,總面積為8.3平方公里。山隴村一角山隴村倚山面海,公元1168年起至今九百餘年全村人口九千餘人,統一姓氏陳。當時蒙公生下三子,將全村分為三片即頭村、中村、竹坑。一年四季耕田種地,村民經濟收入豐厚,其次水稻、紅薯、大蒜、西瓜、蘿蔔、包菜等為該村的特產菜。山隴村是一個農業大村,長期以來以種植水稻、番薯等糧食作物為主。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把全村合理規劃定位,在此基礎上,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三高農業開發力度,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使果、蔬、飼養業等副食品生產為主的經濟型農業迅速發展起來,逐步形成特色化、基地化、集約化發展。在蔬菜生產加工區域,根據本地區蘿蔔生產加工廠多,農戶素有種植蘿蔔的習慣,大力動員廣大農戶大面積種植蘿蔔,為此,山隴村被鎮政府定為一村一品蘿蔔生產基地農業龍頭企業

埔洋村介紹

埔洋村位於惠來縣西南部,距離縣城14公里。南部為南海,總人口1986人,地處山灘沿海,由五個自然村組成,經濟薄弱,人民生活以農為主。土地面積8500畝埔洋村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區,夏無酷暑,冬無霜凍。年平均氣溫22.8℃,年日照2100小時,年降雨量2000毫米。埔洋村是一個農業大村,長期以來以種植水稻、番薯等糧食作物為主。在水果生產、發展養殖業的區域上,也有了大大的發展。特產主要有:蘿蔔脯、包菜、大蒜等

溪二村介紹

溪二村位於鎮區中心,是溪西鎮人民政府駐地,龍江河中游西岸。由溪二、尊爐二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溪二村。村現有人口3771人.土地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1畝,其中水田401畝,旱園410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薯類等作物。明初,陳、吳、庄、林等姓至此定居,因村地處龍溪西岸,故名溪西,後於1980年溪西分為兩個行政村,原溪西上村即為溪二村;明朝中期,龔氏從福建蒲田遷居至先有庄氏居住的庄爐村,後庄氏流失他移,為懷念舊交改村為尊爐村。

曲溪村介紹

曲溪村位於鎮區北部,距離鎮區7.6公里。東接隆江鎮邦山村,南與魯陽村相連,西與青山鄉尾寮村接壤,北與隆江鎮北溪村相鄰,由曲溪新村、老村二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曲溪新村。村現有人口1490人。土地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8畝,其中水田768畝,旱園180畝,山地面積3155畝,其中坡度在25%以下可種果的有1500多畝,主要種植水稻、荔枝、龍眼、香蕉等。宋末明初,曲溪老村先有曾氏在此居住,后張氏福建蒲田遷入置居,曾氏外移,由於當年經濟落後名為寮地;曲溪新村於宋未年代,先有蔡氏、高氏在此置居,后吳氏從福建蒲田遷入,由於地勢低洼,每逢雨天便成澤國,故名澎湖。乾隆年間,村出一千總,根據村至鄰村頭寮有99曲的地形地理,改村名為曲溪。

尖坑村介紹

尖坑村位於鎮區西部,距離鎮區1.5公里。東與溪一村、溪二村相連,南與永安村、盟山村相接,西與西尉村相接,北與東埔場接壤。村現有人口2115人。土地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3畝,其中水田304畝,旱園509畝,山地150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花生、蓍薯等作物,水果種植面積達200多畝。村現擁有學校1所,教職5人;村在校學生人數385人。溪西鎮敬老院設在該村。村安裝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村道路暢通,可通汽車至鎮區,溪鰲路、東埔路經村通過。在當地黨政的引導下,村在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積極推廣良種良法,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烏臘蔗等經濟效益可觀的特色產業,現已種植烏臘蔗250畝,是鎮里的甘庶種植專業村。同時,加快三高產業開發,投入500多萬元開發了規模較大的溪西金貴養殖場,佔地面積1000多畝,場內設有飼料加工廠,魚塘400畝,年可產魚13多噸,飼養北京白鴨40多萬隻,飼養石岐良種雞65萬隻。2009年村社會經濟收入645萬元。

山頭村介紹

山頭村位於鎮區南部,距離鎮區1.8公里。北與南海鄉相接,南與東埔場相連,省道內隆公路穿境而過,南海公路起點在村處接省道內隆公路。由山頭、山崗、埔美三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山頭村。村現有人口5962人。土地面積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50畝,其中水田1362畝,旱園1088畝,沙地300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薯、淮山等作物。南宋末年,宋帝昊兵敗南下路過村,在村的山丘上憩息,聞雞報曉,立刻動身避過追兵。後人立亭紀念,命名聞雞亭。唐氏慕名移居於此,后易地移居埔美、山崗。明崇禎三年1631,唐氏又從山崗分居於此,時已劉氏在此定居,因周圍均為沙灘,居處為一山丘,與聞雞亭山對望,故名山頭村。村現擁有山頭小學和山崗小學2所學校,教職工25人;村在校學生774人。

新圩村介紹

新圩村位於鎮區東南部,龍江河游西岸,距離鎮區僅1.4分里。東與隆江鎮隔河相望,南與鎮前村相連,西與溪一村相接。村現有人口5362人。土地面積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62畝,其中水田264畝,旱園598畝。主要種植水稻、蘿蔔、花生、蕃薯、荔枝等作物。明初1368-1378,羅、古、洪等姓來此置居后,林、陳等諸姓相繼遷入聚居,昔年龍江以西村民必經此渡江買賣,交通十分不便,遂在此設圩集,故取名新圩

鎮前村介紹

鎮前村位於鎮區東南部,龍江河下游南岸,距離鎮區2.2公里。與隆江鎮隔河相望,接大道橋與隆江鎮區相通,東連軍林村,西連新圩村,南與南海鄉山隴村毗鄰,由鎮前、西安二個自然村組成(其中鎮前主要由唐氏遷居而成,西安以林、翁諸姓聚居而成),村址設在鎮前村。村現有人口3209人。土地面積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9畝,其中水田600畝,旱園709畝。主要種植水稻、蘿蔔、蕃薯等作物。鎮前、西安二村均屬革命老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林河雙(烈士)為紅軍第1l軍第2師戰士,1928年在石榴潭村被捕在惠城犧牲。1947年,在鎮前村三房祠成立地下武裝隊,選唐智文為隊長,唐金水為副隊長,隊員14人。1948年9月,成立了村政府及農會、民兵,鎮前村選唐芳茨為村長,唐學加為農會主席,唐鴨母為民兵隊長,唐生為文書;西安村選林奕家為村長,林奕秀為農會主席,林珠豐為民兵隊長,林珍為文書。二村民兵共38人。1949年1月,村民兵35人參加圍攻隆江鎮敵人。村現擁有小學1所,教職工10人;村在校學生300人村大力發展公益事業,培修改造機耕路,建造內澇河橋,拓寬改造村道路,可通車至鎮區,接通自來水,使農民飲上潔凈自來水,安裝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通訊、用電用水十分方便。

溪一村介紹

溪一村位於鎮區中心,龍江河中游西岸,溪西鎮人民政府曾設於村,隆甲公路穿境而過。村現有人口3653人。土地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8畝,其中水田610畝,旱園298畝,山地100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荔枝等作物。村由張、吳、李等諸姓聚居而成,後於1980年溪西分為兩個行政村,原溪西下村即為溪一村。村現擁有溪西小學,教職工34人;村在校學生1096人。村安裝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接通自來水,通訊、用電用水十分方便。1999年,村被惠來縣綜治委評為安全文明小區。村交通便利,富具商機。寬坦的水泥路直通鎮址,東接龍溪大橋直通隆江鎮市區。鎮工商、獸醫、食品等部門設在村,人流量多,商貿興旺,村民多以經商為收入,被鎮定為經濟商貿區,現已初步形成一定規模商貿小區,並辦有染紙、汽車修配等行業。2009年村社會經濟收入27050萬元。

村頭村介紹

村頭村位於鎮區西北部,龍江河中游南岸,距離鎮區2公里。東與院前村相連,南與西尉村相連,西與西湖村相接,背靠龍江河。現有人口1915人。土地面積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2畝,其中水田116畝,旱園236畝。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花生、蔬菜等作物。村原為院前村人在此耕種並建倉儲糧,明嘉靖年間1522-1567詹氏從院前老村來糧倉前定居,故名倉前,俗稱倉頭。清乾隆年間1748-1750取倉之潮語同音字村,故名村頭。

院前村介紹

院前村位於鎮區西北部,龍江河中游南岸,距離鎮區僅1.5公里,離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僅數米,省道葵和公路經村前而過,由院老、院新、山仔三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山仔村。村現有人口2282人,土地面積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3畝,其中水田296畝,旱園287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薯類等。明正統年間1436-1450詹氏從饒平到大付雙創村,由於水源不足,逐遷居於岳、陳二姓分住的岳厝寨前,后二姓他移,故稱院前,後於村東北600米處擴建新居,因背靠小山丘,取名山仔,后又於村西北400米處創建新址,故有院老、院新之稱。

西尉村介紹

西尉村位於鎮區西南部,距離鎮區1.9公里,離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僅數米,省道葵和公路經村前而過,被鎮規劃為對外加工區域。村現有人口2690人。土地面積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0畝,其中水田334畝,旱園426畝,山、沙地880畝。主要種植水稻、甜瓜、荔枝等,現水果種植面積250畝。明萬曆年間1573-1621詹氏從村頭來此置居,因地處祖籍村之西取安慰之意,故名西尉。村屬革命老區。1948年,成立了村地下武裝隊,隊長詹吳瑞、副隊長詹詞在敵人圍剿中被捕,槍殺於雨山。1948年9月,成立了村政府及農會、民兵,選詹四貴為村長,詹觀喜為農會主席,詹芳仔為民兵隊長,民兵40人。1949年2月,村民兵參加解放隆江、甲子、惠城的戰鬥。村現擁有西尉小學和惠來精英學校2所學校,教職工31人;村在校學生762人。其中精英學校是一所集文科、武術綜合性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配有電腦室、體育器材和場所等,在縣內外享有盛名。村安裝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接通自來水,通訊、用電用水方便。1998年,村被評為惠來縣文明單位。改革開放以來,村大力帶領群眾發展農業生產,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當地黨政的大力引導下,村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產業,重點種植反季節蔬菜,形成以瓜類為主的反季節蔬菜種植專業村,全村現種植黃瓜400畝,畝產350公斤,畝產可收3000-4000元,使農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西湖村介紹

西湖村位於鎮區西北部,龍江河中游南岸,距離鎮區3.1公里。由西詹、西黃、吉埔三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西黃村。村現有人口5733人。土地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3畝,其中水田276畝,旱園437畝,山地2878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荔枝、龍眼等,現水果種植面積達600多畝。村地背靠獅形山丘,面向湖洋,故名獅湖,為書寫方便后改為西湖。明永樂年1410,黃氏先祖從周田前湖村來此置居,全村皆姓黃,故稱西湖黃。明正德十五年1515村民黃清隱被皇封為南京承仕郎,承教太子朱厚熄;明正德四年1510詹氏則從饒平到此定居,全村皆姓詹,故稱西湖詹。

清平村介紹

清平村位於鎮區西北部,龍江河上游南岸,距離鎮區4.9公里。東接邦山村,西與後山村相連,南與西湖村相接,北與魯陽村隔河相望。由清平、雙洋、吉內、溪洋、葉厝五個自然村組成,是革命老區村,村址設在清平村。村現有人口3997人。土地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91畝,其中水田514畝,旱園667畝,山地458畝,耕地分佈在龍江河兩岸,歷史以來村在此設渡口,方便行人來往和村民耕種。明正德五年1512,村先祖李氏從揭西縣河婆來此定居,取名李厝鄉。清康熙年間,魯陽上村蔡悅到母舅家李厝鄉定居后,於雍正癸卯年1723中舉,為顯耀鄉鄰改村名李厝蔡。清同治年間,鄉老請南巡的潮州總兵方耀南贈改今名。

後山村介紹

後山村位於鎮區西北部,龍江河中游南岸,距離鎮區53公里。東與清平村相連,西與大南山華僑農場相接,南與東埔場接壤,北與魯陽村一河之隔,由後山、塘田、油甘坑三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後山村。村現有人口5526人。土地面積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56畝,其中水田1067畝,旱園589畝,山地2600畝。明初,楊、李、王諸姓在此創居,因村地原為山丘,俗稱蛇地,故名蛇地埔。明萬曆年間1573-1621,陳氏從潮陽后坑遷入繁衍,前諸姓相繼他移,村皆陳姓,遂取祖籍村名之首字,改稱後山。

魯陽村介紹

魯陽村位於鎮區西北部,龍江河上游北岸,距離鎮區63公里。前臨龍溪河,背靠大南山,隔溪與後山村相望,東與曲溪村相連,西北與葵潭鎮兵營村接壤。由魯陽上村、魯陽下村、渡頭三個自然村組成,村址設在魯陽上村。村現有人口3611人。土地面積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90畝,其中水田1030畝,旱園360畝,山地10221畝。主要種植荔枝、龍眼等優質水果。魯陽上村原有廖姓先居於此,宋寧宗二十五年(公元1219年),蔡姓遷徙到此創業,逐漸形成大族,還有鄭、林、沈等姓聚居,村名原稱廖陽,明洪武年間1368-1398,以村地似鳳,改稱風陽村,后又據蔡姓族譜濟陽初開統之記載,為追本溯源,取山東省簡稱更名為魯陽村。

盟山村介紹

盟山村位於鎮區西南部,距離鎮區2.4公里。東與溪一村相連,南與山頭村相鄰,西與東埔場接壤,北與永安村毗鄰。村現有人口4252人。土地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16畝,其中水田656畝,旱園1260畝,山地300畝。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花生、大豆以及荔枝等,現水果種植面積達400畝。明中葉1488-1522,王、吳、陳諸姓來此定居,因村周圍平坦,村後有一山埔,取萌發之意,故名萌山。清咸豐九年1860,與近鄰永安、尖坑等五村代表于山頂結盟締約,為紀念此舉,故改今名。村現擁有學校1所,教職工17人;村在校學生732人。村安裝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通訊、通電方便。1999年,村黨支部被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0年,村被評為惠來縣文明單位。村道路暢道,可通汽車至鎮區,溪鰲路、東埔路經村通過。石榴潭灌渠延伸至村內,農田用水方便。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注重引導和扶持村民發展資源型加工業,現辦有木材加工廠1家,年創值20多萬元。2009年村社會經濟收入1250萬元。

永安村介紹

永安村位於鎮區西南部,距離鎮區2.2公里。東接盟山村,南接東埔場,西北接尖坑村。村現有人口2159人。土地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39畝,其中水田305畝,旱園734畝,山地150畝。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辣椒、冬瓜、蘿蔔等作物,水果種植面積達500多畝。村現擁有學校1所,教職工11人;村在校學生275人。村道路暢通。可通汽車至鎮區。溪鰲路、東埔路經村通過。村安裝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和有線電視,完成電網改造,通訊通電方便。2001年村被評為惠來縣文明單位。村經濟以農為主。在當地黨政的大力引導下,村大力發展農業商品經濟,推廣良種良法,調整種植結構,形成農業五大生產基地,大面積種植辣椒美國1號和404品種,面積達280畝,畝產值7000多元,青頭蘿蔔種植面積250畝,烏臘蔗種植面積220畝,冬瓜種植面積240畝,荔枝種植面積400畝,幾乎所有農民都種有辣椒,增加農民收入,成為鎮里的辣椒種植專業村。勤勞的農民手頭寬裕了,紛紛建起新房,基本實現農村樓房化。

山仔村

溪西鎮建築
溪西鎮建築
該村屬溪西鎮所管,全村人口1000餘人,屬於鎮上一個比較小的村,不太起眼。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25日,惠來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溪西鎮常住人口為55474人。

經濟


綜述

2014年溪西鎮行政區劃由揭陽市大南海石化工業區管轄,在惠來縣城西部。鎮政府駐溪一村,距惠來惠城14公里。地處龍江中游右岸。西北部丘陵,中部、南部平原,面積52平方公里。1987年全鎮人口3.76萬人。山地2.46萬畝,種植各種果樹1.6萬畝,其中荔枝8590畝。耕地2.17畝,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花生等作物。山塘、水庫4座,總庫容168萬平方米。鎮辦工業7家,主要產品有草藝製品、果菜加工製品。1987年工農業總產值1654.88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139.78萬元。

農業

溪西鎮是一個農業大鎮,經濟比較薄弱,長期以來以種
溪西鎮水稻
溪西鎮水稻
植水稻、番薯等糧食作物為主。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把全鎮合理規劃定位,在此基礎上,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三高”農業開發力度,溪西鎮被省政府定為“一鄉一品”蘿蔔生產基地農業龍頭企業。在鎮委、鎮政府的指導下,各村根據實際,走“一村一品”發展路子,使全鎮“一村一品”達89.9%以上。山頭、西尉、永安等村大膽種植淮山薯和反季節黃瓜、辣椒,取得明顯社會效益,提高了農民收入。在水果生產、發展養殖業區域上,也有了大大的發展。特產主要有:蘿蔔脯、龍眼、荔枝等。
耕地面積23216畝,其中水田12300畝,林地21704畝。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42332.87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9432.87萬元,工業產值22900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3095元。

工業

溪西鎮在加快投資環境建設的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築巢引鳳,引鳳築巢,效果明顯。全鎮擁有工業企業119家,初步形成了果蔬加工、造紙、建材、塑料、食品、編織等骨幹農業,主要工業產品有蘿蔔脯系列、衛生紙、塑料花、谷壽牌純齋綠豆、赤豆油麻、糕系列、草磚等。全鎮擁有蘿蔔加工廠40多家,年加工成品8000噸,創產值6400萬元。珠海宏馨經貿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純齋綠豆糕等豆類加工,該食品廠檔次高,註冊商標、電腦條碼、刨冰包裝裝潢都申請國家專利,年可創產值120萬元,產品已打入珠海、深圳、廣州等城市超級市場,並在廣州百方國際機場設置專賣櫃,產品遠銷海內外。位於經濟綜合區域的造紙、漁網廠、塑料絲花廠、糧油加工、石板材加工等行業相繼創辦、發展,促進了全鎮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招商引資方面:溪西鎮委、鎮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資源,交通優勢,積極實施外向帶動戰略,精心組織做好“回歸”工程,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對本鎮籍在外鄉賢知名人士進行拜訪,積極推介家鄉發展前景,引導和鼓勵他們回鄉投資辦業。如:“院前村服裝廠”、“西湖村鈴木汽車配件加工廠”先後在該鎮落戶投產。

交通


交通條件優越。深汕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並在鎮內腹部設立1個出入口;接國道324線的葵和路越境而過;起於鎮區中心的內隆線直通陸豐市甲子港;起於葵和路鎮區西湖路段的溪鰲路直通本縣鰲江鎮直達汕尾市,隆青公路穿境而過。水路運輸也十分方便。龍江河從腹地經過直通南海。

社會


教育衛生

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2所,衛生院1所。

市政建設

市政建設日臻完善,完成了鎮區6平方公里市政規劃。水、電供應充
溪西鎮建築
溪西鎮建築
足。鎮有赤頭巷、大坑、油甘坑、朱厝坑等四座小二型水庫。擁有位於鎮區的雨山110千伏變電站和位於鎮域腹部的紅山35千伏變電站各1座。通訊快捷:電訊設備先進,電話實現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輔數字化、程式控制電話遍布全鎮各村,通信網路覆蓋全鎮。

生態建設

溪西鎮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從創建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遊和
溪西鎮生態
溪西鎮生態
生態家園入手,努力推進生態建設。溪西鎮位於縣西南山區,境內資源豐富,人傑地靈,環境優美。鎮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發展大局,注重環境保護,著力生態建設,紮實開展了生態鎮創建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全鎮三個文明的快速協調發展。該鎮在生態建設中,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加強建設有機茶園基地,提升霍山黃芽品質,大力發展蠶桑、板栗、中藥材、毛竹生產,鼓勵支持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特產品認證,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全面貫徹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重點加強公益林區、白蓮崖水庫淹沒區周邊、公路沿線及重點風景區的林政管理,嚴格執行“七禁止”,全方位保護自然生態資源。對白馬尖、四望山、白蓮崖水庫等風景區實施最嚴厲的保護措施,主幹道沿線兩邊一公里範圍內禁止任何形式的採伐活動。嚴格按照規劃,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開發系列旅遊產品,推廣“森林游”、“自然游”,努力形成一條“游佛子嶺和白蓮崖水庫、品大化坪黃芽、觀大化坪集鎮、賞大別山美景”的精品旅遊線路。溪西鎮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全面實施村莊規劃,以環境整治和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打造環境優美、生態和諧的新型農民家園,認真落實環境評估和“三同時”制度,杜絕破壞生態的工業項目進入。

旅遊


溪西鎮人民歷來熱情、好客。鎮內有聞名海內外的“黃光山佛光寺”、“西來古寺”和“西湖賀龍亭”、“大尖山”等旅遊景點。
位於鎮內魯陽村與曲溪村群山之間黃光山佛光寺始建於宋代中期,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40公頃,古寺境內奇石林立,層林疊翠,景色宜人,有全國最高站佛之一石佛1尊和漢白玉佛像1尊,是粵東著名旅遊景地,也是創辦旅遊業的理想寶地。2004年佛光寺被省民族宗教委員會評為“廣東省委文明宗教活動場所”。位於鎮內北的縣內第二高峰“大尖山”海拔高223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代表人物


林連登(1867—1963年)又名林達科,生於惠來縣溪西鎮魯陽村。1895年到馬來西亞謀生。初期替富商趕牛車,人稱“牛車登”。歷盡艱辛,積資開墾荒地,種植木薯和橡膠。經多年苦心經營,建立了泰城、泰益、茶園和泰豐等4個園區,面積3000多畝,工人近3000人。還開辦順泰和連德2個碾米廠,並在檳城開設連興和酒廠。而後,又在檳城創辦新世界戲院和韓江中學。1936年捐款在惠來縣立中學和龍溪小學各建一座“連登樓”(教學樓),在隆江至惠城的橋埔路段建造一座“連登橋”。1938年回鄉創辦惠民農場(即後來的國營葵潭農場)。抗戰勝利後,先後投資200多萬港元,開辦連通築路行車公司。捐助港幣8萬元,修建潮陽和平橋。1957年積極參與籌資創建惠來華僑中學。曾任馬來西亞檳城潮州館主席、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主席。